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實踐方法

2020-12-14 騰訊網

作者:新風學術網

(一)適應信息化改革圖書館管理理念

如今的時代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就不能夠停留在過去的模式上,而是要加大創新力度,保持與時俱進的前進方向。高校圖書館現代化管理是一項複雜的工作,要保證這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首先就需要加大管理理念的創新力度。在過去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側重點放在了補充館藏資源上,一味強調資源的豐富,但是並沒有高度重視師生的借閱需要,導致師生的多元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也因此制約了圖書館資源價值的發揮。科學化的管理模式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所以在全新的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應該著眼於師生的閱讀瀏覽需求,革新管理服務觀念,開展精細化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將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觀念貫穿全過程。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對圖書館管理思路進行創新,助推圖書館多元化建設,延伸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功能,尤其是要強化教學管理與圖書館管理的整合力度,通過整合探索提升圖書館的管理質量。

(二)落實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

構建系統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必然方向。高校圖書館需要明確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並根據圖書館工作的具體需要對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完善。首先要把落實高校圖書館信息一體化管理放在重要地位,簡單來說就是在管理實踐中將信息技術的諸多新特點與新趨勢融入到高校圖書館管理當中,實現高校內部不同類別文獻信息、技術智力資源等的有效統籌,保證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和管理模式與信息化時代要求相符。其次,高校圖書館需要認真剖析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以及信息化管理要求,主動引入自動化管理模式,尤其是要發揮信息技術、網際網路技術、智能技術等手段的優越性,打造與高校圖書館管理相適應的自動化管理體系,對現有文獻數據實施電子化管理,滿足讀者的信息檢索以及服務要求。最後,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快智能化管理建設步伐,根據高校師生差異化的檢索要求,迅速鎖定圖書館內信息資料的館藏位置,位師生的讀者需要提供更為精準有效的服務,保證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完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承擔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服務職能,而服務也是高校圖書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改革管理模式的背景下,需要提高對服務模式創新完善的重視程度,努力提升服務質量。特別是在給師生提供科研教學支持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對各個類別的雲計算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當中的具體應用情況展開分析,開發建設高校圖書館雲平臺,為圖書館各類服務提供便利條件和奠定相關基礎。與此同時,在對圖書館服務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高校師生的差異化要求。對於廣大高校教師而言,教學科研工作異常複雜,需要對各類資料進行精心篩選,挖掘有價值的學術信息,在做好教學科研資料準備工作之後才能開展課題研討,最終突破學術科研難題。就高校學生而言,需要在自主學習實踐當中藉助不同文獻信息輔助學習活動。所以,高校圖書館在管理服務模式建設當中需要考慮差異化需求,為師生推廣不同類別的文獻檢索方法,優化檢索課程與培訓設置,讓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完成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四)提升圖書館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對於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來說,不管是適應信息化時代還是要促進圖書館管理的長效進步,都需要將優秀人才培養放在重要地位,打造與時代接軌的高校圖書館管理隊伍,充分體現人力資源的優勢。為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們能夠適應新時代,保證自身價值和圖書館價值的共同實現,首先需要在圖書館內部構建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保證管理人員能夠充分完成必要的基礎工作,同時還要在著錄規則、圖書分類、工作流程、崗位安排等諸多層面強化對圖書館管理者的教育培訓。其次,強化對圖書館管理者的信息技術培訓力度,使其能夠建立良好的文獻信息創新觀念,提高信息素養,熟練掌握圖書館內不同類別信息檢索服務和檢索技能,以便讓他們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能夠運用信息化手段給讀者提供富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為高校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轉提供保障,助力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有效蛻變。

在時代變遷與社會進步的進程中,人們擁有了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於是開始把著眼點放在滿足精神文化需要上。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與資源需求。信息化時代已然來臨,信息化圖書館管理也開始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拓展應用。通過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能夠提高管理效率,轉變過去需要繁重與重複勞動力的管理模式,為師生和學校發展提供極大的便利。所以,高校圖書館要與時俱進,抓住當前的有利條件,創新管理模式,打造高質量的數位化圖書館。

