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解讀票價改革:調整應體現多乘坐多付費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最近,北京公共運輸票價改革引發社會輿論的高度關注。地鐵「2元時代」運力負擔有多重?現有票價政策為何要改革?票價怎麼漲才能更合理?北京地鐵運營、投資和指揮部門負責人8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就社會關心的問題一一解答。

  地鐵客流擁擠不堪,運營成本「不堪重負」

  北京地鐵系統人士表示,北京市每人2元的低票價實施7年來,客流量和運營建設成本讓地鐵「不堪重負」。

  北京地鐵昌平線西二旗站區站區長李文杰說西二旗站在2010年12月底開通時,年客運量是4萬人次,而2013年的統計數據則激增至25萬人次。3年間,客運量增長6倍還多。

  西二旗站的情況成為北京地鐵客運量在「2元時代」激增的縮影。北京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的數據顯示,從2003年至2013年,北京地鐵線路裡程由114公裡增長為465公裡,增長3倍;北京地鐵客運量從最初的4.72億人次增長為32億人次,增長近6倍。

  與此同時,北京地鐵的運營成本卻在直線上升。「從2007年至2013年7年間,北京地鐵年度基本運營成本從13.4億元增至53.3億元,增加了3倍。」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而票價水平卻從每人3.25元降至現在的2元。」

  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的數據顯示,「2元時代」的7年間,北京市政府補貼財政資金達到221億元。

  2元乘坐裡程相差200倍,調整應體現「多乘坐,多付費」

  「從最短的400米到最長的88公裡,地鐵運輸裡程相差220倍,但票價卻都是2元。」北京軌道交通路網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方介紹說,目前的單一票制並沒有體現出「多乘坐、多付費」的公平性原則,也導致了交通出行結構的不合理。

  數據顯示,現行票價水平導致軌道交通客流激增的同時,公共電汽車的客運量近年來卻持續下降。目前軌道交通承擔短距離乘客出行的比例較大,乘坐5公裡以下乘客比例佔全部出行人數的10%以上,乘坐4公裡以下乘客比例近3年呈上升趨勢。

  「當前的票價體系沒有能夠合理引導地鐵和汽車兩種公共運輸方式的客流出行分布,公共運輸方式之間的客流分擔不合理。」北京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的負責人表示,票價調整後有望實現發揮公交以承擔中短途客流為主,地鐵承擔中長途為主的均衡客流效應。

  記者了解到,在票價改革討論中,將單一票制改為計程票制的呼聲很高。目前國內除北京為單一票制外,上海等地均為計程票制。以廣州為例,其票價情況為,4公裡內2元,4-12公裡每4公裡加價1元,12至24公裡每6公裡加價1元,24公裡以上每8公裡加價1元。新加坡、首爾、東京、巴黎、倫敦等地則均採用計程票制。

  地鐵票價調整能否帶來服務水平和乘車環境的改善?

  近年來,北京地鐵乘車環境不佳、配套服務跟不上等問題常常被乘客詬病。尤其在尖峰時段站臺人員猛推乘客才能關上車門的場景屢見不鮮。

  「隨著北京市軌道交通的規模不斷擴大,未來的地鐵運營成本及更新改造指出將呈現增長趨勢。如果調整後的票價能夠覆蓋企業基本運營成本,會促進軌道交通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說。

  對於地鐵票價調整能否帶來服務水平和乘車環境的改善,北京市地鐵運營有限公司宣傳部部長賈鵬表示,公司正推動乘客服務中心的建設以及增加4G信號覆蓋。

  「在未來的地鐵規劃中,將吸引社會資本積極參與軌道交通的投資、建設和運營。」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社會投資者首先考慮的是項目的可經營性,票價調整後能更真實地反映地鐵線路的經營價值,吸引更多潛在社會投資者。(記者孔祥鑫、熊琳)

