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鄭板橋曾經在山東的一個地方呢,做了十幾年的縣令。他做官的過程當中是非常的清正廉明的,並且口碑也是非常的好的。而且他對於書畫和書法作品也是非常的在行的,特別喜歡畫竹和蘭花,非常愛護自己的百姓,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他對家裡從來都沒有收貪汙,並且桌子上有沒有遺留的那種工作。有一次一個年老的女人說她兒子不孝順,想要讓他為她作主,那個時候能很多的人都會覺得非常的奇怪,畢竟是自己的親生兒子,怎麼可能會不孝順呢。
這個畢竟只是家務事。這個也能扯到公堂上面的話,很多人都想看一下當時的那個鄭板橋會怎麼樣的去判決,後來讓她坐在上面仔細的聽他說的那個說法,才知道原來他們兒子呢,三歲就沒了父親,他們兩個人一直是靠著給人家做苦工。好不容易才能夠把他的兒子養成了,非常好的一個人,但是老師知道他成了親之後,有了媳婦兒,就已經忘了自己的娘親,不僅經常打罵,還經常不給他吃飯,而且他還知道,兩口子在商量想要去把自己的這個老母親毒死之後,就可以不用養他。
他當時聽他說的這話聽得清清楚楚,就害怕這樣不明不白的這樣死了,所以說才過來告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媳婦,那個時候他是非常的害怕的。他聽了之後是非常的生氣的,命令他們迅速的將兩個人捉拿歸案,兩個人一到了那個朝廷上面,就非常的害怕,基本上就是說了實話。
當時他想了想,先問問那個,老母親,說想要怎麼樣處理他的兒子,他那個母親一想到他的兒子所做的做法。就非常的生氣,渾身氣的發抖,直接說,生了這麼小一個人,就是殺了他也不解恨,那個鄭板橋說,那就讓他解恨吧。他先是讓他府上的人,用繩子綁了兩塊大石磨棒的繩子上,拉到了那個梁子上面。然後就讓那兩個夫婦到那個石磨下面呢,讓他老人家親自把那個石磨放下來,要打死他們兩個。那個老母親肯定是不願意了,他都是拽著那個什麼,不敢鬆開一點力氣,就生怕那個什麼會打向他的兒子和他的兒媳,但同時實在拿不住了跟他說,不行快拿不住了。他說拉不住就直接鬆手,老母親急得都哭了。她最後還是不想讓他的兒子去死了。後來那兩個人其實也是非常好的去和解了一下,然後三個人就一起團圓了,當時的縣衙裡面的人都非常的佩服他,所有的家務事,也可以讓人家心服口服,鄭板橋又說呢,其實都說清官難斷家務事,這是真的。
他非常有自己的想法,並且能對百姓也是非常愛戴的,在他們那個地方遭遇災荒的時候。想要去讓朝廷幫助百姓渡過難關的。但是朝廷也是無動於衷,而且他在無奈之下,讓那些當地有錢的人呢。去接親的是百姓回來了,他還帶頭捐出了自己的錢。但是他因為想要幫助那個災情的心情呢,而得罪了他上頭的那些官司,所以說他就乾脆直接辭官了。真正是一個為了真心去做的一個人,也是非常的讓人,很佩服的一個人了。不然她就是到了揚州,主要就是以賣畫為生,拍賣他的作品。
他那個時候能繼續下去,這句話的時候,並且還會幫人打廣告的,不知道的人呢,都以為他是一個非常喜歡錢貪圖利益的人,但是能解釋他的苦衷也是非常多的,他基本上都是用那種非常正面的文章,當做一個非常反面的教材。就是去諷刺兩種,一種呢就是那種雖然說有文採,然後嘴上說不想要錢,但是更多的呢,還是想要到更多的那種錢去得到酬勞,非常看重錢的人。
還有一種人就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勢去來做一些很過分的事情。所以說,他其實已經看透了人世間的那些人的。敢說真話也敢去打破之前很久的那種禮儀,也是公開了自己所說的那種想法。很多偽君子,看他這樣的話,很多人都會以為說的是自己,其實哪怕已經完全看透了那些人的真正的面目,所以說有的時候他也是說的真話,他們也是覺得哭笑不得,因為他說的真的是非常真實的。他非常的聰明,就是一個明白人。他也是在一生當中的,用自己的那種名聲和他的才氣,去吸引到了很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