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還原人造肉的原貌,是植物蛋白技術60年前的智商稅還是風口?

2020-12-19 心靈修行客

隨著肯德基必勝客的人造肉製品相繼上市,人造肉板塊又火了起來,無論是從股市還是從網際網路上,他都以低碳環保為賣點。已獲得品牌商的曝光,資本方賺了皆大歡喜,什麼是人造肉?我給你一個前世今生烤架。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什麼是人造肉?目前市場上有兩種人工肉製品,一種是利用動物幹細胞生產人造肉,糖,胺基酸,油和其他營養物質「餵養」幹細胞用來保存「成長」。這種人造肉屬於真肉,跟我們平時吃的肉是一樣的,然而目前這種人造肉的成本是每公斤1萬美元,至少還有5年的時間才能大規模生產,25元一斤的豬肉不好聞嗎?

接下來,我們來談談第二種:植物蛋白人造肉製品,人造肉的主要用途材料是植物絲素,他是人造肉的靈魂!沒有他,我們吃的是一堆人工調味料,那麼什麼是蔬菜絲素呢?植物拉絲蛋白上世紀技術起源於20世紀代的歐洲,因其高蛋白、低脂肪、與肉相似的口感而被稱為模擬肉。我國早在20世紀代上世紀就開始出現植物蛋白,經過左右十年的發展,拉絲蛋白產業已初具規模,目前,國內有上千家大小拉絲蛋白生產企業,位於金字塔頂端的是雙塔集團、齊善素食者和百川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雙塔以龍口粉絲為主打產品,齊善主要銷售素食肉類,百川純植物蛋白製造商在國內市場佔有率最高,主要供應給工業端

植物拉絲蛋白的主要成分是大豆小麥等原料,他是通過物理加工、瞬間膨脹等技術生產出來的,目前市場上植物提取蛋白的價格為10-20元/公斤,主要用於速凍調理產品和休閒產品的生產。根據不同的種類,價格會略有不同,但要知道,蔬菜絲素在水中浸泡後的泡沫比是3.5-4.8倍,相當於一公斤植物絲素泡發的重量和差不多十斤左右的重量,相當於我能炸8-12個盤子浸水後。一碗麵條要一公斤嗎?

回到重點,人造肉技術上有困難嗎?我們在家裡做不難,一個簡單的擠幹水混合器可以根據我們的個人喜好進行混合和著色。不用花五六十元買一碗麵條,五六十元買排骨好吃嗎?

小編很幸運自己做了人造肉,我們將在下一期討論具體的生產工藝,綜上所述,所謂人工肉只是現有技術對原有的材料進行了升級,也可以理解為普通肉的升級版,如果你有興趣,你可以試試,以下是小編自製的人造肉製品,請在評論欄留言

