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吃中餐是怎樣神奇的一種體驗?請允許我先笑為敬

2020-12-17 時尚家居TRENDS

眾所周知,這個星球的食物鏈頂層站立著一個英國男人:貝爺。

荒野求生便不說了,手撕生肉生吞活蟲,只有旁人不敢想,沒有貝爺不入口。關於為什麼貝爺什麼都能吃,我們曾進行過大膽的猜測:那估計是還是英國菜太難吃了。

| 英國名菜「仰望星空派」。世界上如果有一本最薄的書,那很有可能就是《英國美食》

不過,即使在如此可怕的英國菜與包容度如此之高的英國人面前,仍有某幾種食物被稱為「惡魔之果」,比如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皮蛋」「腐乳」「豬腳」......

但......眾所周知,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 經典美劇《生活大爆炸》《老友記》中,經典的場面就是大家抱著印有紅色天壇的中餐外賣盒子胡聊瞎侃

下館子

- 懷疑的小眼神:歪果仁真的知道啥是中國菜嗎?-

雖說當年麥當勞肯德基剛來中國時,引起了一陣潮流旋風,但十幾年過去,大家還是意識到一件事兒:不知道吃啥才吃快餐,沒時間吃飯才吃快餐,有時間有錢大傢伙兒還是得下館子。如果說......大部分歪果仁看中餐館就像我們看開封菜金拱門......?

| 下面我給大家表演一個「truely憤怒」

西方世界的三大料理分別是「法餐,日料,中餐」。雖然中餐館數目奇多,但和前兩者地位卻並不相同。外國人眼中的中餐館一般是「廣東菜館」和「川菜館」,可惜,即便這兩種,也基本被「本土化」,粵菜和川菜愛好者看了絕對要當場掀桌子噴火的那種。

| 代表性的中餐外賣:熊貓快送;一道菜6-7美金左右

比如美國的中餐會改良得較清淡、較濃稠和較甜;英國的中餐廳會推出「中西結合「」的菜式,如「枸杞燕窩鵝肝湯」;德國的中餐還被大咧咧地跟泰國菜、越南菜混在一個菜單內,唯一的區別是醬料:中餐用豆豉或者蠔油,越南或者泰國餐就給菜品澆上酸甜的醬汁。很多外國人最初了解的「中國菜」,就是這一隻「左宗棠雞」。

| 去皮雞肉裹麵粉過油炸,澆上酸甜汁和番茄醬,周圍擺一圈兒西藍花。左宗棠要是在伊犁真吃這麼個菜,可能要衝去收復肯德基

別說西方人了,我在東京的時候看到「中華料理」店的招牌和圖片,也對中國菜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好吃是好吃,但你非要和我說這是中國菜?天津人吃到「天津飯」估計當場就能給日本人民演個相聲「報菜名」。

而很多歪果仁吃完中餐後,衡量它「正不正宗」的標準常常是:讓我康康有沒有幸運小餅乾?

| 很多中餐店和外賣會附贈的「幸運小餅乾」,裡面有漢字雞湯祝福

對不起,我們只有硌掉你大牙的實誠銅錢餃子。

說起來我的外國朋友剛來中國時,每一頓都想吃餃子,後來我才知道,只要是面裡有餡兒的,不管包子餃子燒麥,他們都叫「dumplings」......

蒼蠅館子

- 實誠的大胃口:吃了正宗中國菜,全世界人民都「真香」!-

但是如果中國人真的能在什麼事物上完全自信,那真的毫無疑問就是中餐——除非你真的沒吃過正宗的。

而正宗的食物,絕不是富麗堂皇的酒店裝潢,或者金光閃閃的一擲千金,世界上最好吃的中國菜只藏在兩個地方:爸媽的廚房和街角的蒼蠅館子。

中國的夜生活文化,全靠了蒼蠅館子的火鍋燒烤小炒,香飄千裡的是人間煙火氣。

所以當一個歪果仁能深入一個城市的夜晚,或者受邀到一個中國人的廚房,他才算是真正對中國菜入了門。然後大概率他們就會變成這位小姐姐:

在學校裡的煎餅果子店,每天都有青春靚麗的韓國留學生上來就招呼:老闆,來一煎餅果子加腸兒加雞柳。(當然有時會有天津小夥伴怒斥異端)。隔壁不遠的牛筋面,瑞典小哥是常客,涼皮涼麵牛筋面三拼,「少放醋多放辣」。

| 沒有人能抵得過早茶的誘惑!沒有人!!

