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護士,卻和醫生一樣坐門診;和醫生一起參加疑難雜症的會診;還經常被邀請外出講課、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肛腸科護士長、主任護師、腸造口治療師陳愛華。
在新加坡初識「造口護理」
1966年2月,陳愛華出生於莘塍南垟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小學、初中均就讀於莘塍。1984年,她從溫州市二醫護校(中專)畢業後分配到溫州市中醫院工作,1990年調入溫州醫學院附屬二院工作至今。陳愛華是一個熱愛學習的人,參加工作後還一直利用空餘時間和同事一起到外國語學校學習英語。「基礎不好,可以用勤奮來彌補。」不管颳風、下雨,陳愛華總是堅持每周兩次到學校上課。這為她的英語水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她出國培訓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1995年下半年,中國人才培訓中心發起「護士出國培訓」計劃,在全國範圍內選拔優秀護士到新加坡的大型醫院進行培訓。得知這個消息後,陳愛華認為這是提高自己業務水平的絕好機會,馬上向醫院報名。經過溫州地區初步選拔,陳愛華和另一名護士脫穎而出,到杭州進行外語和技能學習,並通過了全國出國培訓備選人員外語水平考試和新加坡專家的面試,拿到了去新加坡培訓的名額。
1996年6月1日,陳愛華飛赴新加坡,開始了她在新加坡中央醫院為期2年的培訓生活。新加坡中央醫院是新加坡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大型綜合性臨床教學醫院,承擔著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南洋理工學院和新加坡護士學校的臨床教學任務,2005年被美國醫療機構屬下的國際聯合委員會認證為全球第二大醫院。
剛到新加坡,面對陌生的工作和生活,陳愛華感到不適應,工作狀態也不是很好。「新加坡中央醫院對護士的要求非常高,前來培訓的護士前半年進行系統的理論學習,然後才能到病房參加護理工作。」她說,「當時我非常想家,想念丈夫和7歲的女兒,但為了專業上的深造,我必須把全部心思放在學習上。」很快,陳愛華就調整了心態,變思念為動力,白天上課,晚上去夜校練口語,日子過得很充實。一個月後,她就適應了在新加坡的生活和工作。
半年後,陳愛華如願進入肛腸科病房工作。新加坡中央醫院以病人為中心,為病人提供的貼心關懷和卓越服務為工作理念。病人住院後,家人不用在醫院陪護,醫院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安排一組不同級別的護理團隊照顧患者。因此,每個護士的工作都很忙,幾乎沒有休息時間。病房裡很多病人都是結腸癌、直腸癌、膀胱癌患者,做過造口手術。有一次,陳愛華發現同事Aziza用一種特殊方式給一位重症患者的傷口做護理,一段時間後效果非常好,也沒有留下明顯的傷疤。這讓陳愛華非常好奇,在她的職業生涯中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事,於是就向Aziza了解這是哪種護理方式。Aziza是一位馬來西亞人,為人特別樸實,她告訴陳愛華這是傷口造口治療,能使腸造口患者以及一些傷口感染癒合不佳的疑難病症患者在短時間內得到康復。陳愛華覺得這種治療方法很適合推廣,經常一有空就向Aziza學習傷口造口治療。
開設第一家護士門診
回國不久,陳愛華走上了護士長的崗位,她努力把新加坡的護理理念進行實踐推廣,倡導整體護理和賓館式服務模式,受到病患的好評。造口傷口護理在國內是一門新興學科,專業化護理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為此,2005年2月,陳愛華來到廣州由中山大學與香港大學合辦的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進行3個月的學習,取得了「國際造口護理治療師」證書,成為溫州地區第一個擁有該資質的護士。
2005年8月,學成歸來的陳愛華在醫院的支持下,開設了造口傷口門診,每周二下午對外開診。這是溫州市開設的第一家造口傷口門診,也是第一個由護士坐診的專家門診,在業界引起了很大反響。溫州市造口協會會長、溫醫附二院肛腸科主任劉長寶評價說,只有那些擁有紮實的護理基礎知識和良好的溝通能力的專家型護士才有資格開設該門診。
造口傷口門診解決了許多患者的切膚之痛。一位腳趾處傷口嚴重潰爛的四川籍工人餘先生就慕名前來向陳愛華求助。為了治好腳上的傷口,餘先生輾轉多家醫院,花光了打工所攢的積蓄,但病情未見好轉,骨科醫生看了他的傷口,給出了「截肢」的診斷。後來,他得知溫醫附二院開設了造口傷口門診,就抱著最後一絲希望來試試運氣。陳愛華看了局部傷口後,給他制定了一整套傷口處理計劃,從局部清創開始,再到高新敷料的局部應用,一周後傷口開始好轉,一個月後傷口竟然奇蹟般癒合了。餘先生激動地說:「那麼短的時間,花那麼少的錢就治好了困擾我一年多的病,實在是太神奇了!」
象餘先生這樣的病例在陳愛華的日常工作中數不勝數,病人們也和陳愛華成了好朋友。現在醫院裡但凡遇到造口病以及一些疑難的傷口處理,都會請陳愛華來幫忙。在她的工作電腦裡、手機上,都可以看到「經典病例」:那些「慘不忍睹」的傷口在陳愛華妙手呵護下逐漸癒合。
陳愛華說,在國外,「造口護理治療」無論理論研究還是執業方面都很成熟,專科護士在傷口用藥等方面還享有處方權。為了緊跟國際高端腳步,陳愛華利用業餘時間刻苦鑽研,撰寫學術論文。近年她應邀到美國、加拿大、臺灣、香港等地參加學術會議,與同行交流經驗。
開辦造口培訓學校
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渺小的,陳愛華把眼光放在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上面,積極推廣造口傷口治療護理。她在工作之餘還積極在醫院內參與創建造口、創口護理小組,和臨床經驗豐富的醫生一起,定期為小組成員進行系統講解造口、傷口相關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2009年,由溫醫附二院和溫州醫學院護理學院合作開辦了浙江省惟一一所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溫州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陳愛華擔任學校的負責人。她說,開辦這樣一所學校不容易,先進的造口傷口治療理念來自國外,她會經常利用自己的資源優勢,邀請美國、加拿大、泰國、香港、臺灣等地的造口治療師來學校授課,學員結業後就可獲得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認可的結業證書。
據了解,溫州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對學員的自身要求很高,需醫院主管護士以上級別、有一定英語基礎的護理人才有資格報名。過去3年裡,該校在陳愛華的帶領下,為全國各大醫院培養了48位擁有國際造口治療師認證資格證書的高級專科護士。
個人簡介
陳愛華,1966年出生於莘塍南垟村。現為溫醫附二院肛腸科護士長,腸造口治療師,主任護師。此外,她還兼任溫州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腸造口分會副主任委員、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會員、世界造口治療師協會教育委員會會員。
擅長「造口」病以及疑難複雜傷口的護理與診治。
閱讀背景
「造口治療師」,指專門從事造口、傷口護理,造口手術病人術前、術後的宣教、諮詢,包括在術前造口部位的選擇,術後飲食、生活,以及出院後的護理等方面提供諮詢的專門人員。
同時也可以為長期臥床、神經營養不良引起褥瘡,還有糖尿病足、下肢靜脈曲張潰瘍、燙傷及各種原因引起的皮膚潰爛等患者提供專業前沿的護理服務。一名造口治療師要經過長時間的專業培訓,並通過考試後才能獲得國際認證的造口治療師資格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