相關焦點

  • 還原人造肉本來的樣子,60年前的植物蛋白技術是智商稅還是風口?
    隨著肯德基必勝客相繼推出人造肉產品,人造肉板塊又一次大火,無論從股市還是網絡一路吹捧,以低碳環保保護環境作為賣點。品牌商獲得了曝光量,資本方賺到了錢皆大歡喜,那什麼是人造肉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扒一扒人造肉的前世今生。
  • 麥當勞人造肉漢堡是時尚還是風口?或許只是比爾蓋茨的又一桶金
    可是當看到人造肉漢堡的價格後,不少網友坦言:「我還是吃肉吧!」看似又時尚又像風口的人造肉,為什麼會被網友認為只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等大佬們的「又一桶金」呢?人造肉換了一身「馬甲」後似乎成為了多時尚的東西,其實人造肉在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的我國來說並不用過多認為它有多麼的「神奇」。
  • 植物肉(人造肉)產業發展與生產技術
    從2019年開始,美國多家公司紛紛推出植物肉三明治、植物肉炸雞、植物肉漢堡等產品,受到市場熱捧;傳統肉類公司如嘉吉、泰森食品等,也均通過投資或合作進入了人造肉產業。有人預言人造肉在未來兩年內將成為重要的肉食替代品,相關新聞報導佔據了各大媒體主要版面,人造肉、植物肉一時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什麼是人造肉、植物肉,有何特點和優勢?
  • 國產素肉漢堡素肉月餅來了,「人造肉」成創業新風口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外多家企業相繼宣稱將上市各類「人造肉」食品,即將端上中國人餐桌的「人造肉」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這也將成為國內市場中利用先進植物蛋白技術製作的新一代「人造肉」食品。國產人造肉即將上線鮮肉月餅是老上海在中秋佳節的傳統美食。
  • 業內解釋"人造肉":如何把大豆等植物變得像肉
    (原標題:人造肉掃盲:要把植物變成「肉」 總共「分幾步」?)他表示,圈內不太喜歡「人造肉」這個稱呼,從專業角度講,他們研究的是「植物肉」,也就是想辦法把大豆、豌豆等植物,變得越來越像肉。要把豆類變成「肉」,任重而道遠。目前無論國內外,都還處於「第一代」植物肉研發階段,簡單來講,也就是能把豆類勉強變成接近「肉碎」的食物。但即便只是「肉碎」,也需要費幾番周折。
  • 我吃了一口號稱是新風口的人造肉,就這?
    原創 小淑女 青年橫財發展會最近,人造肉的感念有點兒火。人造肉概念最早可以追溯至7年前,有荷蘭團隊在實驗室搞出了第一個人造漢堡,花了25萬歐元。披薩這東西反正沒什麼技術難度,一張麵餅隨便鼓搗什麼上去,撒點芝士一烤,都不會難吃到哪裡去。植物肉丸+披薩的感覺就是,很想問你們為什麼要在一起?
  • 「人造肉」概念股風頭強勁 是行業風口還是炒作?機構與行業專家...
    「人造肉」概念股集體大漲5月2日,有「人造肉第一股」之稱的BeyondMeat在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掛牌上市,上市首日暴漲163%,成為納斯達克今年以來新股上市首日漲幅最大的公司。公司主營為利用大豆、豌豆等植物蛋白為原料,製作素食肉類。受此消息刺激,「五一」節後的首個交易日「人造肉」概念便在A股橫空出世,並逆市上漲成為當日為數不多的飄紅個股。
  • 肯德基、星巴克等餐飲巨頭入局人造肉,是行業風口還是資本黑洞?
    4月21日,星巴克宣布推出全新植物肉產品,包括千層面、意面、卷餅等,售價在59—69元間;星巴克將此植物肉新品作為「星善食主義」系列推出,並邀請歌手李宇春作為代言人,宣傳上標榜為100%高蛋白的健康膳食,「對自己好一點,對地球好一點」。
  • 當我們在討論人造肉時,我們在討論什麼?
    近年來,隨著大環境的推動,包括國內 2019 年豬肉價格的上漲,在疫情期間人們對豆腐等肉類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國外人造肉公司上市,國內食品公司也相繼推出人造肉產品。風行一時的」人造肉「到底是創業投資的風口,還是只是一股虛火?有不少人懷疑,」人造肉「是不是一種變相的智商稅。 與其懷疑,不如深入其中一探究竟。
  • 第一代「人造肉」產品預計 9 月面市,植物肉品牌「Starfield」與...
    「人造肉」風口助推下,植物肉迎來發展契機美國企業 Beyond Meat 上市首日大漲 163% 的成績刺激下,「人造肉」成為今年的新風口,時至今日,「人造培根」、「人造牛排」還是會輕易登上熱搜。要變成風口上的「肉」,植物肉還需要技術迭代歐美的人造肉品牌們一直以「比肉更好」作為宣傳重點,口味、口感儘量複製真肉,營養結構上也做優化,研發投入必不可少。
  • 「人造肉」來了,你要嘗嘗嗎?
