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三部曲之《天堂電影院》:blue times 回不去的「故鄉」

2020-12-17 劉氓影娛

首先小編用最誠摯的心致敬我最愛的電影之一

或許,我的電影夢就是從這開始的

電影本身講了一個身在夢中的故事

我們年少的主人公多多不愛神父愛電影

在那個電影放映還是膠片的年代

人們看世界的窗口更多的是通過這些從這個小鎮傳送的那個小鎮的膠片

多多「無可救藥」的愛上了電影

之後他又和放映員艾佛多成為了好友

影片的最開頭是從一通來自家鄉的電話開始

已成為大導演的多多重歸故裡

往事如同一杯陳年酒釀浮上心頭

我的故鄉

是逝去的愛情

是舊日的友情

是永恆的親情

我的故鄉

曾經成為約束過我的地方

而我的故鄉

卻又如同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纏綿悱惻

讓我魂牽夢繞

第一篇章

是我們的友情

幼年多多通過一條縫透過來的光認識到了電影

也認識到了忘年之交和永遠的人生導師艾佛多

我們都說「知己難求」

多多和艾佛多的交情不止多多在自行車上張開雙臂的恣意

也不止於在危急關頭多多對艾佛多伸出的援助之手

更不止於艾佛多年老時對長大的多多的諄諄教誨

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第二篇章

我們的愛情

第99天士兵離開了,在這99天中他已經向公主證明了他的堅貞,若是公主也真心愛他,少這一天並不妨礙;如果公主不愛他 這一天離去也是給公主一個臺階下,他深愛公主,不會讓公主難堪;這一天士兵更是給自己一個尊嚴,他要的是愛情,而不是憐憫。

年少的時候我們都會愛上一個人

她是我們的公主

他是我們的王子

然而並不是王子和公主都會在一起

我們必須經歷離開才會成長

愛情尤其是

平等才是愛情的真諦

我們感動於流連於多多微型相機裡的影像

同樣也沒必要執著於不屬於自己的愛情

第三篇章

似水長流的親情

無論是小時候多多母親的責罵

還是長大後語重心長的支持多多出走的決定

說到出走

多多的出走是他必然的事情

不僅僅是艾佛多跟他說

「在這裡居住了一天又一天,你認為這裡就是世界的中心。你相信一切都永不會改變。然後你離開了,一年,兩年,當你回來時,一切都變了。那條線斷了,你所尋找的並不是這裡。你只能再次離開很長時間……很多年……直到你能回來尋找你的人們,你出生的土地。但是現在不可能。現在你比我還要瞎。」

他說

「每天呆在這裡,會把這裡當成是全世界,不再追尋,不再擁有,你得離開一陣子」

最害怕的是我們不再追尋不再擁有

很早很早之前

自我們誕生之初

人類的生息與繁衍都來自於

人類無窮無盡的好奇心

在這裡

託納多雷探討的當然不僅僅止於偉大的第七藝術了

除此之外

人生的價值觀,人生的真善美

那種時光逝去

往事不再的滄桑之感

多多勢必是要出走的

美麗是一種賦予,同樣也是一種限制

多多的初戀情人

多多的老友

都住在這個小鎮

但是同樣的

他也失去了很多其他的風景

就像影片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小細節

艾佛多保存了很多親吻鏡頭留給多多

中年多多獨自一人倚在電影院回味餘生

神父禁止這種片段的播出原因是因為他覺得褻瀆神靈

但是這些鏡頭承載的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他承載了多多對電影所有的愛意與情愫

也承載了人生最美好時光的甘甜

是那種年少懵懂的歡喜

是那種過去時光對他的不忍割捨

這些都是他要留的理由

而他卻選擇了要走

這是因為即使美好但是關於人生的本質內核卻被美好所束縛

所以多多只有離開了這裡

才會對這個故鄉產生Love Theme 的情懷

人年少離開故鄉

年老時回歸故鄉

卻發現自己回來的地方不過是一堆死去的陳年古蹟

自己回味自己的

不由得流下了淚水

伴著一個個鏡頭的消逝

一生就攤開在這些鏡頭之中

關於故鄉的這曲藍調卻湮滅在無情的時光中了

自己暗戀的人也不再重要了

我的故鄉回不去了

成長的痛苦恰如其是

Life is not like the movie,life is much harder

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看待電影的緯度都不同,以上觀點僅代表小維個人的看法,希望大家能夠跟小維分享自己獨特的見解呢

