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食貴州】蔬菜產業技能大賽解鎖佛手瓜新吃法

2020-12-20 澎湃新聞

【蔬食貴州】蔬菜產業技能大賽解鎖佛手瓜新吃法

2020-09-28 11: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記者程丹)9月27日上午,貴州省第一屆蔬菜產業技能大賽系列活動之佛手瓜採摘比賽在惠水縣好花紅鎮弄苑村舉行。現場的佛手瓜展示展銷區,參賽選手和嘉賓解鎖了佛手瓜新吃法——生吃佛手瓜,品嘗者們連連叫好。

展銷人員正在切新鮮佛手瓜

生吃佛手瓜,與貴州打造「乾淨菜、自然菜」息息相關。生吃佛手瓜源於安全。2020年,貴州省持續推進清源行動,堅持「零容忍」,實行最嚴格的監管,最嚴厲的處罰,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開展「清潔菜園」創建活動,200畝以上規模化基地要定期清理基地生產、生活垃圾,全面開展清潔、回收、處置廢棄物,保持良好生產環境,將「清潔菜園」作為遴選各類基地前置條件。

貴州好山好水出好菜。佛手瓜含有大量的水分,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以葡萄糖為主,其次是果糖和蔗糖,生吃貴州乾淨、自然的佛手瓜香脆、清甜。

