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菜,中國菜的源頭活水

2020-12-17 食悟者

縱觀中國菜品,堪稱一個龐大的食品家族

現有菜品六萬餘種,菜有五萬餘種,點有一萬餘種

這些菜品來源渠道眾多,孕育歷史悠久

對於這些菜的來龍去脈

美食愛好者知為甚少

其實,中國菜的主要來源於以下十類菜餚:

祭祀菜、宮廷菜、官府菜、商賈菜、寺觀菜

養生菜、民族菜、民間菜、外來菜、市肆菜

其中,民間菜又是這些菜的源頭活水

赫赫有名的東北民間菜——小雞燉蘑菇

民間菜,即城鄉居民日常食用的菜餚

是中國菜的的基礎

產生於社會底層,數量很大,檔次偏低,多由主婦操持

民間菜又分兩種

一種是三餐必備的家常菜,以素為主,潔淨精細,經濟實惠

一種是逢年過節的宴享菜,以葷為主,講究口彩,豐盛大方

一日三餐家常菜
民間宴席——八大碗

古今食譜中

民間菜有很多記載,文人著述也有描述

瘐信在《園庭》詩中寫到"香螺酌美酒"

這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正面寫吃螺螄的詩句

南北朝時期北周詩人庾信抿上一口美酒,啜上一個香螺

賦詩道「香螺酌美酒,枯蚌籍蘭餚」

此處的香螺,便是來自田間地頭,老百姓的餐桌

田螺

是農耕大國中最常見、最易得的螺類食材

也是饑荒年代裡,貧困農民重要的動物蛋白質來源

發展到今天

貧民食物已經變成珍饈佳餚

香螺
高大尚的刺身香螺

白居易在《即事寄微之)詩中寫的"飯下腥鹹白小魚

白居易曾到過四川的忠州做官

當時忠州土地貧瘠,生計艱難

他吃飯只能吃「飯下腥鹹白小魚」

此處的白小魚,也就是銀魚,俗稱麵條魚

白小魚也是當時貧困生活下的主要食材

銀魚
銀魚蛋羹

袁景瀾在《年節酒詞》詩中寫的"割雞剪韭享比鄰"

清代江蘇蘇州的詩人袁景瀾

有感於當時元旦年節期間的各種飲宴活動

在《年節酒詞》中

深有感觸地提到「割雞剪韭享比鄰」

其感受體會,不僅流淌在詩章中

而且將年節酒宴上的歡情、盛物、勝景、親朋

描繪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躍然紙上,恰似一幅歡宴圖畫

年節民間宴席

李調元在《南海竹枝詞》詩中寫的"南人頓頓食魚生"

