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名醫跨海當「假日刀手」 同樣手術出價高數倍

2020-12-20 人民網

  近年,到臺灣醫美健檢的深度遊成為赴臺「個人遊」的新選擇。   (圖片來源:百度圖片)

  大陸重金搶挖臺灣醫生

  兩岸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大陸醫生整日忙翻天,臺灣醫師相對較清閒。於是,每到周末,臺灣就有一批「假日刀手」飛赴大陸各地給病人看診開刀,付出勞動的同時,賺取大把的人民幣。

  大陸醫院一些熱門科室如心導管、腎移植、骨科等,急需大量醫護人員,於是,大陸醫院想盡辦法重金挖角臺灣醫師。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有傳聞說,大陸某醫院開出億元新臺幣高價,想要挖角臺灣心臟移植權威、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島內媒體查證時,魏崢否認有傳聞中的行情,但他承認,近年來大陸確實陸續有幾家醫院接觸過他,但都被他一一婉拒,他同時也擔心臺灣醫界人才正在悄悄轉移陣地。

  「國際醫療中心誠徵臺灣專家門診兼任醫師」、「上海自由經貿區徵駐診醫師」……近年來,大陸開放並承認臺灣專科醫師執照,提出申請後有機會到對岸行醫,更有不少醫療機構重金挖角,向臺灣醫師人才招手。有臺灣醫師說,周末打電話想找醫師朋友聚會,但人家在大陸忙著呢。

  對此,魏崢表示,臺灣醫師選擇出走大陸,與臺灣的醫療制度和健保制度有關。

  多賺錢何樂而不為

  對於臺灣醫界的現狀,魏崢說,當局「管得多、做太少」。讓人火大的是,衛生行政部門要求醫師上倫理課,學分不夠要吊銷執照,他反問:「上了課就會有倫理嗎?」

  據悉,有名醫在臺灣看一個診次,能拿到8000元新臺幣;換至大陸,看一個診就可賺5萬元新臺幣。近年來,不少臺灣醫師到大陸大賺人民幣,讓醫界大老感嘆,臺灣必須改善醫療環境,才能留住人才。

  據報導,不少當地醫師認為,受健保制度影響,醫師在臺灣的薪資環境不佳、工作辛苦,臺灣小區醫院協會理事長謝武吉估計,目前每個周末,都有五六十名臺灣醫師飛赴大陸開刀、看診。高雄醫學大學婦產科教授鄭丞傑曾赴大陸15個月,擔任某臺資醫院副院長。他表示,臺灣醫師在大陸光是周末上工,收入就有十幾萬元新臺幣,這對許多醫師來說,的確充滿了吸引力。據說臺灣醫師到大陸行醫,平均加薪幅度都在25%至50%,年輕醫師薪水還可能加倍。

  記者認識一位原任職於臺大醫院的皮膚科醫師,後來給大陸某市立醫院挖去當院長。他說,現在每月都要去上海進行整容手術,具體收入他沒說,但一定不菲,他感嘆大陸市場實在太大,太誘人。臺灣中國醫藥大學生殖醫學中心主任張帆也是「假日刀手」之一。他每隔三四周就會飛赴大陸一趟,在大陸看診,依開價不同,一個診次可拿5000元至1萬元人民幣(約1萬至5萬元新臺幣)。在臺灣割雙眼皮手術要萬餘元新臺幣,而到大陸則是3萬元新臺幣起跳。

  據介紹,臺灣醫師赴大陸,主要以醫美、整形外科居多,其他還包括外科、骨科、婦產科、眼科、治療重症醫師等。另外腎臟移植、心導管及骨科手術等,術後照護困難度較低,只要一天集中安排幾個病人,醫師很容易當「假日刀手」。

  醫界呼籲留住人才

  臺灣心臟移植權威、亞東醫院院長朱樹勳指出,當局應儘速制訂配套措施,才能留住醫療人才,只有島內醫療政策鬆綁,讓醫院發展自費醫療、國際醫療,建構更健全的醫療環境,才能真正留住醫療人才。