非常開心有小仙女小仙男能夠關注,評論,收藏小維的文章,電影不是濟世良藥,不能包治百病。它只是一片用來消炎的阿司匹林。兜兜轉轉,我們都能在電影中找到自己。小可愛們,你們的支持是我寫文章的最大動力喲。

往期奉上

《尋夢環遊記》:愛與死,夢與生,為你而死,為你而生

話劇《青蛇》:懂你所懂,愛你所愛

《美國往事》:為什麼就算他強姦了女神,我們也依舊愛他

《水形物語》:愛只是對死的小小體驗 我願為你不再成人

相關焦點

  • 生活和電影不一樣,生活難多了,義大利經典電影《天堂電影院》
    生活和電影不一樣,生活難多了......這句臺詞來自於義大利電影《天堂電影院》,由義大利導演託納多雷執導的「時光三部曲」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作。本片以質樸,平淡,緩慢節奏的敘事,仿佛一位長者在娓娓道來他人生的種種曲折和快樂。
  • 回不去的故鄉,回不去的從前
    故鄉,別了;從前的時光,別了;那些溫馨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故鄉是一壇陳年老酒,在我心裡擱置的時間越久,它的味道就越醇香;故鄉是一杯龍井綠茶,在我心裡泡的時間越長,它的味道就越濃鬱。」我們一大早就趕著牛兒,去山坡吃草。其實牛兒不需要人管的,只需牽到山坡上,而我們便像脫了線的風箏一樣,撒著丫子在山上亂跑。或比賽爬樹,看看誰爬的最高,看看誰能掏到樹梢上的鳥蛋;或從紙盒中拿出蟋蟀,相互鬥著,叫喊聲,喝彩聲,連綿不絕;或在池塘洗澡,看誰憋氣憋的最久。
  • 天堂電影院觀後感
    ,他推動我看了這部電影這篇觀後感來遲了,但我依然鼻酸天堂電影院這是Jisaibei·Tuona導演三部經典名作之一,另外兩部我也會在一個安靜的夜晚去認真感受老電影的魅力這是一個少年的成長史,幼年到中年他叫多多,他從小對電影痴迷,他是小鎮上年紀最小的電影放映員,直到他服兵役之時,他都是天堂電影院不可替代的那個位置。
  • 今日電影推薦《天堂電影院》
    #天堂電影院#電影如天堂,天堂非電影。《天堂電影院》導 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編 劇:吉賽貝·託納多雷、Vanna Paoli類 型:劇情片,於1988年11月17日在義大利上映。青年時期的多多愛上了銀行家的女兒艾蓮娜,初戀的純潔情愫美如天堂,但是一對小情侶的海誓山盟被艾蓮娜父親的阻撓給隔斷了,多多去服兵役,而艾蓮娜去念大學。艾弗多勸小多多離開小鎮:「不要在這裡呆著,時間久了你會認為這裡就是世界的中心。」傷心的多多從此離開小鎮,追尋自己生命中的夢想。離開故鄉的多多,憑著對電影的熱愛,逐步成為一名導演。
  • 故鄉故鄉我夢中的天堂
    故鄉故鄉我夢中的天堂 文/寧靜致遠>時光如白駒過隙,無論歲月怎樣流逝,總會時不時的,讓你在某個時刻想起故鄉,故鄉,喚起了心靈深處最美好的回憶。故鄉是家門口凝望兒女的目光,故鄉是村頭上招手揮手的地方。 故鄉是一抹牽掛,鄉愁是遊子的思念。故鄉有父老鄉親永遠嘮不夠的家常,故鄉有爺爺奶奶永遠講不完的故事。故鄉承載著兒時太多的回憶,有熟悉的山水。
  • 天堂電影院--熱愛永不褪色
    然後我想起了前幾天發的一個關於海賊王漫畫的朋友圈被同學不理解的事情。抱著這個問題,我又重溫了一遍《天堂電影院》,加長版。許多人把這部電影奉為人生嚮導,也有許多人對其不屑一顧,電影裡的價值觀至今都被許多人所津津樂道。
  • 於福傑:故鄉是一個念想,是一段回不去的舊時光
