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長大什麼樣,完全是童年生活的縮影,原生家庭的映射

2020-11-04 寬哥撩育

和今年特別流行的"內卷"一樣,"原生家庭"這個詞,也是專業術語變成大眾流行語的典型案例。所謂原生家庭,指的就是子女結婚成家之前,與父母同住的那個家庭

子女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小家之後,就意味著脫離原生家庭了。原生家庭這個詞語能夠流行,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人明白自己長大後的所作所為,其實都可以從童年生活中找到答案,也即被原生家庭所影響。

身邊有個90後的女孩,這幾年談了三四個男朋友,卻沒有一個走到談婚論嫁的地步。這幾段失敗的戀愛經歷,不但給她帶來了痛苦,更讓她漸漸明白一個事實:現在的她,和她一直討厭的母親沒什麼兩樣,尤其是脾氣方面,母女二人幾乎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女孩的母親是典型的暴脾氣媽媽,語氣動輒很重,女孩小的時候,就沒少被母親大吼大叫過。這就導致她對脾氣差的人特別反感,所以身邊的朋友,以及交往過的幾個男朋友,無一不是脾氣溫順的人。然而她只顧在意別人的脾氣,卻沒意識到自己也早就受到了母親的影響,同樣有很大的脾氣。前面那幾段感情之所以失敗,歸根結底就是這個原因。比如最近一次分手時,她問前男友自己到底哪裡不好,對方就說她哪裡都好,除了脾氣太差。

正所謂"一語點醒夢中人",突然被自己最在乎的人說脾氣差,女孩一下子有點接受不了,但後來仔細想了想,卻不禁後背發涼,回想起自己對前男友發脾氣的樣子,原來竟像極了母親。後來她接觸了"原生家庭"的概念,才知道這一切都可以從童年生活中找到原因,雖然意識到了問題的本質,卻也本性難移,現在的她,很多時候仍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脾氣。

有句話叫做"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意思就是一個人最終的樣子,在他七歲之前就已經決定下來了。這並不是什麼玄學,而是有大量現實案例支撐的,從根本上說,則是家庭教育和父母對孩子的影響。

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性格、人格、金錢觀,無一不受波及

童年陰影導致性格怪異

徐靜蕾早年的時候比較叛逆,有一次接受採訪時,她就坦言自己的性格是受到了小時候家庭教育的影響,因為她的父親對她採用了"挫折教育",這給小小的她帶來了很大的陰影。

成年後的徐靜蕾,就一直活在童年陰影之下,並通過叛逆的行為來對內心的恐懼進行消解。好在她的人生很成功,童年陰影帶給她的負面影響,才沒有變得太大。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她這麼幸運,很多童年飽受陰影的孩子,長大後都會性格怪異,這也會給他的擇偶和事業帶來很大的困擾。

孩子的人格發育也和原生家庭脫離不了關係

為什麼現在"媽寶男"那麼多?其實就是母親太過強勢了。成長在這種原生家庭裡的孩子,從小就沒有主見,長大後也沒有自己的想法,而是唯"媽"首是瞻,當然就很難像正常人一樣戀愛結婚了。這就是原生家庭影響人格發育的極好例子,當然了,不同的原生家庭,也會造就出孩子不同的人格,其中有好的,也有壞的。

金錢觀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也很大

《人民的名義》裡,小官巨貪的趙德漢,用一棟別墅來存放他貪來的錢,被抓時聲淚俱下地說這些錢他一分都沒動。明明貪了很多錢,自己卻還在吃普通麵條,住老破公寓,趙德漢的這種金錢觀,就是典型的小農思維,用他在劇裡的話說就是"祖祖輩輩都是農民,窮怕了"。這種情況,在許多白手起家的富豪身上都有,而在他們下一代的身上,就幾乎不存在了。

批判原生家庭,並不是為了指責父母的不是,而是想要尋求人類行為的背後根源,以及找出更正確科學的家庭教育模式。只有深刻地反思原生家庭,新一代的父母們才能避免他們的孩子經歷自己童年所經歷的那些噩夢和陰影。

不要讓原生家庭毀了孩子,父母應該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那應該如何破除原生家庭對孩子成長的危害呢?其實很簡單,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行了。因為原生家庭對孩子的負面影響,都是作用於心理層面的。比如父母太過強勢,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或者父母對孩子很摳門,讓孩子把金錢看得太重。只要父母認識到這些,並在育兒過程中儘量避免,自然就不會給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而培養出一個心理健康的孩子,則是原生家庭成功的一大標誌。

每一位父母,都應該為自己的孩子創造出更好的原生家庭,這不僅僅是任務,更是一種義務。否則的話,等孩子長大了,卻由於原生家庭而對你產生恨意,豈不是非常地悲哀?

