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龔菲
2015-06-18 11:50 來源:澎湃新聞
在2008年到2010年,南京市陸續公布了六批共300多處重要近現代建築,其中200多處已完成了掛牌保護。
6月17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南京市規劃局獲悉,該市今年將為剩餘的75處重要近現代建築掛牌。這樣,每一幢重要近現代建築的「前世今生」將一目了然,對社會及公眾能起到警示作用。
同時,未來對這批掛牌建築進行修繕、改造時,也將履行更為嚴格的審核及保護機制。
部分近現代建築得到「雙重保護」南京市規劃局名城保護與城市雕塑處的彭曉瓊告訴澎湃新聞記者,此前,南京市已經為200多處重要近現代掛牌。今年擬要掛牌的,是前六批名錄中還沒有掛牌的。
掛牌的標誌牌用天然石料雕刻而成,從外觀上看,與老建築的風貌吻合。牌子上的內容分為「編號」、「名稱」、「地址」和「簡介」幾部分。簡介部分,用最簡單的語句概括出建築的時間、設計者、風格與歷史意義。
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公布的名錄中,不少建築都是文保單位。比如,去年被列入了南京市級文保單位的利濟巷民國建築群(侵華日軍利濟巷慰安所舊址),以及國家級文保單位金陵大學舊址。
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委員會成員之一、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琦表示,對重要近現代建築建名錄、陸續掛牌,就相當於給這些建築頒發了一個「身份證」。對於那些原本就屬於文保單位的重要建築來說,相當於又多了一個「身份」,多了一道保護。
文保建築大修要履行雙重報批手續南京市文廣新局考古與文物保護處處長吳靖表示,從目前公布的重要近現代建築名錄來看,很多建築都也是文保單位,兩者是重疊的。
據東南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周琦介紹,南京超過90%優秀的近現代建築被使用著,且使用的方式並非是博物館式靜態的保護,「大量民國時期的政府辦公樓、公館別墅都被商業使用。」
那麼,今後,對這些有人使用著的建築進行修繕,將變得更加嚴格。
吳靖說,今後如果有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對建築主體進行修繕的話,就必須得去文物保護、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等兩個部門進行報批。對使用主體來講,這有可能會重複增加審批量。
據東南大學教授周琦介紹,由於南京有很多處重要近現代建築,南京市專門成立了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委員會,成員有20人左右,其中有規劃、建築專家、學者,還有規劃、住建、文保部門的工作人員。
周琦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建於1941年的南京市頤和路3號是民國時期的藏書樓,2013年被列為文保單位,目前歸屬江蘇一家省級醫院。前幾天該單位要對建築主體進行保護修繕,首先由文物部門開會審查,提出修繕意見,隨後,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委員會又召開第二次審查會。兩次會議的審查標準及保護意見也不完全相同。
周琦說,由此可見,在雙重審查的情況下,增加了業主、產權單位、使用單位和公眾的保護意識。掛牌後的重要近現代建築可以更好起到讓群眾、輿論監督的作用,增加民眾對文物保護的責任心。
金陵大學舊址
首都飯店舊址
美軍顧問團公寓舊址
天竺路3號民國建築(加拿大使館)
原荷蘭大使館
私立鼓樓幼稚園舊址
百步坡1號民國建築
寧夏路2號民國建築
頤和路38號民國建築
人和街9號民國建築
頤和路34號民國建築
頤和路15號民國建築(菲律賓使館)
沈舉人巷26號、28號民國建築
普陀路15號民國建築
普陀路10號民國建築
寧海路2號民國建築
頤和路32號民國建築(澳大利亞使館)
頤和路29號民國建築(蘇聯使館)
天竺路15號民國建築(墨西哥使館)
寧海路14號民國建築(巴西使館)
江蘇路4號民國建築
原黃仁霖寓所
百步坡4號民國建築(葉楚傖)
北京西路27號民國建築
天竺路21號民國建築
原民國政府行政院附屬建築群
原亞細亞火油公司
原美國大使館新聞處
原巴基斯坦公使館
原緬甸大使館(已拆)
原陳布雷寓所(一)
原劉嘉樹寓所
陶谷新村15號民國建築
中山北路217號近代建築
原下關電廠辦公樓
北京西路3號民國建築(日本使館)
牯嶺路10號民國建築
漢中門大街47號近代建築(已拆)
原國民黨中央廣播電臺
廖仲愷、何香凝墓
天王府遺址
國民政府考試院舊址
中央大學舊址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府原址
原國立中央博物院舊址
孔祥熙住宅
原中央通訊社舊址
志公殿與寶公塔
革命歷史圖書館舊址
原國民政府水利部
民國總統府近代建築風貌區
喇嘛廟、諾那塔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杜威院舊址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望鐘樓舊址
原南京工學院動力樓
原南京工學院南高院
原南京工學院五五樓
原南京高等師範學堂工藝實習廠
原中央大學附屬牙科醫院
原姚文採寓所(已拆)
童寯住宅
基督教青年會
原天山協會舊址
原南京古物保存庫
利濟巷民國建築群
務本蠶種製造廠
前駐外使節九烈士墓
華興農業公司辦公舊址
湯山溫泉別墅
原陸軍炮兵學校
湯山哨塔(三點)
陶行知墓
原江南水泥廠難民醫院
左所大街228號民國建築
浦鎮火車站英式建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南京,重要近現代建築,掛牌保護,雙重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