    ****************不一樣的故鄉作者:於福傑故鄉是一個念想,是一段回不去的舊時光。那時的奶奶梳著髮髻,我們叫"疙瘩揪",夏天裡總愛倚著木門,向遠處張望。水一樣的月光下,甚至看得清吹笛子的男人穿一件很乾淨的淺灰色上衣,一隻竹笛在他的嘴上吐出如絲如縷如泣如訴的扯不斷的曲子,象是纏綿著理不清的幽怨,又好像有某種希望和嚮往升騰到了月亮上面……我踮起腳尖,下巴支在土牆頭上,透過稀稀疏疏的沙果樹的影子,感覺進入了一個水晶般令人沉迷的美好世界。村裡的羊倌兒清早從村子的一頭出發,邊走邊放開嗓子喊:放羊囉!
  • 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到今天的武漢三鎮
    這兩種毒都指向同一個地方——故鄉,即使有的回得去,比如與冠狀病毒無關的;有的回不去,比如被病毒暫時籠罩的武漢三鎮的人們。但年雖然是團圓的日子,但其實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回不去的故鄉。從魯迅的魯鎮,到羅大佑的鹿港小鎮,再到今天的武漢三鎮,故鄉,只是跟回不去的童年一樣,她只會存在美好的記憶裡,一遍一遍地敲打人生而在世的惆悵。
  • 《天堂電影院》:回憶的美好教給我們的,是珍惜每一個當下的瞬間
    優秀的影片都會有自身獨特的色彩調度,《天堂電影院》這部電影在色彩的使用上,就通過回憶的不同將現實的中年多多的生活和回憶中青年與孩童時期的多多區分開來。整體上,現實都呈現出陰冷的顏色觀感,而回憶當中的小鎮和多多的曾經都是偏向於溫暖的色調,似乎隱喻著回憶的那些溫暖的時光,現實則呈現出近乎殘酷的冷刻氣息。
  • 再也回不去的故鄉老屋
    不管是身居廟堂之高,還是走進人群即便消失的普通人。心靈深處最原始、最親切的關於家的概念,那就是老屋的情懷。已經多年沒回故鄉的老屋了,前幾天,隔壁的大叔在電話裡告訴我,因為常年無人居住,無人維修,靠近東面的牆體已經開裂。院裡的樹上,許多小鳥嘰嘰喳喳棲住,房間裡一片凌亂。原本熱鬧無比的老房子,隨著歲月的洗禮,儼然已經面目全非。
  • 懷舊: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農村生活讓人懷念!
    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到不了的地方叫遠方,多少人就這樣,一直在路上,卻再也回不到夢裡的故鄉。繁華的城市有著自己養家餬口的工作,城市容不下靈魂,農村放不下肉身,因此回不去的地方叫故鄉,農村的生活讓人懷念。如果真的有時光機,好像回到童年。
  • 回不去的故鄉,記憶中的外公
    恍惚間,隔著二十年的時光,我依稀看見那個秀麗的小山村看見外公清瘦的身影,我想看的真切一些,看了很久才明白,那個小村莊再也回不去了,而外公也只能存在於我的記憶中了。我的童年時期是在外公家度過的,而少年時又外出求學,所以我對故鄉的概念便是外公在的那個小山村。最難忘的是那青青的石板街,晨風中暮靄裡,一塊塊光滑的石板訴說著歲月的滄桑,它承載了年輕人的奮進中年人的奔波老年人的回憶。它也蕩漾著孩童天真爽朗的笑聲,感受著辛勤勞作後收穫的喜悅。
  • 《天堂電影院》平凡中飽含著一代人的回憶
    在艾佛特看來,每天二點一線的日子,看了一遍又一遍的電影,毫無改變放映人的生活是被詛咒的地方,應該出去尋找世界的中心,而不是坐井觀天,因為愛情而將薩瓦特利的一輩子關在天堂電影院放映室牢籠裡,不是極為聰明的多多明智的選擇。然而這個選擇真的對了嗎?當薩瓦特利功成名就衣錦還鄉,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原點。