貴州佛手瓜上市了,趕緊試試吧。

一審:楊 雪 魯 禕

二審:董 瑤

三審:袁小娟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佛手瓜
    我想到了佛手瓜,佛手瓜值得我寫一寫。因為它至少有三個特點,在我心中烙下印記。第一個特點就是接濟了「菜荒」。農村與城市不一樣。城市裡有大規模的菜市場,一年四季,各種種類的菜充斥市場,甚至還有反季節蔬菜,想吃什麼都能買到。在農村,茄子、辣椒、黃瓜、西紅柿等夏季蔬菜到了秋天就開始枯萎了,這時,蘿蔔、白菜還沒有問世,這段時間農村人就缺少菜吃,所以稱為「菜荒」季節。
  • 參考消息特稿|拉美政黨領袖從佛手瓜探尋中國「脫貧密碼」
    10月14日,惠水縣弄苑村村民在雨中採收佛手瓜。(陶亮 攝)在周太學所在的貴州省惠水縣弄苑村,萬餘畝佛手瓜和交織其間的蔬菜、食用菌、養蜂釀蜜等「立體農業」,讓242戶群眾徹底揮別貧困生活。經過幾年努力,佛手瓜種植收入越來越多,小日子也越過越紅火。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佛手瓜,19世紀漂洋過海傳入中國,逐漸在江南一帶落地生根。「佛手瓜已成為支撐惠水縣農民持續增收的一項重要產業。但全縣13個貧困鄉鎮、108個貧困村、8.2萬多名貧困人口全部如期實現脫貧,不僅僅是某一產業的貢獻,還有黨和政府的引領。」惠水縣委副書記徐光信說。
  • 佛手瓜的功效
    佛手瓜又名壽瓜、洋瓜、豐收瓜。是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一種可食用瓜果,傳入我國後在我國的雲南、浙江、福建等地廣為種植,因其營養價值很高,而且形狀宛如雙掌合十,帶有佛教祝福之意,深受國人喜歡,那麼佛手瓜都有哪些功效呢?  佛手瓜果實、嫩莖葉、卷鬚、地下塊根均可做菜餚,是名符其實的無公害蔬菜。龐大莖蔓可作飼料;瓜蔓可作為強纖維 的來源,用來加工繩。
  • 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有著美好寓意的佛手瓜應該要怎麼種植?
    既是水果,又是蔬菜,有著美好寓意的佛手瓜應該要怎麼種植?不知道大家在市面上見過佛手瓜沒有,它的名字和它的長相是有很大的關係的,它的體積中等,整個果實的形狀就像是兩個手掌和在一起的樣子,因此而得名。佛教在我們國家有著很悠久的歷史,這個瓜的形狀就像是人們在朝拜的時候對著佛像做出的樣子,可能裡面也含有佛教的祝福在裡面吧,所以這種瓜是非常受人們喜歡的。除了有美好的寓意之外,它的口感也是它受人們喜歡的原因之一,吃法也有很多,不管是當水果還是菜來吃都可以。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這種少見的水果的種植要點。
  • 「兩會雲連線」貴州蔬菜產業如何?孟平紅講了三個故事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李思瑾 實習生 彭燁)「在我們貴州,茶葉是乾淨的,蔬菜也是乾淨的。」5月26日晚,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委網信辦主辦的首場「2020年全國兩會貴州代表委員『雲連線』集中採訪活動」上,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所長孟平紅為貴州「乾淨蔬菜」打起了廣告。孟平紅說,貴州生態環境好、汙染少,病蟲害相對輕,貴州蔬菜農殘合格率優於全國平均水平,是名副其實的健康菜、優質菜、乾淨菜、放心菜。
  • 這種瓜看著像番石榴,農村人叫它「佛手瓜」,用來煎蛋能當零食吃
    這種瓜看著像番石榴,農村人叫它「佛手瓜」,用來煎蛋能當零食吃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最不缺的就是瓜果蔬菜了,因為農民們都會自己種,平時想吃直接去地裡摘就好了,也不用去市場買,關鍵這些蔬菜都會綠色健康的,沒有撒農藥,像農民們口渴了摘下一根黃瓜不用洗就能直接吃了
  • 閩侯「洋裡佛手瓜」將申報國家地理標誌
    村民正在採摘佛手瓜。福州新聞網6月5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通訊員 吳國棋 文/攝)昨日記者從閩侯獲悉,閩侯縣市場監管局聯合洋裡鄉政府開展「洋裡佛手瓜」國家地理標誌申報工作,目前正處於前期工作準備中。
  • 佛手瓜好看又好種,掌握這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結得吃不完
    提要:佛手瓜不會種植?掌握5點種植技術,佛手瓜輕鬆結滿藤佛手瓜是近些年比較流行的一種瓜類蔬菜,口感清脆,營養豐富,受到不少朋友的喜歡。那麼如何種植佛手瓜呢?這裡科學興農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關於佛手瓜種植的技術問題。
  • 佛手瓜種植的條件和技術
    佛手瓜狀似佛手,美觀好吃,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經濟效益。佛手瓜風味獨特,產量高,一般每株可產200公斤左右。高產大株結果可達1500個,約500公斤。佛手瓜易保管,耐貯運。抗病力又強,無需施用農藥,是無汙染的保健蔬菜,可供冬春食用,彌補淡季蔬菜不足。
