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頭在英文裡怎麼說?文思豆腐如何翻譯?教材來了!

2020-12-10 綠楊夜話

你知道你最愛吃的揚州菜在歪果仁的眼裡是什麼~這些奇葩翻譯,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呀!

我的天,我要報警啦!獅子腦袋,我要向動物保護組織投訴

參考翻譯:Brais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

還有,

淮揚菜怎麼翻譯?

文思豆腐如何翻譯?

教材來了!

「淮揚」被翻譯為「huai yang cuisine」、「文思豆腐」被翻譯為「wensi tofu」、「大煮乾絲」被翻譯為「boiled and dried beancurd……翻看《啟航英語》,這本英文教材特別接地氣,一樣樣中華美食被翻譯成英文出現在教材裡,讓學生直呼「流口水」。

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自主研發的大學英語教材《啟航英語》不僅融入揚州地方特色文化,還升級為「任務模式」,教材被分解飲食、旅遊、節日、就業等12個項目,邊學習邊實踐的模式讓大學生們告別「啞巴英語」。

這本教材的所有的插畫都出自學生之手。

「為了讓學生參與進來,我們就面向全校徵集,在藝術學院學生書本上惟妙惟肖的鉛筆畫,一下子找到了突破口。」李經寧介紹說,師生們多次溝通交流,不斷地學習優秀作品,從中汲取養分。 最終在一個月內,完成了書中128幅插圖的工作。

1901環境藝術設計李冠華同學說到「有時候,不逼自己一把不知道自己的潛力是無限的,到最後一段時間,三天的時間能完成六七幅插畫,這項工作不但提高了自己的繪畫能力,還給自己很大的自信,讓我知道了自己的能力有多大!」

