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圖片,未授權請勿轉載)
關於優質教育資源往期推薦:
臨港新片區將新開1所幼兒園、1所小學.
齊了!臨港「一站式」教育資源!
臨港新片區一年間新開8所學校,還有12所公建配套學校已列入2020年開工建設計劃。
乾貨!加快推進軌交、高速等交通,引進上海中學國際部辦學點…
世外臨港外國語學校來了!
更多內容請點左上角「臨港優生活或點」右上角的「...」,查看往期精彩內容。
9月是開學季。新學年,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新開出了一家幼兒園與一家小學。每天清晨7點剛過,兩所學校門前道路車水馬龍。學校負責人告訴記者,新開出的幾個班的名額,幾乎是被一「搶」而空。
哪些人在「搶」?臨港新片區揭牌一年多以來,經濟發展迅速,大量從業人員湧入——這些新臨港人大都希望就近解決子女教育需求。新開的泥城小學雲漢校區與方竹幼兒園滬城部,正是要匹配這部分需求增量。據了解,泥城小學第一批新生中,就有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員工子女。
中國人一向重視孩子的教育,因而,教育資源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一個地區對人才的吸引力。異地就讀,不談手續之麻煩,家長們誰不想在下班之後多陪陪孩子?記者採訪時遇到過許多企業高管、技術專家,談及落戶時都提到,如果子女能在臨港本地上學,他們就能安心地舉家搬來,紮根新片區。
事實上,臨港新片區的教育資源本來已稱得上豐富,從幼兒園到大學,各階段的學校密布在主城區與各鎮中,其中不乏上中東校等名校。有網友戲稱,臨港「處處都是學區房」。但與此同時,需求也在日益增長。數據顯示,最近一年來,臨港新片區完成企業註冊15115戶;雖無常住人口增長的準確數據,但僅特斯拉一家就帶來了數千名員工,臨港新添的居民顯然也少不了。
需求缺口正被迅速填補,一年間,臨港新片區內新開了8所學校,另有3所學校竣工驗收。而不久前發布的《關於以「五個重要」為統領加快臨港新片區建設的行動方案(2020-2022年)》更是提到,到2025年臨港新片區要建設26所公建配套學校,推動義務教育階段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全覆蓋」。記者詢問臨港新片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得知,上海中學東校高中部、臨港青少年活動中心兩個重點功能性項目以及12所公建配套學校已經列入今年的開工建設計劃。
另一方面,臨港新片區在高層次教育資源方面還有所不足,集聚名校、國際學校等應是下階段的發力點。臨港新片區要成為集聚海內外人才開展國際創新協同的重要基地,一定要增強對高端人才的吸引力——而這類人群會往往更傾向於讓子女享受更優質的教育資源。英國人安德魯是區內一家海洋裝備企業的總經理,他的孩子在金橋一家國際學校就讀。為方便孩子上學,安德魯決定住在金橋,自己每天奔波130公裡往返臨港。他告訴記者,臨港環境更好,和他在英國的家鄉很像,「如果臨港有很好的國際學校,我們更願意住在這裡。」
臨港新片區現已有上中、建平、明珠等名校,更多相關規劃也正接連披露:在主城區的國際創新協同區,將會落地幾家國際學校;華師大二附中也正在臨港布局。在不久的未來,高端教育資源也將成為臨港新片區招攬人才的另一塊響噹噹的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