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家長,你是希望年輕教師,還是老教師教你的孩子?

2020-12-17 抄底育兒

作為家長,你是希望年輕教師,還是老教師教你的孩子?

第一,一般的家長都沒有機會選擇老師,所以,一般情況下,家長應該想一想如何做一個能適合各種老師的家長,因為這個還是自己能夠做的;

第二,選擇老師,不能以年齡為唯一標準。因為影響老師教育教學水平的,最重要的

是師德,是責任心和愛心;其次是教學水平

。而這些因素,在各個年齡段的老師中都會有差異!

第三,如果非要從年齡的角度來進行選擇,我希望選擇工作5——10年的老師,因為在我看來,這些老師是態度和經驗俱佳的一個階段,也是老師工作的上升期,往往更能出成績。

剛參加工作的老師,往往是熱情有餘,經驗不足,難免會走一些彎路;而10年以上的老師,工作成績優秀的可能已經提拔,從事更多其他方面的事情,對教育教學變得心有餘力不足;沒有提拔的老師,熱情也會減少;更加重要的是,這個時候的老師,家庭的責任和壓力會更大,會牽扯更多的精力。

作為家長,你會怎麼選擇呢?

相關焦點

  • 青年教師與老教師之間的區別在哪兒?
    每個人的成長都是一個複雜的過程,從一位年輕教師成長到一位老教師,這些都要經過很多年的摸索總結和學習。對於剛入職的青年教師來說,他們要面對各型各色的學生,還要配合各種各樣的家長,他們需要耗費的不只是精力,還有耐心。
  • 求求你退休吧:55歲老教師霸氣回懟,不退休不是我的錯
    我把自己的了解反饋給同學,同學說,她當年厲害不代表現在厲害,都55周歲了,教學方法、教學觀念早就落伍了,人老了,對工作又懈怠,就是混到退休,不是超級差是啥。她混到退休不損失啥,我家娃可不能為她混日子買單,斷送一生的學業前途。我笑同學太小題大作,一個教了35年的老教師教出了那麼多人才,難道還不夠格教你家的娃,你家的娃是皇孫嗎?得天下第一流的大儒來教嗎?
  • 老教師說,就應該讓年輕的多幹活,讓老教師輕鬆點,你贊同嗎?
    以前一個室友在代課時,經常在學校聽到一些老教師的抱怨:學校就應該讓老教師少帶一些課,把主課讓出來,多讓年輕老師做點,班主任也不應該讓老教師承擔。那麼,作為教師,大家是否贊同讓老教師多休息,帶副課,年輕教師多承擔一些工作呢?
  • 年輕、天熱,女教師穿熱褲上課,傷害了教師形象,冷了家長的心腸
    有一剛從事教師工作的年輕女教師對被家長投訴振振有詞:我是一名小學老師,剛畢業沒有多久,因為自己很年輕,天氣炎熱穿熱褲上課被家長投訴了,我上課學生們都喜歡,為什麼投訴我?我穿熱褲有錯嗎?我認為:當教師就要有當教師的樣子,穿火辣性感、非常短的緊身褲,是對教師形象的的不尊重,遭家長投訴無可非議。
  • 作為踩過坑的老教師,我想給新手教師這三個建議
    在教育領域默默耕耘了近30年,中間踩過坑,由當初的「娃娃頭」,後來成為區級骨幹教師,然後是市級先進教師,直到成為省優秀教師。回首走過的路,發現踩過不少坑,心中頗為感慨。這些年,對於教師工作,我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希望對剛走上教師工作崗位的新手有所幫助。
  • 你孩子都是女老師教嗎?談談農村小學的教師結構
    在農村小學,老教師基本上是中師畢業,一般都是工作後才拿的大學文憑,而年輕的教師基本上都是高校畢業,學歷結構來說是沒問題的。但是在專業結構這一塊,農村小學極度缺乏專業教師。特別是音樂、體育、美術、科學等非傳統主課教師奇缺,而一些農村小學通過人事部門的招考,招來了專業教師,他們大部分不能教自己的專業課,因為目前農村缺教師,只能用這些專業教師去教語文和數學,這就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就好像,你要打籃球的姚明去國家隊跳水一樣,其實任何一種專業都非常重要。
  • 作為一名剛上任的幼兒教師,面對家長的指責,你會怎麼辦?
    作為一名新上任的幼兒教師,首先要讓家長接受自己,然後家長才會親近自己,最後信任自己。一個教師如果是真心對待孩子的話,家長內心深處是非常感激的。但是如果一些細節方面處理得不好的話,就容易引起家長的質疑。比如說,孩子的鞋子穿反了,作為老師卻不知道,回到家後被家長發現了;孩子的頭髮亂糟糟的就回家了;大冬天的孩子的衣服前襟是溼的等等。這些事也許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家長會觀察得特別細緻,可能會因此讓家長對自己產生不信任感。其實對於家長來說,他們更關心的是孩子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的情況,如果教師在這兩方面沒有做好的話,很容易引起與家長之間的矛盾。
  • 罰站、寫檢討、叫家長,都不管用,年輕教師如何「鎮」住學生
    記得30年前剛踏上講臺時,那時候的學生都特別乖,特別尊敬老師,如果在學校犯了錯,家長也饒不了他,會狠狠揍一頓。可是,現在呢?學生一點也不害怕老師了!像我們教的小學低年級學生,老師如果不嚴厲一點,根本就「鎮」不住!
  • 年輕教師工資,比老教師低,正常
    年輕教師工資低於老教師工資,薪級工資「功不可沒」。3、績效工資:是根據教師的教學效率而發放的工資,通過對教師的工作業績、工作態度、工作技能等方面的綜合考核評估來確定。在績效工資分配上,年輕教師和老教師差別並不大,甚至會因工作表現出色、教學業績優秀高於老教師。
  • 年輕老師用思維導圖教作文,老教師說:還不如老師自己寫一篇範文