魚生古稱膾、鱠或魚膾

膾即為細切的魚肉,特指生食的魚片

說明今天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刺身魚片」

也來源於市井菜餚

生魚片

最具影響力的民間餚饌

江蘇的揚州炒飯

據歷史記載

揚州炒飯原本出自民間老百姓之手

最早為雞蛋炒飯

秈米飯、鮮雞蛋為主料

以水發海參、雞腿肉丁、中國火腿肉、水發乾貝、上漿湖蝦仁、水發花菇、淨鮮筍和青豌豆為配料

選料嚴謹、製作精細、加工講究,而且注重配色

炒制完成後,顆粒分明、粒粒鬆散、軟硬有度、色彩調和、光澤飽滿、配料多樣、鮮嫩滑爽、香糯可口

如今揚州炒飯

已經傳遍世界各地

四川的回鍋肉

回鍋肉一直被認為是川菜之首,川菜之化身

提到川菜必然想到回鍋肉

其實,回鍋肉起源於四川農村地區

古代時期稱作油爆鍋

四川地區大部分家庭都會製作

回鍋肉色香味俱全

是下飯菜中的極品

以帶皮五花肉為主料、青蒜苗、豆瓣醬等為配料

成菜後口味獨特,色澤紅亮,肥而不膩,入口濃香

現如今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名菜

廣東的炒田

又名紫蘇葉炒田螺

據說,該菜餚是由廣州泮塘一個叫李細蘇農夫無意中發現的

用紫蘇葉炒田螺可以除去田螺本身的泥腥味

於是這個方法就很快流傳開來了

後來人們再加以改進

在田螺下鍋前先用油撈一下

然後再下紫蘇葉炒

這樣更能帶出田螺的鮮味

於是乎,炒田螺便流行於廣州街頭巷尾

安徽的腐乳爆肉

腐乳爆肉是皖南山區的特色傳統名菜

以紅色腐乳為主要調料製成醬汁

烹入劃好的裡脊片

成菜色澤紅豔,肉質滑嫩,香氣濃鬱,味鹹鮮而微甜

深受大眾喜愛

遼寧的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有一個來歷

說是來源於東北的一句俗話

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掉魂」的說法

意思是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

娘家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

因此,新姑爺進了丈母娘家的大門

小雞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

用小雞與粉條、蘑菇燉在一起

作為美味奉獻給新姑爺了

此菜是東北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餚

天津的酥鯽魚

酥鯽魚是江蘇省的一道傳統名菜

起源於我國的骨酥魚之鄉邯鄲趙家

魏晉時期由民間傳入宮中

北宋初年被宋太祖趙匡胤(河北人)聖旨御封

從此尊稱「聖旨骨酥魚

魚體紅亮完美,下筷不碎

魚骨酥透,無鯁無渣,入口即化

肉爛骨酥,甜鹹略酸

如今也是當地人招待貴賓的必吃菜餚之一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擅長運用本地食材,既不尋覓珍羞,又不追美逐奇

體現地方特色和季節規律

不同人家有不同的祖傳菜品,展示家風,表現家世

有極強的親和力和凝聚力

便是民間菜的真諦

四川民間菜——鹹燒白

民間菜

中國菜的源頭活水

許多有特色的民間菜

稍經加工,即可實現華麗轉身

立刻"身價百倍",成為"市場之珍"

民間菜,中國菜的源頭活水,當之無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返璞歸真的思想逐漸深入人心,媽媽的味道倍受思念,家鄉的味道魂牽夢繞,民間菜餚必定是我們追尋的美食主旋律。

謝謝大家品讀。我是烹飪與營養老師——食悟者。喜歡本文的朋友歡迎轉發、點讚、收藏,喜歡食悟者文章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獲取更多營養美食及美食文化。

