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損失文物難以數計 專家:估算達百萬件

2020-12-15 中國日報網

6月28日,圓明園鼠首、兔首回歸祖國,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這既為海外流失文物回歸提供了可參考的方法,也讓追討中國流失海外的文物成為了人們關注的話題。圓明園學術專業委員會委員劉陽做客中新網視頻訪談《新聞大家談》時表示,圓明園流失文物估算有一百萬件,但追討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

圓明園流失文物估算有一百萬件

談及圓明園流失文物的數量,劉陽顯得很痛心。他說,圓明園並非只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遭到洗劫,「圓明園流失文物估算有一百萬件。但有些文物沒有標籤本身證明是圓明園的,一百年之後我們根本無法分辨。拋去這些無法分辨的,目前其實已知的圓明園文物大概也就是一萬件左右,這些是百分之百確認是圓明園的。」

劉陽認為,圓明園流散文物的去向也難於統計,就連英法聯軍搶走的那部分文物也很難考察,更不要說還有流散在中國民間的。因為法軍後來直接回到法國,而英軍是組合軍隊,其中有僱傭軍,可能當時由於軍餉問題被賣了。很多文物當時可能沒有出國,流失在國內了。

除此之外,劉陽還指出,還有大量文物沒有被英法聯軍拿走,卻被當時追隨進來的挑夫等拿走,也有進來的小偷進行盜竊。圓明園周圍幾大土匪,還有一些不守規矩的老百姓也進入了圓明園盜劫了一部分文物。他說:「這些文物中的一部分,清朝追繳的數目就高達四五萬件,還有一小部分被藏起來或者轉手了。所以圓明園文物不是一次損失,損失很散,到現在幾乎無法統計圓明園流到底失了多少文物。」