當然,歪果仁和中國人一樣,最愛的可能還是那一鍋或紅油或沙茶或炊鍋的hot pot!

| 只要一個寢食有了一個中國留學生,一個學期下來大家都是:炸雞漢堡是什麼?我只知道火鍋!

雖然用筷子真的很難......

但是好吃嘛吃就是了!

美食麵前,人人平等;也因為人人平等,我們才能一起享受天下的美食。其實無論你是喜歡麥當勞的豬柳漢堡,還是樓下的楊國福麻辣燙,喜歡新中關裡的懷石料理,還是街邊蒼蠅館子裡的燒烤,任何美味只要和喜歡的人分享,或者享受自己獨自愉快的瞬間,都是「真香」現場。

走在街頭,最幸福的瞬間,莫過於眼前一亮,大聲喊出:「我要吃這個!!!」

作者/熊百夏

策劃/KKC

照片/網絡

// 你可能喜歡 //

你真的認識這個閉眼哈腰的「鞠躬人」?

「南方人啥都敢往月餅裡塞」?!

小孩子才做選擇,「喜歡的風格」我們大人全!都!要!

相關焦點

  • 外國人:我用勺子吃中餐,或用筷子把食物送到嘴裡,有什麼區別?
    中餐和西餐不同,中餐風格與西餐風格我們能一目了然的區分,像中餐食物裡面的一些炒食和外國人餐桌上大量出現的油炸烘焙食物都是有大的區別。以至於我們在飲食方式上也和外國人不同。在中餐裡我們吃飯幾乎全部用筷子,當然一些需要用手接觸的食物,如蝦和鳳爪,我們也會戴上塑料手套,避免和食物接觸。
  • 外國人:你吃中餐麵條應該喝湯還是吃麵條?瞧瞧老外怎麼說
    義大利麵事實上中餐湯麵條應該是所有麵食中豐富性最多的一種,如:蘭州拉麵,臊子麵,骨湯麵,清湯麵,雞蛋湯麵等等,以至於一些外國人吃到中餐湯麵條都欣喜萬分。對我們來說,湯麵條的存在就是讓我們在吃麵的同時可以喝湯,乾麵條沒有湯目的也不是為了讓我們喝湯。有外國人回答道:「我會選擇喝湯,因為我從來沒有從麵條中獲得一些湯,這是一種很有趣的吃法。」
  • 這些「沒頭腦」的食物包裝,哪一種最讓你生無可戀?我先笑為敬!
    (請別問我為啥不說人)實在是太沒頭腦了!看看你有沒有同感?在這個看臉的時代,同樣的產品裡,自然要選個賞心悅目的。商家們深諳此道,所以他們在包裝這塊兒也是下足了功夫。然而,這些食物的包裝雖然有的顏值看起來很高,設計很漂亮,但實際使用的體驗卻很差。想打設計師的心都有!
  • 外國人:為什麼我用筷子吃中餐刺穿食物很失禮?回答亮了
    筷子是吃中國菜的象徵,雖然一些其他飲食文化中也有使用筷子的習慣,但從根本上講都是受到中餐文化的影響。比如吃日本料理使用的筷子,也是從中餐裡學去的。外國人為什麼吃大塊食物?這是因為他們喜歡考煎炸一些食物,而為了不讓食物烤焦烤糊,所以會選擇大塊食物烹飪。這也漸漸形成了中餐和西餐截然不同的飲食文化。
  • 外國人是怎樣吃老乾媽辣醬的?最後一種吃法讓我流淚
    我想應該是「香辣味」的吧,你們覺得呢?老乾媽吐司麵包:甜甜的吐司麵包搭配老乾媽是什麼味道呢?國外很多美食達人表示這兩種極致的味覺在口中會慢慢纏繞,經久不衰,感覺這個混合味道棒棒噠。我想這個吃法很多中國人也試過吧……西瓜老乾媽:吃西瓜你們一般怎麼吃呢?我想大部分至多加點糖而已,可是「神奇的歪果仁」居然拌上老乾媽,我實在無法想像涼性的西瓜遇見熱性的辣椒會是怎樣一番景象。
  • 外國人:我吃中餐餃子要搭配什麼菜?瞧瞧外國網友的回答