部分素材、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徐鼎盛民間菜 歷史符號延續
    原標題:徐鼎盛民間菜 歷史符號延續重慶是一座歷史文化厚重的城市,繁華點亮這座山城,港口碼頭文化鑄就了這裡的美食發展,隨著社會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美食有了新的需求,在餐飲理念上有了時代的標準,但總有一種埋藏心裡的記憶難以忘懷,追憶情懷、延續經典,也成了餐飲人責任所在。
  • 要預約才能吃到的中國民間菜,就隱藏在福田崗廈,每道菜都是驚喜
    走近中國民間菜,隱廚·中國菜館,位於崗夏地鐵站B口新開的卓越中心西區三樓,還蠻好找的。隱廚的菜式涵蓋了京菜、湘菜、浙菜等出品還是非常驚豔,每一道菜都讓你驚喜連連,把你味蕾徹底打開,沉浸在美食世界。堂食用餐一律需要測溫登記,而且位置都會儘量分散得很遠,還比較安心。
  • 【名店當家菜】秀海民間菜 · 一道讓周口人魂牽夢縈的紅燒肉
    【名店當家菜】民間菜的精髓秀海民間菜·金餅紅燒肉紅燒肉,這是中國傳統菜餚的代表作之一,也是無數周口人喜愛的一道美食。一碗紅燒肉,是很多周口人心裡的「初戀」。在周口,家家戶戶都有一個「我家的紅燒肉菜譜」。
  • 民間特色美食——菜疙瘩
    菜疙瘩是一種麵食製品,在陝西、山西比較流行吃這種叫''菜疙瘩''的麵食,在以前生活特別困苦,就研究出來這種吃法,因為製作簡單而且用料比較不挑剔--無論是白面、高粱面、豆面都可以拌,各種菜,比如:山藥蛋、茴子白、大白菜、胡蘿蔔、茄子、豆角、菠菜、韭菜、甜菜葉等都可以作為菜加進去。
  • 中國第九大菜系:不是重慶菜,也不是雲南菜
    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將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簡單概括為「八大菜系」,已經不能夠完全代表中國美食的內涵了。於是,在八大菜系之外,漸漸有了「中國第九大菜系」、「中國第十大菜系」的說法。今天,我們暫且來說說,認知度比較高的「中國第九大菜系」。所謂的「中國第九大菜系」,其實,是一種民間的說法,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排名,而是新菜系代表的一個大概稱謂。在過去,坊間關於「中國第九大菜系」,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是:雲南菜,也就是滇菜。
  • 這種菜味道清香,民間稱其「鳳尾菜」,城裡售價低廉,卻很受歡迎
    這種菜味道清香,民間稱其「鳳尾菜」,城裡售價低廉,卻很受歡迎發現平時很多人在吃飯的時候都是少不了蔬菜的鼻子,只有葷素搭配才是最有營養的,所以在吃肉的同時。很多人也是會弄一些蔬菜來搭配著吃的,有一些蔬菜吃起來味道就非常的好,但是有一些蔬菜卻是很多人不喜歡的,當然我們今天要說的這種蔬菜卻是很多人都很喜歡的,因為這種菜在廠裡面是非常受歡迎的,就是這種菜售價是比較低廉的,但是卻不耽誤人們對它的喜愛,就是因為這種菜吃起來非常的好吃,非常的清香。
  • 探究外國人最愛的十大中國菜
    探究外國人最愛的十大中國菜中國美食豐富多彩,外國人不僅對中華文化有著興趣,而且對中國美食有著深深地熱愛。糖醋裡脊Sweet and Sour Pork這道菜排第一位不奇怪,酸甜混合的味道加上明亮鮮豔的外表,任誰都無法拒絕。
  • 這個地方的小碗菜,只做民間美食的搬運工
    2 瀏陽的小碗蒸菜就是現在小碗菜的前身,由五百年以前遷徙到瀏陽大圍山的客家人,把客家美食技藝與瀏陽的豆豉、茶油等特色調料和食材結合,慢慢形成的一種特色菜系。之所以採用小碗,是因為當時用木甑蒸飯,客家人為了節省做菜的時間,把調好味的菜品放在木甑的米飯上面一起蒸製,而木甑空間大小有限,為了多蒸幾個菜一般會採用小瓷碗或者小瓦缽,這就是小碗菜的最早形式。
  • 這道宮廷魚菜,為何說是來源於民間,又重歸民間呢?
    但有一道名為「宮門獻魚」的菜,則最早是流行於民間的。宮門獻魚,是從雲南的一道名叫「腹花魚」的菜演變而來的。宮門獻魚這麼一道鄉間魚菜,是如何一躍,成為了宮廷御菜呢?據坊間傳聞,是與康熙皇帝有關。很快,這件事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前來此店品嘗這道菜的顧客絡繹不絕。
  • 中國菜 為什麼能夠在全世界出名?
    中國遼闊的地域成就了中華民族獨特而又豐富的飲食文化,也為世界的味蕾增添了幾分獨特的滋味。因為時間的推進合成了中國的八大菜系,分別為 魯、川、粵、蘇、閩、浙、湘、徽。八大菜系。八大菜系又以,炒,爆,熘,炸,烹,煮,燉,燴,而獨具特色。但是你知道那些菜最具有代表性?
  • 49支民間「廚神」隊 159道農家精品菜
    49支民間「廚神」隊 159道農家精品菜 2014/11/14 04:32 來源:溫州商報 瀏覽:2403
