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趙丹丹)南京歷史建築眾多,每一幢都 " 述說 " 著一段歷史、一個故事。目前,南京已公布了第一批歷史建築共 68 處,第二批歷史建築共 211 處。第三批擬公布歷史建築共計 187 處,其中 154 處已於 2017 年 11 月進行了社會公示和部門意見徵詢。6 月 6 日,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公示了南京市第三批歷史建築補充名錄,擬新增 33 處推薦歷史建築。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大校場機場美齡樓等 6 處建築,六合區永利錏廠的 13 處建築全部入選。其中,年齡最大的建築建於民國時期,最年輕的是 "80 後 "。據悉,最終名錄以南京市政府公布為準。
六合區入選最多,年紀最大的建於民國時期
此次補充公示的歷史建築在鼓樓區、秦淮區、雨花臺區、棲霞區、浦口區與六臺區均有分布,共 33 處。其中六合區最多,有 13 處;其次是秦淮區,11 處;第三是雨花臺區,6 處;另外鼓樓、棲霞、浦口各有一處。
這些建築中,年紀最大的建於民國時期,比如像大校場機場老機庫等;年紀最輕的建於上世紀 80 年代,比如壓縮機廠爐料庫等。
大校場機場美齡樓等 6 處建築入選
南京市第二批歷史建築保護名錄公布時,大校場機場的跑道、航站樓、瞭望塔等入選。這次,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大校場機場的老機庫(體育館)、飛機庫(飛機修理廠房)、文體中心、軍轉幹部安置房、美齡樓、小油庫 6 處建築入選。
值得一提的是,大校場機場的美齡樓,修建於 20 世紀 30 年代,位於現在秦淮區紅花街道大校場路 1-9 號,整體兩層,長 16.3 米,進深 11 米,具有典型的民國建築風格。現代快報記者曾去探訪,一幢二層小樓,外立面是青灰小磚,部分地方是淡黃色的塗料。門口掛著 " 美齡樓 " 的牌子,2014 年,這裡被秦淮區定為不可移動文物,掛牌 " 紅山機場別墅 "。據悉,在民國時期這裡是宋美齡的專用候機室。
永利錏廠的 13 處建築入選
此次六合區入選的 13 處歷史建築,全部是大廠的永利錏廠的老工業遺產,包括永利錏廠硫酸錏廠房、南化電信站、文化宮、老三樓等。
據介紹,永利錏廠是南化集團的前身,由近代愛國實業家範旭東創建,是中國最早的化工基地、遠東第一大廠。當時是亞洲最大的化工廠,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聯合化工企業,號稱 " 遠東第一大廠 ",先後創造了 30 多項 " 中國化工之最 "。
這 13 處建築中,永利錏廠管廊架歷史最久,建設於上世紀 30 年代,沿東北至西南呈長條狀布局,為傳送化工液體管道的支撐傳輸構件,鋼混結構,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該廠的南化影劇院建於 1978 年,是最年輕的建築。此外,該廠的鳳凰路碉堡,建於 1938 年,為當年日本侵略者設立的軍事設施,見證了日軍侵華的歷史,其為圓形碉堡和四方形各一座,碉堡半嵌於圍牆壁體內,有瞭望孔和射孔,外砌磚牆,內築混凝土,目前保存狀況良好。
近幾年,永利錏廠舊址正在打造 1934 文化產業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