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獎勵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看了這個視頻你就知道多可怕

2020-08-03 一起習題

最近我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視頻,說的是過度獎勵孩子造成的後果。看完之後我瞬間明白了很多道理。

視頻來源於騰訊視頻:https://v.qq.com/x/page/e3128ptvbzk.html

視頻中女孩子是家裡的老二,父母從小就非常疼愛她,做任何事都用金錢進行獎勵。

比如下樓買醬油都要跑腿費,孩子不高興了也用錢來哄,成績考好了也少不了用錢來獎勵孩子。

過度獎勵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看了這個視頻你就知道多可怕

女孩的媽媽始終堅持女兒要富養的教育觀念,儘管家庭條件一般,也從來沒有吝嗇,日常生活中更是習慣用金錢來滿足孩子。

直到後來自己的親生母親生病做手術,還要向哥哥索要照顧病人(媽媽)的勞動錢。

過度獎勵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看了這個視頻你就知道多可怕

女孩的媽媽看到這一幕,非常的後悔。想起之前過度用錢獎勵孩子的種種不應該。

現在無論是在家裡或者學校,老師或家長想要激發孩子做某一件事時,經常依賴外在的獎勵,。

比如孩子有好的表現,會得到禮品、金錢等等。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要從小培養孩子的金錢觀。

之前在網上看了一項實驗,實驗人員找來一群喜歡畫畫的幼兒園小朋友,他們沒有任何大人的鼓勵,純粹只是樂在其中。

實驗中,一半的孩童會因為他們的圖畫而得到獎勵,另一半則沒有。

經過幾個星期之後,實驗人員發現接受獎勵的孩子們花在畫圖的時間變少、也不像原本那麼投入了。

至於沒有接受獎勵的孩童則是花了相同的時間、以同樣的熱情繼續畫畫。

這個實驗表明當某個特定活動需要思考或創意時,外在的獎勵幾乎總是會抑制原本想透過獎勵來鼓勵的行為。

所以想要獎勵孩子有很多方式,不一定要用金錢,外在的獎勵相對於讓孩子做具有克服挑戰,自豪感的活動有更加有成就感。

如何正確鼓勵孩子,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5種鼓勵孩子的方法,用對了可以改變孩子的一生。

過度獎勵孩子將來會變成什麼樣?看了這個視頻你就知道多可怕

如果從小讓孩子覺得「做得好就能拿獎勵」,那麼這個過程很容易讓孩子誤解目的,孩子會認為提高成績、幫爸爸媽媽做事、規範自己的行為,都是為了得到獎勵,而不是為了事情本身。

這種觀點一旦形成,就很難轉變了,孩子會把金錢利益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這對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來說不是好事。

