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文化講座|童書、詩歌,以及用繪本解讀和重構詩歌

2020-12-16 澎湃新聞
北京|山河流變,他鄉即故鄉——熊育群《一寄河山——大地上的遷徙》新書發布會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李敬澤(評論家)、陳曉明(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何向陽(評論家、詩人)、熊育群(作家)

魯迅文學獎獲獎作家熊育群的最新散文集《一寄河山——大地上的遷徙》是書寫古代中國人漫漫遷徙的文字。11月15日晚上,本書作者熊育群將與著名評論家李敬澤,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著名評論家陳曉明,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主任、著名評論家何向陽一起,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店,穿越中華大地上歷史文化的煙雲,探尋古代中國人的足跡。

北京|北運河,也是所有的河——谷禾詩集《北運河書》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30-16:3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5層單向空間

嘉賓:

歐陽江河(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詩人)、何向陽(文學批評家、詩人)、梁鴻(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谷禾(作家)

《北運河書》是國內少見的以運河為主題而寫就的詩集,作者谷禾是我國詩壇優秀的抒情詩人,他長期居住在北京通州北運河之畔,見證了這條河在十多年間的變化,熟諳它的安靜或壯美。他立足於城市和鄉村的反差,殫精竭慮地探詢現代精神的出口,是當下不斷超越自我的少數優秀詩人之一。作為一本詩集,《北運河書》是一位詩人對古老河流所做出的深情回應。11月16日下午,著名詩人、作家歐陽江河、商震、何向陽、梁鴻,以及本書作者谷禾,將應邀做客單向空間·大悅城店,與讀者一道分享北運河與抒情詩。

北京|我們為什麼學數學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海澱區西小口路66號中關村東升科技園北領地B-6號樓1層外研書店

主講人:

顧海成(圖書編輯)

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有小朋友問這樣的問題:「學數學到底有什麼用呢?」作為每次期末考試都繞不開的科目,數學不僅僅是很多小朋友的心結,同時也是不少大朋友的「童年陰影」。當你面對魚塘邊奇怪的農民伯伯一邊注水一邊放水的時候,當你看到奇怪的小朋友非要將雞和兔子放到一個籠子裡的時候,當你看到奇怪的將軍用奇怪的隊列清點士兵人數的時候,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疑問,解答這樣的問題到底有什麼意義呢?11月16日,我們邀請到了外研社科學工作室的編輯顧海成,與大家聊一聊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學數學。

北京|建築如何塑造我們的情感、認知和幸福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5:00-17:30

地點:

豐臺區花鄉高立莊606號院雲中圖書館

主講人:

陳興軍(圖書編輯)

如果的你已經很難靜心下來讀書,那最大的可能是身邊沒有一群能夠和你一起讀書的人。來泊寓·雲中圖書館,在舒適的建築空間裡與同齡人及陳興軍導師共讀《歡迎來到你的世界》。

北京|聽山與見山:《觀看的技藝》+《觀看王維的十九種方式》視聽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6:30-18:00

地點:

朝陽區郎家園6號院郎園Vintage7號樓

嘉賓:

Danyboy(書評人)、張亦霆(專欄作者)、鬍子華(媒體人)

一次朝向王維的空山行,一次聲音拼貼:聽一聽西班牙語、英語、法語朗誦版《鹿柴》,以聲音拓印王維空山。一次去往聖山的朝聖路,一次關於聖威克山的畫展,跟著裡爾克、漢德克,以及文德斯去朝聖,凝望一次塞尚筆下的聖威克多山,由此進入《觀看的技藝:裡爾克談塞尚書信選》。

北京|推開黑澤明電影之門——走進黑澤明電影中的繪畫與音樂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8:30-20:30

地點:

朝陽區光華路5號院1號樓世紀財富中心東座2層建投書局

嘉賓:

張愉(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學系講師)、苗傑(音樂製作人)、張昀春(譯者)、陳卓軒(電影學者)

被大導演、大作家們不斷追隨的黑澤明,為藝術史留下了一座豐富的寶庫,引得電影研究者與電影愛好者共同研究。11月16日,建投書局聯合上海人民出版社,將在建投書局·北京國貿店舉辦「黑澤明電影中的繪畫與音樂——《黑澤明之十二人狂想曲》&《日本青春電影物語》新書分享會」活動,北京電影學院老師張愉博士、音樂製作人苗傑老師、張昀春老師以及陳卓軒老師將帶現場讀者一起走進黑澤明的電影世界。

北京|中國知識分子的複雜心靈:以丁玲、沈從文為例——《安身立命:大時代中的知識人》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許紀霖(華東師範大學紫江特聘教授、歷史系博士生導師)、李志毓(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副研究員)

11月16日晚,許紀霖教授將做客單向空間·愛琴海店,同特邀嘉賓、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副研究員李志毓老師一道,從丁玲、沈從文談起,帶領讀者進入中國知識分子的複雜心靈,進而關照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群體,以及中國社會的變遷與思想轉型。

北京|人間值得嗎——宋瓷與當代生活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光華路5號院1號樓世紀財富中心東座2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