    酸湯餃子但是有意思的是在美版知乎上有外國人提問:我吃中餐餃子要搭配什麼菜?有外國網友回答道:「就我個人而言,我最喜歡的配菜是中餐餃子。還有外國網友回答道:「餃子是北方中國人的稱呼,用來描繪餃子皮和蔬菜肉製作成的食物,在南方他們統稱餃子為點心。點心的配菜有數百種之多,所以點心本身可以被認為是一種完整的套餐。如果你想配一些配菜,你可以點一道切成薄片的黃瓜醋加甜沙拉。點心並不意味著是一種非常充盈的食物,經常在吃了點心餐後的幾個小時你可能會餓了。
  • 外國人:為什麼中國人不吃奶酪?我從來沒在中餐裡發現奶酪?
    奶酪是外國人餐桌上最常見的食物之一,外國人為了吃奶酪還總結了一些哲學「擁有了奶酪就等於擁有了幸福。」可見外國人對吃奶酪的熱衷。而在中餐裡,雖然也有一些奶酪食品,但是真正運用到中餐烹飪,出現在我們餐桌上的奶酪食品就少之又少了。
  • 外國網友提問「你在中國第一次吃中餐好吃嗎」外國人怎麼說?
    在國外中餐廳吃中餐的外國人其實我們都知道在國外的中餐很少有正宗的中國菜,都是為了迎合外國人口味改良版的美式中餐,和我們平常吃的中餐在口感上有一些差距。事實上很多外國人也意識到這一點,在美版知乎提問中國菜怎麼樣?有外國網友就說:我們現在吃到的中餐都是符合西方人口味的中餐和中國人吃的中餐根本不一樣。
  • 一頓飯鎮住外國人!帶外國人吃什麼能揚我國威
    之後有很多次憤憤的想,一定要想出一種,亮出來就能鎮住外國人,安全簡單,並且不用手把手的從一開始全場翻譯解讀給小白們火鍋掃盲的,畢竟我也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吃吃吃涮涮涮上。去年,大詩人的幾個朋友要暑假去中國玩耍。
  • 在俄羅斯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他們所憧憬的和來到之後有著怎樣的變化呢?來俄羅斯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記者採訪到幾位留學學生,讓他們來談一談在俄留學的各種新奇體驗!來自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的張同學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俄羅斯美麗的秋天,俄羅斯漂亮的姑娘,都是他攝影機下最完美的素材,他來到俄羅斯已經是第5年了。
  • 外國人吃中餐的時候,都鬧過哪些笑話?
    寫了好多次中國人吃西餐的時候,鬧出的笑話,或者是該注意的禮儀,今天,小編再來說說,外國人吃中餐的時候,都鬧過哪些笑話。其實任何人都一樣,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尤其是到一個陌生的國家,很多都是需要重新學習的。不光是中國人吃西餐,會覺得繁瑣尷尬,外國人吃中餐,依然讓人爆笑不斷。
  • 外國人是怎麼吃灌湯包的?中餐別具一格的做法老外一無所知
    老外對中餐別具一格的做法一無所知啊!這讓我們又想到外國人第一次吃湯圓的故事。外國人會認為湯圓是什麼動物的蛋,因為他們覺得湯圓表面光滑,又沒有縫隙,裡面的餡不可能是人工加進去的。再舉個最簡單不過的例子,像我們吃的炒菜,外國人會因為中餐食物切得太小,認為:食物越小越烹飪起來會讓食物變得又幹又硬......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外國人第一次吃灌湯包是怎麼吃的?我們吃灌湯包的意義就是裡面的湯汁,但是外國人會把湯汁倒掉,然後吃包子皮和包子餡......
