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2.0」時代來臨,信息化校園你知多少?

2020-09-15 荊州新聞網

2018年4月,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通知,提出要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其中,「三全」指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兩高」指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一大指建成「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進入2.0時代。


而隨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的發布,全國各地都在積極推進信息化校園的建設,不難看出,信息化校園與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新技術息息相關,為新時代校園建設作出重大貢獻。那麼信息化校園的建設應該如何落地呢?


降低資金投入,社會化運營共建基礎層應用

基礎層為整個「信息化校園」系統能正常運行,提供良好的基礎環境,基礎層指校園網的基礎設施建設,包括有線網、無線網的高效運行。


而現如今各大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校園網各種設備的折舊率高,更新速度快;校園網日常維護和管理經費不足;出口帶寬不足;高校信息中心人手有限。

加入社會化運營後,目前存在的這些問題將會一一得到解決。以新路服務的部分高校為例,在新路網絡介入升級之前,尖峰時段的校園網不能滿足多數人的需求,經常會出現掉線、斷網等現象。將校園網的運營工作交給新路後,新路搭建了覆蓋全校的無線網絡,師生可以在教學區、辦公區以及宿舍區漫遊、無感知認證上網。與此同時,新路將學校原有的7G出口帶寬升級至20G(移動10G+聯通10G),提速擴容後的校園網將告別高峰時期網絡不穩的情況。

社會化運營將會大大降低高校每年在網絡建設方面的經費支出,以前,高校往往每年投入數百萬元資金補貼校園網運營。在新路介入後,節省了大量的專線租賃費用,新路網絡安排專人工程師入駐高校,減輕高校信息中心人手不足的現象。


新路網絡作為高教領域的網際網路服務商,採用創新的模式,將融合通信、雲服務、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於教育服務領域,幫助高校將運營商的通信能力和校園信息化整合起來,用專業的服務能力幫助學校優化校園網,節省運營費用,形成「網好、不貴、安全、 省心」的校園網服務,促進高校信息化快速成熟。


校園萬物聯網,打造全新的信息化校園。


2017年11月2日,教育部副部長杜佔元在「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啟動會上指出:教育信息化將不再僅僅是「可做或可不做」「可多做或可少做」的選擇,而是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意義,將與教育所包含的一切空間深度融合,促進產品以及平臺間的互聯互通,實現校園物聯網」。


校園信息化建設到這一層,感覺已經比較豐富了,能實現校園物聯網+這個概念,但這些都還只是工具!是提高教育教學效率的工具,還只能算是一至四階段的建設內容,還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信息化校園。要給教育的工具裝上智慧的大腦,即平臺層的建設內容:信息化校園雲平臺。


新路網絡不僅僅全媒體呼叫中心、大數據、雲服務等技術幫助學校招收到更好的學生,讓畢業生找到更滿意的工作,還能從師生的點滴生活入手,讓科技為教育賦予新的能量。以西安歐亞學院為例,新路網絡不僅僅提升了師生用網體驗,還開展了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合作。為歐亞學院建設招生系統、後勤報障系統、教師績效管理系統、教學實踐管理平臺、籤到考勤系統、微校等,助力歐亞實現信息化教育。


信息化校園2.0,新路網絡在行動

信息化校園2.0的推出,提出了許多新的思考和轉變。

1:教育資源觀轉變。「過去,我們將知識資源數位化、平面資源立體化,但這還不夠,我們要更強調基於網際網路的大資源觀。這個大資源觀既包括知識,也包括知識之間關係、即知識圖譜;既包括填充學生頭腦的,也包括點燃學生智慧的,教育不是把一杯水注滿,更多是把一團火點燃。」

2:技術素養觀轉變。從技術應用能力轉向信息素養能力,「我們不僅要利用技術,更要利用信息素養和信息技術合作。」

3:教育技術觀轉變。教育技術不能僅停留在學習環境,而要嵌入學習系統中去。

4:發展動力觀轉變。「過去,我們非常強調教育系統的應用,創新驅動發展的動力尚未得到充分體現。」

5:教育治理水平轉變。過去的教育治理是補救型的,先出現問題、後治理問題,沒有強調教育治理現代化。

6:思維類型觀轉變。「當今教育面臨的問題之一是思維方式還停留在工業時代,我們的思維類型急需從工具型思維轉向人工智慧思維。」

信息化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有力的主導了當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方向。新路網絡不僅為信息化校園建設提供了硬核技術支持,更重要是補齊了軟體能力,讓信息化校園的網絡管理方案可用、可行、可落地。