竹林(收藏家)

11月17日,建投書局聯合大肉莊,特別邀請著名宋瓷收藏家竹林,為我們講述新書《人間值得嗎?宋瓷與當代生活》的理念,從理論上解讀藝術的積極意義,並與讀者共同探討「趣玩」藝術品的新思路、新方法。

北京|夢想成精——《徐小斌經典書系》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朝陽區朝陽北路101號朝陽大悅城9層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

嘉賓:

李敬澤(文學評論家)、潘凱雄(文學評論家)、陳曉明(文學評論家)、徐小斌(作家)

11月17日,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邀請徐小斌老師在北京朝陽大悅城9F度刻空間上海三聯書店READWAY舉辦「夢想成精」《徐小斌經典書系》新書分享會。

北京|我們的青年史——另一種敘述《單讀20:新新新青年》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東城區和平裡北街6號15號樓一層109室碼字人書店

嘉賓:

吳琦(《單讀》主編)、張敞(文藝評論家、作家)、羅丹妮(理想國紀實館主編)

從少年到青年,是我們講述自己如何成為今日之我時,不可避開的一段時光。除了顯著的人與事,其中還暗藏著另一條故事的線索。它更加私密,但也更加深刻地塑造著我們的內部世界;它由我們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構成,是我們不為人知的「那一部分」。一定程度上,今天的三位嘉賓都是以文字為生的。對於他們而言,閱讀是這條暗線中最重要的環節。他們如何通過閱讀變成現在的樣子:關鍵階段讀到過哪些書?哪些本該讀卻沒有讀的?哪些本不該讀卻過早接觸到的?有哪些慶幸或遺憾的閱讀經驗?分享會上,作家張敞、《單讀》書系主編吳琦和理想國紀實館主編羅丹妮,將與讀者們分享在他們的青年史中,這些由外部世界進入並最終化為他們的記憶和觀念的事物。

北京|從虛構開始真實:周雲蓬《笨故事集》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9:00-21:00

地點:

朝陽區七聖中街12號愛琴海購物中心3層單向空間

嘉賓:

周雲蓬(民謠歌手、詩人、作家)、阿乙(作家)

年近天命,又經歷了一場大病,民謠詩人周雲蓬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笨故事集》。他說:「小說是虛構,不是真實的事。」但是我們還是從這些以第一人稱講述的故事中看出了生活的影子。這些故事,究竟是在現實的基礎上長出來的虛構敘事,還是以文字穿越夢境抵達了另外一種真實?做過警察又習慣講述犯罪故事的作家阿乙,他筆下的鄉鎮、小城以及人物,也常給人一種似幻似真的感覺。11月17日,周雲蓬將在單向空間·愛琴海店對話阿乙,聊一聊小說中的虛構與真實。

北京|當科幻遇上推理——《自指引擎》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9日(周二)19:00-21:00

地點:

海澱區成府路69號雨楓書館

嘉賓:

梁清散(科幻小說作者)、趙婧怡(推理小說作者)

本次活動,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老朋友、青年科幻作家梁清散和翻譯過大量推理作品的趙婧怡老師,11月19日晚上在雨楓書館相聚,暢聊科幻新世界、解鎖推理新方向。

北京|圓城塔的敘事宇宙——《自指引擎》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0日(周三)19:00-21:00

地點:

東城區和平裡北街6號15號樓一層109室碼字人書店

嘉賓:

陳冠中(作家、文化學者)、韓松(新華社對外新聞編輯部副主任兼中央新聞採訪中心副主任、科幻作家)

《自指引擎》這本書以極致的想像力和精巧的構思講述了一個時間線混亂的宇宙世界,我們可以從中充分領略到圓城塔那種硬核主題和詩化敘事的寫作特點。11月20日晚上,我們邀請了作家陳冠中和韓松兩位老師一起來分享他們對這本書的一些閱讀感受,以及圓城塔的寫作對於國內科幻有什麼樣的啟示。

上海|歷史腳註者:走出書齋,重返現場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陸家嘴圖書館3樓·融書房

嘉賓:

耿朔(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沈辛成(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

作為考古學出身的學者,他們走出書齋,重回現場,成為歷史的「腳註」者。他們與時代同行,更以親歷和實踐的方式,詮釋了新一代學人如何以行思穿越光陰阻隔,觸摸歷史的溫度與細節。本周五晚,第142期陸家嘴讀書會邀請到中央美術學院人文學院講師、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國家寶藏》國寶守護人耿朔和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助理教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科技史博士、博物館學人沈辛成對談,聽聽他們如何讓大家誤以為沒意思的事情變得有意思,使知識以多樣的方式轉換、分享、傳播。

上海|《黑暗物質》新書首發會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00-20:00

地點:

黃浦區湖濱路150號湖濱道購物中心B1言幾又·今日閱讀

嘉賓:

林文寶(兒童文學學者)、章喆(圖書編輯)