  「感謝魏崢教授願意留在臺灣。」臺灣「衛生福利部」醫事司司長李偉強坦言。目前島內醫院九成收入來自健保,要像大陸那樣給醫師那麼多錢,臺灣根本做不到。只要是人才,大家都搶著要,他也擔心優秀臺灣醫師會被對岸挖走。 他強調,「衛福部」正積極籌設國際醫療專區,爭取境外病人來臺就醫,就是希望留住自己的優秀醫師。

  據悉,近10年來,4萬多名臺灣醫師收入沒有明顯增加或減少,而大陸醫院給出高薪,確實對臺灣醫師有不小的吸引力。對於每個周末都有臺灣醫師飛赴大陸行醫一事,李偉強認為,目前對臺灣整體醫療質量還未造成很大影響,「不過,如果醫療環境仍得不到改善,5年或10年後,就不知那時會變成什麼樣子了」。

  (本報臺北4月1日電)

相關焦點

  • 臺灣眼科雷射手術名醫之「封刀」前後
    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人類的「靈魂之窗」就像一個潘多拉的盒子,當醫界初次發現透過「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臺灣稱之為「鐳射手術」LA SIK ),以雷射(鐳射)刀切割眼球表面的角膜瓣,可以改善高度近視時,就像剛剛打開它發現一個瑰麗世界,陷入了「人定勝天」的迷炫,但是後續發生的效應,卻讓臺灣雷射手術的眼科名醫蔡瑞芳,在今年的2月透過媒體間接宣布「封刀」,讓「近視王國」的醫師和近視族群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 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宣布停做雷射近視手術
    【眼科名醫蔡瑞芳】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宣布停做雷射近視手術;不少患者手術多年後出現併發症;LASIK;蔡瑞芳稱要全心全意幫有眼疾的患者治病……  今(14)日有媒體指出,最早引進「準分子雷射層狀角膜成形術(LASIK)」治療近視的眼科龍頭老大蔡瑞芳醫師說LASIK引進近20年有併發症,所以他「不玩了」,LASIK之父說「不玩」也在臺灣近視手術市場投出震撼彈
  • 跨海高鐵開通,跨越臺灣海峽指日可待!
    12月26日,福(州)平(潭)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海峽公鐵大橋同步投入使用。儘管福平鐵路的長度只有88公裡,最高運營時速也只有200公裡,但這條鐵路的意義卻非同一般。
  • 跨海高鐵開通,直通臺灣指日可待!
    ↑↑點擊上方 超級建築輕鬆關注12月26日,福(州)平(潭)鐵路正式開通運營,中國首座公鐵兩用跨海大橋、世界最長跨海峽公鐵兩用大橋平潭,是祖國大陸距離臺灣本島最近的地方,距臺灣新竹僅68海裡,大約相當於126公裡。福平鐵路也因此成為「祖國大陸離臺灣最近的鐵路」。而且福平鐵路本身就是規劃中的京臺高鐵中的一段,福平鐵路的通車意味著大陸高鐵直通臺灣已進入倒計時!
  • 跨海尋夢機緣無限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
    跨海尋夢機緣無限  臺灣青年座談大陸就業體會  本報記者孫立極陳曉星  「我的未來不是夢,無限機緣在大陸」——10月8日,一場名為「走大路,通大陸——臺灣青年
  • 臺灣名醫蔡瑞芳:「封刀是我個人的選擇」
    蔡瑞芳,是將準分子雷射手術(LASIK)帶入臺灣的第一人,但如果不是「封刀」宣言鬧得沸沸揚揚,中國內地公眾對這位臺灣名醫幾乎一無所知。臺灣媒體一篇報導說,考慮到鐳射(雷射)近視手術可能帶來的併發症,眼科名醫蔡瑞芳決定不再開展這一手術。一時間,蔡瑞芳「封刀」的消息讓已經接受手術的人惴惴不安。