  • 外國人:在中餐烹飪中,雞肉是如何變得這樣柔軟?
    這裡說到的「中性」我門可以瞧一瞧一些外國人吃的食物,要麼不是生食(沙拉)要麼就是直接放在火上烤這種方式。像中餐用到的炒,不是在火上烤,也不是生食,但還是能把食物做熟。當然熟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外國人覺得牛排幾分熟就已經熟了,對於我們今天說道的雞肉也是如此。烤這種烹飪方式過於幹烈,食物在火焰下自然會變幹。
  • 歪果仁表示先笑為敬!
    對於這種貧乏的英語表達外國人表示先笑為敬而豆豆只想說你們都弱~爆~了~來看看正宗英語裡「路」該怎麼說吧城鎮裡的「路」
  • 外國人對中餐有哪些片面認識?聽聽網友的吐槽
    說起外國人對中餐的片面認識,我們經常能想到老外認為:中國人什麼都吃;中國人吃貓和狗;中國人除了板凳腿不吃之外吃任何動物的腿,實際上這都是對中餐片面的認識。我們並不是什麼都吃只是比他們吃的豐富一點,我們會烹飪會製作這些食物。
  • 外國人吃中餐經常吃的8道菜,網友評價:口味果然很歪果仁
    中國菜在國外有著和傳統中餐不一樣的味道,包括食材,調味品使用等等。比如在美國的中國菜,油炸、酸甜、醬汁是多數中國菜最常見的狀態,就連他們吃的米飯也不會是白米飯,而是通過炒做的炒飯,他們喜歡吃這種有味道的大米。
  • 吃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餐的態度是什麼?瞧瞧老外怎麼說
    在國外中餐那麼吃習慣中國菜的外國人對中國菜的態度是什麼?還是廉價食品?什麼都做的菜嗎?吃中國菜的外國人在一些來到我國的外國人說道:幾乎很多中國菜我都能接受,我愛它們,但我還是不會吃一些諸如雞爪,豬血的食物。中國菜這麼多也沒必要強迫喜歡它們不是嗎?
  • 外國人熱議:你認為在中餐裡什麼菜做的最好?老外的回答亮了
    就比如從麵粉的使用上,外國人會烤成麵包或做成義大利麵和一些甜點,但是在中餐裡我們用麵粉做成各種美食,在對麵粉的認識烹飪上就截然不同,那麼外人認為在中餐裡什麼菜做的最好?我們就來看看外國人是怎麼說的吧!有外國人說道:「炒土豆條(其實是炒土豆絲)餃子,小籠包,酸甜肉。我可以每天都吃,因為我喜歡吃米飯。」
  • 外國網友:我吃中餐跳過米飯是否禮貌?老外的回答亮了
    米飯作為中餐裡的一類主食,受到很多吃貨的喜愛,甚至一些人已經達到無米不成炊的地步。但是在外國人的餐桌上米飯遠遠沒有麵粉食物常見的多,而外國人吃米飯的方式也和我們不一樣,他們喜歡吃夾生的米飯,原因可能是他們不會中餐烹飪技巧中的蒸。所以也就影響了很多外國人不喜歡吃米飯。
  • 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
    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種體驗?這是許多想去該校留學的同學們想知道的,下面跟我們一起來看看去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都有哪些體驗吧!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就讀食堂體驗 說說學校裡的吃吃喝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