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孩子寧願離家出走,也不想看到自己的父母?

2020-11-18 小說推書醬

我通過自己的經歷,常常會想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問題。專橫粗暴地對待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我們的家庭裡,孩子眾多,但是父母對我們很好,他們並不用專橫粗暴的方式對待我們,這一點我一直覺得很幸運。但是,由於兄弟眾多,摩擦難以避免,所以我所受到的專橫粗暴是來自於哥哥,確切地說,就是我的師傅詹姆士。

我曾在哥哥詹姆士的印刷所裡做學徒,整天與他接觸。當然,他是想以兄長和師傅的身份來壓制我,但是我也是很自負的,這種自負的來源就是我的文筆和口才,引起我們之間的矛盾的事,就是我發表到報紙上的文章。

我哥哥詹姆士還是有一些想法和野心的,他開了幾年印刷所之後,就開始出版報紙了。這是在美洲殖民地出現的第二份報紙,叫做《新英格蘭報》。在它以前,在那裡唯一的報紙是《波士頓郵報》。我記得我哥哥的朋友中有人認為這計劃不易成功,勸他放棄,因為他們認為殖民地裡有了一家報紙,已經夠了。但是,我哥哥執行了原定的計劃,當報紙排好了版,印好以後,就派我到鎮上各處把報紙送給訂戶,於是我又成為了報童。

在詹姆士的朋友中,有一些很聰明的人,他們替報紙寫一些小品文,作為消遣。這些文章使報紙的聲譽提高,使它的銷路更加順暢。詹姆士的這些朋友經常到印刷所來,大家聚在一起暢談。

當然,哥哥是不允許我參加的。但是,我能在一旁聽見他們所說的話。而且,我對他們所談論的話題非常感興趣。當我聽到他們述說他們的報紙是如何地受人歡迎的時候,我躍躍欲試地想寫一些東西投到報館去,但是,因為我還只是一個孩子,同時我猜想:假如我哥哥知道是我的文章,他會反對在他的報上發表的。

不過,我是有辦法對付他的。我寫了一篇文章,設法改變了我的筆跡,並且沒有署名。寫完之後,我在夜間悄悄地放在印刷所的大門底下。第二天早晨我哥哥看到了,當他的寫文章的朋友們照常來訪問時,他就把它交給他們。我豎起耳朵聽他們的談話,哥哥的朋友們讀完文章之後,非常讚賞這篇文章。當他們猜度它的作者時,提到的全是有學問有智慧的知名之士,這使我非常高興。

在受到了這次鼓勵以後,我又寫了幾篇文章,用同樣的方式投遞到報館去,這些文章也同樣地獲得了一致的好評。我一直沒有拆穿這個秘密,因為我覺得還不是時候。後來,直到我僅有的一點點寫這種文章所必需的常識幾乎用盡時,才拆穿了秘密。這時候,我哥哥的朋友們對我很重視,每次來哥哥這裡聚會聊天時,都叫我來一起參加。但是我哥哥卻不喜歡他的朋友重視我,因為他認為,這樣做或許會使我過分地自負,會更不服從他的管理。這事可能是我們之間開始不和睦的原因之一。

儘管他是我的哥哥,但是他拋開這一層關係,只是認為他是我的師傅,我是他的學徒,認為我也應當像其他學徒一樣地替他服務。但是因為我是他的弟弟,我認為他應當對我寬鬆一些,我覺得他要求我做的某些事降低了我的身份。

有時候我們爭執不下,就一起去找父親來評理,多數情況下,父親都會偏向於我。我想並不總是我是對的,有些時候是因為我比哥哥能言善辯,所以我父親的判決一般總是支持我的。但是我哥哥脾氣急躁,在父親那裡受了批評,他就會發洩到我的身上,所以常常會打我,這使我十分生氣。

雖然我開始來到哥哥這裡時,是因為厭煩了給父親做蠟燭,而且喜歡哥哥這裡有書可讀。但是,哥哥這種粗暴專橫的態度,使我對這裡開始厭倦起來,甚至開始想著如何脫離這裡,想著如何出走。

我通過自己的經歷,常常會想到一些家庭教育的問題。專橫粗暴地對待孩子,會對孩子的成長產生不利的影響。在我小的時候,我曾經有一個很要好的小夥伴,他的家境很富裕,但是父母是很兇的,孩子有時即使沒有做錯事,也會招致父母的打罵。這個夥伴有時悄悄地跟我說要離家出走,當時我很難理解他的心情:父母給他買好吃的,買好看的衣服,還有好玩的玩具,這是多麼吸引人的東西,他怎麼會想到要離家出走呢?可是,通過跟哥哥的交往,我理解了,如果在這種粗暴專橫之中,整天生著悶氣,感覺不到自由,也沒有舒暢的心情,那麼再好吃的東西,再好看的衣服,再好玩的玩具,都失去了吸引力了。我現在就是,即使很喜歡看書,但是,一旦被哥哥打了一頓之後,好長時間之內都沒有心情看了。