相關焦點

  • 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方案出爐
    11月21日,南京市物價局在官網發布《南京市物價局關於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與公交票價優惠政策聯動調整聽證會公告》(第2號)。與此同時,公交票價優惠政策也作了調整,乘坐公交車、有軌電車、輪渡之間換乘,乘坐地鐵換乘公交車、有軌電車、輪渡,由現行1.0元/人次優惠增加到1.6元/人次。據悉,聽證會將於12月6日(星期四)上午9:00-12:00舉行,現代快報將保持關注。
  • 常州召開地鐵票價制定與公交票價聯動調整聽證會
    根據國務院、省政府「關於城市公共運輸優先發展戰略」的指導實施意見,以及「江蘇省城市公共運輸票制票價改革」的指導意見,應科學制訂城市公共運輸多層次、差別化的票價體系,鼓勵不同方式的換乘組合,優化不同公共運輸服務方式之間的比價關係,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出行需求,引導居民更多選擇公共運輸出行。
  • 北京6年內擬再投4000億建地鐵 建議實施計程票制
    地鐵票價到底該如何調整?昨天下午,市軌道交通指揮中心、北京地鐵運營公司、京投公司相關負責人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其中,將現行的單一票制改為計程票制、對經常乘坐地鐵的長途通勤乘客給予適當票價優惠等建議較為集中。
  • 南京下月地鐵將改為按裡程計費 取消票價封頂
    此次改革一是要將區間計價改成裡程計價,今後無論再建多少地鐵線路,都按一個標準收費,二是將取消票價封頂,但是裡程單價將越遠越低。 揚子晚報記者 石小磊 官方回應 一二號線票價估計變化不大 有了1號、2號和1號南延線,越來越多的南京人愛坐地鐵,最主要就是快。
  • 地鐵票價怎麼調?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方案今天「過堂」
    現代快報訊(記者 張瑜)想知道南京地鐵票價將如何調整嗎?12月6日(星期四)上午 9:00-12:00,南京市物價局將舉行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與公交票價優惠政策聯動調整聽證會。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聽證會參加人將在會上對此前物價部門公布的聽證方案發表意見看法。
  • 獨家:與國外地鐵相比 北京地鐵票價太低
    (資料圖片)據《參考消息》駐東京、巴黎、墨西哥城、紐約、首爾記者-楊汀、李明、伍海燕、李大玖、張青報導 隨著北京市政府發文探討地鐵漲價方案,北京地鐵票價統一2元時代恐怕即將終結。作為居民通勤首選的交通工具,地鐵對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居民的生活有著重要的影響,了解全球各大城市的地鐵票價定價機制和漲價現象,對於更理性地看待北京地鐵票價的調整會有一定的幫助。市民出行第一選擇儘管人們如今擁有了許多出行方式,但在世界上許多大城市,地鐵是人們出行的第一選擇。而說到其中的原因,無非就是票價便宜、四通八達、沒有堵車煩惱。
  • 長沙市地鐵票價聽證會公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政府制定價格行為規則》《政府制定價格聽證辦法》的規定,長沙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2019年3月22日(星期五)在楓林賓館召開「長沙市地鐵票價聽證會」。聽證會參加人對此次定價方案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對地鐵票價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 城市公交票價為何調整?官方解讀來了
    票價調整的目的意義是什麼? 票價調整後的配套措施有什麼? …… 官方最新解讀來了 2020年11月18日,《楚雄市城市公交票價調整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經九屆楚雄市人民政府第58次常務會議審定通過,近期即將實施。
  • 成都地鐵票價調整聽證,八成代表贊成方案一,你會贊成嗎?
    從2010年成都第一條地鐵開通至今,成都一直使用區間計價方式,即起價2元可乘坐6個區間,3元乘坐10個區間,4元乘坐16個區間,5元可乘坐24個區間,6元可乘坐32個區間,後續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8個區間,以此類推。  但隨著成都地鐵線路、站點增加,區間站間距拉大等因素的影響,沿用6年的區間計價制,已不再能適應成都地鐵發展的需要。
