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不論你什麼時候去到超市,總能買到雞腿和各種雞肉產品,冷凍的或者冰鮮的都有。其它蔬菜肉類可能會缺,但是雞腿好像源源不斷,從不缺貨。
很多網友也會有這樣的疑問,這些源源不斷的雞腿或者雞肉是從哪裡來的?安全嗎?有營養嗎?別著急,今天大叔就來跟大家好好聊一聊超市裡的這些雞腿,看完你就知道該如何挑選!
超市的雞腿是哪裡來的
超市的雞腿來自於各大大型養雞場和加工企業。
為什麼會源源不斷從不斷貨呢?因為中國國內養雞數量很多嗎?沒錯,而且不是很多,是數量巨多,看下面的數據你就知道。
我國肉雞的出欄量在2010年達到高峰,之後到2014年逐漸回落,到2016年後開始回升。
到2019年,我國在雞肉生產和消費方面及均取得飛速發展,產量已躍居全球第三位,僅次於巴西和美國。中國雞肉生產量達1,160萬噸,佔全球雞肉生產量的 12.86%
單單看產量多少萬噸你可能沒有概念,那麼我們來看數量方面的數據。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9年更新的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肉雞出欄量從8.75億羽增長到94.01億羽,增長9.74倍,平均增長率為24.3%。
由於消費主力轉移到年輕一代以及現代城市快節奏生活的影響,消費喜好也從活雞轉變為深加工雞肉,這些深加工雞肉多數都是以冷凍或者冰鮮的形式流向超市和市場,也就是我們在超市看到的一盒盒密封包裝的雞腿、雞翅、雞胸肉等等。
那每年產這麼多雞肉夠不夠我們吃,會不會有浪費的現象?
答案是不會浪費。我國每年年均雞肉產量都在1100萬噸左右,而雞肉消費量也在1100萬噸左右,兩者是基本持平的,而且我們還會從外面進口約佔消費量4%的雞肉產品進來,這些產品包括雞翅和雞爪等等。
我們經常吃的雞是什麼品種?
目前我國主要消費的肉雞種類有兩大種,分別是白羽雞和黃羽雞,其中白羽雞佔大多數。
白羽雞
我國的白羽肉雞為國外進口品種,這種大型肉雞具有很多優點,出欄快,一般45天左右即可,飼料轉化率高,出肉量多等,所以很適合作為企業大規模加工的原料。超市裡很多冷凍雞腿和雞肉產品,如無特別說明,基本都是白羽雞。這些白羽雞除了供向大型商超外,還會供應到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連鎖企業,少部分作為出口用途。
白羽雞雖然優點很多,但是也有缺點,那就是口感較差,對於吃習慣本地雞和散養雞的人來說,吃起來會覺得少了點「雞味」。
黃羽雞
而我國另一大肉雞種類就是黃羽雞了,這是我國土生土長的肉雞品種,是非常優質的肉雞種類,國產率接近100%。
黃羽雞在國內具有鮮明的地域特點,南方這邊養殖比較早也比較多,特別是廣東和廣西一帶。黃羽雞的特點是出欄周期長,產肉量少,但是肉質鮮美,抗病能力強。所以它一般是作為活雞銷售,或者宰殺後流向城市裡的各大農貿市場。
冷凍or冰鮮?我們該如何挑選
那麼作為消費者,去到超市或者市場,面對這麼多種類的雞肉產品,該如何挑選呢?
其實很簡單,首先看你要做什麼菜。如果你要做中式雞肉菜餚,那麼建議選擇國產黃羽雞,這種雞肉肉質鮮美,適合炒、燉等等中式做法,出品會很香很嫩滑。
如果你想買來做炸雞或者燒烤,建議可以選擇白羽雞,這種雞肉多,比較適合油炸和燒烤,不那麼容易變柴。
那冰鮮或者冷凍的,我該選哪種呢?這個就要看你自己的口味喜好了,如果你對新鮮度非常挑剔,當然是買活雞或者冰鮮的雞肉;如果你是買來大家庭吃的,消耗量比較大,那可以考慮冷凍的整雞,不過要看好生產日期和廠家,避免買到過期產品。
以上就是關於雞肉的一些小知識,怎麼樣,你學會了沒?歡迎來評論區交流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