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哪些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

2020-12-16 搜狐網

  當地時間9日晚,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其中,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至此,我國已有10份檔案列入該名錄。藉此機會,澎湃新聞梳理了這10份檔案(以入選時間為序)。

  

  1997年: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Traditional Music Sound Archives)

  藏於中國藝術研究院圖書館(北京),約7000小時的內容,載體包括蠟筒、鋼絲帶、開盤帶、盒帶、DAT帶及CD光碟等。主要為上世紀50年代以來從全國各地採集而來,內容包括傳統民族民間音樂、文人音樂、宗教寺廟音樂、城市大眾音樂、地下斷響音樂等,著名的有50年代初錄於鋼絲錄音帶的瞎子阿炳的《二泉映月》。

  1999年:清代內閣秘本檔(有關17世紀中葉西方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滿文檔案文獻,Records of the Qing's Grand Secretariat -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ulture in China』)

  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該文獻形成於17世紀中葉,共24件,系統完整地反映了西洋傳教士在華活動的情況,其核心內容是「湯若望案」,歷史上稱「曆法之爭」。

  2003年:雲南省麗江納西族東巴古籍(Ancient Naxi Dongba Literature Manuscripts)

  東巴文是居於西藏東部及雲南省北部的少數民族納西族所使用的文字。東巴文源於納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書的《東巴經》。由於這種文字由東巴(智者)所掌握,故稱東巴文。流傳至今的有1500多種32000餘冊,東巴古籍卷帙浩繁、內容廣博,被譽為納西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東巴文

  2005年:清代科舉大金榜(Golden Lists of the Qing Dynasty Imperial Examination)

  藏於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北京),現存大小金榜約200多件,其中大金榜只有幾十件,多數為小金榜,時間跨度從公元1667年(康熙六年)至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此次通過評審的是公元1894年(光緒二十年)公示於長安街的大金榜,長約19米,高約0.89釐米。該金榜為黃紙、墨書,押蓋「皇帝之寶」的朱印,用滿、漢文書寫,滿文從左向右,漢文從右向左,兩種文字的年月日落款相匯於榜中之處,中間是用滿、漢文大大書寫的「榜」字。

  2007年:清朝「樣式雷」建築圖檔(Qing Dynasty Yangshi Lei Archives)

  藏於國家圖書館。清朝皇家建築的最高設計建造機構稱為樣式房,康熙後200年間,一個雷姓家族共7代10人先後在「樣式房」主持皇家建築設計,幾乎所有的皇家建築和大型建築都要經過他們的審核設計。「樣式雷」即對此一家族的譽稱。

  2011年:《黃帝內經》(Yellow Emperor’s Inner Canon)、《本草綱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

  版本分別是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刻本《黃帝內經》(藏於國家圖書館)和明萬曆二十一年胡承龍金陵刻本《本草綱目》(藏於中國中醫藥研究院圖書館)。

  2013年:僑批檔案(Qiaopi and Yinxin Correspondence and Remittance Documents from Overseas Chinese)

  「僑」是指海外華僑,而「批」指的是信,閩粵方言稱書信為「批」,「僑批檔案」實際上就是華僑華人通過民間渠道以及後來的金融郵政機構寄回國內的家書或簡單附言及匯款的憑證。

  2013年:元代西藏官方檔案(Official Records of Tibet from the Yuan Dynasty China, 1304-1367)

  該批檔案形成於公元1304年至1367年期間,為元代時期,即西藏地方政權薩迦和帕竹時期。另外,形制各異,不僅有聖旨、法旨,還有鐵券文書,聖旨皆為內地產手工紙,而法旨和鐵券文書之載體全為藏紙,書寫形式也獨具特色。不僅如此,其文種獨特,皇帝聖旨為八思巴文所書寫,法旨和鐵券文書則為藏文。

  2015年:南京大屠殺檔案(Documents of Nanjing Massacre)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網站顯示,中國提交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分三部分,分別包括1937年至193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南京期間大肆殺戮中國軍民和平民的檔案;1945年至1947年,對日本戰犯調查和審判的檔案;以及1952年至195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機構提供的文件。而慰安婦日軍性奴隸檔案,則記錄了慰安婦的情況和痛苦遭遇。

cul.sohu.com false 澎湃新聞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83577 report 2880 當地時間9日晚,總部位於巴黎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項目名單。其中,南京大屠殺檔案榜上有名。至此,我國已有10份

