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陽屈氏族譜的保存者之一的屈楚平老人和來自河北的屈氏後人在祭祀大會上交流。 王映 攝
中新網成都5月21日電(王哲 王映)21日上午,由四川屈氏宗親會主辦、成都華陽蒲草堂屈氏後裔承辦的第八屆端午祭祀偉大愛國詩人屈原逝世2295周年活動在成都高新區隆重舉行。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百折不撓、追求真理的屈原精神穿越千年歷史,薪火相傳,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積極進取,奮發圖強,不斷為中華文明繁榮發展注入生機與活力。
據了解,當天有來自湖北、江西、福建、廣東、貴州、陝西、重慶等地近1500位屈氏後裔匯聚成都,以莊重肅穆的傳統祭祀儀式,表達對先祖屈原的追思和敬仰。中國屈原協會名譽會長毛慶教授、成都大學屈原文化專家何平教授、屈氏書法家屈建功等參加了紀念活動。
屈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中華詩祖」、「辭賦之祖」。他是「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主要作品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與《詩經》並稱「風騷」,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影響。
紀念活動現場舉行了宣讀家風家訓、資助貧困優秀學子等,並進行了憶屈原精神詩歌朗誦、龍舟舞蹈等文藝演出;此外,活動還以復古祭祀的方式舉行紀念屈原大典,弘揚中華美德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復古祭祀的方式舉行紀念屈原大典。 王哲 攝
四川屈氏宗親會名譽會長屈仁斌告訴記者,自己作為第71代後人,擔任過四川屈氏宗親會第一屆會長,每一年在端午節前舉行祭祀屈原的大會,主要是傳承和發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提高屈氏宗親的凝聚力,讓屈氏子孫後輩們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
目前,全國共有100多萬屈氏後裔,四川屈氏宗族有諸多支派,據統計目前有宗親近十餘萬人,在全國各省市中排名前列,大多數在「湖廣填四川」時遷徙入川,現在發展得快的已經發展了十五、六代人。
為增進屈氏後裔的聯絡交流,四川屈氏宗親會積極尋找四川境內的屈氏後人,並逐漸理順了25代族譜,目前已整理出版《屈氏宗譜》。近年來,四川屈氏宗親會還開辦了「屈氏宗親網」「屈氏家譜網」「中華屈氏宗親會微信公眾號」,為全球屈氏後裔尋根問祖。如今,每年端午前夕組織屈氏後人共同祭祀先祖屈原,已經成為宗親會一年一度最重要的傳統活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