相關焦點

  • 未來高校實驗室信息化管理怎麼做?
    實驗室作為高校開展教學、科學研究的重要場所,在學校科教工作中佔據重要的地位,同時又對學校的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想要提升高校實驗室建設水平就必須積極推進校園信息化建設,強化實驗室信息化建設,這對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培養學生創新及實踐能力,創造良好的社會效益具有重要的意義。
  • 走進信息化時代的清華大學圖書館
    在你的印象中,圖書館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很多人的腦海中還閃現著書架、借書、還書等這樣的傳統場景。實際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成為知識傳播的一個重要載體,圖書館的服務遠不止傳統的借還書業務,而是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環境開啟了全新的知識服務模式。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們來到了擁有百年歷史的清華大學圖書館,深入了解當前圖書館發展的最新步伐。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在此基礎上,從轉化學習理論視角對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提升過程進行分析,提出指向轉化學習的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提升模式。最後,以廣東省培項目「中小學校長信息化領導力提升專項」為例,詳細分析該模式實踐的過程、成效與不足。
  • 高校圖書館館藏建設助力「雙一流」大學騰飛
    ——「2018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論壇」分論壇之五專題報導   2018年6月8日上,「2018中國高校圖書館發展論壇」分論壇之五在雲南昆明雲安國際會議中心樓3號廳舉行。此論壇的主題是「機構知識管理、開放獲取及數字學術研究」,會議由山東大學圖書館副館長、CALIS山東省中心建設與服務推廣負責人程蓓主持。
  • 美國高校管理信息化與大數據應用
    在信息技術加速發展的今天,運用大數據促進高校教學管理體系發展,提高其科研、教學、管理質量和效益意義重大,且已逐漸成為高校管理發展的主要趨勢。美國高校以開發利用大數據為基礎,促進教學管理信息化水平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通過實踐活動人們也發現,在這一領域還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 圖書館:「機遇與挑戰並存」,大學圖書館可持續發展策略及實踐
    —CALIS十三五雲服務體系建設單位/職務: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CALIS管理中心副主任報告人:張奇偉報告題目:凝聚共識,務實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十三五規劃制定經驗分享單位/職務: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 報告人:沙勇忠報告題目:高校圖書館風險管理單位/職務:蘭州大學圖書館館長、教授 報告人:陳 肅
  • 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曲阜舉辦第二十一次協作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泰山醫學院圖書館研究館員宮梅玲女士,對閱讀療法有數十載的實踐和研究,在報告中結合真實案例,深入淺出的向與會人員展示了閱讀療法的推廣方法及對症薦書療程。濟寧學院圖書館館長劉欣、瀋陽師範大學圖書館館長王宇分別就地方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與館員職業能力成長及創新視域下圖書館閱讀推廣規劃與實踐做了主題報告,兩位經驗豐富、對圖書館建設飽含熱情的館長分別以本校圖書館為實踐案例,向與會人員展示並分享了本校在結合學校需求和特色,進行圖書館閱讀推廣,推動地方院校圖書館創新發展的工作經驗。
  •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摘 要: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多媒體信息化時代教學改革的重大成果,把翻轉課堂教學理念運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之中,不能是翻轉課堂的簡單模仿,必須抓住思政課的政治宣傳、價值引導等任務與特點,實現對翻轉課堂的再創新,形成「自主、協作、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模式。
  • 高校圖書館有聲閱讀實踐探析
    本文對「有聲閱讀」進行了介紹,分享了「有聲閱讀」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的切入點,並為更好地在高校圖書館開展有聲閱讀推廣提出了五點建議。媒體融合時代,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與數位化等媒體資源的全覆蓋,讀者的閱讀方式變得多樣化,影響並改變著高校師生傳統的閱讀習慣,新的閱讀媒介與閱讀形式日益被讀者所接受和喜愛。高校圖書館在開展面向讀者的閱讀推廣活動時,如何有效地將傳統閱讀同數位化閱讀進行創新性結合,也越來越引起圖書館的關注和思考。
  • 強化網絡管理 推進高校學生宿舍信息化建設