《黑暗物質》是奇幻大師菲利普·普爾曼的代表作,BBC同名英劇正在熱播。11月15日,《黑暗物質》新書首發會,邀請你開啟一趟有關魔法、精靈、神話、平行世界的奇幻旅程。臺灣著名兒童文學學者「阿寶老師」林文寶、小讀客童書主編章喆,現場分享奇幻兒童文學閱讀經驗。

上海|孩子,願我的陪伴,成為你成長的起點!——《暴風雨》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00-21:00

地點:

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

郭婧(繪本作家)、阿甲(閱讀推廣人)

如書名《暴風雨》一樣,歷經四年錘鍊打造,其間經歷了什麼?郭婧的這部作品裡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該如何與孩子一起讀一本無字圖畫書呢?11月15日晚上,郭婧與閱讀推廣人阿甲老師一起和大家分享關於新書《暴風雨》背後的故事,探討該怎樣帶領孩子一起走進圖畫書中的世界。

上海|交替人生,飲冰前行——海飛長篇小說《驚蟄》讀者分享會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00-20:30

地點:

靜安區南京西路1601號芮歐百貨4樓鍾書閣

嘉賓:

海飛(小說家、編劇)、項靜(華東師範大學副教授)

《驚蟄》是海飛繼《麻雀》之後推出的長篇小說新作,某種意義上正是《麻雀》的前傳,書寫的依然是那個血火年代的熱血青春、家國夢想,曾入圍2017年度「中國好書」。11月15日晚,鍾書閣靜安店,海飛老師與我們分享《驚蟄》創作中的點滴。

上海|完整與凌空:《樹上的男爵》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30-21: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17號思南書局三樓

主講人:

朱琺(作家)

寫於1950年代的《我們的祖先》三部曲是卡爾維諾的代表作品,三部氣質相似又各有不同的小說,代表通向自由的三個階段。在《不存在的騎士》中爭取生存,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追求不受社會摧殘的完整人生,在《樹上的男爵》中有一條通向完整的道路。本周五晚,我們邀請到作家、來自上海師範大學的朱琺老師,帶領讀者細讀《樹上的男爵》。

上海|不管怎麼說,這條鐵路上還得跑火車呢——DK-14讀者年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讀庫》是張立憲主編的綜合性人文社科讀物類雜誌,意為「閱讀的倉庫」,以刊發中篇非虛構文章為主,內容包括傳記、書評、影評、歷史事件等,側重對當今社會影響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報導,回憶和挖掘文化熱點,對文藝類圖書、影視劇作品、流行音樂等進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為讀者提供珍貴罕見的文字標本和趣味盎然的閱讀快感。2019年的DK-14(讀庫十四周年年會)將於2019年11月16日下午2點在思南讀書會舉行。

上海|跟高畑勳一起探尋日本名畫趣畫——《一幅畫看日本》譯者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65號上海書城一樓

嘉賓:

張穎(譯者)、郭大澤(編輯)

本次活動,我們一起探尋日本名畫趣畫——《一幅畫看日本》。

上海|詩人們的影像樂園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16:30

地點:

閔行區合川路2570號科技綠洲三期2號樓之禾空間

嘉賓:

王寅(詩人、攝影師)、朱浩(攝影家)、沈禕(電影製作人)

詩歌與攝影,共通而不同,往往成了詩人們的一體兩面。為什麼詩人都能拍出不一樣的照片?詩人的視覺洞察力和寫作有怎樣的關係?攝影給予日常生活何種聯結及想像?11月16日,《重影》——北島攝影展的系列活動「北島的朋友們」將邀請王寅、朱浩與沈禕一起聊聊詩歌與攝影的奇妙關係。

上海|短篇小說的寫作藝術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湖濱路150號湖濱道購物中心B1言幾又·今日閱讀

嘉賓:

西蒙·范·布伊(作家)、小白(作家)

在這個對西蒙·范·布伊和「短經典」系列而言都具有特殊意義的時間節點,西蒙·范·布伊將再次造訪上海,並於11月16日在言幾又·今日閱讀上海新天地店與作家小白進行對談,一起探討「短篇小說」這種文體的寫作藝術以及它對於當下寫作者的意義。

上海|中國和中國疆域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

地點:

楊浦區四平路1239號同濟大學圖書館十樓南聞學堂

主講人:

葛劍雄(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11月16日,望道講讀會特邀「我們的國家」系列叢書之——《疆域與人口》作者、著名學者葛劍雄做客聞學堂,帶領讀者走進歷史中的中國疆域,從中國疆域歷史了解我們的中國。

上海|京劇偶像的誕生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徐匯區古宜路125號群眾藝術館

嘉賓:

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

本場活動,來自上海京劇院青年演員們將會一一為您解開答案。他們將從「從藝經歷」、「同學情誼」、「梨園軼事」三個板塊與大家交流互動,介紹「國粹」京劇的前世今生以及各自演出劇目中的亮點、看點以及在學演劇目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分享從藝多年來的心得感受,同時講述作為京劇演員的日常趣事逸聞。

上海|追憶胡同裡的自在童年——葉廣芩《花貓三丫上房了》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

地點:

徐匯區龍華中路759號綠地繽紛城1樓鍾書閣

主講人:

葉廣芩(作家)

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閻晶明說,葉廣芩非常善於寫自己的故鄉,她是一位風格獨特、標識性特別強,又具有天然深度的作家。她的作品具有獨特的氣質:天真浪漫,充滿童真卻能讓讀者感受到感傷。她推出的這兩部兒童文學作品,都觸及了她自己的童年的生活,兼具紀實性和故事性,是很好的小說。11月16日,葉廣芩老師將攜新書《花貓三丫上房了》做客鍾書閣徐匯店,與我們聊聊「耗子丫丫的故事」。

上海|書籍中的上海風景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5:00-17:00

地點:

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雲書院

主講人:

姜慶共(設計師)

畫有摩登女郎的香菸、美酒、雪花膏宣傳畫,擠滿百雀羚、大白兔、冠生園廣告的報紙,風靡全國、畫面精美的《良友》畫報……這些老上海印象,你都愛了嗎?2015年度「中國最美的書」設計者姜慶共,難忘上海的萬千風情,撰寫並設計《上海字記》、《上海圖話》,集成「字與畫」的城市文化圖像簡史。11月16日下午,他將來到朵雲書院旗艦店,從《上海圖話》等20本出版物出發,既分享書籍創作、編輯與設計的體悟,也講述書中獨特的上海風景。

上海|用地道英文講最美中國故事——《中國好故事》圖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黃浦區徐家匯路268號LuOne凱德晶萃廣場B1一條生活館

主講人:

梅琳達·莉莉·湯普森(《中國好故事》主編)

中國孩子怎麼學好地道英語?梅琳達·莉莉·湯普森在中國生活了3年,看到了中國家長對孩子學英語的重視:給孩子看原版書、聽英文歌、像模像樣地過聖誕節、花大價錢送孩子去國外參加夏令營……但她認為,這並不是學英語最好的辦法,甚至會對孩子學英語產生障礙。因為語言本質上是一種溝通工具,應當融合在學習者的生活中。11月16日,梅琳達將在一條上海新天地店,給中國的孩子和家長,講一講她的英文學習理念。

上海|那些無法被命名的夜晚——《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52樓朵雲書院

嘉賓:

汪天艾(譯者)、胡桑(詩人、譯者)

西語詩歌譯者汪天艾翻譯的塞爾努達、洛爾迦等詩人的作品深入人心,此次由她帶來的皮扎尼克詩集,其譯筆的精度和烈度完美地還原了詩人的獨特詩風,讓皮扎尼克的詩歌得以忠實地呈現在國內讀者面前。11月16日晚,在朵雲書院旗艦店,聽譯者汪天艾和詩人胡桑共談皮扎尼克和《夜的命名術》。

上海|葡萄牙童書大師帶你領略詩歌繪本之美——安德烈·雷迪亞見面會暨籤售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F7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嘉賓:

安德烈·雷迪亞(葡萄牙插畫家)、小月姐姐(奇想國童書市場總監)

他叫安德烈·雷迪亞,他是葡萄牙青年插畫家。在書中,他通過圖畫,用自己的方式開啟對父親作品的解讀和建構,開啟一場和父親的對話;同時,又體現出了對父親文字的一種挑戰,甚至是高出於文字的奇異想像力。11月16日,我們有幸邀請到了這位圖畫中充滿故事和情感的畫家,來到光的空間進行分享會。在這裡,你可以近距離領略大師風採,了解他背後的創作故事。而他的大書迷、小書迷朋友們也有機會獲得大師的籤名,完成自己的心願。

上海|去獅子的房間尋寶——法國知名畫家阿德裡安·帕蘭格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閔行區吳中路1588號愛琴海購物公園7樓光的空間·新華書店

主講人:

阿德裡安·帕蘭格(畫家)

阿德裡安·帕蘭格將以上海國際童書展為契機,首次受邀來華。11月17日下午,他也將來到光的空間·吳中路店,與各位大讀者、小讀者見面,近距離分享他創作背後的靈感與故事。

上海|詩歌是溝通人類心靈的橋梁——第四屆「上海國際詩歌節」詩歌朗誦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西門二樓報告廳

嘉賓:

阿多尼斯(詩人)、高洪波(詩人)、翟永明(詩人)、託馬斯·麥卡錫(詩人)等

金色的秋天,是詩歌的盛會,是詩人的盛會,世界優秀的詩人們在此相逢。美妙的詩行在秋天的波濤上劃開動人的音符。第四屆上海國際詩歌節於11月16日拉開序幕。由上海市作家協會、上海圖書館共同主辦的詩歌節分會場活動「詩歌是溝通人類心靈的橋梁」朗誦會,將邀請本次詩歌節的全體中外詩人嘉賓,為大家親自朗誦他們的佳作,給大家呈現一場全新的詩歌盛宴!