");}

相關焦點

  • 【百科】「世界記憶名錄」中的「中國記憶」
    近日《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此前,我國已有《清代科舉考試金榜》、《本草綱目》、《黃帝內經》等9個項目入選。一起看一下吧!中國傳統音樂聲音檔案1997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目前保存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研究所。
  • 關於《世界記憶名錄》 考點,99.99%的人不知道!
    世界記憶名錄分為世界級、地區級和國家級三個級別。後兩個名錄主要收集具有地區和國家意義的文獻遺產。我國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上第一個建立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的國家。截止2019年,我國已有13項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呢?
  • 10月9日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錄!
    紀念孔子誕辰2550周年大會舉行 2002年10月9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典》出版發行 2015年10月9日 南京大屠殺檔案正式列入世界記憶名
  • 遼寧檔案館展示"鎮館之寶" 千年唐朝檔案要做"世界記憶"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北國網報導,昨日,遼寧省檔案館首次對外披露:截至今年10月底,遼寧省已經有5件彌足珍貴的國寶級檔案被評為「中國檔案文獻遺產」,其中距今1200多年前的《唐代開元年間檔案》,正由國家檔案局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
  • 西堤公園再添新景—「世界記憶」走廊
    「世界記憶走廊」把世界記憶名錄中的項目包括《僑批檔案》在內的具有世界意義的珍貴文獻展示出來,同時也把全世界部分記憶名錄在長廊中進行展示。在展示僑批文化的同時,也把世界文化也植入公園,豐富了中西方記憶文獻在公園文化展示的內涵。
  • 轉:【檔案科普有獎知識競賽】先學習,後答題,漲知識,得分高(三)
    為更好地保護文獻遺產、留存珍貴的人類記憶,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1992年發起了「世界記憶工程」項目。截止今年,我國已有13項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都有哪些呢?(圖片來源於知網文獻庫)《中國傳統音樂錄音檔案》成為入選第一批《世界記憶名錄》的珍貴檔案項目。
  • 尋訪上野三碑 感悟記憶遺產(看·世界遺產)
    又從形制看,山上碑仿佛縮小的好大王碑,略有石碑外貌而已。至於金井澤碑,稱之為在一塊渾圓石頭上的題刻似乎更為妥當。既然書寫粗鄙、形制簡陋,可為何它們還能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關鍵在於內容。上野三碑雖然字數不多,但記載了距今1300多年前從朝鮮半島遷徙來的「渡來人」情況,以及當時日本從中國取法的政治制度、引入的佛教文化等寶貴信息。
  • 42項中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名錄名冊項目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太極拳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形成以來,世代傳承,習練者遍布全國各地,並在海外有著廣泛傳播和傳承。太極拳對於習練者的性別、年齡、體質、職業、民族沒有限制,通過習練太極拳,人們在修身養性、強身健體的同時,也傳承著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
  • 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開始施行 本報專訪著名檔案學者...
    2021年1月1日起,修訂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施行,其第三條規定:「堅持中國共產黨對檔案工作的領導。」    資料    《世界記憶名錄》    裡的13項中國檔案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2年發起了「世界記憶工程」項目,截至目前,我國已有13項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它們是——    1.
  • 《中國檔案珍品展》揭開歷史真相
    早在明朝,中國人就繪製出了包括非洲在內的「世界地圖」……來自全國30餘家檔案館的200餘件珍貴檔案,將千年歷史抽絲剝繭,從多個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這場名為《中國檔案珍品展》宛如一本歷史書,課本裡見過的很多人名都在展品中出現。一份份珍貴檔案,從不同層面折射出從唐代到近代中國社會的發展歷程,具有跨越千年時空、展現皇家珍藏、揭示曠世之謎、印證歷史結論的特點。
  • 珠算入世界非遺備選名錄 韓國泡菜日本和食同時入選
    每位各有五顆珠,上面一顆珠與下面四顆珠用顏色來區別。上面一珠當五,下面四顆,每珠當一。珠算是以算盤為工具進行數字計算的一種方法。聯合國備選名單介紹說,珠算是中國古代的重大發明,伴隨著中國人經歷了1800多年的漫長歲月,它以簡便的計算工具和獨特的數理內涵,被譽為「世界上最古老的計算機」。2008年,珠算被列入中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皮影戲入選非遺代表作名錄
    皮影戲入選非遺代表作名錄 發表時間:2011-11-29   來源:中國文化報 我國履約工作受教科文組織充分肯定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六屆會議11月22日至29日在印度尼西亞峇里島召開,會議主要評審了包括中國在內的
  • 南開大學圖書館6部古籍入選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
