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觀魚勝過富春江,從詩中觀魚,感悟人生哲理!

2020-12-15 品讀好詩詞

炎炎夏日,不如尋一湖水碧潭處,臨水觀魚。湖水碧玉,楊柳嫩荷,涼風濃鬱,意境悠然,看魚翔淺底,競類自由。

人生忙忙碌碌,有時卻沒有小魚般自由自在,正如詩人蘇舜欽的詩句"我嗟不及群魚樂 虛作人間半世人"。

觀魚可以如「故山期採菊 秋水憶觀魚 」般陶冶情操、閒適自得,也可以感悟「子非魚,安知魚之樂?」的人生哲理。

觀魚勝過富春江,從詩中觀魚,感悟人生哲理!

題傅侍郎寒碧十五韻-觀魚

宋-陳宓

燕忙將水撇,魚樂欲空跳。

此意誰能會,光陰靜裡消。

秋塘觀魚

宋-陸文圭

野塘落芙蕖,下有潛鱗躍。

漁多罟日深,闥闥方自樂。

花港觀魚

宋-王鎡

桃花落盡杏花嫣,碧港紅沉水底天。

山雨忽晴風亦退,釣魚人在小湖船。

春日亭上觀魚

宋-朱淑真

春暖長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無欲透龍門志,只待新雷震一聲。

玉泉觀魚

宋-胡仲弓

一潭秋水淨無塵,付與群魚東性真。

鎮日倚欄看未足,豈知滄海有修鱗。

小桃源入三巖觀魚

宋-汪元量

眉州城外小桃源,行入三巖澗水喧。

人近碧潭才撫掌,喚魚出沿跳龍門。

滄浪觀魚

宋-蘇舜欽

瑟瑟清波見戲鱗,浮沈追逐巧相親。

我嗟不及群魚樂,虛作人間半世人。

玉泉觀魚

宋-鄭清之

金鱗玉翅舞漣漪,雷雨休言變化遲。

尺水能開千裡潤,看來端的是龍兒。

石潭觀魚

宋-蒲壽宬

拂石搘頤久,閒心寂似初。

不知渾是水,寧覺我非魚。

欲數猶疑幻,相看若在虛。

星星雙鬢影,何事入方諸。

川上觀魚

宋-邵雍

天氣冷涵秋,川長魚正遊。

雖知能避網,猶恐誤吞鉤。

已絕登門望,曾無點額憂。

因思濠上樂,曠達是莊周。

鷓鴣天

宋-戴復古更

圉圉洋洋各自由。或行或舞或沈浮。

觀魚未必知魚樂,政恐清波照白頭。

休結綱,莫垂鉤。機心一露使魚愁。

終知不是池中物,掉尾江湖汗漫遊。

玉泉觀魚

近代-李冰若

玉泉五色魚,悠悠戲漣漪。

揚鰭水潑潑,噴沫珠霏霏。

日午塔影直,食飽魚身肥。

長作池中物,如何化龍飛。

相關焦點

  • 富春江 印象
    回望歷史的長河,無數文人墨客曾漂流過富春江,並留下大量詩詞佳作。南朝文學家吳均稱它是「奇山異水,天下獨絕。」;宋朝詩人蘇軾說它是「三吳行盡千山水,猶道桐廬景情美。」;元代吳桓贊它是 「錢塘江盡到桐廬,水碧山青畫不如。」
  • 觀魚時,古人在想什麼
    意思是說,觀「魚躍」需在日暮之際,月光之下,此時潭底的白沙與秋月遙相呼應,宛若仙境,而遊魚一躍,仿佛在水中作畫,圓波處處,漣漪頓起,這便是大詩人李白觀魚的樂趣。  明代張謙德《硃砂魚譜》還談到,清晨、月夜、微風、細雨中觀賞「魚躍」,又別有趣味。
  • 富春江與嚴子陵釣臺
    富春江靜靜地流淌,在那個周日,它把一個片斷放大給我們看。出杭州,向西南,過富陽,入桐廬,車行兩小時,富春江邊隱逸著的嚴子陵釣臺,在萬木蔥蘢中,就展示在我們面前。    富春江是美麗的,但一直低調寧靜。
  • 毛澤東的這首詩告訴我們:牢騷太多,只是因為自身的格局不夠
    他的詩詞,開拓了我國古典詩詞的新天地。而在他眾多的詩詞裡,有一類屬於「和詩」,針對他人的來詩,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往往振聾發聵。《和柳亞子先生》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 唐詩宋詞裡的富春江
    歷任侍御史、左補闕、中書舍人、戶部侍郎的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吳融,想來某一天曾溯江而上,遊歷了富春江。詩人為整條江的美景所感染,詩興大發,寫了兩首《富春》。這首七律從「水送山迎入富春」起筆,到「不敢停橈更問津」收尾,視野幾乎觸及到整條富春江。「一川如畫」是這首詩的點睛之筆,用濃縮的語言形容富春江如畫美景。