  • 佛手瓜的藥用價值 疏肝止咳作用大
    提起佛手瓜大家一定都知道它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餚,相信不少人不知道其實它也是一種中藥吧。下面藥材君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佛手瓜的藥用價值,樹幹止咳作用大哦!佛手瓜藥用價值佛手瓜在瓜類蔬菜中營養全面豐富,常食對增強人體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
  • 佛手瓜最適合的種植怎樣?
    佛手瓜因其果實呈拳曲合抱狀而得名。瓜形如兩掌合十,有佛教祝福之意、寓意好。它是葫蘆科佛手瓜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20世紀初傳入中國,在中國江南一帶廣泛種植。佛手瓜果肉脆嫩肥厚,味道清甜鮮美,營養價值很高。它是一種低鈉和低熱食品,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 佛手瓜清鮮脆爽,有多少人喜歡吃?
    近日去重慶江津四面山遠足爬山,在農家樂吃到了一種久違的蔬菜,從口感判斷應該是佛手瓜,後向老闆確認確實是。佛手瓜質地脆爽,清炒能夠比較好地保留其鮮美口感,無論單獨吃還是下飯都是很不錯的。記得小時候也曾吃過兩三次,當時就很喜歡吃佛手瓜,不過家人好像並不怎麼喜歡,口能是嫌它質感偏硬的原因。所以也沒怎麼種植,蛇瓜也是如此命運,畢竟黃瓜、絲瓜、冬瓜、瓠子瓜、南瓜和菜瓜這些蔬菜更鮮嫩、更好吃。客觀來說,佛手瓜口感雖然爽脆但質感偏硬,沒菜瓜、瓠子瓜那麼脆嫩,就像青蘿蔔比白蘿蔔、紅蘿蔔要硬實些一樣。
  • 村裡人說佛手瓜還有這些功效,你知道多少?
    佛手瓜能生吃嗎?佛手瓜說,這種水果和蔬菜我們還可以有一些陌生人,在我們這邊並不是我們經常會吃到的蔬菜,事實上,佛手瓜是一種多汁的蔬菜,同時營養價值是非常高的,有一些藥用價值,同時也是佛教的一種象徵,所以深受人們喜愛。那麼,佛手瓜到底有什麼用途呢?它有什麼作用呢?下面小編開始給大家科普一下!
  • 精選果園雞、手打豬肉丸、新鮮佛手瓜……帶你解鎖吃雞新姿勢!
    「佛手瓜」鮮甜爽口的佛手瓜吸足了金湯精華,一口咬下去,汁水爆開,美味滿分!「生菜」葷素搭配,更加美味!放入新鮮解膩的生菜,在濃鬱的湯底翻滾之後,蔬菜也能吃出肉味!
  • 這瓜,是蔬菜中的「硒庫」,含鐵量是南瓜的4倍,一家人要多吃
    佛手瓜,一種葫蘆科的瓜類,外觀有點像人雙手合十,所以得名「佛手瓜」,這種瓜產量很高,有十分強悍的生長能力,只需要種一顆,一家人都吃不完,所以又被人稱為「豐收瓜」。但佛手瓜還是很多人感到比較陌生的蔬菜品種,菜市場碰到了也不認識,更不知道怎麼去烹飪,殊不知錯過了一種口感好、高營養的優質蔬菜品種。佛手瓜其實是「舶來品」,十九世紀才傳入中國,早期在沿海少數地方種植,七八十年代內陸地區才開始慢慢種植,但仍然沒有怎麼普及。其實這是一種非常優質的蔬菜品種,口感清脆可口,嫩的佛手瓜可以直接當水果食用,老點的也可以炒食、燉湯。
  • 【彩虹班特輯】佛手瓜的故事
    我告訴小朋友,這是我們平時吃的佛手瓜,只不過它現在發芽了,我們把它種在小菜園裡,它會慢慢長大,開花,長出更多的佛手瓜!小朋友們一直在圍著這三個佛手瓜,覺得很好奇,我見小朋友們都對這個佛手瓜挺感興趣的,就對小朋友說:「誰願意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的?」當時有很多小朋友都舉手說願意,於是我給他們布置任務,讓他們明天帶一個佛手瓜來。
  • 「種瓜群眾」也養蜂 立體農業孕育億元產業鏈
    如今,當地老百姓學會了科技種植佛手瓜,並在瓜下種上了蘑菇,養上了蜜蜂,好花紅鎮的立體農業初見成效。依託科技創新和產業扶貧,好花紅鎮正構建起了一條可以為「種瓜群眾」創收上億元的產業生態鏈。 眼下,雖是佛手瓜的空閒期,但好花紅鎮試種的20畝大球蓋菇已開始陸續上市。以每斤6—8元估計,畝產值在六七千元以上。
  • 佛手瓜很高產,種植的人不多,吃的人更少是嗎?為什麼?
    佛手瓜在農村可是寶,種植的人也很多,我們這裡幾乎家家都會種植佛手瓜,這主要有5點原因:一是佛手瓜產量高,一次種植可以收穫多年;二是佛手瓜非常容易種植,只要供應好水肥,搭好架子,就可以任其生長;三是佛手瓜人可以食用,人吃不完的還可以餵豬,豬非常喜歡吃;四是佛手瓜的瓜尖非常美味,在集市可以賣很高的價格,我們這裡佛手瓜尖可以賣10元1公斤;
  • 佛手和佛手瓜傻傻分不清,又怎麼知道它為什麼不出芽呢?
    佛手,它的得名是源自於它的外形。佛手果實在充分成熟後,果實頂端各心皮分離,長成一根根細長的條形果瓣,就猶如張開的手指,又因其色澤呈金黃色,似金光閃耀,所以就有了「佛手」這一名稱。很多人會將佛手和佛手瓜弄混淆,以為佛手就是佛手瓜。
  •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對下面這種瓜不陌生,各地的名稱都不太一樣,有的叫佛手瓜,也有的叫做奎瓜或者託兒瓜,長在藤上,一個個垂下來就像是掛著的燈籠一樣的,其實是一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