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女希望從良,蘇軾隨手寫下藏頭詞,救人水火千古流芳

2020-12-25 小珏說歷史

元豐七年,飽受「烏臺詩案」影響的蘇軾終於東山再起,被派往汝州赴任。鑑於蘇軾在文壇上的領袖地位,他如同當紅明星一樣,受到關注。黃州到汝州距離不近,沿途官員、百姓都歡天喜地迎接這位文豪。在潤州也不例外,兩位歌女甚至偷偷找到蘇軾。

這兩位歌女,一個叫鄭容,一個叫高瑩。可是,令蘇軾沒有想到的是,她們找上門來,既不是傾吐仰慕之情,也不是展現自己的才藝,反倒是希望蘇軾向太守許仲途求情,讓她們從良脫籍。

唐宋時期,女子從事歌舞甚至皮肉的工作,並非隨心所欲的,而要加入所謂的妓籍。此中分類很多,就是朝廷官府也有專門的營妓,負責在正式宴會上獻技,還要陪著官員尋歡作樂。她們長相出眾,從小就受到專門的訓練,能歌善舞,甚至還能填詞作詩。另外,她們由朝廷出資供養,待遇不低,有時候還能得到官員的私人賞賜,生活條件相當優越。

與之相反的是,她們畢竟出身於娼門,地位低微,並不為人看得起。所以,很多營妓早就認識到這一點,她們渴望從良脫籍,恢復普通人的生活,還能找個老實人嫁了,生兒育女,相夫教子。那樣的生活雖然清貧一些,但總好過天天逢場作戲,淪為官員的玩物。

鄭容和高瑩就是這樣的女子,她們貌美如花,卻不甘心大好年華在迎來送往中虛度,希望能夠跳出娼門。然而,她們也知道,脫籍的事情要太守應允,而那些官員又怎麼願意輕易放手?

之所以找到蘇軾,還是因為蘇軾曾經寫給許多營妓詩詞。看得出來,蘇軾與她們交往密切,而且並不是猥瑣的心思,反而對這些歌女舞女抱有同情心,感嘆她們的遭遇。鄭容和高瑩認定蘇軾不僅是大才子,還是大善人,這才有求而來。

蘇軾也確實悲天憫人,對於兩位弱女子的請求,他當場答應。然而,就在潤州太守許仲途宴席上,蘇軾卻喝得伶仃大醉,鄭容和高瑩就在旁伺候,想法設法也沒能讓蘇軾開口求情。蘇軾酒足飯飽之後,在下人的攙扶下,心滿意足回到驛館。

第二天,蘇軾就要乘船離開。鄭容和高瑩知道這是最後的機會,她們早早就到河邊送行,看到蘇軾的到來,馬上跪地請求。蘇軾哈哈大笑,取出一封信箋,告訴她們,上面有首詞,太守看完後,就知道什麼意思了。這首詞,就是著名的《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

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這是一首小令,上闋表達了對太守盛情款待的感謝之情,也讚美了許仲途的人品、文採並非浪得虛名。要知道,這可是頂級文人的認可,足以讓許仲途吹噓一輩子了。下闋話鋒一轉,暗示兩位歌妓已經老去,希望能夠放走她們,享受普通人的人生。

這還不算什麼,蘇軾巧妙地將兩位歌女的名字鑲嵌在每句詞的第一個字上,並且提出了請求:鄭容落籍,高瑩從良。他的遊戲之作,意外成為第一首「藏頭詞」。

太守許仲途也是飽學之士,當然看得出蘇軾的用意。他不能不賣這個面子,馬上應允,兩位歌女終於如願以償。有人曾就這個故事問過小珏,蘇軾為什麼在酒宴上不說,非要到最後關頭才將信件送達?我想,營妓從良在當時也不是小事,蘇軾大概是要試探兩位女子的決心。看到她們依然很執著,這才好人做到底吧。

很多讀者私信問小珏,如何能培養孩子養成閱讀唐詩習慣,進而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小珏也不是教育專家,但我們現在有專家啊。推薦一套書籍,涵蓋唐詩宋詞元曲,特別有納蘭性德、李清照、李煜和倉央嘉措的經典詩集,一共十本書,一次投資擁有多部經典。講解唯美,通俗易懂,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很合適。不管什麼時代,多讀點書總是不會錯的。而且,平臺與商家搞活動,一套10冊才149元,每本不到15元,從我這裡進入領券還能減10元,連結奉上。