  • 富春江畔:訪東漢隱士嚴子陵釣臺
    富春江山秀,垂釣日月情。嚴子陵釣臺:位於桐廬縣城南15公裡的富春山麓,是著名東漢古蹟:高士嚴子陵不應光武帝劉秀之召,拒封「諫議大夫」,來此隱居垂釣,聞名古今。嚴子陵:浙江會稽餘姚人。少有高名,與劉秀同遊學。歸隱富春江釁,耕釣以終。釣臺分東西兩處,均為高約70米半山上的磐石,相距80餘米。
  • 詩詞中的九大人生哲理,讀一遍,思索一遍,體悟大有不同
    為什麼要讀點詩詞?簡單來說,詩詞中有唯美的意境,還有豐厚的人生哲理。古人常用詩詞來寄寓理想,表達哲理。許多哲理詩詞,別開生面,既充滿哲理,又飽含趣味。後半段雖寫仲春觀花的慣常盛況,實際卻更加反襯出早春的獨特與詩人的慧眼。詩篇從「詩家」的眼光來寫,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種創作見解:即詩人必須感覺銳敏,努力發現新的東西,寫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複那些已經熟濫的舊套。
  • 毛主席誕辰126周年 重溫偉人詩詞
    今天是毛主席誕辰126周年紀念日,我們精選部分毛主席的詩詞,一起重溫、緬懷!七律·答友人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裡盡朝暉。七律·人民解放軍佔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 羊續:詩詞中與魚相伴卻吃不到
    本篇就來看看羊續在詩詞中的形象。《後漢門·羊續》 唐 周曇魚懸潔白振清風,祿散親賓歲自窮。「羊續懸魚」是個著名典故,他喜好吃魚,但為了防止官吏富豪送禮,就將府丞送的鮮魚一直懸掛在府中】《蒙求》 唐 李瀚時苗留犢,羊續懸魚。
  • 蘇軾在杭州寫的《行香子》,唯美而婉約,也體現了他豁達的人生觀
    蘇軾填的詞,格局很大,在他眼中,任何事物都可以入詞,任何人生的感悟也都可以融入他的詞中,蘇軾從不會像太平宰相晏殊一樣,將詞局限在一個狹小的圈子中,只能抒發富貴閒愁之感。蘇軾填詞的廣泛性,與他坎坷而奔波的一生有著密切的關係,他的三次貶謫生涯便是最好的見證,正可謂「窮而後工」。
  • 古人隱居十六觀
    此典後來經常出現在文人詩詞中。南宋陸遊《春晚村居雜賦絕句》之五:「澆書滿挹浮蛆甕,攤飯橫眠夢蝶床。」詩中的「尋真」「蓬萊」「採芝」等明顯是道家之語,是詩人對神仙生活的嚮往,即對道家之隱居生活的嚮往。另外,傳說蘇軾閒居在樂山龍泓山的一座廟宇時,常去江邊洗硯,河裡有一種魚原本體色不黑,因嗜食他洗硯的墨水,久而久之,身體就漸漸變得黑如濃墨。至今龍泓山還保留著蘇軾的「洗墨池」遺址。池上方還刻著「魚化龍」三個醒目大字。
  • 獨步蒼龍詩詞:君觀我是池中物,我笑君為困世人
    網名:獨步雲天我蒼龍筆名:獨步蒼龍性別:男性格:皮龍不求詩人之名但求詩人之心曾扯了一波關於詩詞鑑賞、審美之雜談,見【蒼龍詩詞觀(完整版)】,認為「詩詞鑑賞理論應兼顧「作者,讀者,作品」三者(即文內和文外),文內要發揮文字客觀性,文外發揮讀者審美主觀性)【底層務工人】七絕/獨步蒼龍客子歸家常暫住,空留老者務農田。
  • 浙江杭州雲棲竹徑、六和塔、花港觀魚旅遊景點遊記
    古詩中有「千竿竹密,流水青山如畫」之說,體現了雲棲的特徵,竹子,優雅、典雅、不俗,甚至隱逸的形象符號,出現在文人的詩、書、畫中,成就了竹林七賢的美好故事,見證了劍客的劍刃對峙,搖曳在瀟祥的明珠殿,那種偉大而優雅的感情深深地紮根在每個人的心中。這個窪地裡的竹海,大氣遼闊,是一片沒有泥土的淨土,人們走在鋪滿石頭的皇家大道上,不想大聲說話,他們擔心發聲的呼吸會玷汙這個不朽的人居住的地方。
  • 朱熹最負盛名五首哲理詩:「詩」之意境與「理」之妙趣同在
