原標題:如何預防野生菌中毒?雲南省疾控中心:不要混在一起烹飪
隨著雨季的來臨,雲南又進入一年一度吃野生菌的好時節。野生菌雖然美味卻也「暗藏殺機」,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原因主要有哪幾種?加工野生菌應該注意哪些問題?雲南省疾控中心提醒: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發生野生菌中毒了首先應及時送醫。
記者從雲南省疾控中心獲悉,雲南野生菌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其中存在不少有毒品種,且不易鑑別。誤採誤食有毒野生菌,會因有毒野生菌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鹼、紅菇素等毒素通過人體的消化系統進入血液系統,進而損害人體的肝臟、腎臟、心臟等器官。常見的相關中毒症狀類型可以分為肝損害型、腎損害型、橫紋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和光過敏皮炎型等,其中前四種類型可致人死亡。
雲南常見的野生菌有250種,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50種左右。菌子中毒的原因有很多種,比如:誤食有毒菌類。雲南野生菌資源較豐富,有毒野生菌的種類也較多,如果誤食了不能食用的有毒菌類,就會造成中毒;加工環節出現失誤。野生菌加工時必須注意加工過程,不同菌類採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在爆炒菌子時沒有充分炒熟,或鍋鏟沾上了沒有炒熟的菌子,食用後就可能發生中毒;生長環境汙染。一些野生菌雖屬無毒菌類,但如果其所生長的地方發生汙染、氣候異常、或者地層下含有有毒礦物,誤食這種地方生長的菌類後很容易發生中毒。
加工野生菌過程中應注意如下幾點:第一,買來的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最好每次食用一種野生菌,另外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過量。第二,在加工烹調野生菌時採用的方法要得當。不論是哪種菌子,都不要涼拌吃,其次,不論炒還是燒湯,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第三,吃菌時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雖然無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會與酒中的乙醇發生化學反應,同時,酒精會導致全身血管擴張,從而導致血液加速,增加毒素的吸收,進而引起中毒。
發生野生菌中毒了首先應及時送醫。吃完菌後如感不適,有噁心、頭暈、嘔吐、看東西不明或幻視、幻聽等症狀,應立即前往正規醫療機構治療。如果不能及時就醫,應立即採用簡易的方法,進行催吐、洗胃、導瀉或灌腸等處理,儘快排除體內尚未被吸收的殘菌,減少有毒物質的吸收,從而減輕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經過這些處理後,還是要儘快轉送正規醫院診治。轉送時最好攜帶剩餘野生菌樣品,以利進一步明確診斷治療。(記者 陳鑫龍)
(責編:朱紅霞、徐前)
雲南楚雄4.7級地震:抗震救災工作正有序開展 人民網楚雄6月25日電 (薛丹)據云南省楚雄市人民政府新聞辦消息:6月24日21時24分,楚雄市蒼嶺鎮西雲村委會水溝埂村發生4.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地震發生後,楚雄市迅速啟動應急Ⅳ級響應,目前災情核查工作正在進行,抗震救災工作正有序…【詳細】
雲南省嚴厲打擊毒品犯罪 去年至今批准逮捕1萬餘人 因一次販毒22公斤,毒販賴某被大理白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以運輸毒品罪判處死刑,緩期兩年執行。後大理州人民檢察院以賴某是主犯,且為毒品再犯、累犯,犯罪後拒不供述、主觀惡性深等3項抗訴理由,向省高級人民法院提出抗訴。經證據分析和補充取證後,20…【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