    為了進一步推進學生宿舍的信息化建設,擴大校園網的覆蓋面,改善學生的學習條件和住宿方便,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便利的學習環境,在已有校園網建設的基礎上,創建宿管網站,強化網絡管理,為學生營造一個高尚的文化品位和良好的育人氛圍,成為當前高校特別是學生管理部門和學生宿舍管理部門的重要課題。  一、想方設法完成學生宿舍的硬體配套設施,創造條件啟動高校學生宿舍信息化建設。
  • 「信息化2.0」時代來臨,信息化校園你知多少?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其中,「三全」指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兩高」指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
  • "百校談"走進北京|騰訊教育攜手清華大學等北京高校共談高校信息化...
    騰訊教育商務總經理羅盛指出,疫情期間,憑藉企業微信、騰訊會議、智慧校園、騰訊課堂、騰訊樂享等豐富的產品,騰訊教育保障了全國超1億師生實現在線教學,北京眾多高校也受益於此。隨著秋季開學季的到來,如何總結疫情期間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經驗,從變化中探索出校園信息化的新模式,為疫情常態化背景下的高校信息化管理打造出更多新的應用場景,是騰訊教育舉辦"百校談"的初衷和目標。
  • 現場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高校網絡與繼續教育創新發展—2018中國高校網絡與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研修班在成都舉辦
    中教全媒體主編夏巍峰致辭,他首先分析當前高校遠程與繼續教育、高校在線教育、以及教育信息化領域的新政策、新趨勢、新動態,他表示為準確把握網絡與繼續教育領域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繼續探索新形勢下繼續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和創新發展模式,圍繞政策解讀、技術模式、資源建設、平臺運營、課程教學、教務管理、學習支持服務、發展路徑、優秀案例等方面,中教全媒體舉辦了十餘期高校網絡與繼續教育創新發展研修班
  • 2019高校信息化創新實踐方案論文徵集_中國教育網絡|中國教育和...
    為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發展,落實《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總結近年高校信息化融合創新實踐經驗,服務高校教育現代化,《中國教育網絡》雜誌啟動「2019高校信息化創新實踐方案」論文徵集活動,分別徵集基礎網絡、智慧校園、大數據、雲計算、網絡安全、移動應用、下一代網際網路等方面高校創新實踐方案。
  • 盧森堡大學發展模式對我國高校信息化教學的借鑑與啟示
    其ICT(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網絡信息教育模式的確值得世界各國的研究。隨著我國高校「雙一流」建設的深入開展,借鑑歐洲大學的發展模式並儘快與國際接軌業已成為一項迫切的課題,盧森堡大學的「多米諾」發展模式對我國高校的ICT網絡信息國際化發展的確具有借鑑價值。
  • 網際網路衝擊下,高校圖書館還能這樣轉型
    各種各樣的學習環境和技術—聚焦實驗室也超越了現在普遍存在的學習共享模式。通過使用這些設備,學生可以在實踐過程中激發創造靈感,提升自己的信息化素養。除此以外,亨特圖書館在三層還設立了「新生代學習共享空間」,內設超大觸屏屏幕,為各學院師生提供了關於計算機互動科技研發的合作平臺。應該說,亨特圖書館的高度信息化為創客教育的有效開展提供了客觀條件。
  • 【行業觀察】2020智慧高校信息化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而高校教學管理的信息化系統發展至今,其運用了多種信息技術,如資料庫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和多媒體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因此讓其逐漸呈現出智能化的發展趨勢。  並且,當代社會對於智能化的需求越來越迫切,高校教學管理環境也應該順應時代融人智能化。
  • 王華樹、王少爽:信息化時代翻譯技術能力的構成與培養研究
    本文首先剖析了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翻譯工作的技術特徵,考察國內外翻譯技術能力的研究與教學現狀;然後重點研究了翻譯技術能力的構成要素,以期正本清源,走出當前高校翻譯技術教學的種種誤區;最後,探討了翻譯技術能力與傳統翻譯能力在高校翻譯教育中的有效整合問題,呼籲構建良性、和諧的翻譯人才培養系統。
  • 雷朝滋:後疫情時代教育信息化的「六大引擎」
    我們正處於高等教育從規模快速擴張向質量穩步提升的轉型發展時期,高校通過這次大規模的在線教學與科研實踐,正在努力推動形成中國高等教育的新範式。這次疫情為一些大學難以推動的育人模式轉變提供了新的契機。一些高校領導也明確表示,他們不再會回到過去了。
  • 【圕人心語】圖書館人愛學習---「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與創新應用高級研修班」參會側記
    本次研修班分「圖書館之未來」「圖書館業務架構與資源/平臺/數據」「圖書館服務」「圖書館研究成果與實踐案例分析」四個單元,聚焦了國內外頂尖高校的圖書館界專家學者,以前瞻性授課內容以及新穎的在線授課模式,多方同頻共振探討高校圖書館服務及未來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