相關焦點

  • 圓明園珍貴流失文物在法被盜 小偷7分鐘盜15件展品
    昨天,位於巴黎南部的楓丹白露博物館中國館15件珍貴展品遭竊,其中包括圓明園核心文物銅胎掐絲琺瑯麒麟和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均為「無價之寶」。其中琺瑯麒麟原為一對,另一隻現被臺灣一位文物家收藏。目前統計共有15件展品遭竊,包括19世紀中由暹羅國王送給拿破崙三世的暹羅國王王冠複製品、西藏曼陀羅及中國乾隆時期景泰藍鑲嵌瓷瓶。劉陽表示,根據報導,丟失的文物中還包括銅胎掐絲琺瑯麒麟和鍍金鑲珊瑚松石壇城,這兩件都是楓丹白露中國館中的圓明園核心文物。  楓丹白露宮發言人指出,目前尚未估算失竊品的價值,這些藝術品都是「無價珍寶」,也是中國館的鎮館之寶。
  • 圓明園珍寶無數,被哄搶後,剩下文物去哪裡了?毀在中國人手上
    多年後,根據專家說,在這次事件中被燒毀的文物數量,並沒有精確的統計數字,只能根據史料大約估計有150萬件。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本《陳設清冊》在1860年之後就不見蹤跡了,也許是在圓明園中被一齊燒毀了。因為這個,我國的圓明園文物追回工作進展很小並且越來越艱難,因為無法對丟失物品進行統計歸整,但中國文物學家們嘔心瀝血,考察和研究了清朝史料,對當時的事情進行重新記敘和描述。
  • 圓明園流失的文物,價值3000萬,卻被馬未都2408萬「撿漏」
    一、圓明園流失的文物圓明園裡面到底存放著多少的文物已經沒有人知道了,最近幾十年來,國家一直都很看重圓明園文物的找回。而圓明園的流失文物在近些年來也通過各種形式回到中國,其中最著名的回歸就是賭王在世時,捐贈的兩尊十二生肖獸首。
  • 我國在東海發現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請還給我們
    在一次偶然的打撈行動中,他接觸到了中國的瓷器,在豐厚的回報誘惑下,就開始研究關於中國古代沉船的記載,他就來到了中國的南海後成功的打撈了清代的沉船「泰興號」,泰興號是一艘一千多噸的巨型帆船,船上載有一百多萬件的福建德化瓷器,利慾薰心的邁克·哈徹為了賣出一個好價格,直接砸碎了60多萬件普通貨色的瓷器,剩下了36.5萬件絕佳瓷器,被運到了德國,在之後一年當中,他四處東奔西走,還申請了一張「無人認領的沉船允許拍賣的
  • 考古隊打撈出4艘英國沉船,裡面文物全來自圓明園,英國要求歸還
    一直到2003年,中國成功打撈出「南海1號」宋代沉船,上面的一些珍貴文物隨之浮出水面,這一壯舉標誌著我國在世界上首創打撈古代沉船成功。在這艘沉船上,專家發現了價值超過3000億元的珍貴文物,但是這還不是最令人開心的,更重要的是,我們國家打開了文物發掘的新途徑,意味著我國文物研究工作又將前進一大步。
  • 考古隊員在海底撈出4艘沉船,英國卻要求歸還,船裡是圓明園文物
    這個消息一下就吸引了邁克·哈徹,如果真的能夠找到這艘沉船,等待他的將是數不盡的榮華富貴。抱著試一試的心態,邁克·哈徹開始進行打撈工作,當時的中國人既不具備這樣的技術,也沒有重視起來這個行為,所以給了邁克·哈徹可乘之機。他成功地將這艘巨型商船打撈了上來,並且在船上找到了上百萬件中國的瓷器。
  • 圓明園被毀100餘年後,專家進行修復時,偶然挖出5萬多件寶物
    轉眼幾百年過去,匠人的手藝不但沒有退步,反倒精湛了數分。清代由雷金玉設計主持的圓明園在當時可謂是世界明珠一般的存在,無數人對它心生嚮往,這其中有品德高潔之人,亦有豺狼虎豹之流。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圓明園,隨後用一場大火奪去了這座皇家園林的生機。後來的人們誰也沒有想到,在圓明園被毀100餘年後,還會有昔年的文物重出人世。
  • 東莞男子繼承姨媽家產,發現上萬件圓明園文物,隨即無償上交國家
    在收藏界,關於趙泰來捐贈文物古董這一事件有著巨大爭議。有的人認為趙泰來所捐贈的這些文物大多為贗品,其目的主要是為了炒作自己。也有的人認為趙泰來是一個無私的愛國古董收藏者,他將自己從遺產中獲得的大量文物捐獻給國內許多博物館,其目的是為了讓這些文物可以回歸祖國,不再流落海外,而且得到更好的保護。那麼趙泰來到底是何許人也?
  • 八國聯軍焚燒圓明園,大多知錯歸還文物,只有這兩個國家不知悔改
    反而是守衛圓明園的二十多名技勇太監,在首領任亮的帶領下奮力抵抗,最終全部壯烈殉職。當天晚上7時,英法聯軍佔領圓明園,圓明園管園大臣文豐投入福海身亡,這座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建築藝術傑作遂落入英法聯軍手中。 第二天,數不清的英法聯軍士兵衝入圓明園進行搶掠。在長官的刻意縱容下,失去約束的士兵們不但搶掠文物,還肆意毀壞園中珍貴的建築物。
  • 英國公開圓明園被毀前照片,數百年的文物財富被洗劫一空