上海|中國好製造:《新工業時代》讀者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16:3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號樓嘉昱大廈一層建投書局

主講人:

秦朔(媒體人、人文財經觀察家)

11月17日,建投書局將與中信出版社合作,邀請到《新工業時代》一書作者秦朔老師,與我們一起閱讀新時代的中國工業人的「石頭記」,再現世界「隱形冠軍」企業的誕生歷程,解讀一位中國工業家的精神謎語。

上海|偵探俱樂部和解謎的遊戲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5:00-17: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23號思南公館思南文學之家

主講人:

馬丁·愛德華茲(偵探小說家)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偵探小說進入了黃金時代,偵探作家們主動地提出「公平競爭」的規則,一些作品甚至公然「挑戰讀者」,希望讀者參與到小說的解謎活動中來,把偵探小說變成知識分子的智力遊戲。不僅如此,出版商也參與到「將偵探小說變成謀殺遊戲」的進程中,把解答部分封住、附帶特別的拼圖,等等。「偵探俱樂部」也就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它是相當封閉的小型作家團體,有著極為嚴苛的入選標準,還有一套頗為神秘的入會儀式,要求會員「通過公平合理的手段進行和偵查所有犯罪;永不向讀者隱瞞關鍵線索;堅守純正英語」。正是這份堅持,使得偵探俱樂部成為了英國歷史最悠久、規格最高的偵探作家組織,一直延續至今。

上海|漫談屠岸先生的英詩翻譯

時間:

11月18日(周一)9:30

地點:

徐匯區淮海中路1555號上海圖書館正門四樓多功能廳

主講人:

章燕(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院英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屠岸先生是我國的著名英詩翻譯家。他自上世紀40年代開始翻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惠特曼、濟慈等英美著名詩人的詩作。1950年,屠岸先生翻譯的《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出版,為我國第一部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全譯本。屠岸先生的翻譯準確、暢達、優美。他秉承卞之琳先生「以頓代步,韻式依原詩」的原則,在英詩翻譯中兼顧詩歌的形式和原作的神韻,在英詩翻譯中開創了獨特的翻譯風格。本講座將介紹並探討屠岸先生的英詩翻譯的緣起、原則、藝術技巧等,以期能使他的翻譯藝術和他翻譯的英詩得到更加廣泛的接受和傳播。

上海|二十年代的哨音吹響了沒有——《長假》《失眠術》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20日(周三)18:30-20:00

地點:

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本部宿舍7號樓105室復旦詩歌圖書館

嘉賓:

李海鵬(詩人)、劉陽鶴(詩人)、曹僧(詩人)、王子瓜(詩人)、童作焉(詩人)

《長假》是青年詩人王子瓜的詩歌自選集,收錄寫作於2014-2019年間的詩歌數十首。《失眠術》是童作焉首部正式出版的個人詩集,書中收錄了作者於2013-2019年間創作的詩歌70餘首。11月20日晚,兩位青年詩人與幾位詩人嘉賓將來到復旦詩歌圖書館,談談他們的詩歌寫作。

廣州|為想像一辯:重回傳統文學價值觀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9:30-21:30

地點:

天河區體育東路27號1200Bookshop書店

嘉賓:

李小均(深圳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劉錚(書評人)

牛津大學詩歌教授海倫﹒加德納長於玄學派詩人,尤其是多恩研究,以及艾略特詩學,她是傳統文學價值觀有力而雄辯的捍衛者。在《捍衛想像:哈佛大學查爾斯·艾略特·諾頓講座,1979-1980》一書中,加德納教授將想像置於核心的位置,引領我們回歸傳統文學價值觀。今天,我們有幸請到本書譯者、深圳大學李小均老師和《南方都市報·書評周刊》主編劉錚老師,以及「文學紀念碑」叢書主編魏東老師,為我們進入加德納的文學價值觀世界,發現文學給予我們的偉大品質:想像抑或精神的好奇。

武漢|醉裡挑燈看劍——詞壇飛將辛棄疾的愛與痛

時間:

11月16日(周六)9:30-12:00

地點:

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

趙曉嵐(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

本次講座,湖南師範大學文學院趙曉嵐教授將結合自己的專業為我們講述醉裡挑燈看劍——詞壇飛將辛棄疾的愛與痛。

武漢|當代中國法治及其人類文明地位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5:00

地點:

武昌區公正路25號湖北省圖書館長江報告廳

主講人:

陳柏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

「法治是一種規則之治;法治蘊含著積極的價值追求;法治提煉利用了人類共同的社會生活經驗;法治具有一整套較為成熟的治理技術。」本周六下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陳柏峰教授開講當代中國法治及其人類文明地位。

武漢|讓孩子學會傳遞愛,繪本《會飛的抱抱》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5:00

地點:

洪山區珞喻路6號群光廣場二館4樓鍾書閣

11月17日,鍾書閣武漢店,《會飛的抱抱》繪本分享,讓孩子學會傳遞愛。

成都|《春風十裡不如你》:馮唐新書成都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

地點:

錦江區錦華路1段68號錦華萬達廣場2號中庭新華文軒

主講人:

馮唐(作家)

