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新聞讓全國上下的老師們表示「眼紅」。
9月10日教師節當天,浙江金華當地媒體公開披露,教師收入已超公務員,有的地方教師年終獎超過9萬元。
記者金華市教育局獲悉,「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收入水平」這一規定,我市已基本落實,各縣(市、區)都積極穩妥做好經費預算,制訂教師待遇落實實施方案,加快建立中小學教師工資收入與公務員工資收入長效聯動機制。在出臺公務員獎金政策時,同時間、同幅度考慮中小學教師,像2019年浦江、武義等地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已高於公務員。
目前,各縣(市、區)都做到了及時補發義務教育階段教師與公務員工資收入差額,持續提升教師年終考核獎。義烏市教師年終獎從2018年的每人84800元提高到2019年的91800元,增幅達8.2%;永康市補齊2017年教師與公務員年終獎金差額5000元,並從2018年開始教師年終獎金參照公務員標準執行。
此外,市教育、人力社保、財政等部門要求,各地要大幅提高班主任津貼,適時提高農村教師待遇,大力安排教師發展獎勵資金,持續提升教師能力素質。比如,金東區教育發展獎勵專項獎金總額從每年300萬元提升到500萬元,金華開發區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專項經費由每年1000萬元提高至2000萬元,東陽市名優教師獎勵總額提高至1100萬元。
消息一出,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了網友們的廣泛討論。
網友叫好的同時,紛紛表示恰了檸檬,慕了酸了:
然而對於老師來說,「提高教師待遇」已經是老生常談。
2016年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落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政策。同年頒布了《鄉村教師支持計劃(2015-2020年)》,提到「全面落實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依法依規落實鄉村教師工資待遇政策」,其核心就是要增加教師工資。
2017年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2017年工作要點》中,「強化教師待遇保障,努力提升教師社會地位」再次被重點列出。
2018年
國務院印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中明確提出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地位待遇,真正讓教師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
教育部印發了《全力保障義務教育教師工資待遇 不斷提高教師職業吸引力》的通知,提出建立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認真落實中小學教師基本工資定期調標、績效工資、鄉村教師生活補助和鄉鎮工作補貼等政策,不斷改善中小學教師待遇。
2019年
國家印發《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指出要完善中小學教師績效工資制度,切實提高教師待遇,使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並且在這次改革中落實增加對邊遠地區的津貼,鄉鎮工作的補貼,以及艱苦邊遠地區鄉村教師的生活補助政策,完善教育待遇政策。
2020年
……
細數近年國家頒布的政策、下發的通知,「提高教師待遇」一直都處於「提上議程」的狀態。但每年都在提,老師每年都在等……
就連媒體都在說:「提高教師待遇,說多少遍都不為過!」但老師內心的聲音卻是:如果能夠及時解決問題落實政策,也就不用每年反覆說了,不是嗎?
一邊是工作家庭上的壓力、周圍人的不理解、社會風評,一邊是情懷、夢想、責任……待遇跟不上,老師的職業天平每天都處在嚴重傾斜的危機中。
其實老師們想要的很簡單,就是收到與付出同等的回報。每個人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價值被肯定,而談錢,就是對老師的尊重。
好在的是,為了提高教師待遇,各地動作不斷。政策落到地方,也確實頗有成效。除了金華,貴陽市也已經達到了教師平均工資高於當地公務員的水平。
據人民日報報導,貴州省貴陽市也已經實現了教師工資待遇不低於當地公務員收入水平的工作目標。報導稱,2019年貴陽市義務教育教師年平均工資收入達10.91萬元,高於當地公務員年平均工資收入0.6萬元。
「工資雖然低得讓我們抬不起頭來,但我們依舊在教孩子抬頭做人。」
不管工資、待遇如何,老師們仍然在實現著自我價值。保持初心、扛起責任,用堅持換來了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不斷提升自我,才不懼世界的瞬息萬變,一路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