    朱熹最負盛名五首哲理詩:既有「詩」之意境,又有「理」之妙趣朱熹是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教育家、詩人。因為有深厚的理學功底,所以朱熹的詩往往富含哲理。這種哲理詩是哲學家在觀察大自然過程中的「突然感悟」,以詩歌的美學形式呈現出了。於是,朱熹的哲理詩既有「詩」的意境,又有「理」的妙趣,可謂詩歌史上別具一格的存在。
  • 有趣而又富有哲理的「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讓我們明白了什麼?
    道家二祖之中,老子通常是直指大道,是否明白全靠自悟;莊子善於講故事,從日常生活的故事中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哲理。惠子是莊子的好朋友,雖然惠子曾高居魏國宰相,但他們之間的對話毫無地位差異。他們之間的對話最有名就是《秋水》篇中的「濠梁之辯」,這是《莊子》一書中一個有趣而又富有哲理的故事。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tiáo)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
  • 詩海泛舟|詩詞讀到最後,還是這偉人的詩,大氣磅礴,鏗鏘有力!
    白居易醉心於江南春色,《憶江南》傳世於今;蘇軾感懷身世際遇,借春光抒寫《蝶戀花》;杜甫的《春夜喜雨》融情於景,讀來朗朗上口;毛澤東詩詞裡的春天,則是大氣磅礴,鏗鏘有力!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清純和雅,語言溫婉秀潤,情意綿長,看似清淡,味之彌甘,很有啟悟和感化力量。《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久有凌雲志,重上井岡山。千裡來尋故地,舊貌變新顏。
  • 腹有詩書氣自華,飛花令裡讀詩詞——100句(觀)篇
    《天台曉望》 唐·李白53、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雲委江之湄。《競渡曲》 唐·劉禹錫54、 天涯非日觀,地屺望星樓。《久客臨海有懷》 唐·駱賓王55、 觀書散遺帙,探古窮至妙。《南山詩》 唐·韓愈59、 樓觀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頭先白。《滿江紅·江行和楊濟翁韻》 宋·辛棄疾60、 先賢憂民詐,觀跡成綱紀。 《蒼頡臺》唐·李鹹用61、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 「三等獎」富春三小四(5)班 喻翎棟《美麗的富春江》
    一句美好的話,一本有益的書,一首優美的詩……都能讓人感受到美。而在我眼中,那如詩如畫的富春江最能讓人感受到富陽之美。蜿蜒的富春江,如同一條飄逸的絲帶披在了富陽的肩上,將富陽城隔成了南北兩半。江上有一座小島,叫新沙島。在春、夏兩季,島上的樹木鬱鬱蔥蔥,一片綠色。
  • 「即空即有」的「準提心月輪」觀—準提法修持方法
    三、「四大」由「空」來,化境意身出「…觀想虛空與我無二之中,十方起大風輪,風融於火,火融於水,水融於金剛地,地上湧起八葉巨蓮,放射七彩光明。…」接著,自「空」中起了方位的觀念,風大由此而生,再而火大、水大形成,最後造就了堅固的地大,一切皆由「空」而出,有如地球之形成過程,也反映出吾人身體「四大」之變化。
  • 書法賞析:杭州西湖御筆「花港觀魚」碑,「魚」字少一點怎麼解?
    【麓風軒】跟您一起賞書法——網友問:杭州西湖的康熙御筆「花港觀魚」碑,其中這個「魚」字為什麼少一個點?到底寫得好還是不好?麓風軒認為,從書法的角度來分析,康熙御筆行楷「花港觀魚」碑的「魚」字,少寫一點,顯示了康熙皇帝的高超書法技藝,若是寫成四點,不僅不好看,反而有可能成了敗筆!一、為什麼說若是寫成四點就成了敗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