馮唐《春風十裡不如你》成都站籤售會,作家將與讀者分享這部新書,並為讀者籤名。

深圳|從荒野湖山到學府勝地——《珞珈築記》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福田區皇崗路5001號深業上城小鎮L3層本來書店

主講人:

劉文祥(武漢大學歷史學博士)

11月16日,在本來書店,作者劉文祥帶來大量建築史料和珍貴照片,生動再現珞珈山校園曲折建造過程,評騭校園建築匠心與缺憾,訂正部分坊間誤說,還原最真實、原始的武漢大學。

深圳|文字力——探索字體設計的創意表達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00-16:00

地點:

南山區深南大道9668號萬象天地誠品生活深圳4F書店

嘉賓:

張昊(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副主席)、宋博淵(設計師)、朱志偉(設計師)

本次《亞太設計年鑑》15周年線下活動,以「文字力——探索字體設計的創意表達」為主題進行學術交流講座,邀請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副主席張昊作為學術主持,深圳市平面設計協會主席宋博淵及漢儀字庫字體藝術總監朱志偉作為主講嘉賓進行分享,從多角度對字體設計中前沿的視覺表達及其未來發展進行深入探討,為新生代設計師帶來關於字體設計的新思考。

深圳|詩歌與療愈——美國自白派詩人安妮·塞克斯頓詩歌賞讀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20:00-21:30

地點:

南山區汕頭街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北區A5棟120舊天堂書店

嘉賓:

張逸旻(浙江工業大學講師)、李璐(《西湖》雜誌社編輯部副主任)

《所有我親愛的人》是安妮·塞克斯頓詩歌的唯一中文譯本,由張逸旻翻譯,人民文學出版社·上海九久讀書人出品。11月17日,張逸旻老師將和好朋友李璐老師來到舊天堂書店,與讀者們聊聊這位傳奇的詩人以及她的作品。

杭州|那些無法被命名的夜晚——《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30-21:30

地點:

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嘉賓:

汪天艾(譯者)、許志強(學者)

《夜的命名術:皮扎尼克詩合集》是漢語語境裡首次譯介出版皮扎尼克的作品,涵蓋了她以「阿萊杭德娜·皮扎尼克」署名創作的全部詩作。本書譯者汪天艾是西語詩歌的資深譯者,翻譯的塞爾努達、洛爾迦等詩人的詩作深入人心。她翻譯的皮扎尼克詩歌精準地再現了詩人詩歌中的精度和烈度,讓皮扎尼克的詩歌得以完美地呈現在中文讀者面前。11月15日晚,在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聽譯者汪天艾和學者許志強一起共談皮扎尼克和這本《夜的命名術》。

杭州|於無聲處聽驚雷——海飛長篇小說《驚蟄》讀者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6:00-17:30

地點:

濱江區江南大道228號星光國際廣場F2鍾書閣

嘉賓:

海飛(小說家、編劇)、王瑤(主持人)

近期,由海飛同名小說改編的諜戰劇《驚蟄》正在熱播中,這是海飛繼《麻雀》之後推出的長篇小說新作。11月16日,鍾書閣杭州店,海飛老師與我們分享《驚蟄》創作中的點滴。

杭州|《海錯圖筆記·叄》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7日(周日)14:30-16:30

地點:

拱墅區麗水路58號遠洋樂堤港二期單向空間3F文藝現場

主講人:

張辰亮(《博物》雜誌策劃總監)

11月17日,張辰亮將攜新書《海錯圖筆記·叄》做客單向空間·杭州樂堤港店,分享他寫作中的各種經歷,遇到的困難和解決的過程,希望大家在讀的時候,能感受到與他寫作時同樣的暢快和開心之感。

南京|被遺忘的藝術觀——冷冰川《七札》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5日(周五)19:00

地點:

鼓樓區廣州路173號先鋒書店

嘉賓:

冷冰川(藝術家)、汪家明(出版人、作家)

《七札》是著名當代藝術家冷冰川近二十年的思想隨筆集,既是關於自己,關於心靈,關於創作的靈感,亦是一本散文詩,一部文藝論,更可以看作一部當代藝術家的藝術宣言。七札,二十二章,八百八十五節,宛如頻繁的、炫目的、形狀萬變的閃電。閃電,哪怕稍縱即逝,也有可能劃破黑暗,掀開我們腦海中不知存在的簾幕的一角……11月15日,冷冰川與汪家明兩位老師將共聚先鋒書店,與讀者們一同感受「八百八十五次閃電」帶來的震感。

南京|幻想文學的輕與重——哥舒意《淚國》新書分享會

時間:

11月16日(周六)14:00-16:00

地點:

鼓樓區金銀街8號萬象書坊

嘉賓:

哥舒意(作家)、何平(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王蘇辛(作家)