    作為語文老師,我不是很認同年輕老師用思維導圖的模式來教作文,可能老師覺得自己通過導圖把作文的順序、結構、段落都講清楚了,但是講臺下坐著的小學生可不會用思維導圖來寫作文。 花裡胡哨的思維導圖,有時候成年人都看暈了。思維導圖的作用是理清思路,讓我們知道在學習中、練習中如何下手去開展學習過程。年輕老師怕自己的作文課條理性不好,可以用思維導圖來梳理自己的課堂節奏。
  • 老教師不應成為局外人
    在資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要想教好書育好人,只憑「啃老本」是不行的。年齡大了,可以少做一些工作,但不能丟掉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工作的熱情,不能丟掉對學生的關愛。降低要求,讓老教師感受學習的快樂。很多學校對於老教師的學習管理過於鬆懈,總認為他們接受能力差了,對於他們的要求也越來越低,講課比賽、公開課、論文撰寫、技能比賽等基本上都是年輕教師參加,平時的校本培訓,對他們也是網開一面。於是,有的老教師集中學習不到場,聽課評課活動也不參加。時間久了,老教師與年輕教師的差距越來越大,甚至與年輕教師的教育觀點產生衝突。
  • 作為教師,家長的你讀書了嗎?值得思考的問題
    這時,你仿佛張開了一隻寬容的、接納的袋子,對那些高貴的思想與情感說:來吧,我已經準備好了。教師也好,家長也罷,作為教育者,首先要做的是成為一個「讀書人」——讀書,真正地讀書,把心沉浸其中,通過接納那些高貴的思想與情感,使自己也變得高貴起來,溫潤起來,在他人開墾的人文土壤上撒播並收穫自我的人文品格。這樣去從事教育,何愁做不好?
  • 家長稱「要不是孩子在你班級裡,我知道你是誰?」,教師徹底無語
    前段時間,一則家長送「教啥啥行,請家長第一名」的錦旗給教師的視頻傳遍網絡並引起網友們關注和熱議。但是,最後經過有關部門的調查,家長送錦旗給教師的是某網友想蹭流量就以「送錦旗給教師」的方式來吸引眼球。即便如此,還是引起網友們對教師師德的表現的討論。只是教師們如今教書育人卻好像被捆住手腳,不知如何是好。
  • 30年老教師:我教過的最差勁的一名學生,成為了我的同事
    而每當提到有關於教育的這個話題,網友們也是議論紛紛,有這樣一位教了30多年的老教師,說出了自己的體會:「我教過的最差的學生,居然成為了我的同事!書沒讀多少,一天到晚就是抱著個手機,真不知道他是怎麼考上的,看到他的樣子,我都不知道該如何和他共事。」
  • 開學季說說家長對教師的一些心裡話
    1.我的孩子小學數學只考20來分(送禮的孩子跟不送禮的孩子待遇真的不一樣),等孩子上了初中,我就給孩子買課外題陪孩子一起做,慢慢培養孩子主動自己做題,(途中請過家教,沒效果)把孩子的興趣提起來,大量的題海戰術,孩子考上了重點高中,(期間又給她請了個一對一家教,不要),最後考上一本大學
  • 教師給自家孩子補課慘遭舉報:家長的教育分五層,你在哪一層?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家長要信任學校和老師,但不能過度依賴。 有一位老教師從教近30年,擔任過備課組長、班主任、年級主任,至今仍戰鬥在教學一線 ;同時他還是一位優秀的父親,去年,他19歲的兒子以優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 班主任工作是你走向成功的隱形翅膀:寫給年輕教師的心裡話
    我感激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給自己的教育事業帶來的幫助,讓自己學會並積累了豐富的管理經驗,展現了個人魅力和管理能力,並走上了領導崗位,最終取得了令師生和家長滿意的成績。 我欣慰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經歷讓我力所能及的幫助許多學生走出困境並改變了命運,也體會到為人師者的幸福。我慶幸自己以班主任的身份見證和分享了無數孩子走向成功的喜悅……。
  • 作為教師的你,關注過自己的心理健康嗎?
    然而作為這項教育工作實施主體的中小學教師,卻沒人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首先得是個心理健康、積極向上的教師,然後才能做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這項工作,這個順序是不能顛倒的。因為心理健康與否會在教學工作中不知覺的體現出來,哪怕是細微的事都有可能給身心尚未成熟的學生造成不良的影響。
  • 「我是幼兒園教師」——專家攜手教家長陪孩子玩
    在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方面,專任教師數量從2010年的114.4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243.2萬人,教師學歷層次大幅提升,幼兒教師全員培訓制度初步建立,提升了廣大幼兒教師的科學保教能力。教育部黨組織成員、副部長朱之文在致辭中表示,要堅持把幼兒教師作為辦好學前教育的第一資源,切實維護幼兒教師的權益。
  • 作為家長,任何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老師轉給家長)
    作為家長,我們總在說忙忙忙,要工作,要應酬,不知不覺中忽略了孩子的成長,而孩子的教育根本不可能等著我們來彌補,只要稍微有點忽略,孩子的成長就會走歧路。對於年幼的孩子,有些毛病一旦養成,需要我們花費很多精力來改正,甚至根本無法糾正。無論你掙了多少錢,事業發展有多順利,如果孩子的教育不得當,將來老了肯定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