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信息化一定是教育的必然趨勢!這點毋庸置疑,從黑板粉筆到多媒體教學,從多媒體教學到交互性平板,再從交互性平板可能進階到沉浸式互動課堂……這都是科技帶給我們的改變,這都是教育走向真正信息化的階段性成果。而在教育信息化過程中也存在系列性問題,我們的下一代接觸太多的電子產品,無形中產生一種依賴性,無形中也變成一種學業的加重……童真、兒時的樂趣或許在慢慢的消失。教育信息化該如何走,怎麼權衡並構建一個真正屬於未來的教育信息化呢?
圖1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
近期教育部在2019工作計劃中信息化與教育的工作措施中指出實施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研究中國智能教育發展方案。推進學校聯網攻堅行動,力爭全國中小學網際網路接入率達到97%以上、出口帶寬達到100Mbps(兆/秒)以上。完善國家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深入開展「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活動,有序推進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啟動「智慧教育示範區」建設。建立數位化資源進校園監管機制。推動「網際網路+教育」大平臺建設。啟動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召開中國慕課大會。出臺《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管理辦法》。推動更多高校課程在國際著名課程平臺上線。系統推進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建設工作。
這份行動教育部實施教育信息化2.0計劃才是真正指導未來教育的根本,教育的信息化也是必然趨勢。
1 多媒體只是輔助工具,但不是全部
圖2 多媒體教學時代
多媒體教學賦予的信息量那是網際網路所改變的結果,這之於黑板粉筆,效率提高了許多。多媒體給予我們創造一種全新的載體,老師用更加豐富的PPT(文字、圖片、視頻)闡述一個道理的來源、起源和未來。多媒體時代賦予我們更多的信息量和知識量,毋庸置疑是之前黑板粉筆所無法比擬的。畢竟它改變的是一種全新的媒介方式,但是過多的依賴多媒體終端無疑讓我們缺失一種對於知識的潛心專研,更多的是碎片化學習。
2 交互式教學讓教學信息化更智能
交互式電子教學在課堂中的設計,是基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情境創設、小組合作、展示小組成果,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但是這畢竟主導還是教師,交互式電子教學是有利於教師進行備課,但是這還不夠屬於真正的智能化教學終端。
3 沉浸式互動數位化3.0自主學習才是未來
網絡化,數位化其實是一個基礎建設的階段,而智能化則是一個分搜集,分析,決策的過程,當有了當量基礎資源,設施,空間,又能夠精準分析出每個學習者的狀態,才能夠為個性化的學習做支撐,進而打通時間與空間,讓學習成為終身化的事情,讓取得的成果能夠成為一個終身化衡量標誌,被社會認可。
圖3 數位化3.0沉浸式互動學習
數位化1.0多媒體媒介。數位化2.0交互式互動,數位化3.0沉浸式自主學習。過去數位化1.0和2.0更多是為教師教學的輔助工具為信息化的主導方向,而數位化3.0是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個性化.網絡化、數位化、終身化都將引領新一代互動式數字時代。
【結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未來推進的必然趨勢。在這趨勢中從以教師為輔助助手的信息化時代逐步要轉變成以學生為主宰的數位化3.0時代。這裡更加強調互動性、交互性、自主性,無疑數位化3.0沉浸式互動ARVR將會成為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