相關焦點

  • 「信息化2.0」時代下,智慧校園該如何落地?
    中國教育後勤展覽會上海世博館2020年11月10日-12日智慧校園的建設已經成為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教育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誌,有力的主導了當前中小學校教育信息化建設與發展的方向,當前各地中小學校正在從傳統數位化校園建設向智慧化校園建設邁進。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智慧校園」建設方向
    特別是一些經費緊張的地區或學校,要進一步做好教育信息化工作,就必須要有革命性的技術提升,才能使教育信息化進入2.0時代。什麼是教育信息化2.0時代?這是相對於前40年我國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路徑特徵而言的,這不僅僅是一個提法上的改變,而是面對新時代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育信息化在發展理念、建設方式上的一次躍升。
  • 教育信息化2.0時代校長信息化領導力內涵演變與提升模式
    教育信息化從1.0時代向2.0時代的轉段升級,對校長的信息化領導力提出全新要求。[關鍵詞] 教育信息化2.0; 信息化領導力; 轉化學習理論; 內涵演變; 提升模式教育部於2018年發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提出教育信息化2.0概念,標誌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已從過去的1.0時代邁進嶄新的2.0時代[1]。從本質上講,教育信息化2.0時代是1.0時代教育信息化建設的轉段升級,在建設理念、建設方式、建設內容與應用模式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
  • 信息化2.0時代的課堂是怎樣的?
    本報訊(記者 熊大平 通訊員 餘茹)在信息技術2.0時代,課堂會呈現出哪些活力?在11月14日召開的市直教育信息化培訓會議上,相關專家對信息化時代的概況進行解讀分析,並介紹未來發展趨勢給教育領域帶來的變革意義,市直教育系統500餘名教師參與培訓。
  • 教育信息化2.0大升級 心裡程智慧校園實景揭秘
    (使用)》對中小學數字校園提出了具體的建設目標。時至今日,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走到2.0階段,從教育信息化技術、平臺、場景的搭建走向應用的普及,致力於信息技術與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與創新新時代賦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使命,也必然帶動教育信息化從1.0到2.0甚至到3.0的轉段升級。
  • 百寶雲-助力校園信息化管理系統打造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校園信息化管理已經成為教育領域發展趨勢。目前,除了全國各大高校實施了信息化的管理外,其他大大小小的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都依託校園信息化系統將學校的教學、行政管理、師生管理等組成了一個管理體系,從而助力學校管理者進行高效管理。
  • 校寶智慧校園攜手七天網絡閱卷平臺 推動校園信息化建設升級
    日前,深受歡迎的教育信息化綜合服務提供商校寶在線宣布,旗下全日制學校信息化管理系統校寶智慧校園,與網絡閱卷平臺「七天網絡」達成合作。雙方將聯動產品和資源,優勢互補,共同推進全日制學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精細化、深入化。
  • 走進信息化時代的清華大學圖書館
    在你的印象中,圖書館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很多人的腦海中還閃現著書架、借書、還書等這樣的傳統場景。實際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網際網路成為知識傳播的一個重要載體,圖書館的服務遠不止傳統的借還書業務,而是充分利用網絡信息環境開啟了全新的知識服務模式。在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們來到了擁有百年歷史的清華大學圖書館,深入了解當前圖書館發展的最新步伐。
  • 教育信息化4.0時代的新徵程!
    智慧課堂4.0正是為解決目前教育信息化發展中出現的這些問題和困難而生的,是教育信息化發展的必然產物。相比傳統課堂,它為教學理念、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帶來了全新的變革,體現了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是信息化教學的全新時代。
  • 5G加持,湖北教育信息化建設2.0行動計劃加速落地
    8月18日至21日,由湖北省教育廳主辦、湖北聯通協辦的湖北省教育廳管理者(教育局)信息化領導力提升培訓會在武漢舉行。此舉旨在普及國家新興戰略及前沿的信息化理念,進一步提升教育管理者信息化領導力,標誌著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在湖北加速落地。