相關焦點

  • 大煮乾絲、文思豆腐如何翻譯? 來看看這本「揚州版」英語教材
    記者昨獲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自主研發了英語教材《啟航英語》,不僅貼近生活,而且還首次嘗試在英文教材中加入揚州的地方文化。記者獲悉,包括揚州包子、大煮乾絲等美食均被寫了進去。  1  揚州包子等美食  寫進大學英語教材  昨天下午,記者在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大一英語課堂內看到,學生們正用情境對話的方式學習「shopping」這一單元。
  • 大煮乾絲、文思豆腐如何翻譯?來看看這本「揚州版」英語教材
    記者昨獲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自主研發了英語教材《啟航英語》,不僅貼近生活,而且還首次嘗試在英文教材中加入揚州的地方文化。記者獲悉,包括揚州包子、大煮乾絲等美食均被寫了進去。「東關街」「剪紙」「揚州包子」……記者翻開學生們正在使用的《啟航英語》看到,這本英文教材中充滿了濃濃的「揚州味」。記者看到,這本書裡面的揚州美食元素特別多。包括:大煮乾絲、文思豆腐、獅子頭等名菜。
  • 大學生為外教翻譯菜譜:獅子頭、回鍋肉怎麼說?
    大學生為外教翻譯菜譜:獅子頭、回鍋肉怎麼說?、回鍋肉、宮保雞丁……知道用英文怎麼說嗎?  菜譜翻譯有難度  翻遍各類書籍並請教外語老師  昨日上午,記者在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的食堂看到,LED屏幕上的中英文雙譯菜單格外顯眼。菜單名均為家常炒菜,如麻婆豆腐、清炒包菜、回鍋肉等均在其中。  現在英語對大家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是翻譯菜譜確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
  • 大煮乾絲如何翻譯?來看這本「揚州版」英語教材
    這不是外國的美食雜誌,而是一本關於「揚州」的大學英語教材。記者昨獲悉,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自主研發了英語教材《啟航英語》,不僅貼近生活,而且還首次嘗試在英文教材中加入揚州的地方文化。記者獲悉,包括揚州包子、大煮乾絲等美食均被寫了進去。
  • 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文思豆腐是一道有著悠久歷史的江蘇揚州地區漢族傳統名菜
  • 守味 | 揚州文思豆腐
    是關於揚州下午茶的,裡面寫到了一道揚州傳統美食叫「文思豆腐」。引起了,很多外地讀者的興趣。私下留言給我,想讓我詳細的講一下這道菜。於是,也就有了今天的這篇文章。揚州文思豆腐羹。系清代乾隆年間,揚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創製。
  • 淮揚菜美食書場嘗鮮「線上版」 品獅子頭要用調羹
    中國江蘇網1月23日訊 品嘗獅子頭,只能用調羹,不能用筷子;揚州炒飯的米飯必須要比雞丁、蝦仁、火腿、乾貝好吃;文思豆腐最大的技術含量不是刀工,而是吊湯……昨天,由市烹飪協會主辦的「淮揚菜美食書場」在錦春園大酒店開講,揚州淮揚菜文化學者、上海美食文化研究會高級顧問周彤,通過視頻、解說以及體驗等形式
  • 「獅子頭」洋名叫啥?《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解惑
    經過長達一年的「烹製」,旨在解決外國奧運觀眾點菜難題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日前終於正式「出爐」了,即將被送到各國來外賓的餐桌前。     記者在《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的近3000道菜名中看到,淮揚菜中的紅燒獅子頭翻譯成「Stewed Pork Ball in Brown Sauce」;拆燴鰱魚頭則翻譯成「Stewed Silver Carp Head」;蜜汁火方翻譯成「Braised Ham in Honey Sauce」。
  • 文思豆腐為何稱得上湯菜中的極品?
    說笑歸說笑,我們還是言歸正傳,說說文思豆腐。這道菜的全名,叫「文思豆腐羹」,嚴格地說,那是一道湯菜。深知廚藝的人都知道,湯菜是所有菜品中最拿魂的菜。之所以叫湯菜,必然是湯湯水水,那麼菜餚造型設計的局限性就很大,比拼的根本,是湯的味道,就像太極推手裡的柔中發力,靠的都是內功,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
  • 中國飲食文化之體現——文思豆腐,細如髮絲,刀功驚呆老外
