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931年的民國建築,74幢三四層小樓,天井和陽臺是亮點

2020-12-09 荷小衣的分享

很早就聽說富民路,是老上海心目中的富人區,那裡住的人大多非富即貴。而建於1931年的古柏小區在當時更是聲名顯赫。

富民路197弄「古柏小區」原名「古拔公寓」,是1931年在上海灘上十分知名的四行儲蓄會,為本銀行職員所造的裡弄公寓。當時能住進去的大多是民國時期的中產階級。

在民國時期,原租界有個很出名的銀行集團,其中有鹽業銀行、金城銀行、中南銀行、大陸銀行。這四家銀行又共同集資創辦一家銀行,名叫』四行儲蓄會。

大花園的四周圍合著74幢三四層建築,房子基本都是坐北朝南,每幢建築都帶有一個小天井,每棟小樓都有一個半圓形的陽臺,小天井和大半圓形的陽臺是亮點,站在陽臺上,能看到整排整排的房子,視野非常的開闊。我尋思,當時住裡面的人,心裡一定很有優越感。

富民路旁的古柏小區裡,有一棟造型簡潔大氣、線條乾淨利落的老建築—「福民會館」。這是古柏小區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大禮堂」,是現在靜安區的社區活動中心。

大禮堂位於弄內69號,曾經作為銀行家俱樂部,由著名中國建築師莊俊設計,建築整體端莊、簡潔,是帶有裝飾藝術派風格的現代派建築,俱樂部原是一幢4層樓高的建築,後加蓋1層。

一層為輔助用房,由門前臺階可直接進入二層,裡邊是氣派的大廳,西側原有涼廊現封閉。

這個中西合璧的在舊上海風光無限,解放後歷經小學禮堂、服裝廠、服裝展銷廳託兒所等更改後,2011年1月,這個昔日的銀行家俱樂部被修舊如舊後,基本恢復了20世紀30年代老會所的面貌,並以「福民會館」的名稱重新亮相。再次開放後,依然備受居民的喜愛。

開館的第一周,就引進了「魯庵印泥」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高式熊老先生的收藏品,供市民免費參觀。

二層以上作為辦公和公寓使用。高式熊為著名書法家、金石篆刻家,生前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印泥製作技藝(上海魯庵印泥)代表性傳承人、同濟大學顧問教授。自從大禮堂面向市民開放後,上海評彈團每周都會定期定時來福民會館為社區居民免費表演高水準的評彈藝術。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扯開一下說說評彈在上海市民心目的地位了,大部分上海人,特別是老上海人喜歡聽評彈,於他們而言,評彈不僅是一種民間藝術,也是他們一種比較日常的消遣方式。吳儂軟語,說表細膩,唱腔優美的蘇州評彈備受老上海的喜愛。許多來這裡聽評彈的朋友通過這裡聽評彈結成朋友。

現在小區部分房子已經改造成民宿,若對民國時期的建築感興趣的朋友,來上海遊玩的話,可以預定這個小區的民宿,體驗一下這些具有年代感民國時期老房子,體驗一把上海的裡弄生活,小區的周邊環境和房子都很好,交通便利,環境優雅。如果碰上禮堂開放也去近距離聽聽評彈,感受一下糯糯的吳儂軟語。

在這裡預定民宿住下,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第二天起來可以好好地逛一下巨富長這三條馬路,即巨鹿路、富民路、長樂路。這三條馬路非常的有韻味也很有代表性,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遮天的梧桐,馬路兩旁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都承載著老上海的歷史記憶和故事,等著你去挖掘。