相關焦點

  • 10歲男孩離家出走兩天,因為不想學英語
    5月11日下午6點左右 ,南部一10歲小男孩從母親工作單位出走,家人苦尋無果。12日12時許,眼看孩子依然杳無音訊,母親找到南部縣公安局南城派出所報警,派出所立即發布協查通告,請求南部各兄弟單位協助尋找。當天下午,小男孩在桂博園被找到。據了解:其離家出走原因為不想學英語。
  • 被罰跪兩小時兒子離家出走,孩子對父母最後的反抗是「逃跑」
    這個家庭,父母比較忙,於是媽媽買了監控來關注孩子一舉一動。因為被發現玩了半個小時手機,被媽媽罰跪兩小時,遂讓男孩產生回老家找親戚、朋友的念頭,走之前他留下一份信,裡面稱自己為「廢物、窩囊廢、累贅」。每個孩子對父母最絕望的反抗就是逃跑!
  • 曠課、逃學、離家出走,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如此叛逆暴躁?
    如果家長剛好與孩子的想法相反,孩子就會非常的暴躁,拒絕跟家人進行溝通,寧願在家裡面發呆,寧願一個人看小說都不願意跟家人進行長久的溝通,這讓很多的家長都很無奈。長大了不想考大學,只想作為一名工人或者是自己做生意,而家長並不明白孩子的心思,導致孩子覺得家人不理解自己,自己又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因此導致孩子離家出走。第二、家人習慣性的暴力解決問題。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是太縱容還是太壓迫?父母要反思
    以前我們說到離家出走,基本上是發生在夫妻爭吵之後,女方收拾包袱摔門而去,當然一般不會走的太遠,大多數都是去閨蜜或者回娘家。但是現在離家出走卻經常會發生在孩子身上,似乎隔三差五我們就能看到尋人啟事,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孩子被父母責罵後離家出走,至今未歸等等。
  • 現在的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父母走出這個誤區,孩子更優秀
    前言在現在這個社會上,孩子們離家出走的故事在不斷的上演,在很多新聞中,我們也經常能看到孩子小到剛會走的孩子,大到青少年都會有離家出走的案例發生,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呢?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選擇離家出走呢?
  • 15歲叛逆女孩離家出走,欲想騙民警被識破:為何要離家出走?
    小女孩對民警交代的家庭背景都是虛構的,父母並非不想管她,她的離家出走讓她的父母十分擔心,這個15歲的女孩為何要撒謊呢?為何要離家出走呢?在被民警發現之後還想騙到民警,不得不說小女孩從未預知社會的危險,如果遇到壞人,親人又該怎麼辦?女孩是與家人發生爭吵了嗎?
  • 碩士兒失蹤8年,為什麼內向的孩子容易離家出走?
    我時不時會看到一些孩子離家出走的新聞,這背後的原因不得而知,有的甚至再也沒有回家,只留下苦苦等待的父母。一定有什麼原因,讓孩子痛苦到連家都不想回,或者還有一些別的外界的壓力讓他選擇了沉默,並默默地離開。每個人的心裡其實都是很脆弱的,當一個人內心的痛苦不斷積累,不斷放大到他無法承受的地步,而又無處宣洩的時候,他往往會找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理由離開。
  • 當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時,父母這樣應對讓他受益一生
    當我想起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問媽媽當我的哥哥離家出走時她是如此的鎮定。請問這是我的兒子,他怎麼會不難過呢?你哥哥離開後,我看著他,看到了他要去的地方。當他準備回來時,我會先回來。我不希望他總是用這種方式實現自己的目標。隨著孩子的成長,總是有很多時候他們想逃離家鄉,擺脫束縛他們的地方,有些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孩子確實在玩耍,他們只是離開了。強的奶牛無法歸還。
  • 父母輔導作業,7歲女孩離家出走:為什麼越批評,孩子越不會?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則新聞,深有感觸,聯想到了當初的自己。上海一位7歲女孩因作業問題被父母批評,賭氣離家出走,最後在民警的幫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女兒,也反省了自己教育方式。,越吼,她們就越反抗,甚至離家出走。
  • 16歲男孩離家出走,被找到時身穿女裝,男孩:我不想去看病
    16歲男孩離家出走,被找到時身穿女裝,男孩:我不想去看病孩子的成長路上需要家長的輔導,尤其是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來說,他們開始嚮往自由,有些孩子性格會變得孤僻,有的孩子性格會變得暴躁,不能忍受父母的管教,常常與父母頂嘴,造成家長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冷淡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這種不健康的「行為迴避」模式,父母要懂
