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藥監局擬制訂重複性使用醫用防護服標準

2020-12-27 青瞳視角

3月15日,北京青年報從國家藥監局獲悉,批准《重複性使用醫用防護服》醫療器械行業標準制修訂項目應急立項(項目編號:N2020001-T-BJ)。通知要求,相關單位按照《醫療器械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規範》要求,採用快速程序開展標準制訂工作,做好標準的起草、驗證、徵求意見和技術審查等工作,保證標準質量和水平。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該項目由北京市醫療器械檢驗所承擔,山東省醫療器械產品質量檢驗中心為標準第一起草單位。標準制訂完成後將作為推薦性行業標準發布。

據悉,目前市面上銷售的醫用防護服屬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醫護人員出入病房後,防護服就將作為醫療垃圾廢棄。為解決醫用防護服短缺難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技攻關組將「醫用防護服技術研究和產品開發評價」列入第四批應急科技攻關項目,並部署北京、山東、河南、江蘇等地組建專家團隊研發可重複使用醫用防護服。這類防護服採用特殊材料製成,經過殺菌消毒後可多次使用。

專家表示,此次標準的緊急立項,是在特殊時期中的緊急情況下制訂醫用重複性使用防護服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標準,與奮戰在疫情一線醫護人員的健康息息相關。標準的發布和實施,不僅對企業產品研發、質量評價有積極指導作用,還能為該產品的監管提供技術支撐,保證臨床使用安全,更好地為新冠肺炎戰「疫」貢獻一份標準化力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蒲長廷

