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先人總會用一種特殊的文化形式,讓我們後人銘記他們總結出的生活經驗,很多通俗易懂的幾句話,卻包含了很深的道理。
比如我們今天跟大家說的這句「十朵菊花九朵黃」,看似平淡無奇,但卻蘊含了深刻道理,這句話到底什麼意思,有沒有下半句呢?
01十多菊花九朵黃,到底指的是什麼呢?
菊花是我國十大名花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也隨處可見,是大家並不陌生的植物。自古以來菊花就是與眾不同的,它因為自身清寒傲雪的品格,備受人們的喜愛,不僅清麗淡雅、芳香襲人,還豔於百花凋後,不與群芳爭豔。
在很多文人志士創作的詩詞中,都會用菊花來形容恬然自處、傲然不屈的高尚品格。菊花在野生狀態下,古人就已開始發現了它的食用和藥用價值。
而我們常見的大多數菊花都是黃色的,在古人眼裡,黃色的菊花更容易比喻人。老百姓在田地裡埋頭苦幹的同時,也會打趣。
雖然大多數菊花都是黃色的,但它就好像是龍生九子,似乎每個孩子都不同,但究其根本基因卻和父母是相同。
02下半句是什麼?蘊含什麼道理
十多菊花九朵黃,下半句是什麼呢?答案是「十個女兒九像娘」,很多網友看到這裡不禁會穩定:「女兒長得都像母親不像父親嗎?」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事情,古人不管是文人志士還是普通百姓,都習慣用十和九來做比喻,這樣的說辭是很嚴謹的,古人的在說「十個女兒九像娘」指的不單純是相貌,更多是性格。
如果女孩子的性格都像父親,那就有些失態,女孩子像母親溫文爾雅,不過事實證明,古人總結的這句話還是有道理的。
因為在古代是男尊女卑的社會,女子非常柔弱,沒有任何社會地位。所以十個女兒九像娘,在暗指女孩子的性格也是柔弱的。
比如在《甄嬛傳》中,甄嬛在沒進宮之前,亭亭玉立,她一開始是不想入宮為妃的,在廟裡拜神的時候就已經說出來。她希望嫁的人是「一定要嫁於這世間上最好的男兒和他結為連理,白首到老。
然而,正因為甄嬛的性格與母親很像,嬌柔維諾的她不敢反抗,所以最後不得不遵從父親的安排,選擇進宮當妃。
03那么女孩子像母親,男孩子又像誰呢?
相對於男子,古人也有一句經典絕句那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句話我們先不討論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但所體現出的男孩子性格基本都是和父親很像,可見,一個父親對孩子的影響是何等巨大。
不同的父母在教育子女方式中也是不同的,這對孩子性格養成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比如此前我們看到的國產劇《父母愛情》,它的評分高達9.5分,江家的三兒兩女,雖然是同一個父母所生,生活的環境也一樣,但個性卻大不相同。老大江衛國倔強、熱情、直爽;老二江衛東有朝氣、心思靈活;大女兒江亞菲心直口快、潑辣仗義;小女兒江亞寧聰慧、細心、沉穩。
唯有小兒子江衛民,性格軟弱,沒有主見,由此可見,在多子女家庭環境中,父母的偏好影響佔有很重要因素。
04總結
「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雖同是父母的孩子,但每個孩子個性不一是在所難免的。作為父母,當然不應該只親近性格討自己喜歡的孩子,忽視性格不討自己喜歡的孩子,父母在對不同個性的孩子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