    現在我國的國宴主要是以淮揚菜為主,而在國宴之中有一道將食材的作用發揮到極致的菜餚,它便是文思豆腐。文思豆腐的主要食材是南豆腐,因為這一類豆腐更加的軟糯,更加的有韌性,在煮的時候比較容易散開,搭配木耳,金針菇等配料共同製作而成,所製成的湯汁更是異常的鮮美。在切豆腐的時候,要將上面的老皮去掉,留下最為軟嫩的部分。
  • 「拾味揚州」絕了 半塊豆腐切8000多根絲
    大師演繹獅子頭製作 陳高君 攝一塊文思豆腐可以切多少根豆腐絲?答案是半塊豆腐就能切出8000多根;為何揚州獅子頭吃時不用筷子,而用勺子,因為正宗的獅子頭入口即化,筷子夾不起來……昨天下午,「拾味揚州」世界美食之都系列活動第四場走進萬達廣場,國家導遊技能大師、淮揚美食書場品鑑師張建通過「淮揚美食書場」形式,為市民解剖揚州美食的「前世今生」。
  • 紅燒獅子頭是盒式午餐,清蒸獅子的頭是正式的晚餐
    「舌尖上的中國」用四道有代表性的菜餚很好地說明了這個句子:文思豆腐、獅子頭、三組鴨子和三組新鮮無骨魚。廚師們通過精緻的刀工和純綠色的烹飪技巧,把普通的豆腐和豬肉變成了桌上精美的菜餚。如果文斯的豆腐對刀匠的要求太高,即使他急於嘗試,他也不知道如何開始,那麼獅子頭的門檻就比較低。
  • 豆腐獅子頭做法簡單,筋道美味,營養豐富
    豆腐獅子頭,還真是不常吃,一般獅子頭都是肉的,這應該是為素食主義者準備的一道菜。不過呢,夏天天氣熱,都想吃點清淡的,這道菜正合適啊。下面就給大家說說豆腐獅子頭的做法。食材豆腐,蝦餡,肉餡,木耳,雞蛋,鹽,味精,白糖,胡椒粉,生粉。
  • 獅子頭
    獅子頭,揚州名菜。大概是取其形似,而又相當大,故名。北方飯莊稱之為四喜丸子,因為一盤四個。北方做法不及揚州獅子頭遠甚。我的同學王化成先生,揚州人,幼失恃,賴姑氏扶養成人,姑善烹調,化成耳濡目染,亦通調和鼎鼐之道。
  • 世界美食之都徵文|揚州豆腐札記
    外地的親朋好友電話微信聊天,當面調侃時,總離不開揚州的老鵝、劗肉(獅子頭)、包子等。最後在收尾時,還揶揄一句:我要吃你的豆腐。你敏捷地回答說:是臭豆腐,還是香豆腐,老豆腐,嫩豆腐,汪豆腐,還是文思豆腐。這一次的談天勾起了一種久違的親和感,豆腐似乎滲合了大家某些共同的感情因素。讓久離故鄉的人念念不忘,嚮往地直流口水。
  • 獅子頭姓名考
    但「獅子頭」卻在這些討吉利乞富貴的菜名中間脫穎而出,不僅讓人覺得形神兼備,且搖擺在大俗大雅的境界之間剛剛好。雖然這名號的由來也多少糾結著點兒小功利、小自負以及不動聲色的小阿諛。據說獅子頭最早的發明者為隋煬帝,一個不折不扣的享樂主義者、霸權崇拜者、肉食愛好者和喜歡奢侈品的君王。只不過那時候獅子頭還不叫做獅子頭,它有個更雅致的名字叫葵花獻肉。
  • 讓人笑掉大牙的英文翻譯
    中國許多城市的機場、道路和公共設施的英文標誌,甚至是賣場、商店的告示牌,常有令人驚奇的英文,叫遊客啼笑皆非。  例如,北京國際機場的緊急出口上「平時禁止入內」的告示牌,英文卻寫成No entry onpeacetime(和平時期禁止入內)。
  • 港媒關注內地統一中餐等領域英文翻譯:麻辣燙有了官方譯名
    參考消息網12月1日報導 港媒稱,內地英語翻譯參差不齊,中譯英的指示牌、餐牌不時鬧出笑話。內地12月1日正式實施《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明確交通、旅遊、文化、教育等13個領域的英文譯寫,提供常用的3500多條規範譯文,包括麻辣燙、刀削麵、豆腐等美食,部分譯名引發網友熱議。
  • 獅子頭加了菌菇、豆腐之類的素食元素,遵循了飲食健康、清淡原則
    以往,逢新春佳節期間都要扎彩球,耍獅子,慶祝五穀豐登,群眾就要製作形似獅子頭的點心來酬謝舞獅子的人,這種習俗自古至今廣為流傳。這種點心原名為葵花斬肉、葵花肉丸,後來逐漸的改名為獅子頭。但現代一般會用較多瘦肉製作獅子頭,原料也由原來的單純肉類加入了菌菇、豆腐之類的素食元素,從口感和味道上遵循了現代人飲食要求健康、清淡的原則:菌菇獅子頭食材&配料:
  • 2158道中餐有了官方英文名 翻譯儘量使用音譯
    本報訊 (記者仲玉維)中西餐終於有了統一翻譯標準。昨日,北京市政府外事辦消息,新出版的《美食譯苑——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共規範了3102個中西餐飲食名稱,其中包括2158個中餐,並向北京市各大餐館推廣。據介紹,《美食譯苑》共分三章,分別對中餐、西餐、飲品進行了標準的英文翻譯,其中中餐部分細化到八大菜系,包括魯菜、川菜、閩菜等特色飯菜的介紹和重點翻譯。此次參加翻譯的專家不僅有北京外國語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的教授,還邀請了外交部翻譯專家、英籍專家、駐外大使等人。翻譯團隊帶頭人、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陳琳表示,翻譯力爭讓完全不懂中華文化的外國賓客一眼就能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