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這個星球的食物鏈頂層站立著一個英國男人:貝爺。
荒野求生便不說了,手撕生肉生吞活蟲,只有旁人不敢想,沒有貝爺不入口。關於為什麼貝爺什麼都能吃,我們曾進行過大膽的猜測:那估計是還是英國菜太難吃了。
| 英國名菜「仰望星空派」。世界上如果有一本最薄的書,那很有可能就是《英國美食》
不過,即使在如此可怕的英國菜與包容度如此之高的英國人面前,仍有某幾種食物被稱為「惡魔之果」,比如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皮蛋」「腐乳」「豬腳」......
但......眾所周知,人類的本質是「真香」。
| 經典美劇《生活大爆炸》《老友記》中,經典的場面就是大家抱著印有紅色天壇的中餐外賣盒子胡聊瞎侃
下館子
- 懷疑的小眼神:歪果仁真的知道啥是中國菜嗎?-
雖說當年麥當勞肯德基剛來中國時,引起了一陣潮流旋風,但十幾年過去,大家還是意識到一件事兒:不知道吃啥才吃快餐,沒時間吃飯才吃快餐,有時間有錢大傢伙兒還是得下館子。如果說......大部分歪果仁看中餐館就像我們看開封菜金拱門......?
| 下面我給大家表演一個「truely憤怒」
西方世界的三大料理分別是「法餐,日料,中餐」。雖然中餐館數目奇多,但和前兩者地位卻並不相同。外國人眼中的中餐館一般是「廣東菜館」和「川菜館」,可惜,即便這兩種,也基本被「本土化」,粵菜和川菜愛好者看了絕對要當場掀桌子噴火的那種。
| 代表性的中餐外賣:熊貓快送;一道菜6-7美金左右
比如美國的中餐會改良得較清淡、較濃稠和較甜;英國的中餐廳會推出「中西結合「」的菜式,如「枸杞燕窩鵝肝湯」;德國的中餐還被大咧咧地跟泰國菜、越南菜混在一個菜單內,唯一的區別是醬料:中餐用豆豉或者蠔油,越南或者泰國餐就給菜品澆上酸甜的醬汁。很多外國人最初了解的「中國菜」,就是這一隻「左宗棠雞」。
| 去皮雞肉裹麵粉過油炸,澆上酸甜汁和番茄醬,周圍擺一圈兒西藍花。左宗棠要是在伊犁真吃這麼個菜,可能要衝去收復肯德基
別說西方人了,我在東京的時候看到「中華料理」店的招牌和圖片,也對中國菜產生了深深的懷疑。
好吃是好吃,但你非要和我說這是中國菜?天津人吃到「天津飯」估計當場就能給日本人民演個相聲「報菜名」。
而很多歪果仁吃完中餐後,衡量它「正不正宗」的標準常常是:讓我康康有沒有幸運小餅乾?
| 很多中餐店和外賣會附贈的「幸運小餅乾」,裡面有漢字雞湯祝福
對不起,我們只有硌掉你大牙的實誠銅錢餃子。
說起來我的外國朋友剛來中國時,每一頓都想吃餃子,後來我才知道,只要是面裡有餡兒的,不管包子餃子燒麥,他們都叫「dumplings」......
蒼蠅館子
- 實誠的大胃口:吃了正宗中國菜,全世界人民都「真香」!-
但是如果中國人真的能在什麼事物上完全自信,那真的毫無疑問就是中餐——除非你真的沒吃過正宗的。
而正宗的食物,絕不是富麗堂皇的酒店裝潢,或者金光閃閃的一擲千金,世界上最好吃的中國菜只藏在兩個地方:爸媽的廚房和街角的蒼蠅館子。
中國的夜生活文化,全靠了蒼蠅館子的火鍋燒烤小炒,香飄千裡的是人間煙火氣。
所以當一個歪果仁能深入一個城市的夜晚,或者受邀到一個中國人的廚房,他才算是真正對中國菜入了門。然後大概率他們就會變成這位小姐姐:
在學校裡的煎餅果子店,每天都有青春靚麗的韓國留學生上來就招呼:老闆,來一煎餅果子加腸兒加雞柳。(當然有時會有天津小夥伴怒斥異端)。隔壁不遠的牛筋面,瑞典小哥是常客,涼皮涼麵牛筋面三拼,「少放醋多放辣」。
| 沒有人能抵得過早茶的誘惑!沒有人!!
當然,歪果仁和中國人一樣,最愛的可能還是那一鍋或紅油或沙茶或炊鍋的hot pot!
| 只要一個寢食有了一個中國留學生,一個學期下來大家都是:炸雞漢堡是什麼?我只知道火鍋!
雖然用筷子真的很難......
但是好吃嘛吃就是了!
美食麵前,人人平等;也因為人人平等,我們才能一起享受天下的美食。其實無論你是喜歡麥當勞的豬柳漢堡,還是樓下的楊國福麻辣燙,喜歡新中關裡的懷石料理,還是街邊蒼蠅館子裡的燒烤,任何美味只要和喜歡的人分享,或者享受自己獨自愉快的瞬間,都是「真香」現場。
走在街頭,最幸福的瞬間,莫過於眼前一亮,大聲喊出:「我要吃這個!!!」
作者/熊百夏
策劃/KKC
照片/網絡
// 你可能喜歡 //
你真的認識這個閉眼哈腰的「鞠躬人」?!
「南方人啥都敢往月餅裡塞」?!
小孩子才做選擇,「喜歡的風格」我們大人全!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