相關焦點

  • 原生家庭那些事——給孩子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
    相信大家對「原生家庭」這個詞並不陌生,我們的一生中有兩個家:一個是我們從小生活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通常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可以說,人的一生都繞不過去我們每個人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經歷,因為我們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生在什麼樣的家庭環境。因此,原生家庭的重要性對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都至關重要。
  •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超越原生家庭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 媒體、明星、電視劇組成了一股勢力「父母皆禍害」。孩子長大後的種種性格缺陷、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好像都是原生家庭的責任。 那麼,在自己的一生中,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原生家庭怪圈:莫讓孩子一生都在療愈童年
    阿德勒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得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如果一個孩子從小生活在充滿愛和正能量的家庭,那麼她的性格一定是陽光、積極的。即使她沒有別人豔羨的物質生活,沒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她的精神世界一定是豐盈的,她的生活一定是快樂的。
  • 完美的家庭並不存在 | 超越原生家庭
    這些年,「原生家庭」從一個心理學上的專業詞彙變成了一個被廣泛討論的大眾詞彙。媒體、明星、電視劇組成了一股勢力「父母皆禍害」。孩子長大後的種種性格缺陷、生活中遭遇的不幸,好像都是原生家庭的責任。那麼,在自己的一生中,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 原生家庭裡不被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另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嗎?
    心理學表明,親子關係,是孩子建立的第一個社會關係,它對孩子以後建立其他社會關係、情感以及認知有深遠影響。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你的一生,不幸的童年需要用一生去治癒。或許這位母親之前受到的家庭教育,也是通過嚴厲又不近人情的打罵教育,難道原生家庭中,不被愛的孩子,長大以後就一定成為另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嗎?原生家庭裡不被愛的孩子,長大後會變成另一個孩子的原生家庭嗎?
  • 《原生家庭》:童年的創傷,還有療愈的可能嗎?
    心理學家卡爾 ·榮格曾說過,「原生家庭對家裡子女的影響越深刻,子女長大之後就越傾向於按照幼年時小小的世界觀,來觀察和感受成年人的世界。」在《原生家庭:如何修補自己的性格缺陷》這本書中,作者蘇珊·福沃德列舉了大量的案例,詳細分析了幾種典型的「有毒」型父母的特徵,以及「有毒」型父母對子女成年後生活的影響,告訴讀者如何直面原生家庭的真相,應對原生家庭帶來傷害,以及如何從與父母不良的關係中解脫,修補心靈創傷,獲得勇氣和力量。
  • 原生家庭:不是你放棄生活的理由!
    生活中不開心了是原生家庭沒給於自己愛,碰到挫折了是原生家庭沒給予自己正能量!總之生命裡所有的衰都是原生家庭的錯!都可以由原生家庭來背鍋!我來分析個事例;一對父母養育了三個男孩,強壯的父親有家暴的習慣。從小無數次當著孩子們的面,毆打他們的母親。當三個男孩子長大後,大兒子的婚姻卻很幸福,他愛惜體貼妻子,發誓不做和父親一樣的丈夫!
  • 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
    導讀: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性格,和原生家庭息息相關: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容易自卑!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狗13》為何觸動了我們:原生家庭或是孩子一生的痛
    原生家庭,普遍是指一個人成長和生活的家庭。一般來講,普通的家庭中的成員主要有父母和孩子,而對孩子而言在他漫長而又快速的成長階段中父母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很久以前,或多或少都有人提出自己的原生家庭對自己的影響,但是那只是無數個小家庭的縮影而已。一部名叫《狗13》的電影講述了一個女孩子從童年到成年的故事,深深的觸動了眾多網友的內心,其背後折射出的是原生家庭對孩子有多麼重要的影響。
  • 原生家庭與幸福童年,這兩者相加,能影響孩子的後半生