相關焦點

  • 天津紀錄片《小樓春秋》即將開播 百幢小樓講述百年故事_央廣網
    天津紀錄片《小樓春秋》即將開播 百幢小樓講述百年故事 2018-09-06 16:45:00來源:央廣網 100棟歷史風貌建築將在這部紀錄片中陸續開口說話,為觀眾講述發生在近代天津的一個個傳奇故事。  1931年,一套由一萬多兩黃金鑄造而成的黃金編鐘被昔日的宣統皇帝溥儀抵押,來到如今天津赤峰道12號一座大樓中,它便是位於天津法國租界的鹽業銀行天津分行。中國現存最早的大清郵政管局建築天津郵政博物館,中國北方地區創建最早的博物館北疆博物院都在天津。
  • 時光剪影|搜尋杭城最美的民國建築TOP10
    杭州民國建築量大且密集,僅北山街區就有60餘處。我們精選了10處最入畫的民國建築,大家不妨來欣賞一部倒敘的電影,讓情境切換到上個世紀初。 逸雲精舍逸雲精舍位於白堤的西頭,平湖秋月的正對面。從北山路上看去,這幢米黃色的小樓十分醒目。逸雲精舍建於1927年,也稱為「明鑑樓」。
  • 慧園裡被稱南京城南「頤和路」 民國中產階級愛住這裡
    蔡震/繪畫中這片很像老上海石庫門的建築群,是位於太平南路的南端靠近夫子廟路口的慧園裡民國小區。始建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排排清一色的紅牆紅瓦、中西結合風格的兩層小樓,其建築形式、排列空間都具有濃厚的裡弄感覺。慧園裡,過去被南京的老百姓稱為城南的「頤和路」,民國時期是官員和商人等中產階級居住區。
  • 建於民國,現今煙火依舊!肇慶這座90「高齡」老宅的主人是……
    建於民國,現今煙火依舊!這座建於民國時期的老宅,如今分為了3間獨立房屋,分別為五經裡一巷13號、15號和17號。梁榮墀宅15號裡的木樓梯。後來自己加固地磚和木梯,房梁、陽臺地面做了防水、防蟲,還翻新了牆面。他笑著說:「住了30年,一直在修修補補,去年和今年重新翻新加固了屋頂。」何永明夫婦很喜歡這座房子,在這裡住得很舒服。「這裡旺中帶靜,周圍有市場、學校,不遠處就是閱江樓,生活很方便。」何永明說道。
  • 那些曾經的民國建築
    那些曾經的民國建築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還。留存下來的只有前人的智慧和物質,比如建築。今天,我們來看看民國時期的建築吧!首都飯店舊址民國時期南京最豪華的賓館首都飯店舊址位於南京市鼓樓區中山北路178號,是民國商業建築遺存,是軍政要員及外賓下榻之處。1932年始建,1933年竣工。該建築主體4層,鋼筋混凝土結構。佔地面積1376平方米,建築面積926平方米。建築為現代派西式風格,根據功能和地形特點,平面設計為不對稱的「7字形」。2002年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現為華江飯店。
  • 「記憶」嶽陽路、汾陽路、東平路上的歷史建築,每棟都有傳奇!
    周信芳舊居對面的嶽陽路145號是宋子文的舊宅,小樓建於1928年,是幢三層法式花園洋房。二層樓的長窗外有一個橫貫到底的長方形露天大陽臺,形成強烈的水平線條。門前的大花園佔地30畝,呈葫蘆形,裡面花木森森,蒼翠欲滴,生機盎然。
  • 四川中路一帶的老建築
    1929年竣工,後樓建於1934年,佔地2199平方米,建築面積10129平方米,大樓由前樓、後樓和連接體三部分組成。,1931年建造,建築面積10723平方米,裝飾藝術派風格,立面強調豎向構圖,底部兩層花崗石砌築,窗洞口上下聯通,中部與頂部略有後退,形成對稱的層次感,女兒牆和基座上的門窗簷口有幾何圖案的裝飾。
  • 國立中央大學-南京民國建築
    1930年至1931年,朱家驊(1930-1931年在任)任中央大學校長,他利用在國民政府中的地位和影響,以召開國民會議的名義,獲得國民政府的撥款。此後,由建築系盧毓駿教授主持續建,1931年4月底竣工。
  • 南京蓮花湖公園現兩幢獨棟小樓 無審批手續
    4月8日電 (朱殿平、韓振)近日有市民向人民網投訴,位於南京板橋新城的蓮花湖公園內「冒」出了兩幢獨棟小樓,據稱正在對外招商營業。這兩幢樓有上千平米,侵佔了公園面積,影響了公園品質,這讓居民們很是不滿,公園內為何建起了經營場所?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  居民投訴:公園內建起獨幢小樓 影響公園品質  公開資料顯示,作為南京板橋新城重要配套項目,佔地約1300畝的蓮花湖體育公園於2011年6月11日正式開園。
  • 【建築風情】蘇州大學——姑蘇城裡的民國風情