相關焦點

  • 解讀|重點國家地區的醫用防護服標準
    標準概況中國醫用防護服執行國家標準GB 19082-2009《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技術要求》,該標準為強制性,針對醫用一次性非織造防護服,沒有對可重複使用的防護服作出規定。美國的醫用防護服標準是由NFPA(美國國家防火協會)制定的NFPA1999,適用於醫療急救時美國醫療器具開發協會組織制定的AAMIPB-70,適用於評價衛生用防護服裝的阻隔性能。歐盟頒布了EN14126-2003防護服防病毒防護服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該標準主要關注點為防護服的耐血液、體液和病毒的穿透性。
  • 醫用防護服到底如何製作?想要開辦醫用防護服廠,這些你必須要...
    出口轉內銷 各地藥監局均發布了出口醫療器械轉內銷的綠色通道,對於原來生產國外標準醫用防護服用於出口,有能力生產國內標準醫用防護服,卻未取得相關資質的企業,可以通過這些綠色通告迅速取得市場準入,從而銷往醫療機構,供應急使用。 3.
  •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的檢測
    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是最常見、使用頻率最高的口罩,這種口罩如何檢測?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需要檢測11項指標,包括外觀、結構與尺寸、鼻夾、口罩帶、細菌過濾效率、通氣阻力、微生物指標、環氧乙烷殘留量、細胞毒性等。
  • 國家藥監局:全國共有醫用防護口罩註冊證205張,醫用外科口罩註冊證...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先生、海關總署綜合業務司司長金海先生、市場監管總局執法稽查局市場稽查專員李玉家先生、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監管司副司長王樹才先生,請他們就非醫用口罩出口、規範出口秩序、防疫物資質量監管、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等來回答媒體提問。
  • 看懂各個國家防護服的市場準入標準和法規指引
    美國醫用防護服法律法規及相關標準介紹 醫用防護服技術法規美國醫用防護服屬於食品藥品監管局(FDA)的管理範圍。關於醫用防護服的技術法規主要是《聯邦法規》第21篇E部分878.4040節(21 CFR 878.4040)「外科服裝」。
  • 一切為了逆行者:蘇美達旗下創思特工廠醫用防護服車間投入使用
    2月17日,在江蘇省工信廳和藥監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蘇美達旗下江蘇蘇美達輕紡國際貿易有限公司所屬創思特工廠獲批江蘇省緊急醫用物資防護服、口罩應急生產使用備案。自此,創思特工廠已具備緊急物資醫用防護服生產資格,可轉產醫用防護服,助力緩解當下醫用防護服緊缺的現狀,為一線逆行戰士提供堅強保障。
  • 教你如何區分醫用和非醫用一次性防護服(圖解)-雨果網
    醫用防護服按照使用壽命可分為:一次性防護服和可以重複使用的防護服。 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查詢可知,目前國內唯一一款可重複使用的醫用防護服在2020年4月17日獲得二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獲批上市。在此之前獲批醫用防護服的預期用途均為一次性使用。 故本文圍繞一次性防護服醫用/非醫用的區分展開探討。
  • 福建省疫情防控期間申請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等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
    根據我省當前疫情防控響應級別,為了加強醫用口罩和防護服質量監管,現發布我省《疫情防控期間申請醫用口罩和防護服等第二類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與生產指南》,請相關企業按照本指南要求申報產品註冊與生產許可,並按規定組織生產,確保醫用口罩和防護服質量安全。
  • 新固廢法「使用側」敦促 可復用醫用防護服「落地」提速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使得一次性醫用防護用品的使用量大幅提升,其處理成本以及可能帶來的環境問題引發關注,牽動了固廢處理、標準制定、攻關研發等多個環節。  一次性使用帶來垃圾處理「高成本」  「1噸危險廢物焚燒處理成本最少需要3000元,而1噸生活垃圾焚燒的處理成本大約只有200元。」
  • 衛健委:重點做好口罩、防護服、護目鏡合理使用
    中新網2月4日電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3日發布《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醫療機構要重點做好醫用防護口罩(常被稱為「N95口罩」,實際二者有一定差別)、防護服、護目鏡的合理使用,確保將這些供應緊張的物資用在適用的區域範圍,或在執行較高風險操作時使用。
  • 國家衛健委:明確醫用防護口罩等使用範圍 將重點督查相關管理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月4日公布《關於加強疫情期間醫用防護用品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最大限度合理有效使用醫用防護用品。國家衛健委要求,對醫用防護用品的全過程進行管理。按照保重點區域、保重點操作、保重點患者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的原則,重點做好醫用防護口罩、防護服、護目鏡的合理使用,確保將這些供應緊張的物資,用在適用的區域範圍,或在執行較高風險操作時使用。記者注意到,國家衛健委在通知中專門提到,「醫用防護口罩常被稱為』N95口罩』,實際二者有一定差別。」
  • 已批准包括醫用防護口罩等註冊申請七十二個
    本報訊 (記者 宿志紅)日前,記者在國家藥監局網站上了解到,近期,在國家藥監局指導下,多個省級藥品監管部門迅速啟動醫療器械應急審批程序,按照「統一指揮、早期介入、隨到隨審、科學審批」的原則和確保產品安全、有效、質量可控的要求,對疫情防控所急需的醫療器械開展應急審批。
  • Cabbeen卡賓力量,20天從無到有生產醫用防護服與口罩
    Cabbeen卡賓投產醫護用品時間線:2月6日,試產第一件防護服;2月11日,取得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臨時)和醫療器械註冊證(臨時);2月14日,突破日產5000件防護服大關;2月21日,1500平方米的10萬級潔淨車間投入使用;截至2月23日,不到20天的時間,卡賓服飾
  • H&M、Hugo Boss、Dickies 工廠轉產醫用防護服
    H&M   4月15日,瑞典快時尚巨頭H&M集團宣布,旗下工廠已經開始生產醫用防護服。未來兩周,他們將會為瑞典醫療系統提供100萬件防護服。   H&M集團發言人表示,這些醫療防護服完全按照瑞典醫療系統頒發的ISO 13485質量標準製造,為醫療人員提供更加全面的保護。
  • 國家藥監局:「械字號面膜」屬違法宣稱
    而國家藥監局在官網發布科普性文章,明確表示「不存在械字號面膜」,並提醒消費者警惕面膜消費陷阱。隨著國家藥監局更加重視對化妝品「械字號面膜」等護膚產品的監管力度,消費者逐漸認清有關概念,火熱的「械字號面膜」消費市場也將進一步規範。
  • 國家藥監局發布10項信息化標準實現全品種全過程藥品追溯
    本報訊 (記者徐建華)為貫徹落實《藥品管理法》規定,按照《國家藥監局關於藥品信息化追溯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國家藥監局組織制訂了《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和生產企業追溯基本數據集》《藥品經營企業追溯基本數據集》《藥品使用單位追溯基本數據集》《藥品追溯消費者查詢基本數據集》《藥品追溯數據交換基本技術要求》等5項信息化標準,並於近日發布實施。
  • 國家藥監局關於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的通告(第6號)
    國家藥監局關於發布國家醫療器械監督抽檢結果的通告(第6號)(2019年 第65號)為加強醫療器械質量監督管理,保障醫療器械產品使用安全有效,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對正畸絲、超聲潔牙設備等22個品種共617批(臺)的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檢
  • 來自武漢紅區101位戰疫醫生籤名的防護服背後 江蘇「綠色通道...
    交匯點訊 在南京際華3521公司一樓陳列室,有一件特殊的防護服,上面籤滿了101位江蘇赴武漢戰「疫」一線的醫生名字。正是靠著這些抗疫「戰袍」的保駕護航,進入紅區的江蘇一線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保障江蘇戰疫英雄的最強「鎧甲」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昨天,記者跟隨江蘇省藥監局來到了江蘇最大的防護服企業南京際華的生產現場進行了探訪。
  • 湖北省藥監局開展醫用口罩註冊專題培訓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茜、通訊員袁福國、沈君)針對企業在醫用口罩註冊技術審評方面存在的難點和問題,5月18日,湖北省藥監局召開醫療器械註冊研討視頻會議進行專題培訓,指導企業依法高效開展醫用口罩研發,提高註冊申報質量和效率。
  • 中國明確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和防護用品的監管要求及標準
    每經編輯:王鑫3月30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對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和防護用品的監管要求及標準。其中提出,加強應急審批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上市後監管。結合註冊審批進展,及時要求相關省局切實加強對應急審批新冠肺炎病毒檢測試劑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監督企業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認真履行有關規定要求,嚴格按照產品技術要求組織生產,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認真開展不良事件監測,及時跟蹤產品使用情況,確保產品質量安全。截至2020年3月30日,國家藥監局應急審批批准23個新冠病毒檢測試劑,其中包括15個核酸檢測試劑,8個抗體檢測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