耕耘在青春幻想小說和成人童話領域多年的作家哥舒意,用15個盪氣迴腸的血淚故事,18個過目難忘的史詩角色,寫出了自己獨特的青春幻想小說版圖——《淚國》。11月16日下午,作家哥舒意和文學評論家何平,以及《淚國》策劃編輯、青年作家王蘇辛應邀做客萬象書坊,一起談談當代「幻想文學的輕與重」。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一周文化講座∣為什麼這個時代的大眾更需要詩歌?
    他將會用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深入淺出地向觀眾介紹印度當代詩歌,讓對這個領域有興趣或者略有涉獵的觀眾得以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印度當代詩歌的大體面貌,認識一個全新的印度。「詩歌是散文言所未盡之處;人有所懷疑,就用語言去解釋,用散文解釋以後,尚需進一步解釋的,則要由詩歌來完成。」而在今天這樣的社會,工作的繁重讓人們以及很難騰出自己的時間細心慢讀詩歌的玄妙。在如今這個碎片化閱讀的時代,已很難有文學作為整體性的全民文化事件被狂歡化地熱議,詩歌仿佛有些回暖。翻看知名詩刊類的微信公眾號,幾乎每篇都有上千的閱讀量。而年初的詩人餘秀華幾乎是一夜之間成為公眾討論的熱點。
  • 黃榮華老師講座引子之一|從詩歌到語文
    我們在本周六的講座之前,就黃老師的一些著作和相關報導,做了整理,分兩篇發出。作為整理者,我們頗受啟發,希望大家讀完文字,也能有所感悟。(一)「無用」的詩歌黃老師曾戲稱,詩歌最是「無用的」。那它和「有用的」語文聯繫到一起,有什麼關係呢?詩歌,它自傳統而來,延綿不絕,或許正是因為它在功利之外慰藉心靈,能開拓人的視野與精神世界。
  • 趣讀童詩,樂學語文——張曉楠童詩繪本新書分享會在菏澤成功舉辦
    ​近日,兒童文學作家張曉楠童詩繪本「童詩伴你學語文」新書分享會在山東菏澤噹噹書店成功舉辦,該書由鞦韆童書隆重推出,當日各大線上網店同步開售。張曉楠從詩歌創作角度生動形象地為小讀者們解讀了書中部分詩歌的奧妙,並與現場讀者一起創作詩歌。
  • 深圳西鄉舉辦「詩詞創新講座」:用詩歌涵養社區文明
    在新春佳節即將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的街道和社區陸續開展各類新春活動,用真情實意與轄區居民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近日,由深圳西鄉街道辦主辦的「綺雲國學講堂系列活動之詩詞創新漫談」文化講座舉行,街道黨工委委員李金宇出席講座並致辭。
  • 陳啟昌:概念隱喻視角下看詩歌意境的重構
    本文以著名的唐代古詩《楓橋夜泊》為個案研究對象,運用認知語言學中的概念隱喻理論,基於方位隱喻、本體隱喻和結構隱喻三個維度對原詩文本及其四個英譯本進行對比研究,揭示各譯本是否以及如何實現原詩歌中意境的重構,以期為將來的詩歌翻譯實踐提供些許借鑑。
  • 書單 | 優秀的兒童英文詩歌繪本,經典和現代都有(上)
    這次大塘 | Florence兒童英文詩歌公開課,不少家長告訴我們,真沒想到自己和孩子會愛上英文詩歌,欣喜之餘希望能夠推薦更多優秀英文詩歌讀物。於是小編就做了些功課,各種研究和對比之後,做出了這份「優秀兒童英文詩歌繪本書單」。
  • 童書推薦——科普繪本《在我腳下》經典繪本不一樣解讀
    在出版《生命三部曲》之前,艾曼紐·烏賽已經在法國的水波出版社(Les Editions du Ricochet)和法國巴亞出版集團(BayardEditions)出版了多部繪本,在法國是一個享有盛名的繪本作家,獲得過不少國內國際的繪本大獎,同時作者比較善於做科普繪本。
  • 趙麗宏:成長需要詩歌的浸潤和引領
    8月13日,詩人、散文家趙麗宏攜「趙麗宏給孩子講古詩詞」系列圖書以及首部童詩集《天空》來到上海書展,和讀者分享兒童詩歌教育的感悟。近年來,趙麗宏陸續出版了《童年河》《漁童》和《黑木頭》三部兒童小說,通過不同的視角帶給孩子們愛與成長的教育,是他獻給孩子們的一份禮物。其中《童年河》還入選2020年教育部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
  • 用詩意點燃愛國情懷——聞藝金沙詩歌公益講座小記
    用詩意點燃愛國情懷——常州聞藝金沙詩歌公益講座小記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為什麼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少年強,則中國強」......在聞藝金沙詩歌公益講座課堂上,一行行滾燙的詩句深情流淌,一張張稚嫩的臉龐幸福洋溢。
  • 測評完5款熱門詩歌啟蒙圖書,我發現《唐詩三百首》真不適合孩子