相關焦點

  • 歌女苦苦哀求從良,蘇軾微微一笑,填寫了這首千古流芳的藏頭詞
    因此,很多官方的歌女、舞女,都希望渴望能夠從良,脫離妓籍,恢復普通人的尊嚴和地位。她們清醒認識到,自己再風光,也不過是官員們的寵物,還不如找個普通百姓人家,三從四德,相夫教子,哪怕過著粗茶淡飯的生活,也心甘情願。北宋時的鄭容、高瑩兩位女子就是如此。她們是潤州的營妓,多才多藝,十分出色,同時也對自由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嚮往。
  • 貌美歌女跟蘇軾說了8個字,蘇軾一夜未眠,為其寫下千古名詩
    提起蘇軾,大家就想起了小學的很多詩,他除了寫詩,還會寫字、畫畫、是北宋的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事情是這樣的:元豐二年,蘇軾被調為湖州知州,這樣的官職算是不小的了,他給神宗寫了一封《湖州謝表》,本來也沒什麼,但是卻因為內容涉比較「敏感」,詩人嘛,總會帶一些感慨的色彩,其中有「愚不適時,難以追陪新進」,「老不生事或能牧養小民」這樣的句子,被認為是蘇軾妄自尊大,諷刺朝廷,對皇帝不尊,被他的仇人狠狠參了一本。
  • 蘇軾被貶時,只有一位歌女送行,蘇軾贈她一首詞,寫出了惺惺相惜
    「唯有佳人,猶作殷勤別」可以看出作者把這位歌女看作是路上遇到的難能可貴的知己。要知道在當時詞人因為反對王安石變法,道不同不相為謀,詞人已經與許多人斷了聯繫。同時因為他的貶職好多舊友也不曾聯繫,此時此刻這位歌女的踐行就讓詞人感到暖心和珍貴。
  • 蘇軾本想安慰歌女的遭遇,自己卻被上了一堂課,感動地寫下這首詞
    在經歷了無數坎坷挫折,特別是在仕途上更是如此的艱難之後,蘇軾自己也曾寫過一首詩自嘲為「問汝平生功業,廣州惠州儋州。」把蘇軾這一生被貶的地方一一寫出來,好在蘇軾心胸豁達,沒有因此鬱鬱寡歡。還有一則暖人的小故事,蘇軾在烏臺詩案後被貶,與之結交甚好的朋友王定國也受牽連,遠比蘇軾被貶之地更悽涼荒涼,王定國被貶後,家中的女眷都散去,只有一位名叫柔奴的歌女願意跟隨王定國同行。蘇軾心中對好友王定國深感愧疚,兩人多年以書信往來,直到後來舊黨在朝廷得勢,兩人終於再度北上歸附。
  • 他是蘇軾的學生,只憑三句詩流傳千古,蘇軾說:開頭四個字最好
    到了宋代,有一位詩人更絕,他是蘇軾的弟子,寫了一首詞,只憑其中一個字就受到無數讚譽,老師蘇軾也稱讚不已。得到蘇軾擊節嘆賞的詞就是秦觀的《滿庭芳·山抹微雲》。寫下這首詞的時候,秦觀正在會稽,此時的他,很失落,就在前一年,他上京應考,無奈落第。仕途失意不說,更悲傷的是,他即將離開越地,要與相好的一位歌伎離別。人生失意之時,又遇離別,百轉千回的秦觀,寫下這首名滿天下的《滿庭芳》。
  • 一位美麗的歌女,一段動人的故事,蘇軾嘆而填詞
    蘇軾是宋代大文豪,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均取得很高成就。尤其是他的詞開創豪放一派風格,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他是蘇軾的好朋友,人品非常正直。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時任湖州知州的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王鞏也受到牽連而被貶至賓州(今廣西賓陽),也即詞中所說「南遷」的緣故。他也是「烏臺詩案」中被貶得最遠、責罰最重的,蘇軾因此深感內疚。被貶時,王鞏的其他家奴歌女皆作鳥獸散,唯獨有一位留了下來,就是詞中的女主人公宇文柔奴。
  • 蘇軾為歌女寫的一首「詠足」詞,為何被現代專家評價為「無聊」?
    而在這樣的宴會上,一般都會有歌女作陪,而且能夠在這些場合作陪的歌女,大多都有著過人之姿,面對這般佳人,很多文人也不免心動,於是便有很多文人墨客為她們寫作。 蘇軾也不例外,他也有很多作品是寫給歌女的。就像《江城子-鳳凰山下》便是當年他和友人張先泛舟西湖時寫給一位歌女的,其中「煙斂雲收,依約是湘靈。
  • 蘇軾被貶黃州,心情低落遊歷赤壁,隨手寫下一首詞,卻傳誦至今
    蘇軾,絕對是個很優秀的詞人,身為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詞既能豪邁恢宏、也能婉約清新,與辛棄疾並稱為「蘇辛」,個人覺得他可以坐上宋代詞人的頭把交椅。蘇軾的詞作現存約300餘首,精品眾多,只選擇一首代表作很難取捨,還是選了他的這首《赤壁懷古》吧。《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 蘇軾在野外睡了一夜,醒來時在橋柱上寫下這首詞,成一首千古名作
    說起蘇軾,相信大家早已是耳熟能詳,對於他的印象也是「宋詞一哥」,繼「詩仙」後的「蘇仙」等。不過雖然蘇軾在文學上的成就極高,但是一生際遇可謂坎坷,經歷了多次大的跌宕起伏。而這其中,對於蘇軾影響最大的就莫過於「烏臺詩案」了。
  • 高僧被歌女不斷撩撥,笑著寫下一首詩,短短28字彰顯大師風範
    元豐二年,蘇軾調任徐州太守,道潛在杭州智果禪院,距離不算太遠。有一次,道潛懷念與蘇軾的友情,專程從杭州趕到徐州,只為與蘇軾小聚一下。作為僧人,道潛無法跟蘇軾把酒言歡,只好以茶代酒,兩人聊得很開心,有說不完的話,探討詩詞歌賦,不知不覺天色已晚。