孩子的價值觀,金錢觀是孩子成長中不可缺少的教育。作為家長要隨時關注。

相關焦點

  • 孩子過度依賴物質獎勵怎麼辦?註定將來會成為媽寶,將會是悲劇!
    「做了這個有什麼好處啊?」「我要是做好這個,是不是有獎勵呀?」「不行,比上次的獎勵少,我就不幹!」你的孩子有沒有對你講過類似於這種的話呢?如果有的話,那就要警惕了,說明孩子已經陷入了依賴物質獎勵的惡性循環!通常來說,偶爾用物質的方法來鼓勵一下孩子是沒什麼問題的。
  • 那些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長大會怎麼樣?給你講幾個故事
    正如上面的故事中家長的做法一樣:如果孩子做任何事情,我們都給他獎品或者金錢獎勵來作為強化條件,慢慢地,孩子的關注點就會變成獎品和獎勵,而不是做事情本身的價值。 過度的金錢獎勵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貪心。貪心是什麼呢?不是說孩子越要越多,而是讓他離真正想要的東西越來越遠,比如做家務本身的價值。
  • 你「獎勵」孩子的方式正確嗎?別再用「過度獎勵」毀了你的孩子
    獎勵多了,孩子很難自覺主動去做事情,甚至是那些本自己可以做的事,跟你討價還價:「媽媽你要是不給獎勵,我就不吃飯了」;「你不給我錢,我就不掃地了。」孩子嘗到了獎勵的「甜頭」,一開始會很積極,可是次數多了,做事就變得非常被動。獎勵改變了人們做事的動機,從最初的體驗樂趣,演變成了為了獲得獎勵在付出努力。
  • 阻止孩子的「審美觀」,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網友:比文盲更可怕
    過早扼殺孩子的「審美」,是比文盲還可怕的現象,家長別盲目阻止。老話常說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確實如此,不僅我們成人都很愛美,就連三四歲的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審美觀。如很多的父母自身的審美觀存在一定的偏差,也會用自己錯誤的審美觀去教育孩子,影響孩子。一、過早扼殺孩子的「審美」,孩子長大後會變成什麼樣1、衣品比較差,影響自身形象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偷偷塗抹口紅,而且弄得滿嘴都是時,就會衝著孩子大發雷霆。
  • 你「獎勵」孩子的方式正確嗎?別再用「過度獎勵」毀了你的孩子!
    ,經常會用各種獎勵刺激孩子,效果卻不一定好。獎勵多了,孩子很難自覺主動去做事情,甚至是那些本自己可以做的事,跟你討價還價:孩子嘗到了獎勵的「甜頭」,一開始會很積極,可是次數多了,做事就變得非常被動。獎勵改變了人們做事的動機,從最初的體驗樂趣,演變成了為了獲得獎勵在付出努力。學習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因為家長的「獎勵摻和」,讓孩子變得功利,對「沒利可圖」的學習再也沒了興趣。兒童行為與心理學家稱: 孩子的學習動力其實有兩種,一種是內生動力,一種是外在動力。這兩種動力就像緊挨在一起生長的兩棵大樹,它們的生長經常不是同步的,而是此消彼長的。
  • 怎樣獎勵孩子?看了這個獎勵方案你就懂了
    關於要不要獎勵孩子這個問題,在中外的教育研究當中,一直存在著爭議。有人說獎勵是最有效的改變行為的方式,有人說獎勵很容易變成收買利誘,降低孩子的內在動力。腦研究學者發現,人的大腦內側顳葉系統,證實了海馬體在獎勵狀態下有良性改變。獎勵動機導致多巴胺會釋放對記憶產生鞏固的作用,可以達到加強好行為的學習效果。
  • 那些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只認錢不認人
    這樣在物質獎勵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那些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長大後怎麼樣了?只認錢不認人大姑家的表姐就是屬於從小被金錢過度獎勵的孩子,大姑的養育方式和蔣姐的「勞動獎懲方式」如出一轍。1)過度金錢獎勵導致孩子誤解學習目的考試成績好能拿獎勵,是很多父母都會做的事情,但這個過程卻容易讓孩子誤解學習的目的,讓孩子以為提高成績就是為了拿到獎勵。
  • 獎勵會讓娃失去內在成長動力?如何獎勵孩子,是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在很多家長認為獎勵可以讓孩子更積極地做事時,有人提出這樣做只會讓孩子為了外部刺激而去積極努力,一旦失去外部刺激,孩子可能就不會再努力了。這樣的觀點其實來自於一本名為《獎勵的惡果》的書,裡面有給出很多關於錯誤獎勵的案例。對銷售員許諾,如果他銷售掉足夠多的公司產品,就可以到夏威夷度假。
  • 育兒的七個錯誤行為—過度嬌生慣養會剝奪孩子將來成為領導的資質
    但是,父母為了孩子生活更好而做的事情,會使孩子的前途變得不妙。「過度嬌生慣養會剝奪將來成為領導的資質。」否則孩子可能會自負或自卑。2.管的太多 不給孩子自己決定問題的機會,什麼忙都幫。3.誇獎過頭 對於自尊心低的孩子,過度誇獎會適得其反。 如果誇獎孩子的話,就具體地說,比起能力,還是表揚努力的過程吧。
  • 不要總說「為孩子好」,過度幹涉孩子的決定,只會害了孩子