  • 楊宗凱:基礎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發展重點在於這三方面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已經基本度過了以基本技術條件建設和普及應用為主的1.0時代,進入到以創新發展為主的2.0時代。一、從關注量變的「1.0時代」邁入關注質變的「2.0時代」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迅猛。此外,「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全面應用,中小學教師、校長、教育廳局長教育信息化培訓進展順利,信息素養得到很大提升。總體來說,教育信息化1.0時代重點關注量變,強調應用驅動、融合發展。
  • 浙江大學信息中心主任陳文智:釘釘未來校園用數據驅動校園信息化
    3月3日,釘釘未來校園教育發展峰會在杭州阿里巴巴西溪園區總部召開,發布會現場,阿里釘釘CEO無招發布了釘釘未來校園助力教育數位化的解決方案。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主任陳文智發表了「智雲實驗室:開放、創新、共贏」主題演講,分享了浙江大學智雲實驗室與釘釘共同攜手助力高校信息化的探索成果。
  • 陝西教育信息化2.0初體驗
    特別是我們和所在轄區派出所進行協調溝通,將附近活動比較頻繁的不法分子『黑名單』輸入到人臉識別系統中,只要這些人在校門口出現,便會自動報警……」得知筆者要了解教育信息化2.0時代(以下簡稱2.0時代)的消息,陝西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網絡中心主任馬立便滔滔不絕介紹起來,而剛才他所介紹的只是2.0時代關於校園安全的一個方面。
  • 教育信息化助力青少年科普走向數位化時代
    幾個關鍵詞拿出來闡述:教育信息化、青少年科普、數位化時代。如果說今天的教育已經走向信息化技術,從VR、AR、AI、3D列印等等,這些先進的信息技術無疑改變了我們對於教育的理解和教育今後的走向,而我們在青少年的科普培養中側重教育,主要側重教育的青少年基地才能在潛移默化中科普相關知識,最後我們來談談什麼數位化時代,今天已經走到真正的數位化3.0時代,以學生為主導的核心就是數位化3.0的最基本的點。
  • 教育信息化邁進2.0時代 網易定位全面助力教學調研
    2018年4月,教育部正式提出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意味著我國教育信息化建設進入了2.0時代。相比以往,教育信息化2.0不僅引入了更多的創新技術和工具,更重要的是讓技術真正融入到教育教學系統中去,提升老師和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和應用能力,從而推動教育現代化發展。
  • 信息化2.0時代通信運營商教育行業業務發展研究
    2019年2月國務院在科技革新浪潮下對教育行業發展提出《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戰略。戰略要求2020年教育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能為小康社會建設作出重要貢獻,到2035年實現教育現代化、邁入教育強國行列。戰略還明確列出了實現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構建終身學習體系、加快信息化時代教育變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與能力現代化等共十項任務,體現了教育行業擁抱信息化創新技術的發展方向。
  • 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實踐方法
    (二)落實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 構建系統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必然方向。高校圖書館需要明確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並根據圖書館工作的具體需要對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完善。
  • 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校園信息化說起
    第一,當前高校信息化面臨著機遇與挑戰,國家十三五信息化規劃、網絡強國、大數據戰略、網際網路+等一系列重大決策,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陝西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為校園信息化發展帶來核心動力。第二,學校推進學科發展、科研教學改革、財資管理和改善民生等工作,實現管理精細化、決策科學化和服務一體化,這些都需要信息化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 育聯網黃志如:教育信息化4.0時代
    只有視野能變得更加的立體和豐富,你才能跳出我們現有的經驗主義模式,站在一個更高的層次上面去解決當前的問題。  教育體制的改革,教育管理模式的創新,以及對於其他行業先進的管理經驗和理念的引進,都需要教育工作者主動去學習和適應,將所有的外部資源和方式方法,結合現有的管理進行一個融合改造,才能前瞻性地解決現在所面臨的一些教育管理的問題。
  • 數位化3.0以學生為主導的自主學習才是教育信息化新模式
    建立數位化資源進校園監管機制。推動「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建設。啟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召開中國慕課大會。出臺《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管理辦法》。推動更多高校課程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上線。系統推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