    離家出走這個詞,在以前似乎更多的出現於家庭中夫妻爭論之間。當夫妻吵得不可開交時,其中的一方特別是女方喜歡選擇離家出走的方式,一來為了避免和對方再引發更嚴重的衝突,二來試圖用這種方法逼迫對方妥協認錯。只是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動不動就選擇離家出走,而且這幾年的年齡越來越低齡化,這讓父母不免的有些擔憂。
  • 孩子說「我要離家出走!」高情商的父母這麼做
    哭著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樣你們就管不到我了!邊哭,邊說「我要離家出走,這樣你們就就管不到我了!」有的爸爸媽媽們也可能因為自身的壓力,無處宣洩,一聽這話,瞬間就爆了。有的爸爸媽媽會低下頭,告誡小神獸們不要走,這裡才是你永遠的家,你現在還小,還沒到自度由生活的時間,所以說離家出走是不對的選擇。有的爸爸媽媽有的爸爸媽媽們會說要平靜,不要責罵孩子,並且要溫和的安撫孩子,不能讓孩子的情緒過於激動,可以與孩子好好談一談,不能逃避問題,不然問題只會越來越大。
  • 家長必修課③|如何避免孩子「離家出走」?
    來源:長城網長城網訊 (記者 王藝薇)近日,一則「12歲男孩離家出走」的新聞牽動著眾多網友的心,據媽媽稱,因為孩子疫情期間玩遊戲比較厲害,動手打過他兩次。其實這些年,因為親子衝突引發的孩子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什麼孩子頻繁離家出走?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 孩子離家出走為哪般?心理諮詢師:家長要改變態度
    近期,微信朋友圈內尋找孩子的消息,牽動著每個人的心,所幸離家出走的孩子都有驚無險。那麼離家出走的背後,是孩子有意為之還是不小心走丟了?應對孩子走失或離家出走家長應該怎麼做?記者對此進行採訪。興慶區公安分局解放西街派出所所長吳學林說:「孩子離家出走後,第一時間趕緊到就近派出所報警,我們接警後會開展一系列工作,比如說,將離家出走的信息發送到全區公安機關社區警務群,全區公安機關的治安群,當天所有值班的民警看到此信息會同時開展工作。」吳學林介紹,公安機關尋找離家出走的孩子,比家長面更寬、更廣,同時,在查找的過程中,專業性更強。
  • 13歲男孩離家出走 稱不想讀書想去學美發
    男孩離家出走留字條說對不起離家出走的王俊宇只有13歲,正念初中二年級。直到昨日,父母也沒有他的消息,父親因此急白了頭髮,母親哭腫了雙眼。母親冷女士說,當天她回家,看到了兒子放在桌子上的一張紙條,是有半張作業本紙寫的:「媽我走了,我知道不應該,但我實在不想讀(書)了,又不想被你管束,我決定去同學那裡發展。還有我找莊興海借了45元,你還給他……對不起。」冷女士看著這張兒子留言條,知道出事了。當天下午,夫妻倆發動所有親戚,找遍了墊江的大街小巷,未果。墊江沒人,冷女士夫妻又趕到重慶主城。
  • 遭夫家三兄弟家暴,女子離家出走十餘天,父母苦勸:為孩子回家吧
    近日,一個丈夫給離家出走的妻子寫的道歉信引起了人們的關注。11月21日下午三點,在一次爭吵中,廣西桂林的李亮家暴了妻子。「沒有很用力的打,我習慣用右手,這次也是用左手拍了幾巴掌……」李亮是這樣是這樣回憶當時的情形的。下午五點,李亮的妻子曾女士離開了家裡,就此離家出走,至今已經十多天了。
  • 家長必修課③|如何避免孩子「離家出走」?
    長城網訊 (記者 王藝薇)近日,一則「12歲男孩離家出走」的新聞牽動著眾多網友的心,據媽媽稱,因為孩子疫情期間玩遊戲比較厲害,動手打過他兩次。其實這些年,因為親子衝突引發的孩子離家出走的事情時有發生。為什麼孩子頻繁離家出走?面對離家出走的孩子,家長應該怎麼做?
  • 湖北10名初中生集體出走 稱因反感父母不想讀書
    採訪中,孩子們詳述了離家出走三天來的心路歷程。  在陽新實驗中學寢室住了一夜的小月、小可、小玉,昨天上午來到派出所後,一直在抱怨:「剛準備吃泡麵也沒吃成。」  聽到孩子這麼說,有的家長急了:「因為擔心你們,我們三天都沒吃。」  在做筆錄時,當被問到是否知道父母到處辛苦尋找她們時,小可卻說:「哪裡沒有你們,就去哪裡。」
  • 孩子動不動就離家出走,家長很頭疼?理解和溝通才是解決之道
    孩子不愛學習,愛玩遊戲,有時還和外面不好的朋友抽菸喝酒。只要被他父親知道,輕則一頓謾罵,重則一頓胖揍。 他從初二時開始逃學,甚至離家出走,每次出走都是受「刺激」了。或是被父母批評打罵了;或是被老師同學「冤枉」了。好不容易把他找回來,教訓半天,他都不說話,父母急了,有時又拳腳相加,導致他再次離家出走。
  • 孩子離家出走還輟學?家長這樣疏導就對啦
    你在和孩子吵架的時候傾聽過孩子的意見嗎?給過孩子辯解的機會嗎?是不是在吵架的時候我們都會選擇一錘定音,直接判孩子死刑?也正是因為這樣,孩子總是會採取偏激的方式來對待父母,不願意和父母溝通,嚴重的還會選擇離家出走,輟學等行為來反擊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