    在生活中相信很多媽媽都和孩子這樣說過:馬上都期中考試了,你怎麼還在這裡玩?都不知道好好複習,還不趕快給我好好看書。兒子,你這次成績怎麼又下降了呢?媽媽給你報了一個輔導班,你周末就去上課吧,好好補習功課。孩子你太聰明了,你真是給爸爸媽媽爭光。孩子,你現在最主要的就是學習,洗衣做飯你都不需要做,你只要把學習給搞好了就是對媽媽最大的回報。
  • 在養育孩子過程中,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是什麼樣?
    我們家錢多的是!」我當時也是驚掉了,沒想到一個7歲的孩子能說出這樣的話。我很認真的懟他:「你以為有錢就行啊?XX,你知道嗎?現在不讓你賠錢了,現在就讓你陪眼睛!知道不?!戳到人家哪只你就賠哪只!」小霸王聽了,咋了眨眼,若有所思,不敢說話...第二天的中午,小霸王又出來玩。不知道踢了誰家孩子,對方的奶奶直接衝他發火大罵(據說她孫子被小霸王踢過好幾次),甚至差點要動手。但小霸王也不是吃素的。挺著胸脯拽著膀子做了叉腰的動作一點不怕地看著對方。
  • 過度教養,是你綁架了孩子,還是孩子綁架了你?
    我們做父母的肯定都關心自己的孩子,特別擔心他們會不會出事兒,會不會犯錯,但是養育不能只講本能,只講感情,還要講科學,從科學上看,過度養育對孩子弊大於利。很多過度養育的父母都會說,我也是沒辦法呀,現在的社會沒有以前安全了,我小時候五歲就能自己上街打醬油了,現在十歲的孩子也會被拐走,還有那麼多熊孩子,將來上學還有校園暴力,不多保護點兒行嗎?而且現在的社會比以前競爭殘酷的多。
  • 孩子將來會如何擇偶,從這個行為就能看出來,不用等成人後才知道
    導讀:孩子將來會如何擇偶,從這個行為就能看出來,不用等成人後才知道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將來會如何擇偶,從這個行為就能看出來,不用等成人後才知道!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喜歡「咬指甲」的孩子,將來會成什麼樣?專家:難逃這2種結局
    對於這種情況,小張經常對孩子發脾氣,想要孩子儘快改掉這個壞毛病,但是經過訓斥後,一點效果也沒有,孩子還是喜歡咬指甲。小張在同事間抱怨,有同事說是不是孩子營養不夠造成的,聽到這話,小張回家天天給孩子做營養餐,還買了一推補品,可還是沒有效果。
  • 做「兼職母親」,把孩子從「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
    「可怕的兩歲」變成「可愛的兩歲」?2歲既是培養孩子好性格的開始,真正的育兒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的。也是孩子成長期重要的過渡期。這一特殊時期是會成為最好的時期還是最壞的時期,取決於家長能否了解孩子的天性,是否能制定出清晰的育兒目標。
  • 咆哮式教育下的孩子會怎樣?看完這個真實案例你就知道了
    看完這個案例你就會明白。朋友經營一家百貨店,旁邊有個賣酒的小商行,店主有兩個孩子。有一次,我去看望朋友,在店裡聊了一會。突然聽到旁邊商行裡爆發出威震天般的咆哮。我本想出去看看什麼情況,朋友拉住我說,「又來了,沒事沒事,你坐你坐。」我一臉疑惑。朋友告訴我,商行老闆經常這樣訓孩子,特別是訓那個大的(兒子),訓還是小事了,還會打呢!朋友他們都已經習以為常了。
  • 吃下去的口香糖竟然會變成怪物!讓我們一起揭秘這個可怕的工廠!
    吃下去的口香糖竟然會變成怪物!讓我們一起揭秘這個可怕的工廠!還記得童年時光,一起和小夥伴們嚼口香糖,那個時候一起比誰能吹的更大,然後眾人就一直在那嚼,嚼到最後口香糖沒味道了,然後我就順手把口香糖沾到某個小夥伴的頭髮上……咳咳,然後我們來看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
  • 可怕的兩歲,究竟有多可怕?處理不好,或許會影響孩子將來的性格
    因此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開始挑戰我們家長權威了,我們和孩子的關係或許也會日漸緊張。有的時候處理不好,那就是一場大戰。孩子的兩歲為什麼很可怕,到底"可怕"在哪兒,下面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而且孩子特別喜歡說不,只要搶過來或者是沒收他們的零食,孩子就會大哭。對於孩子的這種行為,主持人李靜也有同感,她說道:"孩子在兩歲的時候確實是比較喜歡說不的,會把不字經常掛在嘴邊。"但孩子上了幼兒園之後,孩子就開始講道理了,似乎孩子此時是聽話的。他們前後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呢?
  • 「摔倒」不可怕,孩子缺少這個特質才可怕
    現在大家養孩子都是把孩子捧在手心裡養,一看到孩子磕磕碰碰都會很心疼。所以現在孩子們的抗壓、抗疼痛能力普遍比較弱。這個小朋友卻可以不靠工作人員攙扶,麻利跳起來,再次參與到比賽當中,這份勵志的精神確實讓人為之動容。
  • 「割草機父母」,只會養出無能的孩子,將來容易和社會格格不入
    生活中存在兩種不同類型的父母,一種叫直升機型的父母,當孩子遇到困難他們馬上空降下來將孩子從困境中解救出來。而另一種父母更可怕,也就是割草機父母。他們遠遠走在孩子的前面,像割草一樣把前面路上所有的雜草全部除去,保證孩子一帆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