  • 我在臺北光點華山看了一場《天堂電影院》(附新版臺北文藝影院不完全指北書)
    》文/小西《天堂電影院》是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大名鼎鼎的「時空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世界都知道的經典,它在臺灣的名字叫《新天堂樂園》。說起來實在稱不上一個合格的影迷。只是隨手光顧了一下光點華山的網站,在電影介紹的欄位裡,意外看到了《天堂電影院》修復版的上映通告,因為自己從來沒有在電影院看過這部經典老片,覺得是很難得機會,就查了時刻表,抽空去電影院膜拜。
  • 回不去的故鄉 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
    回不去的故鄉 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故鄉已在遠方 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每個人都有故鄉,我也不例外。我從前很討厭鄉土、懷舊、懷鄉,我以為此類人類寫作幾千年的作品,有何價值和意義?但是如果一個人中年以後,很多思想、想法會變化,譬如我現在就常到鄉下、農村、山裡去,偶爾會懷鄉、懷念故鄉。故鄉已經回不去了,徹底失去了,湖北隨州北郊八裡岔老電廠作為一個地理符號和名詞早已經消失,取代他的是一個別墅群和住宅區。三十年來,我回故鄉的次數越來越少,但是對於故鄉感覺卻是越來越熟悉。
  • 這位《海上鋼琴師》,走向了《天堂電影院》
    7月6日,據外媒報導,這位曾經給《天堂電影院》《海上鋼琴師》等500部電影配樂的義大利配樂大師埃尼奧·莫裡康內因上周摔斷了股骨,導致併發症在羅馬去世,享年91歲。此刻,就讓我們隨著電影的聲光,回望這位大師的傳奇一生。
  • 年度書單《匠人》:記憶中的故鄉,你回不去也忘不掉
    這些年我再回老家的時候,已經吃不到純正的滷水豆腐了。是誰說的,所謂故鄉就是回不去的地方。我們終其一生行走在世間,見識越來越多的風景,偶爾觸目所見,憶起舊日時光,想到再不見那嫋嫋炊煙,聽不到一聲熟悉吆喝的溫暖情意,總禁不住淚流。我想,只要看過申賦漁的這本《匠人》,大概每個思鄉的人都會有許多陳舊卻珍貴的往事要傾訴。是他帶著我們穿過時間的長河,一起回到了記憶中遙遠的故鄉。
  • 四個上海老男人的天堂電影院
    然後又拉來兩黃魚車的衣服,我一看就是知道是抄家抄到的,還有可能是來自過去上影廠倉庫的一個故衣店,很多有錢人會把舊衣服賣到那裡去。這兩種衣服一出來現場大亂,大家拼命去搶綾羅綢緞,大家都不願意穿勞動階級的衣服拉黃包車,大家搶得一天世界。那些衣服裡確實有些特別精緻,繡著蘇繡盤花的小襖,有個胖女人明明穿不下連扣子都扣不上,偏偏硬要穿,旁人瘦跟她要她不給。
  • 回不去的故鄉之:抓螃蟹
    每年中秋前後,橙黃橘綠時節,都要或主動或被動地吃上幾回,以提醒自己美麗的秋天來了。那大螯裡的嫩肉,那雄蟹的膏,那雌蟹的黃,簡直就是鳳髓龍肝,讓人唇齒留香,三月不知肉味。正兒八經地喜歡上吃蟹,是2006年6月,北漂到北京後才開始的;之前在廣東,大如巴掌的海蟹我都不吃——在我32歲之前的人生中,總覺得螃蟹那廝看起來面目猙獰,影響胃口,揣摩著其味道也好不到哪兒去。
  • 日本新片展筆記之三:這部日本版「天堂電影院」感人至深
    日本新片展筆記之三:這部日本版「天堂電影院」感人至深 2020-01-07 17: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