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舞蹈真人秀《中國好舞蹈》首期在浙江衛視熱播,最大的亮點莫過於來自內蒙古的選手李德戈景,他以一支酣暢淋漓、飄逸瀟灑的蒙古舞贏得了現場三位導師的一致好評。這位出生於巴彥淖爾市的蒙古族小夥兒在舞臺上自由灑脫的舞蹈風格,既展現了少數民族的熱情奔放,又體現了民族舞的婀娜柔美。7月22日,在位於呼和浩特市東影南街的李德戈景藝術高考培訓中心,李德戈景接受了《人物》欄目的專訪。
被天王贊為「舞仙」
4月17日,《中國好舞蹈》媒體試映會在上海舉行,在首期節目中,來自巴彥淖爾的舞者李德戈景以一支酣暢淋漓、飄逸瀟灑的蒙古舞折服了郭富城、海清、金星3位導師,順利進入反選環節。
音樂響起,李德戈景頓時沉浸在舞蹈的意境裡。時而蒼勁有力,時而又柔美無極,令現場的觀眾都屏住呼吸看得如痴如醉。一曲跳罷,面對如此難得的好舞者,3位導師毫不掩飾喜愛之情,被譽為「天王」的郭富城更是禁不住大讚李德戈景是「舞仙」,不但當場邀請李德戈景為其演唱會伴舞,還情不自禁地上臺向李德戈景討教起蒙古舞,一招一式,學得有模有樣,博得全場喝彩。連評語一向犀利的金星也毫不掩飾對蒙古族舞蹈的熱愛,還大加讚許郭富城:「要想做最帥的男人,就一定要跳蒙古舞!」在首批選手錄製完畢後,中國現代舞的拓荒者、著名現代舞蹈家金星依然對李德戈景念念不忘、情有獨鍾:「他很有質感,還是一個有思想的舞者。」
郭富城蒙古舞跳得盡興,李德戈景卻突然向天王提出了一個請求:「以前我們都很喜歡那個櫻花舞,卻從來沒有機會和原跳學舞,今天可不可以……」
面對「舞仙」熱切的眼神,郭富城二話沒說,隨著熟悉的歌曲《芭拉芭拉櫻之花》跳起了風靡一時的櫻花舞。惹得現場觀眾沸騰起來,大家跟著「天王」和「舞仙」一同跳起櫻花舞,這盛大的場面就連見過不少「大世面」的主持人華少忍不住感嘆:「我們剛剛創造了中國歷史上最強的廣場舞!」
《中國好舞蹈》是由浙江衛視聯合燦星製作強力打造的大型勵志專業舞蹈評論節目,於2014年4月19日起每周六21:10在浙江衛視播出。節目共12期,旨在為所有熱愛舞蹈的人,提供展現自我的舞臺。節目傾力打造頂級舞蹈對抗平臺,力求用最專業的導師意見發掘中國最優秀的舞者和最具靈魂的舞蹈,弘揚純正的中國舞風,讓更多人看到中國舞者特有的形體美。
誤打誤撞學舞蹈
1986年李德戈景出生在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隨父親姓李,德戈景是他的名字,意為聰明伶俐。14歲那年李德戈景初中畢業後考上了包頭藝術學校,學習舞蹈。「當初學舞蹈還真是誤打誤撞。」回想起如何走上舞者之路,李德戈景笑著說。李德戈景的母親烏仁娜布其是烏拉特長調民歌傳承人,受母親影響,他對音樂非常敏感,和大他兩歲的姐姐從小就能歌善舞。
2000年,包頭藝術學校到巴彥淖爾市招生,李德戈景想去報考聲樂,然而正處於青春期變聲階段的他無法報考聲樂轉而報考了舞蹈專業。「聽朋友說跳舞不但能鍛鍊身體還能長大個,我就纏著父母讓我去藝校學習,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很好,家裡人都不同意我學舞蹈,怕我耽誤功課。」在李德戈景再三央求下,父母還是做了讓步,條件就是「必須上大學」,這讓李德戈景欣喜若狂。
