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網報導 記者 林天嬌】2018年,美國將迎來「中期選舉」,中美關係會不會因此發生改變?美華裔知名學者黃靖在16日舉行的環球時報2018年會上大膽預測,「中美關係可能會向壞的方向走。」
黃靖認為,中國崛起的太快,美國國內聚集了一種對中國的焦慮、沮喪的心態。「他們總認為,中國之所以發展的這麼快,是美中合作導致的,是美國沒有遏制中國才讓中國發展起來。然而,發展後的中國卻並未按照美國設定的方式進行'和平演變',他們覺得被中國欺騙了。」
另一個原因在於,面對中國強大、美國落後的現在,美國覺得很有落差,甚至覺得「為什麼掙錢的總是中國?」。此外,美國人認為川普是個讓他們很丟臉的總統,但中國似乎把他「待若上賓」,「美國人覺得佔了他們的便宜」。因此,無論從貿易上、美國的政治心態、或是美國對整個世界的解讀上來說,黃靖對美國大選後的中美關係並不樂觀。
那麼面對中美關係2018年可能出現的變化,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首先,中國應該是讓自己站穩,自己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同時要對整個世界局勢發展有正確的發展和評估,形成自己的世界觀。」此外,黃靖認為,要認識到美國國內有很多派別。「比如美國制定的對華政策,如果華爾街說好得很,人權運動者就可能覺得很糟,如果搞貿易的說好得很,貿易保護就糟得很。」他表示,中國如果能夠很好地利用和美國各個利益關係來左右權衡,是可以掌控的。
最後,他認為注重中美關係的制度化也很重要。不管形成什麼結果或成就,都要用制度和協議固定下來,不要盲目追求中美戰略互信,由於兩國有巨大的不同,盲目追求戰略互信可能是「水中撈月」,不太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