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詞典》評出年度詞彙 「後真相」是如何詮釋這一年的?
中國日報網11月18日電 還記得去年《牛津詞典》評選出的年度表情嗎?對,就是那個「喜極而泣」的Emoji表情!今年,經過調查和討論之後,2016年的年度詞彙也誕生了:post-truth(後真相)。與去年「一切盡在一個表情中」相比,今年的年度詞彙顯得「嚴肅」許多。
這個詞反應了這一年政治領域的狀態,可以說是對充滿政治色彩的2016年的一個寫照。
關於post-truth(後真相)登頂年度熱詞,《牛津詞典》這樣解釋:post-truth(後真相)這個詞已經存在了幾十年,但這一詞的使用率由於今年英國脫歐、美國總統大選而飆升。
在2016這一年,post-truth(後真相)一詞從「默默無聞」成為了政治相關的媒體報導中的「中流砥柱」。從以下這張「使用頻率」圖表中,可以看出post-truth(後真相)在2016這一年的漲幅情況。
post-truth(後真相)的具體意思是指:在的特定環境中,客觀事實的陳述,往往不及訴諸情感更容易影響大眾民意。《牛津詞典》負責人格拉斯沃(Casper Grathwohl)表示,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社交網站已經成為人們獲取新聞的重要來源。人們也開始質疑傳統媒體的報導,民眾忽略事實,以立場來決定是非或者支持政見及政客,這導致了post-truth(後真相)一詞開始具有代表性。
除了 post-truth,其他今年年度熱門詞彙還包括(此部分內容來源:網易新聞):
成年人的行事方式(adulating):特指負責任的成年人的行為方式,特別是完成平凡但必要的任務。
「另類右翼運動」(alt-right):一個思想觀點極端保守的團體,排斥主流政治觀點並使用網絡社交媒體散布爭議性的內容。
英國脫歐支持者(Brexiteer):指支持英國退出歐盟的人。
聊天機器人(chatbot):一個設計用來和人類聊天交流的電腦程式,特別是在網上交流。
小丑恐懼症(coulrophobia):指對小丑這一角色極端害怕或者恐懼。
玻璃懸崖(glass cliff):用來特指一種情況:當女人或者少數群體在一個挑戰性的環境下上升到領導地位,失敗的風險是很高的。
幸福(Hygge,特指丹麥語):是丹麥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指滿足感和幸福感,簡單、不虛張聲勢和不拘禮節都是hygge的表現。
拉丁裔(Latinx):作為一個中性詞彙代指拉丁美洲人或者是拉丁血統人。
喚醒(Woke):警惕社會中的不公正,尤其指種族主義,最初是非洲裔美國人的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