踏進舞蹈世界的奇幻之門,李德戈景歡喜過、彷徨過,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臺上10分鐘臺下10年功,這句話一點都不假。學舞蹈其實很苦,我寧願苦並快樂著。」李德戈景總是比同學多練一個小時,就是這每天的一個小時,奠定了李德戈景紮實的舞蹈功底。2005年憑著一股子不服輸的勁頭,李德戈景順利地考入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敲開舞蹈之門,李德戈景一發不可收拾:一年之中囊獲4項大獎。
2009年,畢業後的李德戈景自編自跳的舞蹈《草原在哪裡》獲得了「北京市舞蹈大賽」金獎;同年,舞蹈《大漠駝影》獲得「荷花杯」舞蹈大賽金獎;舞蹈《隨風起舞》獲得「華北五省舞蹈比賽」金獎;舞蹈《磨》獲得「桃李杯」舞蹈大賽優秀獎。
闖入全國十強
6月7日晚,《中國好舞蹈》郭富城陣營導師考核率先打響,經過三輪激烈拼殺,最終石家莊大男孩三羊(趙洋)、臺灣地區的小P、師妹組合,以及「舞仙」李德戈景突出重圍,成為郭富城陣營的前三強,他們代表郭富城隊爭奪「年度最受歡迎舞者」的稱號。
李德戈景的營內選拔首戰對手是自費前往上海參加比賽的藏族舞者李本尖措,兩人在共舞一曲古戰場鬥士舞之後難分軒輊,進入獨舞階段,李德戈景以一支展現蒙古族博克等運動元素的民族舞蹈獲得勝利。但一場加演使李德戈景本來就不輕的腰傷和腳傷發作,在後面的比賽中技術動作受到較大限制。所幸,李德戈景後來的自選舞蹈《鴻雁》與即興民族風現代舞都發揮出色,也因此贏得了出線名額與全國10強的席位。
進軍全國10強的選手除了將共同角逐本年度「最受歡迎舞者」稱號外,還將前往美國拉斯維加斯,代表中國與美國的舞者隊伍進行中美對抗。
談到緣何自選這一段舞蹈時,被媒體描述為「身材纖瘦,可一跳起舞來卻『充滿』了整個舞臺」的李德戈景說:「選擇《鴻雁》其實有著很深的含義,我的家鄉巴彥淖爾是鴻雁的家鄉,也誕生了《鴻雁》這樣廣為傳唱的作品,但是不論是舞蹈藝術還是鴻雁之鄉,巴彥淖爾都沒有因此而為全國所熟知。我希望通過我的表演,為我生長的巴彥淖爾的民族藝術發展盡一份力。」
7月5日晚,為期12周的《中國好舞蹈》總決賽落下帷幕,蒙古族選手威力斯、李德戈景、奚斯日古楞雖然未能奪得「本年度最受歡迎舞者」桂冠,卻讓蒙古族舞蹈的光彩再次閃耀在舞臺。李德戈景攜手著名舞蹈藝術家敖登格日勒起舞,一曲《夢中的額吉》表達出母子之情這個撼動人心的情感。
導師郭富城說:「這一支舞蹈,每一個動作,每一份情感都很真實。」60歲的敖登格日樂是中國著名舞蹈家、中央民族大學的教授。與大師共舞,李德戈景不但沒有絲毫怯場,這也讓金星看到了他的成熟:「在與一個大師級導師的配合中,我還看到了李德戈景的成熟,也知道了蒙古舞者男人的情懷以及他的細膩。」
蒙古族舞蹈在《中國好舞蹈》決賽上再一次大放異彩,讓更多觀眾了解了蒙古族舞蹈、了解了蒙古族文化。有網友留言:李德戈景所表現出來的舞蹈氣質遠遠超越了民族舞蹈的定義。《夢中的額吉》撼動了多少遊子的心房啊!