    被忽視,而「我認為這是好的」「我認為這樣做對你有好處」成為她的動機,孩子日復一日生活在精神高壓下,最終崩潰。阿德勒說:「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用一生在治癒童年。」這其實也就是說原生家庭對童年時期的孩子產生的影響會持續他們的一生。
  • 從《小歡喜》看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18(孩子是原生家庭的縮影)
    本來這次想寫一篇長文,但考慮到後面還準備給每個人物單獨寫一篇評論,所以這次只以《小歡喜》第5集中的劇情來談「孩子是原生家庭的縮影」這個話題。心理學裡要分析一個人的性格,最常用、最準確的方法就是去了解這個人的家庭出身和生長曆程,因為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往往是決定性的。
  • 原生家庭的「毒」,請放過我的孩子!
    一個是我們從小長大的家,有爸爸媽媽,也許還有兄弟姐妹。另一個是我們長大以後,自己結婚成家的那個家,我們把第一個家叫做原生家庭。自我原生家庭的分析原生家庭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從我自身的成長經歷來說吧!
  • 每個人在成為自己前都是原生家庭的縮影!
    有人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願每一個感同深受的你,都能夠感受到一些溫暖和鼓勵!在楊紫主演的《許願》篇中,一個叫小雨的女孩兒,生活在被原生家庭各種控制的高壓之下。她倍感壓抑,因為那些過度的「愛」和「關心」,她想要逃離,卻又怕媽媽無人可依。2去年熱播的《小歡喜》中,每一個孩子,其實都是原生家庭的縮影。
  • 10種原生家庭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一個幸福的原生家庭的重要性
    文 | 丹鳳育兒(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轉發分享)什麼是原生家庭,什麼是新生家庭?原生家庭,是指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結婚、建立一個新家之前的這段家庭生活,通俗的說就是父母的家。新生家庭,是相對於原生家庭來說的,也就是孩子長大以後,建立的自己的新家,就是新生家庭。
  • 原生家庭是一種什麼樣的存在?給孩子帶來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相信大家對原生家庭這個字都不陌生,很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長大,是幸運的。可也有這樣一類人群,從小就收到了家庭的傷害,對他們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傷害,以至於在外來的人際交往中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比如對孩子進行毆打、語言暴力、夫妻感情的不和發洩在孩子身上等等。沒有過分的只有更過分的。
  • 《原生家庭》:有毒原生家庭的3個典型特徵,看看你中毒了嗎?
    有人說:孩子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孩子的調色盤,想把孩子畫成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可否認:兩個人之間只要存在接觸,特別是長期的接觸時,那麼兩個人之間就會產生影響和被影響。而哈佛大學實驗心理學博士史蒂芬·平克在他的著作《白板》中指出「孩子不是一張白紙,出生就有自己的天性,他們天生攜帶著自己的傾向。」
  •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隱秘的角落」,但絕不是每個孩子的最終歸宿
    ,但過分的解讀會讓現實生活中單親家庭的孩子又承受了一波妖魔化。而且,通過一部影視作品來解讀家庭養育問題的前因後果,是片面的。這個話題牽扯到的人在承受原生家庭傷痛的同時,也會開始懷疑自己:「我長大之後也會成為和他們一樣的人嗎?」心理暗示是多麼的可怕。
  • 健康的原生家庭模板
    心理學家阿德勒有句至理名言:「幸福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癒童年。」這句話深刻的解析了原生家庭對於一個人的影響有多重要。有什麼樣的童年完全取決於遇到什麼樣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一個人三觀的底色,是如何與世界相處的原始能量。構建什麼樣的原生家庭才能給孩子一個健康的童年,成為這一代父母苦苦思索的話題。
  • 不要讓你的孩子憎恨自己的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是指生活於父母的家庭,兒女還未組成新生家庭,這樣的家庭便是原生家庭。好像長大成人之後,我們慢慢開始關注自己,並且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是如此的一個人。然後,我們會回想各種原因,最終會追溯到自己的童年。
  • 童年原生家庭的傷,為何要用一輩子時間去和解?
    文/ 琳姐理財"誰說生了孩子就是父母了。"有些父母只是名義上的父母,沒有"更新迭代",處處映襯著上一輩父母的影子,註定了一些孩子的童年悲劇!而童年原生家庭的傷,卻註定要用一輩子時間去和解!沒有誰生來就是一名合格的父母,沒有任何一個具體標準可以去核驗父母的合格程度。孩子和父母之間到底該如何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