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主拍維權視頻配「黑商」字幕
開發商起訴名譽侵權,部分訴求獲法院支持
本報1月4日訊 「黑心開發商強買強賣」、「業主求助無門」、「要求退房」……2020年6月,張家界某小區業主拍下了多位業主找開發商維權的視頻,並配上以上文字發了抖音,4個視頻獲贊302次,評論45人次。也因為視頻,業主被開發商以名譽侵權起訴到法院,索賠2萬元。
近日,張家界中院二審宣判該案。
事件:業主拍維權視頻被開發商起訴
汪先生是張家界某小區業主,買房之後不久花了6.8萬元從開發商手中買了一個停車位。2019年下半年開始,小區多位業主因為小區沒有按規定、標準配備公共停車位,並且向業主出售沒有產權的車庫,雙方多次發生糾紛。業主們多次報警,同時,當地多部門組織業主和開發商協商,都沒能達成一致。
2020年6月18日上午,雙方矛盾再次激化,多位業主在小區門口聚集,汪先生拍下業主們維權的視頻,在自己抖音平臺帳號中先後發布四條視頻。視頻中均配上大面積加粗字體「黑心開發商強買強賣,業主們不能回家」、「沒有產權車位強買強賣」等字幕。
數天後,汪先生刪除發布的4個視頻,而這些視頻共獲贊302人次、轉發11次、評論45人次,評論裡有諸如「黑商」、「退房」、「這裡的房子就是坑」等內容。
開發商把汪先生起訴到桑植縣人民法院,稱視頻內容與事實嚴重不符,汪先生在抖音中傳播不當內容,惡意誹謗,詆毀、貶低名譽,嚴重侵害了其名譽權。開發商請求法院判決業主刪除涉案抖音,公開賠禮道歉,在當地媒體發表道歉公告,同時賠償商業名譽損失2萬元。
法院:侵權業主賠禮道歉,經濟賠償不支持
桑植縣人民法院審理後認為,法人名譽權是社會對法人的信譽、外在形象、經營特色、產品質量、服務態度等各方面總的社會評價。法人的名譽權受法律保護,任何人均不得利用各種形式貶低、毀損法人的名譽。通過抖音等平臺發布的內容應是積極健康,符合公序良俗,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絕不能讓其發展成為一些人為所欲為、貶低他人、發布不良違法信息操控社會輿論的工具。
本案中,汪先生與開發商就車庫買賣產生糾紛後,本可選擇合法途徑進行維權,但其在個人抖音短視頻裡用帶有明顯傾向觀點的文字貶低原告,吸引網民瀏覽和評論,意欲通過網絡掀起對其有利的社會輿論,以此幫助其取得相應利益;汪先生的言辭、評論已經超出輿論監督邊界,其對開發商的行為冠以「強買強賣」應認定為侵權行為。
汪先生在主觀上具有對開發商的名譽進行毀損的惡意,客觀上實施了侵犯名譽權的行為。因此,汪先生應賠禮道歉並消除不良影響。但考慮發布的視頻僅數天便自行進行了刪除,轉發量不高,加之開發商沒有提交汪先生的行為造成其直接經濟損失的相關證據,因此,對開發商主張要求賠償其經濟損失2萬元及其他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法院判決汪先生在其抖音帳號上向開發商賠禮道歉,道歉時間不得少於五日,道歉的內容由法院核定。一審宣判後,汪先生不服,上訴到張家界中院。張家界中院二審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虢燦 實習生 凌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