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長江五橋的合龍讓人興奮不已,如今,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又迎新進展,今天我冒雨實探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和浦口火車站片區現狀,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一、建寧西路過江通道拆遷工作進展神速,5年後16條過江通道串聯兩岸
自從江北新區批覆的那一刻起,南京千年以來的江南主城格局便被打破,從此,南京開始由秦淮河走向揚子江,南北雙主城時代來臨。
長江大橋的建設使得天塹變通途,不過由於城市的發展,通途已經逐漸變成了堵點。在擁江發展戰略的思想指導下,過江通道建設逐步加快,5年後將有16條過江通道連接南北兩岸。
除了五橋外,建寧西路過江通道關注度也頗高,現如今,建寧西路隧道進入主體施工階段,目前長江北岸部分已經在進行盾構始發井端頭加固及地連牆施工,完成地連牆施工23幅。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一期)起點位於新浦路與江北大道快速路交叉處,向南順新浦路穿越長江至江南,沿建寧西路布設,相繼與江邊路、惠民路、熱河路交叉,工程主線總長約6.8公裡,預計2023年建成通車。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位置非常優越,從施工工地向長江南岸望去,可以清楚的看到江對岸的恆大濱江,建成後將成為連通江南江北兩大主城的重要過江通道。
目前新浦路兩側已經在圍擋拆遷,馬路兩邊部分建築已經完成拆遷工作。
不過也有部分戶主由於拆遷補償款協調事宜延緩拆遷的情況,路邊一家早點商戶就是其中之一,和老闆攀談了解到,這是他們的自建房,沒有房產證,一直在這裡做早點生意,目前關於拆遷補償事宜還在溝通中。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工程(一期)項目指揮部就設立在拆遷地塊旁,現場還有不少當地居民來辦理交房手續。
此次拆遷範圍全部都在泰山街道碼頭社區內,用地面積73554平方米,合110畝。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一期)二片區拆遷範圍
拆遷共涉及530戶人家,據現場工作人員透露,目前大部分居民已經完成交房手續,不過有少部分居民因為拆遷補償事宜還在商議當中。
本次拆遷安置標準為:按照房屋建築面積的1.2倍計算安置面積,貨幣安置計算方式為:成套住宅21558元/㎡,非成套住宅(磚混)20695元/㎡,非成套(磚木)20282元/㎡。
我前往社區內部實探居民交房情況,發現交房佔比確實比較大,很多房子上已經寫上了已交的字樣。
在社區裡也看到幾位居民,和他們攀談了解到,他們覺得拆遷標準低了些,和很多人印象裡的拆遷戶好幾套房不一樣,他們中大部分人選擇貨幣安置,平均每戶的拆遷補償款在200萬左右。
此次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北岸的拆遷工作進展非常快,預計8月11號前實現全部交房,交房後立即進入拆遷施工。現在大部分居民已經交房,不知道少部分戶主交房延後問題是否會影響到整體的拆遷和隧道建設進度。
在社區裡我還看到不少二手房中介前來散發名片,尋找意向客戶。
建寧西路過江通道建成後,將在很大程度上緩解長江大橋和揚子江隧道的通勤壓力。隨著江北新區的快速發展,兩岸溝通將會越來越頻繁,對過江通道的需求越來越大,過江通道建設也會隨之加快。
二、浦口火車站片區終於要大展拳腳!五年後將脫胎換骨
江北新區已經走過了第五個年頭,浦口、橋北、高新、六合、江北核心區紛紛迎來了發展浪潮,唯獨浦口火車站片區似乎被遺忘在角落裡。
不過浦口火車站片區正在開展拆遷工作,即將迎來脫胎換骨,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浦口火車站片區的規劃歷程。
老浦口火車站片區的規劃範圍東至長江,西至浦珠路,南至定向河路,北至浦新路,總面積約12平方千米。
2018年9月關於11號線新馬路站周邊城市設計成果匯報會就透出了浦口火車站片區的未來前景,這次規劃,將新馬路站規劃定位為老浦口新中心!這也是浦口火車站片區新規劃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新馬路站,位於地鐵11號線一期中部的老浦口火車站片區,毗鄰中央商務區,以將新馬路站為核心的片區,打造成彰顯基地特色功能價值的消費新場所、承載老浦口記憶的文化工程、站城極致複合開發的新樣本為願景。
(新馬路站周邊核心區效果圖)
(新馬路站周邊核心區沿河效果圖)
2018年11月的老浦口火車站片區產業定位及商業規劃研究招標公告開始。
2019年6月15日,浦口火車站片區城市更新(保健村地塊)房屋徵收公告推出,這是浦口火車站片區招標公告發出後的首次拆遷。
2020年2月13日,新區管委會下發了《關於批轉2020年江北新區直管區城鄉建設計劃的通知》中提到加快推進老浦口火車站核心片區等重點區域的棚戶改造,全年實施改造房屋約60萬平方米。
一直以來,浦口火車站片區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當中,從規劃招標到通過拆遷釋放可利用土地,5年後你將會見到一個嶄新的浦口火車站片區。
今天我實探浦口火車站片區,在這裡和大家分享一下途中見聞。
浦口火車站始建於始建於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距今已有百年歷史,2004年10月,浦口火車站客運正式停止運營,浦口火車站逐漸成為歷史,淡化在人們的視野中。
從朱自清的《背影》到影視劇《情深深雨濛濛》、《金粉世家》均以浦口火車站為背景,略顯英倫風格的站臺現如今成為文藝青年的打卡拍照聖地。
由於年久失修,浦口火車站站臺部分外牆脫落嚴重,而且站臺頂部漏水嚴重,或許是出於安全考慮,現在浦口火車站已經不讓外人進入。
依託歷史優勢,未來,浦口火車站將打造成影視攝像的基地。
不僅是影視基地,鐵路公園、民國風情街區、藝術展示區、文化旅遊、文化創意區都將呈現在浦口火車站片區的未來規劃藍圖上。
浦口火車站的對面就是浦口碼頭,由於長江水位上漲,浦口碼頭已經關閉停航。
在路途中我發現不少民國建築,有普通居民樓,有工業廠房、有鐵路用房,這也十分符合浦口火車站片區作為江北新區歷史文創板塊的定位。
(浦口火車站片區民國建築組團)
根據規劃,充滿歲月風情的浦口老火車站片區將「老樹開新花」,創新利用歷史元素。這裡的功能定位是凸顯民國文化、蘊含工業遺產的城市宜居組團,未來將會成為江北的「頤和路」。
(浦口火車站片區效果圖)
目前浦口火車站片區部分社區已經開始展開拆遷工作,有些房屋上已經標上編號或者是交房字樣。
遮天蔽日的梧桐樹、悠長的小道、路邊略顯滄桑的建築,仿佛在向人們訴說著他背後的故事。
寫在最後:
橋北板塊正在逐漸走向完善,浦口板塊正在從老城向新城過渡,江北核心區更是吊塔林立,日新月異。唯有浦口火車站片區依舊是80年代模樣,不過,現如今徵地拆遷已然開啟,板塊建設的號角已經吹響,要不了多久,江北的「頤和路」就會到來。
推文摘自@安家江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