    在中國近代史中,中國經歷了長時間的戰爭,其中兩次侵華戰爭都讓中國損失慘重,國民悲痛萬分。但至少中國最後還是勝利了,真要說起讓中國千年努力付之一炬且無力反抗的戰爭,還得屬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900年,中國遭受了有史以來最大的侵略戰爭。
  • 68件流失英國文物追索回國,馬首銅像將回到圓明園
    國家文物局今天通報,經過持續25年的跨國追索,68件流失英國文物已成功歸國。1995年2月,英國偵破一起國際文物犯罪案件過程中發現疑似中國文物。經多方努力,10月19日,68件文物回到祖國!這些文物包括瓷器、陶器、石器、銅器等,時間跨度從春秋戰國到清代。
  • 2.7億拍下外國搶走的圓明園文物,卻拒不付款,拍賣方:無償歸還
    說起中國近代歷史,在很多人的心中,那是一段屈辱而難忘的歷史,無論是中國人只能夠在列強的槍炮下存貨,還是那些被毀壞的古代建築,一件件被奪走的文物,都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永遠的傷痛。如今祖國已經強大了,但我們與一些國家之間,還是有著難以跨越的鴻溝,比如說日本,又比如英國。
  • 在國外拍賣的圓明園文物已被持有者收回 Looted Chinese relics...
    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  英國一拍賣行此前曾公告稱,將拍賣兩件圓明園流失文物3日,該拍賣行表示,這兩件玉雕藝術品的持有者決定收回這兩件藏品,不再參與拍賣。  文物確認來自圓明園  10月下旬,英國邦瀚斯拍賣行(Bonhams)在其網站上宣布,將於11月8日拍賣兩件來自中國「夏宮」的文物。分別為清嘉慶白玉鏤雕鳳紋長宜子孫牌。以及清乾隆青玉雕仿古獸面紋提梁卣,為青玉雕成。此前還曾在上海預展過。
  • 圓明園流失文物將在英拍賣 文物局稱尚無法禁止
    新京報訊 (記者蔣彥鑫)繼2009年圓明園兩獸首在巴黎拍賣引發公眾關注後,日前有人爆料稱,又有兩件圓明園文物將在英國被拍賣。  對此,昨日國家文物局表示將高度關注此事。但要禁止拍賣行在國外拍賣中國文物,尚存困境。
  • 圓明園需要多少水?專家五大建議減少損失
    高興,是由於國家環保總局和有關部門對此事如此重視,全社會有這麼多專家、公民如此關注和廣泛參與;同時,聽證會也讓人感到「外恥內愚」的關鍵在愚。  一個民族最怕內愚,愚就要虛弱,愚就要挨打,愚就要退化;知則興旺,知可雪恥,知則進化。  防滲砌岸工程的要害是破壞圓明園溼地生態系統賴以生存的山形水系。
  • 中國南海打撈出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國稱:請歸還給我們
    火燒圓明園這一行為的嚴重程度,在當年法國人就已經指出,相當於羅浮宮和法國國立圖書館同時被燒毀。 早在以前一位美國學者就對歷史上的沉船事件進行統計,並表示海洋裡共有近100萬艘沉船,其價格大致在100億-10000億美元之間,也就是說這些財富難以估計。 另外我國坐擁近300平方公裡的海域面積,單單一個南海就有2000多艘沉船,除了現代的沉船之外,古代的沉船也不計其數。
  • 海地強震:評估指地震經濟損失將達數億美元
    全球知名風險管理顧問公司最新評估顯示,地震給海地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數億美元。總部設在美國加州的EQECAT公司十三日在一份公告中估算,強震給海地造成的經濟損失將達數億美元,但該公司目前還沒有得出各家保險公司在地震中的損失總額。
  • 「馬首」重回圓明園,文物回流還有多少待續篇章
    馬首的回歸引發了人們對於「十二獸首何時圓滿重聚」的追問,乃至對更多海外文物回家路的求索。文物回流之後的收藏、研究、展覽等問題也正在引起更多的關注。01圓明園馬首百年回家路時隔百餘年,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馬首銅像終於在11月13日正式回歸。
  • 英拍賣行執意拍賣「圓明園文物」 國家文物局發表聲明譴責
    【環球時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紀雙城】中國國家文物局10日發表聲明,譴責英國坎特伯雷拍賣行拍賣疑似中國圓明園流失文物。《環球時報》記者10日看到,坎特伯雷拍賣行網站在首頁宣傳稱,將於4月11日對「製作於2000至3500年前、1860年被英國軍隊從中國圓明園帶走的」稀有古老文物——青銅虎鎣(右圖)進行拍賣。不過,該文物的真實性尚未得到證實。
  • 中國海域發現英國沉船,滿載圓明園文物,英媒:我們的,別撈
    我國的皇家園林,擁有無數珍寶的圓明園,也被侵略者洗劫一空。過去中國經濟落後,落後就要挨打。即使在新中國成立後,外國列強也沒有放棄對我國財富特別是文物的掠奪。為了讓這些文物名正言順,西方國家不惜通過國際社會為自己制定所謂「合法」的項目和規範,從而使自己少惹麻煩,從而獲得更多的不正當收益。說到圓明園裡的珍寶,首先想到的是我們都認識的十二生肖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