    第六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752部)於10月30日正式公布,南開大學圖書館有6部入選,分別是:(宋)陳祥道撰《禮書一百五十卷》(元至正七年(1347)福州路儒學刻明修本),(宋)徐積撰《節孝先生文集三十卷節孝先生語一卷事實一卷本朝名臣言行錄一卷皇朝東都事略卓行傳序一卷諸君子帖一卷》(元刻明嘉靖四十四年劉祜重修本,何寶善題識),(宋)周密撰《武林舊事十卷
  • 陝西42個村落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看看都有哪些?
    昨日來自省住建廳消息,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2646個村落近日在住建部官網公示,陝西42個村落列入其中。為了促進傳統村落的保護和發展,2012年以來,住建部等多部委聯合行動,組織各地完善村落信息檔案,建立地方傳統村落名錄,編制保護發展規劃,確定保護對象及其保護措施,並先後公示了:2012年12月,第一批共646個村落;2013年8月,第二批共915個村落;2014年11月
  • 河南25村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快看有恁家沒?
    11月9日,住建部官網發布《關於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基本情況的公示》,全國1602個村落擬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中,河南佔了25個。快看看有你們老家嗎?據了解,中國傳統村落原名古村落,是指民國以前建村,2012年9月,經傳統村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將習慣稱謂「古村落」改為「傳統村落」。 傳統村落,保留了較大的歷史沿革,即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雖經歷久遠年代,但至今仍為人們服務的村落。傳統村落中蘊藏著豐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景觀,是中國農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遺產。
  • 藏醫藥浴法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當地時間11月28日下午,委員會經過評審,通過決議,將中國申報的「藏醫藥浴法——中國藏族有關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識與實踐」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以下簡稱「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決議指出,該遺產項目「凸顯了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傳統知識的重要性,提供了人類與其環境間可持續關係的積極例證」。
  • 南化公司永利廠入選首批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
    本報記者 / 許將將近日,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首批名單正式公布,中國石化南化公司的前身永利錏廠入選。創建於1934年的永利錏廠開了中國制酸工業的先河,是中國化學工業的搖籃,此次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不僅有利於永利錏廠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更將有力促進其蘊含的「實業報國」精神發揚光大。
  • 中國再添4處世界灌溉工程遺產 入選勝出絕招有哪些
    原標題:它們憑什麼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4處新入選灌溉工程的勝出「絕招」天寶陂、龍首渠引洛古灌區、白沙溪三十六堰、桑園圍8日成功入選2020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這些灌溉工程憑什麼入選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它們有哪些勝出「絕招」?
  • 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
    任福君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院長任福君回顧了中國近現代工業發展歷程,並介紹了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的入選名單和入選標準,展望了工業遺產的價值與保護利用。,舟山最早建立的近代化燈塔;集中體現了19 世紀末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標科技水平,一直是中國大陸沿海數百座燈塔中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設備最先進、歷史最悠久的一座,在世界上也位居前列,因地理位置重要、具有國際影響力被譽為「遠東第一燈塔」、太平洋四大燈塔之一,長江口三大燈塔之一;其四面透鏡是遠東最大的燈塔透鏡,無線電指向標曾是當時世界上較先進的無線電導航設備,也是中國沿海第一座無線電指向標,有中國傳音最遠的氣霧喇叭
  • 瀏陽小河鄉潭灣村擬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綜合報導 瀏陽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可夫 彭紅霞 12月10日,住建部官網公示第五批擬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瀏陽市小河鄉潭灣村入選。早在2013年,大圍山鎮楚東村曾入選第2批中國傳統村落。此次公示期結束後,長沙的中國傳統村落將增至3個,其中2個位於瀏陽。 據了解,中國傳統村落名錄是由傳統村落保護發展委員會評審認定,入選對象為民國以前建村,建築環境、建築風貌、村落選址未有大的變動,具有獨特民俗民風的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