  • 潤餅菜—閩南人的思鄉菜
    潤餅菜,又叫「春卷」,是閩南地區及臺灣地區的特色小吃。在泉州的傳統美食中,潤餅菜可算是排頭兵。關於潤餅菜的起源,民間有多個傳說,其中之一是說潤餅菜由明代同安才子蔡復一夫人所創。為完成任務,蔡復一廢寢忘食,晝夜雙手齊書,抽不出時間吃飯,蔡夫人想出了一個辦法,把麵粉加水攪成糊狀,在熱鍋上,輕輕一抹,做成一張張薄薄的麵皮,再把各種菜切細,炒成燴菜,然後用麵皮把燴菜捲成圓筒狀,每天用餐時,蔡夫人雙手捧著「薄餅」餵丈夫吃,這樣既不影響工作,又不耽擱時間,在夫人的照料下和協助下,蔡復一如期完成了朝廷的使命。
  • 八大菜系亮相聯合國 江蘇菜展示「中國味道」
    淮安軟兜,其實就是炒鱔魚,江蘇民間多稱為長魚大煮乾絲,非常出名的江蘇菜,乾絲鮮嫩綿軟,湯汁鮮醇    中國八大菜系的代表菜餚,你吃過多少道?11月12日晚,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的「中國美食走進聯合國」活動上,12名大師烹飪了八大菜系的120多道菜餚,引得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讚不絕口。到底哪些菜餚被端上了聯合國餐桌?江蘇菜又派出了哪些「代表」?活動主辦方中國烹飪協會卻賣了個關子,表示過兩天再「揭秘」。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於學榮、江蘇省烹飪協會秘書長彭東生則告訴現代快報記者,淮安軟兜、大煮乾絲、揚州炒飯等,都是江蘇菜中必不可少的。
  • (民間廚星)麻子菜攤煎餅
    現在正是吃麻子菜(學名馬齒莧)的季節,用這樣的野菜來攤煎餅,不僅營養美味,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些「野趣」。近日,家住紗廠西路的楊女士每天早上都要攤上幾個麻子菜煎餅做早餐,她還在其中加入粗糧,進行了創新。
  • 中國菜在美國又成第一,日本菜、美國本土菜通通往後站!
    中國菜在美國又成第一,日本菜、美國本土菜通通往後站!隨著中國逐漸強大起來,受到越來越多的西方國家的人關注。如今,大多數外國人都知道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是在文化輸出方面依然是個短板,也只有中國美食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
  • 歪果仁必吃的十大中國菜,你家鄉的菜上榜了沒?
    中國菜是中國烹飪,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又稱中華食文化。世界三大菜系(中國菜、法國菜、土耳其菜)之一,深遠的影響了東亞地區。菜譜來源於中國各個地區和民族的菜餚。中國是美食大國,全世界都嚮往中國的美食,做為中國人,我們應該感到幸福。但是中國的美食數不勝數,你見過幾樣,吃過幾樣?
  • 難度最高的中國菜,外國廚師看了表示「難以置信」
    佛跳牆在中國要說道哪道菜的名氣最大,可能佛跳牆說是第二沒其他菜敢稱第一吧。這道福建福州的名菜此前是皇室的貢菜,因為其工序非常繁瑣,所需原料價格比較高昂,所以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比較難見這道菜的。三不沾三不沾又叫桂花蛋,是河南地區的美食,由於這道菜的成品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得名三不沾,無論是菜餚本身還是這個名字都非常有趣。據了解三不沾背後還有一個故事,說是乾隆下江南時期品嘗此道美食之後倍感驚奇,賜名「三不沾」,後來帶入宮中後便失傳於民間,再後來宮裡的老廚子出宮後又回到了民間。
  • 廣州菜、潮汕菜、客家菜,誰能代表粵菜?戳進來流口水……
    作為一個餐飲文化大國 中國有以魯菜、川菜、粵菜 淮揚菜聞名的傳統四大菜系 而粵菜憑藉其烹飪技術之精妙 形體設計之完美、
  • 日劇《孤獨美食家》中這道中國菜,有肉有雞蛋又有菜,不愧是經典
    日劇《孤獨美食家》裡的這道中國菜,有肉有雞蛋又有菜,簡單又快手,不愧是經典!這幾天迷上日劇,由於本人一向對美食都十分感興趣,遇到這類美食節目,又被網友稱之為:永不膩的下飯神劇,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幾天剛更新2021年最新版本,裡面有一道大名鼎鼎的中國菜:木須肉,看著都十分有食慾!
  • 中國素食齋菜的起源發展及好處
    中國寺院齋菜的發展,是與佛教傳入中國及其自身的發展緊密相關的,自東漢時佛教從印度傳入我國後,飲食習慣也隨之引進,歷經魏晉南北朝的發展,隋唐的盛世,及至明清的普及,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