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蔡少芬曾在某檔節目以《甄嬛傳》的皇后角色扮相出現,在介紹自己的時候,對觀眾來了一句:「本宮是烏拉那拉氏宜修。」這句話本身沒有任何笑點,但配上蔡少芬的粵式發音,就顯得格外有趣,為此網上流行起一句調侃性質的名言: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蔡少芬講普通話。
口音歷來是區分地域的活標籤,大氣豪爽地說一句「你幹哈呢,你是哪旮旯的」,立馬就能猜出你是東北人,嬌滴滴地冒出一句「你造嗎」,必定是臺灣人無疑。
近日,印度人稱自家英語最純正的採訪視頻流出,受訪者信誓旦旦地表示,印度略帶咖喱味的英語發音,才是最符合英語本質的語言。
由於歷史因素的影響,印度曾是英國幾百年的殖民地,相比於自家語言印地語,印度年輕群體正逐漸試著拋棄印地語,轉而學習英語這一世界範圍最廣的語種。
英語在印度的普及率非常高,印度人講起英語來,語速也是快得驚人,伴隨著咖喱味發音帶來的莫名喜感,經常遭到其他國度人民的嘲笑。然而印度人卻是格外不服氣,直接反擊中國和澳洲的英語發音:「我們印度英語才是最純正的口音。」
這一回應使網友笑得前仰後合,英語發音堪稱印度網友的迷之自信。在英國一家電視臺的採訪視頻裡,記者問起印度熟練掌握英語的人口比例是多少,穿著紅色上衣的絡腮鬍大叔自信滿滿地回答:「大約40%,差不多接近這一比例。」
當記者採訪到兩名學生模樣的青年時,其中一位膚色較為深的男生直截了當地說:「去印度各大中小學看看,根本沒人在說印地語,因為所有的教學授課用的都是英文,所以我覺得大概有70%到80%的印度人在說英文。」
看來第一位大叔的自信還是保守的,這兩名學生談起掌握英語的人數比例更是高得嚇人。等到記者問到一名女學生的時候,女生乾脆回答:「跟印地語相比,英文現在對我們來說才更重要啊,而且我認為50%的人能夠講一口流利的英文。」
記者繼續問到第二個問題,有一種說法認為印度英語口音濃重,你認同這種說法嗎?
一名背著書包的少女點頭表示贊同:「我認為是有一點。」那位紅衣大叔則斬釘截鐵地否認:「我們說的就是地道英文啊,怎麼會帶有口音,印度英語就是正宗英語,就這麼簡單。」
來自南印度的一個小哥則解釋道:「是有一點口音,但對我們印度人民來說不算問題,因為我們交流就是用這種口音。」
緊接著,記者問起第三個問題,你知道外國人經常嘲笑印度人的英語發音嗎?
接受採訪的女孩再次點頭:「是,我知道這件事,但我自己從來沒被嘲笑過發音,就像我幾個定居在美國的表親,他們講英文的時候也是帶著口音,我感覺這就是種族歧視吧。」
那位紅衣大叔繼續不容置疑地反駁:「我去了美國,才覺得他們講的英文是錯誤的,然後我就盡情去嘲笑他們,互相傷害唄。」
對於印度英語口音被嘲笑的說法,反擊也是五花八門、各式各樣:「他們的口音才難聽,就像是吐了一口痰,我認為外國人的學習我們的英文才對。」「實在太無聊了,我才不管別人怎麼想,我覺得跟別人交流時,對方能理解我的意思,我認為這是西方人對我們的成見。」
許多接受採訪的印度人,表示嘲笑印度英語發音,是對印度的一種冒犯,甚至有人質疑法國人和俄羅斯人的英語發音,尤其是澳大利亞人的發音,簡直是聽不出來。
一位印度女孩用無可奈何的語氣說道:「這或許因為英語語法的差別,我覺得中國人的英語口音非常搞笑,因為他們不會用地道的英語語法表達。」
不得不說,這段採訪視頻引起了我的不適,特別是在即將結束時,兩位印度學生嘲笑中國式的英語,像是在說另一種語言。
視頻裡的受訪者可謂是把世界各個國家的人民得罪了個遍,頗有種蘇大強的即視感:「我不管,我不看,我們英語最正宗。」
對於印度人在英語發音方面的自信,你又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