    蘇州大學——姑蘇城裡的民國建築紅磚勾勒框架和窗楣,青磚填充牆面,而象徵聖母和天國的玫瑰窗、花式窗欞及鐘塔等基督教堂建築元素的穿插,更是整個鐘樓充滿了宗教氛圍,讓人一看就沉迷於此。造型上以英國哥特復興式為主,入口門廊為哥德式尖券造型,高二層,門洞上部飾以精美石雕。外牆厚度往上逐層遞減,二層以上皆有突出外牆的壁柱,是近代西式風格建築中難得的精品。夏日的精正樓立面爬滿了藤蔓,斜陽西照下凝視這座巍峨的建築,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貴、雅致、神秘和幽靜。
  • 【民國珍貴數據回顧】1931-1947年民國著名大學經費排名
    、人均經費還是人數規模),但最有錢的又是有美國洛克菲勒基金支持的協和,人均經費逆天1947年抗日勝利後,民國教育部出版了《第二次教育統計年鑑》,與十年前的1937年相比又有很大變化,本文對民國時期中國主要名校的經費及生源數據進行獨家整理,帶著讀者回到百花齊放的民國時代一睹名校風採。
  • 廣州一座最具特色的民國精品民宿,穿越時光回到民國做東山少爺
    廣州東山別院,古色古香的嶺南建築風格,民國時期的建築,別有一番韻味,住在裡面仿佛穿越到了舊時的廣州東山。入住別院,不僅可以近距離的欣賞這些大咖們的原作,有緣的話還可以和他們一起喝茶聊天,像他們一樣,在東山老別墅群裡拍照創作,享受藝術和老城的美好時光。
  • 石家莊都市晶華小區 二層小樓樓頂違規加蓋房屋
    二層小樓樓頂加蓋房屋家住都市晶華小區1號樓1單元的業主昨日向本報反映,近日有工人開始在1號樓東側一棟2層小樓上加蓋房屋,住在這一側的居民都擔心加高的房子會遮擋住正常採光。昨日中午,記者來到該小區1號樓1單元,靠近東樓頭約7米的地方,有一個2層小樓。這棟樓對外出租,開著小商店、棋牌室、及各種培訓學校。小樓正前方豎著一個長木梯,順著梯子能爬上房頂。現場未見工人施工。從這位業主家客廳向2層小樓房頂望去,頂部水泥已被撬起一層,整齊堆放在多處,四角已安裝上施工基礎設備,還有三四把椅子放在上面。
  • 伍厚德堂|大隱隱於市的長沙民國公館
    民國建築是特定歷史時期中外建築的縮影,它既體現了近代西方建築風格對中國的影響,又保持了中國民族傳統的建築特色。建築學家梁思成說:「建築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證據」。在時間的洪流中,古老的建築不會因時間而減損生命的厚度。
  • 南京中山陵美齡宮等民國建築開設文藝咖啡館
    中新社南京5月14日電 (記者 申冉)14日記者在民國歷史景點豐富的南京中山陵園景區內看到,各處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富的民國建築開設「文藝範兒」十足的咖啡茶館,受到遊客與民眾歡迎。  位於南京中山陵園內的美齡宮,是曾久負「遠東第一別墅」美譽的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
  • 上海松江建築圖接近松江東方建築
    在泗涇下塘景區內,在凱江中路有一棟兩層樓高的房子,上面寫著「馬相伯故居」,坐落在南北側,他建於明末清初,現在沿街的一些建築已經對外開放。穿過前廳,步入天井,清代大殿現為馬相伯故居陳列館。穿過北面的第二個天井,你可以看到後大廳,莊嚴而高貴,前額有精美的木雕。抬頭一看,一塊「生德堂」匾額掛在中堂牆上,這是他最好的書法家朋友七寶鄉長張秉彝在馬相伯成立時贈送的。
  • 上海松江建築地圖|走近松江東部建築
    泗涇下塘風貌區內的開江中路上有一棟二層房屋上書「馬相伯故居」,坐北面南,建於明末清初,現沿街部分建築對外開放。跨過前廳,步入天井,眼前清代的大廳現為馬相伯故居陳列館。往北穿過第二進天井便可見後廳,廳堂莊重而高貴,堂內額枋上木雕精美。抬頭仰望,中堂板壁上方懸掛「生德堂」匾額,為他的書法家摯友、七寶鄉鄉長張秉彝在馬相伯創校時所題贈。
  • 南京第三批歷史建築補充名錄公示,33 處建築入選
    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南京歷史建築眾多,每一幢都 " 述說 " 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目前,南京已公布了第一批歷史建築共 68 處,第二批歷史建築共 211 處。第三批擬公布歷史建築共計 187 處,其中 154 處已於 2017 年 11 月進行了社會公示和部門意見徵詢。
  • 福建旅遊景點簡介:永定土樓建築的時代不同,但風格大同小異
    雖然說圓形土樓現今已經成為了土樓建築的代表,但其建造過程相對繁雜,而且成本較高,全永定境內只有300餘座圓形土樓.方樓的數量則達到了約4000座。永定土樓大都巧妙地利用建築區域內的地形和建築材料,造型簡樸精美,遠遠看去好像堅固的碉堡一般。永定土樓在200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定為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