  • 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投票結果出爐
    南京地鐵開通13年來,票價水平基本持平此次南京醞釀調整地鐵線網票價調整主要是出於哪些原因?現場講述票價調整必要性,紫金山記者朱旖旎攝據市物價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5年9月南京地鐵運營開始,實行按區間分段計價果制,起步價2元乘坐7個區間、約9.8公裡,3元乘坐8-11個區間
  • 南京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上多數代表同意票價上調——彌補虧損,地鐵...
    「地鐵票價適度上調,我們能夠理解,但是服務還要優化,經營更應大步跟上。」 12月6日,南京市物價局舉行地鐵票價調整聽證會,大多數代表對調價方案表示支持的同時,也對地鐵如何提升服務、經營如何挖潛,提出很多意見和建議。
  • 公共運輸票價該怎麼調?三議公交票價
    近日,北京開展「我為公共運輸價格改革建言獻策」活動,邀請市民對公共運輸票價調整方案建言獻策。這是北京首次在價格方案形成前公開相關信息並聽取社會意見,也意味著北京公共運輸票價調整進入實質階段。對北京這樣的超級大城市來說,地面公交和地鐵票價要體現出差別,引導地面公交主要用於中短途出行,地鐵承擔遠距離出行。第三個原則,是對特殊的低收入人群,可以用一定的票制體系設計來實現直接補貼。比如,根據北京的旅遊城市定位,可以發布月票、年票、按次票、通勤票、學生票、老人票等,根據不同人群的需求來制定多元化的票價。
  • 盤點全國20城市地鐵票價 單程最高44元
    但在2013年香港政府與港鐵完成的五年一度「票價調整機制」檢討中,香港政府及港鐵將市民負擔能力列入到考慮範圍,新機制為任何票價調整方程式得出的票價設定上限,以保證增幅不會逾越同期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變動的幅度。  下面,記者帶您詳細盤點全國20座在運營城市地鐵及單程票票價方案。
  • 北京地鐵票設4小時時限 中途換卡罰10倍最貴票價
    乘客刷卡進站後,須在4小時內出站,否則將按單程最低票價補交超時車費後才可出站。  地鐵票價還沒調整,網上已經瘋傳各種逃票攻略。昨日,北京地鐵通過官方微博首次回應:乘客乘坐軌道交通,從刷卡進站計算,一次行程在付費區內最多停留4小時,超過4小時的按單程最低票價補交超時車費出站。  4小時是否夠用?
  • 青島地鐵票價聽證會:多數代表認為3元起步偏高
    3元的票價方案偏高,並就特殊群體優惠方案、票價動態調整機制等方面提出建議。青島市物價局價格管理處副處長蘇長徵介紹了遵循的公益性、可持續發展、合理比價、統籌線網、遞遠遞減五項定價原則,並詳細介紹了兩套票價方案,:  方案一:起步價3元,起步裡程8公裡。8~17公裡(含),票價為4元。17~27公裡(含),票價為5元。27~38公裡(含),票價為6元。超過38公裡後,票價每增加1元,可多乘坐20公裡。如3號線全程最高票價為5元,11號線全程最高票價為8元。
  • 長春市地鐵票價聽證會25日舉行 您關心的都在這兒!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在遵循公益性、可持性發展、合理比價、遞遠遞減、統籌線網原則下,價格部門參照國內地鐵城市票價水平,擬定了兩套地鐵票價方案。  方案一:起步價為2元6公裡,每增加1元,可繼續乘坐6、7、8、9、10公裡。
  • 地鐵票價聽證,這些建議為啥被否
    長沙地鐵3、4、5號線票價怎麼定?3月22日,長沙召開了「地鐵票價聽證會」,會上聽證參加人對聽證的地鐵票價方案表示理解和支持,同時也對票價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設性意見。針對聽證參加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長沙市發改委經多次研究並報長沙市政府批准,作出了長沙市地鐵票價的定價決定。
  • 搜狗地鐵票價計算器更新北京地鐵計價
    10月28日,北京公交地鐵調價聽證會結束,其中地鐵調價方案二獲得多數與會代表的支持,由於採用分段計價而非按站計價,因此很多人對具體的費用存在困惑,不知道調價後自己到底要花多少錢。搜狗地圖為此已同步更新了「北京地鐵票價計算器」,直接根據多數人支持的地鐵調價方案二規則,給出對應線路的乘車費用,讓用戶對漲價後的票價一清二楚。
  • 發改委談交通調價必要性 擬建動態調整機制
    按照多乘坐多付費的公平性原則,本次方案提出實施計程票制。考慮到票制票價調整使較長距離出行及通勤人員的支出相比單一制增加明顯,在方案設計中採取了針對性措施降低對其影響。1、按照 遞遠遞減的方式設計加價裡程,每1元的加價裡程方案一從3公裡到6公裡、12公裡、再到18公裡,方案二從6公裡到10公裡,再到20公裡,每公裡的加價費率隨著乘坐裡程的延長大幅遞減,單位加價距離是國內最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