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定意義上說,兒童在童年時期的發展狀況,影響了兒童一生的成長和發展。以往,人們雖然缺乏相應的科學知識,但通過祖輩無數代的實踐,逐漸認識到兒童早期發展的重要性。常聽人說:「三歲見老」、「三歲定八十」,這就是古代重視早期育兒的真實寫照。
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像「三歲定八十」這樣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回答是肯定的。兒童三歲前有多個發育的關鍵期,父母若能在這些關鍵時期內,對孩子進行科學的關懷與引導,就能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使孩子更有可能獲得更好的未來。那麼,孩子三歲以前都有哪些發育關鍵期,父母在這些關鍵期內又該怎麼做呢?
細心的家長可能會發現,很多孩子都有一個「壞習慣」,那就是經常把自己的手放在嘴裡吸吮。有時候孩子們還會把隨手拿來的物件放在嘴裡「品嘗」,既不衛生,也不安全。家長們對這種現象都感到十分頭疼,認為這是孩子染上不良習慣的表現,必須要儘快加以糾正。
不過家長們對此不用過於擔心,因為這正是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的信號。當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感覺器官的發育並不完備,因此嘴巴就成了孩子了解周圍事物和環境的一個重要方式。經常把手放在嘴裡,或者嘗試用嘴去咬、吸吮玩具等物品,恰恰是孩子正在主動探索世界的信號,這意味著孩子對自己周圍的環境特別感興趣,大腦發育也較為正常。
當孩子進入口腔敏感期一段時間後,就會逐漸進入到手部敏感期。這一時期的孩子特別活潑好動,非常喜歡用自己的小手去觸碰、抓、握、拿身邊各種各樣的物品。這些主要通過雙手來完成的動作,在幼兒發育歷程中有個專用的名詞,叫做精細運動。孩子是否能快速掌握精細運動,與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體協調性發展密切相關。
針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家長們要注意給孩子創造充足的活動空間。既然孩子喜歡用手去抓各種各樣的物品,那就讓孩子抓個夠好了。通過讓孩子不斷地用手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們就能夠充分激發孩子的腦部功能,加速孩子的智力發育。
這個時期可謂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之一了,而進入語言敏感期的孩子,其外在特徵也很明顯。他們會自己獨自一人自言自語,會和自己的玩具說話,甚至自己一個人嘟囔一些我們聽不懂的話。這些在家長看來感到「無釐頭」的行為,暗示著孩子的語言能力正在快速發展。
對於進入語言敏感期的孩子,我們要儘可能地給孩子創造說話的機會。我們既要在平時主動陪孩子說話,又要讓孩子被動地處在較為活躍的語言環境中。多給孩子看一些針對語言啟蒙而製作的動畫片,是個比較好的選擇。另外,我們對孩子「自言自語」的情況要有足夠的理解,不要隨意打擊孩子說話的積極性。
「三歲看到老」絕非一句空談,這句話的背後有著豐富的育兒道理,值得家長們好好品味。孩子的一生,當然不能完全被這幾年的時間所決定,但如果我們能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抓住孩子成長發育中關鍵的口腔期、手部期、語言期這三個時期,給孩子足夠的幫助和引導,這將對孩子未來的成長起到很大的幫助,甚至真的有可能改變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