    風口再大,還得拼產品力近年來,隨著素食主義、環保主義崛起,標榜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節能環保的「人造肉」正在悄悄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不少人眼中健康環保食品的代名詞。肯德基推出植物肉產品,並在北上廣深等6座城市上線;星巴克上線「植物肉」午餐菜單;美國比薩品牌棒約翰,也在中國推出首款植物肉比薩;德克士推出新型植物雞肉漢堡……在網紅爆品頻出的今天,人造肉市場正高歌猛進、越來越火。那麼,你要去嘗嘗人造肉嗎?風口毫無疑問,人造肉的風口來到中國了。
  • 鄭州人造肉素食餐廳生意火爆 專家:未來會出現越來越多人造肉...
    近日,食品企業金字火腿所推出的人造肉餅,線上銷售額僅14.26萬元,市值卻暴增超20億元,成為人們話題討論的焦點。人造植物肉,是未來餐飲行業的新風口嗎?鄭州的素食人造肉市場又是怎樣的?提取出豆子的拉絲蛋白是植物肉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大豆拉絲蛋白自身並沒有味道,那麼肉的味道又是如何做出來的呢?「任何一種味道,其實我們都可以通過不同的蔬菜的味道,按照適當的比例調出來,不一定非要使用食品添加劑才可以。
  • 走紅的人造肉是個偽命題嗎?|礪石
    人造肉裡裡外外似乎都透露著市場風口的氣息,甚至有人說10年前錯過了網際網路,現在不能錯過人造肉了。不過也有專家發來預警說:「這是一場資本遊戲,人造肉就是個偽命題。」到底誰說的有道理?本文對人造肉的來龍去脈進行了梳理,以探求這場喧囂背後的真相。
  • 麥當勞人造肉漢堡價格不菲,這很可能只是比爾蓋茨的又一桶金
    似乎是一次新的飲食革命一樣讓無數的網友和吃貨們熱議著,人造肉真的就是純素食嗎?吃素食真的就不會長胖了嗎?可是當看到人造肉漢堡的價格後,不少網友坦言:「我還是吃肉吧!」看似又時尚又像風口的人造肉,為什麼會被網友認為只是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等大佬們的「又一桶金」呢?
  • 兩種「人造肉」,植物蛋白和動物細胞,你支持哪種?
    由活牛提取的幹細胞產生的牛肉漢堡人造肉分成兩種,第一種是「素肉」一樣,由大豆等植物蛋白加工而成,比如9月份即將上市的中國「人造肉」月餅。它由北京工商大學食品與健康學院副教授李健實驗室團隊與植物肉品牌合作研發,號稱中國第一代「人造肉」產品,其口味與真肉接近,主要原材料來自於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美國最大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食品公司8月13日也宣布,下周開始售賣包括大豆漢堡、肉丸、香腸和肉餡等一系列以大豆為基礎的素肉產品。
  • 第一批國產人造肉上架了,但來路有點複雜
    導語:中國科技型人造肉公司多數不具備核心技術能力,行業相關研發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目前主要還是實驗室階段。2019年9月,初創公司「珍肉」推出了首款人造肉月餅,幾乎同一時間,植物豬肉品牌Omnipork也首次在內地公開現身,並計劃在10月進行銷售。
  • 擁有近 30 年素食製造經驗,「齊善」認為中國人造肉要靠產品和技術...
    同樣使用純植物材料,但新一代植物肉產品運用了新技術,還原度變得更高;在歐美消費者基於健康、環保、動物保護等因素而選擇「植物基」飲食的潮流下,植物肉發展迅速,根據美國植物基食品協會報告,2019 年美國植物肉保持著 18% 的高增速,市場規模短短數年就已成長到 9.39 億美元,佔據美國包裝肉零售額的 2%。
  • 人造肉初試中國市場 國內企業虛實幾何?
    相對而言,只有位於產業鏈上遊的雙塔食品(002481.SZ)的情況比較確定,該公司是目前行業規模最大的豌豆蛋白生產企業(產能全球佔比約30%~40%),豌豆蛋白的提取水平也處於行業領先,食用蛋白毛利率接近60%。作為原料供應商,雙塔食品是國產人造肉品牌珍肉和海外人造肉品牌beyond meat的直接供應商,同時還是肯德基新品植物肉雞塊的間接供應商。
  • 觀察|「人造肉」走上餐桌成新風口,全球快餐巨頭搶奪千億美元大蛋糕!
    而讓資本為之狂歡的人造肉,也已經走至全球食品行業的風口。2019年,無疑是「純素之年」的開端。隨著技術的發展,雞、鴨、魚、牛肉……在人造肉的清單上將越來越豐富。美國《麻省理工科技評論》將人造肉漢堡評選為2019年「全球十大突破性技術」之一。
  • 肯德基、喜茶、星巴克賣「人造肉」!吃它圖啥?
    第一次吃「人造肉雞塊」的市民靳女士十分驚嘆:「總之要不是提前知道這是植物肉,我真的嘗不出來。」雞塊沒什麼了不起。主要是人家的雞塊,不含一點雞肉。嚴格意義上的「人造肉」分為兩類:一是「植物肉」或「植物蛋白肉」,從豌豆、大豆、小麥中提取植物蛋白生產各種模擬肉類產品,簡單點說就是做成肉類口感的豆製品。這對於我們這個舌尖上的國家並不陌生,素雞、素肉都是我們吃了幾百年的「植物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