不會「趁熱打鐵」
在緊張又有些「殘酷」的導師淘汰賽的前一天,選手們摩拳擦掌,都想將自己最擅長的一面展現給導師,以民族舞見長的李德戈景卻跳了一段現代舞,令5名導師讚不絕口。然而在第二天正式比賽中,李德戈景又改了套路,意外地選擇了爵士舞,這個近乎「自殺」的舉動令導師們久久無語。一陣沉默後,導師們相繼站起來為他鼓起掌來。導師郭富城不解地問他:「為什麼不拿出自己的強項?是覺得對手很弱嗎?」李德戈景的回答贏得了更多的掌聲,也令郭富城刮目相看:「老師,我是抱著學習的心來的,不應該揚長避短。哪怕冒著被淘汰的風險,也想讓導師點評和指導我的不足之處,而不是光展現我的長處。」
7月初,已經小有名氣的李德戈景接到了中央電視臺《我要上春晚》節目組的邀請。聽到這個好消息,朋友們都替他高興,盤算著他會拿出什麼作品呈獻給觀眾。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李德戈景婉言謝絕了中央電視臺的邀請。「我還沒有準備好,倉促上臺是不負責任的。」他始終堅守著「只有打動自己的作品,才能打動觀眾。」的原則底線。這個決定讓他的父母也為之震驚,但他們了解自己的兒子,也相信並且支持兒子。
「其實對於舞者來說,『仙』不『仙』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對舞蹈的理解、把握和態度。」從曾經的艱辛、迷茫到如今的快樂,李德戈景認為這種轉變的過程才是自己想要的。「我覺得叫我『舞仙』就是給我一個更高的定位和方向,希望我把這個事情做到最好,推廣也好,普及也好,自己承載也好,能做到更好,讓更多人知道和發揚。」
《中國好舞蹈》的評委、著名舞蹈家黃豆豆在與華少的點評中給予李德戈景高度評價:「他的舞蹈呈現了很多的可能性,融入了其他舞蹈的元素,形成新的有自己個性的蒙古族舞蹈風格,既保留了傳統蒙古族舞蹈的精髓,又融入了自己的理解,這對蒙古舞的發展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如今,成名後的李德戈景一邊輔導著學生一邊為《我要上春晚》節目和代表國內優秀舞者赴美國比賽做著準備,和從前一樣,李德戈景依舊堅持每天兩個小時的練功,依舊做著「誠實並負責」的舞者。
李德戈景作品《戈壁沙丘》榮獲「荷花杯」金獎。
「夢中的額吉」
在《中國好舞蹈》的總決賽上,李德戈景沒有選擇觀眾和評委喜愛的奔放壯美的蒙古舞,而是選擇了難度係數高卻不容易奪人眼球的舞蹈《夢中的額吉》。李德戈景說,那是他用舞蹈為疼愛他的姥姥送別。
第一次登上《中國好舞蹈》並獲得好評後,戀家的李德戈景謝絕了朋友去國外遊玩的邀請,趕回巴彥淖爾的家裡,只想多陪陪家人。李德戈景從小就十分孝敬,在北京讀大學的4年裡,他的寒暑假都是與家人一起度過的。這次回家,正趕上年邁的姥姥住進了醫院,他顧不得換衣服,徑直來到醫院陪在姥姥床前,為她擦身、按摩。看見外孫載譽歸來,姥姥開心地拉著他的手說:「姥姥要是能挺過這一關,一定去現場看我外孫表演。」姥姥一住院就是20多天,眼看導師訓練營就要開始培訓了,家人紛紛勸他去訓練,李德戈景堅持守在姥姥身邊:「親情最重要,這個時期要是沒照顧好姥姥,我會後悔一輩子的。」
姥姥在外孫的懷裡安詳地離去了,為了了卻姥姥的心願,李德戈景在決賽時選擇了一曲《夢中的額吉》。
從「巴彥卓爾」到「巴彥淖爾」
李德戈景的老家巴彥淖爾,因為「淖」字不常見,很多人都會把它錯念成「卓」。2008年,在業內人士的推薦下,李德戈景編排並指導了北京奧運會的大學生方陣。「記得在3個月的排練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都會把我老家念錯。」
在《中國好舞蹈》節目中李德戈景幾乎在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他的家鄉也隨之備受關注。「以前參加舞蹈比賽或外出時,『巴彥淖爾』常被讀錯,現在就像被科普了,最近再沒發現有人念錯。」李德戈景笑著說。
[責任編輯:薩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