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選課的價值
新高考下選課主要涉及以下兩個重要問題:
(1)成績賦分:選定課程的最終成績不是卷面成績,而是利用各省市規定的賦分規則,根據全體考生成績分布計算出的標準分(也成為等級分);
(2)選課要求:每所高校的每個專業針對各個省份都提出了具體的選考課程要求,如果不滿足這個條件,即使你高考滿分也沒有資格報考。這就要求學生必須在選課時就具有明確的專業傾向,即保證自己以後打算報考的專業類別不受限制,或者至少明確以後肯定不會報考哪些學校或哪些專業。
選課,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選課邏輯
新高考改革,在賦分制和選課要求雙重作用下,選課也成為一個重要的考題。面對這樣的改革,選課必然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邏輯。
專業/職業傾向優先策略:
先利用科學的測評確定適合報考的專業範圍,然後針對選課要求計算出這些適合報考的專業,各課程組合可以報考的比例,再結合等級分情況,選擇自己理想的課程組合。
個人稟賦測評的基礎上,根據各專業類別對個人稟賦的需求,計算出專業匹配度,再結合專業興趣測評結果,得到專業/職業傾向報告,然後根據報告中,排名前10類的專業類別所包含的所有專業或前20類的職業類別,計算各個課程組合在全國所有高校在你所在省份招生的這些專業或職業類別對應的專業能報考的比例。而後面不太適合你的專業類或者職業類別所對應的專業無論限報與否,與你都沒有任何關係。
自主選擇專業類優先策略:
當然在不使用測評的情況下,對於很多已經有了明確專業目標的考生來說,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專業類別進行篩選。計算出各個選課組對你所選擇的專業類的可報比例。
選課查詢
按照教育部文件規定,高校需要在高考前兩年下發選課標準的相關文件。考生和家長可以到相關考試院查詢每一所招生高校中任意專業的選課要求。
上圖為2020年天津考生的選課要求(部分)。當然296頁的選課要求對於很多人來說都是大海撈針,因此七星導學平臺提供除海南外所有新高考省份的選課查詢。
「首頁」-「選課查詢」,輸入學校及選課即可查詢所有專業的選課條件。
智能選課流程
1)輸入分數:第一、二批新高考省份6科需要全部輸入等級分,第三批八省則是歷史和物理數據卷面分,其他4門科目輸入等級分。
2)開設組合: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能夠開設的課程組合。
3)依託於專業/職業傾向報告或者自主選擇專業類,直接得出最終的選課結果。
上圖結果中的推薦指數已經綜合考慮了分數和可報比例的最優解,讓最終的選課組合權衡了文章開頭所提到的兩大問題,最終得到一個最合適於考生自己的選課組合。
學業傾向測評
對於「3+1+2」選課的新高考八省來說,所面臨的問題相較於其他省份又多了一個物理和歷史抉擇的問題。未來的招生計劃也會按照物理和歷史進行分組,有點類似於文理分科。但不同的是,物理和歷史選擇更應該建立在未來專業選擇的基礎上,而不是使用類似於文理分科的思維去選擇。
物理的價值。
如果是因為自己對於工科類的專業完全沒有興趣,同時未來也不存在踏入相關領域的可能,那麼放棄物理十分正常。不然,放棄物理可能就是一個根本性的錯誤。物理幾乎是現代科學技術最重要的基礎,放棄物理基本上意味著跟現代科學技術以及與現代科學技術相關的領域徹底再見。與此同時很多985、211高校的會計學、管理學等相關專業也要求物理。
因此七星導學團隊研發出學業傾向測評來輔助新八省考生進行物理和歷史的抉擇。
可以參考測評結果進行物理和歷史二者之間的抉擇。為最終的選課提供輔助參考依據。
平臺介紹
七星導學學業支持平臺由天津合信共享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北京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南開大學等高校合作,成立七星導學研究院,以高中學業支持平臺建設為導向,建立多個跨院校、跨學科教授、博士團隊,針對高考政策、專業定位、志願填報、學習考試能力等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研究。
七星導學研究院構建起國內首個服務於高考專業選擇的高校及專業評價體系,建立起高校及專業詳情資料庫。基於教育學、心理學、管理學理論與方法、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完善起以海量信息為基礎、以科學測評為工具、以智能產品為載體、以專業服務為核心,覆蓋專業傾向測評、職業傾向測評、新高考智能選課、學習能力提升、考試能力提升、錄取概率預測、智能志願填報等內容的科學、專業、系統、完備的高中學業支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