  • 蘇軾稱讚歌女的一首詞,有作者曠達的情懷,最後一句是經典
    蘇軾是中國文學史上久負盛名的人物,他影響了宋代甚至是後世文學的發展,多少困頓的才子,在蘇軾的詞中得到心靈的慰藉。一生的風雨飄搖,在蘇軾心中,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他在紛紛攘攘的世間泰然處之,別人嚴重的苟且生活,在他眼中,就是在追求自己瀟灑的人生。
  • 蘇軾見到友人的侍妾,驚嘆不已,寫下一首詞,安慰了世人900年
    2700多首詩作,362首詞作,其中包含許多名句,有些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在時間的釀造下,更是流傳千古。「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友人王定國侍妾寓娘的一首詞。王鞏,字定國,是蘇軾的好友。蘇軾在徐州任職時,王定國去拜訪蘇軾,兩人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可見交情之好。
  • 見到友人的侍妾,蘇軾驚嘆不已,寫下一首詞,安慰了世人一千年
    2700多首詩作,362首詞作,其中包含許多名句,有些名句我們耳熟能詳,在時間的釀造下,更是流傳千古。「此心安處是吾鄉」出自蘇軾的詞作《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寓娘》,這首詞是蘇軾寫給友人王定國侍妾寓娘的一首詞。王鞏,字定國,是蘇軾的好友。蘇軾在徐州任職時,王定國去拜訪蘇軾,兩人遊泗水,登魋山,吹笛飲酒,乘月而歸。可見交情之好。宋神宗元豐二年(1079年)八月,蘇軾因「烏臺詩案」被捕。
  • 蘇軾蘇轍手足情深
    蘇軾認為遭遇「烏臺詩案」,已是生還無望,遂寫下兩首絕命詩,寄給弟弟蘇轍。蘇軾在詩裡寫下了這樣的句子:「是處青山可埋骨,他時夜雨獨傷神。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來世未了因。」蘇軾和蘇轍兄弟情深,感動了無數後人。蘇軾到底是殺還是不殺,一時之間,宋神宗也是舉棋不定。當年太祖早有誓約,除叛逆謀反罪外,一概不殺大臣。而且蘇軾才高八鬥,名滿天下,宋神宗也有點不忍下手。
  • 蘇軾失眠寫下千古名作,多年後辛棄疾寫下同名詞,水平高低難辨
    辛棄疾比蘇軾晚出生103年,同為宋代頂級詞人,兩人所處的年代雖不同,但經歷卻差不多。他們的起點都很高,蘇軾21歲靠文採名揚京城,而辛棄疾也是20歲出頭揚名沙場。可是過了高光時刻後,他們的人生卻充滿了坎坷。
  • 晏幾道戀上歌女寫此詞,竟成一首愛情絕唱,僅4句有兩個千古名句
    北宋文壇,除了有蘇洵和蘇軾蘇轍三父子,還有一對不得不提的文壇父子:晏殊和晏幾道。後世經常用「經略天下」來形容晏殊,畢竟這是一個曾名噪一時的太平宰相。但對於晏幾道,不少人卻常用「醉臥花叢」來形容,他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宰相第七子,父親過世後他恃才傲物,一生不得志。
  •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
    蘇軾歷經坎坷,大徹大悟後寫下千古絕句,最後10字成馬雲經典臺詞大文豪蘇軾在北宋的文壇能夠 說風靡一時的風雲人物,蘇軾的詩詞作品一寫出來便流傳天下。作為北宋文壇巨擘,蘇軾也為我們留下來了太多的膾炙人口的作品。
  • 小妾給蘇軾敬酒,蘇軾問了個尷尬問題,寫下一首詞安慰世人多年
    王鞏也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時他被貶到了嶺南,蘇軾則是被貶到了黃州。就這樣過了四年之後,王鞏被官復原職,他在回京的時候,想要去看一下蘇軾。他帶著自己的小妾一同前往,他的小妾名叫柔娘。這個小妾其實就是個歌女,長得非常秀美,並且嗓音也好,當時王鞏被貶,她大可自己離開,畢竟長得非常漂亮,很多公子哥都喜歡!
  • 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
    今天我們說的就是一篇與蘇軾喝酒有關的千古名篇。蘇軾醉酒無家可歸,寫下一首千古名篇,說盡了中年男人的辛酸宋神宗元豐五年(公園1082年)九月,也就是蘇軾被貶黃州之後的第三年,一天夜裡,蘇軾跟朋友在東坡田中飲酒。酒宴散後,蘇軾深夜孤身回到居處雪堂,結果吃了閉門羹。
  • 蘇軾寫下一首千古名作,既有美景,又有哲理,值得一讀再讀
    眾所周知,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所以在蘇軾的二千七百多首詩中,幹預社會現實和思考人生的題材十分突出。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的詩中,一些極為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其實,蘇軾的詞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