    詩歌就突然變得親切和真實。此外這套繪本還講了很多詩詞背後的地理和歷史知識,讓每首詩在腦海裡的印象更加深刻。配圖的兩位作者,作品都曾入選過童書插畫屆的最高獎「博洛尼亞國際童書插畫獎」。詩歌附有一段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科普。
  • 書單精選 | 感知中國傳統文化,從這些童書開始
    中少總社致力於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把博大精深的文化變成一本本可讀、可知、可感的童書,讓孩子們通過水墨丹青、詩詞歌賦、神話傳說,愛上我們的傳統文化。近年來,中少總社出版了《一條大河》《高山流水》《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中國歷史報》等眾多優秀的傳統文化主題童書。今天,我們把這些顏值與內涵並重的好書,根據主題和年齡段分類,一一介紹給大家。
  • 中國詩歌傳承者葉嘉瑩:生活給我坎坷,詩歌給我力量
    先生在《朗讀者》中曾表露過這樣的心聲:我的詩歌是我的親生經歷,讀我的詩歌就知道我一生的經歷。即使她經歷了不幸的命運但是她依然抱著那份熱氣且真摯的感情投入到古詩中,是詩歌給的她力量,讓她戰勝困難,所以先生用畢生的力量來傳達中國詩詞的美。在詩詞界,葉嘉瑩被公認是在海外傳授中國古典文學時間最長、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華裔女學者.
  • 上海詩歌愛好者又有新去處,思南書局詩歌書店明日開業
    上海皋蘭路16號,在一座由東正教教堂改建的歷史建築中,思南書局·詩歌店將為熱愛詩歌的讀者亮起一盞燈。 詩歌店外景 圖片來源:思南書局思南書局·詩歌店將於本月28日正式開業,書店上架圖書以詩為主題,涵蓋詩集、散文、評論、傳記、繪本等相關文學藝術書籍。這也是繼「上海之巔」朵雲書院旗艦店之後開業的一家新型書店。在書店開業之際,界面文化記者進行了一次探訪。
  • 一周文化講座金庸先生與佛法
    關於文珍和張怡微,隱藏在創作背後的,一次次作者與讀者生命體驗聯結的邀請。關於《三四越界》中那埋藏的幾十部文學經典,以及文珍對文藝創作的越界而不逾矩;關於《新腔》中那與作者體驗聯結的小說、電影、戲劇,以及張怡微對經典作品的新腔解讀。本周六下午,碼字人書店邀請所有渴望在創作道路上繼續前行的你們,和文珍、張怡微一起聊聊。
  • 和孩子一起品一品繪本童詩什麼味兒?
     這本童詩繪本雖然只選擇了20首,但時間跨度很大,從新詩發軔時期的胡適、葉聖陶、冰心,到新時期的金波、劉饒民等都有代表作入選,從中也可看出中國新詩的發展軌跡。詩作的題材有春雨、星、雪花、野菊花、紙船,也有花牛、狐狸,更有找夢、安慰等抽象的主題,各具風採,也都很短,少的只有三行,四五十個字而已。親子共讀詩歌繪本好在哪裡呢?
  • 一周文化講座|端午與傳統文化
    老師將以吉他配樂的方式,帶著孩子們學習吟誦,體會古人們在詩歌中表達的端午韻味和情感。同時,還有親手製作香包和香囊的環節,讓孩子們過一個有「儀式感」的傳統節日,見證優秀文化的魅力,繼續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中的精神內涵。
  • 一周文化講座|數字時代下我們為什麼還要選擇紙書
    通過對出土文獻的鑑別、擇善,我們可以還原一部分真實古代歷史,了解古代的物質文化生活以及社會風俗,不斷地完善和充實古史研究的理論方法和知識結構。什麼是古文字和出土文獻?古文字與出土文獻有哪些載體和內容?古文字與出土文獻有什麼學術價值和意義?《古文字與出土文獻漫談》講座將詳細介紹相關知識和概念,並通過例舉實例,說明古文字與出土文獻的重要性。
  • 我買過的口碑童書之二十
    我買過的口碑童書(20)經常在朋友圈看到各種童書推薦,還有打著各種名校名號的推薦書單,甚至按年齡、年級、階段有各種分類,但我買過一些以後發現,多數書孩子都不愛看,而且很多書內容也一般,所以才萌生了這個想法,就是把自己買過、自己家小朋友愛看的書寫出來,供大家參考,也希望有人看到後,把自己買過的好童書在回覆中進行推薦,大家共同發現口碑好書,讓小朋友愛上閱讀,享受閱讀的快樂。
  • 詩歌書店一周歲了!大人小孩相聚於此為她寫詩
    前天,皋蘭路16號的思南書局·詩歌店一周歲了。自從向讀者們發出邀約——「寫一首詩,為詩歌店慶生」,書店已經線上線下收到了100多首詩作。其中,有40多位讀者走進了詩歌店,提筆寫下詩歌。翻看留言簿,發現有多位6-8歲的小詩人,傾聽內心「詩性的聲音」,寫下了詩歌。
  • 樂至田園詩歌大賽丨一周500多位詩友投稿 田園詩歌打開鄉村文化...
    封面新聞記者 李華剛 陳遠揚9月7日,第二屆中國(樂至)田園詩歌大賽啟動剛好一個周,據組委會統計,一周的時間,投稿郵箱裡面已經收到了500多位詩友的參賽詩歌,參賽詩友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從小學生到退休老人,各個階段的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