  • 臺灣眼科名醫蔡瑞芳「封刀」事件始末
    當醫界初次發現透過「準分子雷射原位角膜磨鑲術」(臺灣稱之為「鐳射手術」LA SIK ),以雷射(鐳射)刀切割眼球表面的角膜瓣,可以改善高度近視時,就像剛剛打開它發現一個瑰麗世界,陷入了「人定勝天」的迷炫,但後續發生的效應,卻讓臺灣雷射手術的眼科名醫蔡瑞芳,在今年的2月透過媒體間接宣布「封刀」,讓「近視王國」的醫師和近視族群們,不知該如何是好。
  • 「十三五」規劃中打算在臺灣海峽建造跨海大橋,未來坐高鐵去臺北
    其實關於建造臺灣海峽大橋的想法本世紀初就已經在商討之中,特別是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就出現了建造北京到臺北高鐵的想法。建造跨海工程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建造跨海大橋,而我國在建造跨海大橋方面的經驗還是比較成熟的,比如杭州灣跨海大橋,今年剛經過颱風山竹合格驗收的港珠澳跨海大橋都是,而且從海峽兩岸的位置來看,福州的平潭島到臺北桃園海濱這段距離是兩岸之間最近的只有128公裡(平潭島到福州市建造的跨海大橋今年即將竣工),如果再往南最寬距離將超過400公裡。
  • 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南北線之爭大局已定
    本人於9月27日,在百家號發表了:福州:我準備修條鐵路去臺灣,是建橋好還是挖隧道好呢?一文,引發全網對於臺灣跨海通道的討論,有網友留言問:「為啥不是建廈門到臺灣的,而是建福州平潭到臺灣的呢?」廈門與金門有個別所謂的「專家」,喜歡在地圖上畫線,美其名曰「規劃」,比如,臺灣海峽南線跨海通道,就是個別「專家」畫出來的。
  • 兩岸租車行業開展跨海合作 在閩租車到臺灣用車
    兩岸租車行業開展跨海合作,赴臺個人遊添便利海西晨報(微博)訊(記者 鍾夢然)兩岸交流交往日益熱絡,赴臺個人遊也漸入佳境,福建赴臺人數不斷增加,用車需求也隨之水漲船高,另外,臺灣同胞往來福建之際,也同樣有用車需求。
  • 繼港珠澳大橋後,我國3個世界級跨海通道就要來了!
    中國未來還將建設三個跨海通道,其中一座已被列入十三五規劃,其工程規模和施工難度都遠超港珠澳大橋。你知道這三個跨海通道都在哪裡嗎?  一、渤海海峽跨海通道
  • 中國計劃修建的一條跨海高鐵,坐著高鐵就可以去臺灣!
    從北京到臺北的鐵路線,共有13個國家的鐵路幹線,但是,這不是單獨的鐵路,而是由很多鐵路線路構成的,現在大陸差不多完成了,大陸和臺灣通過建設臺灣海峽的隧道連接起來,設計時速300公裡以上。這個項目對於實現大陸和臺灣之間的互連,加速臺灣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現在,這個項目在技術上不是問題,由於臺灣方面的一部分勢力的幹擾,難度變高了,不久的將來,我會直接坐高鐵去寶島臺灣玩。臺灣省,這一帶又大又小,有城市,有農村,還有山,還有海,還有峽谷,還有湖潭,哪裡都有不同的風情,位於著名觀光景點的阿里山。
  • 臺灣名校生跨海讀大學大增 赴大陸就讀人數增長快
    臺灣名校生跨海讀大學大增 赴大陸就讀人數增長快     近年來臺灣高中名校學生跨海念大學比例大增
  • 【印象臺灣】40年前的海霸王 如今的魅麗海
    >還記得40年前從高雄起家的海霸王嗎?睽違已久的海霸王,如今以城市商旅和高雄人見面,而「魅麗海海鮮自助餐廳」則是城市商旅立足高雄的第一炮,除了有海霸王集團過去擅長的海鮮,還納入窯烤、鐵板燒、日本料理等各國料理,充分滿足了海港人的味蕾。
  • 日本搶走了中國跨海大橋工程,這座工程三天就坍塌了?
    由於中國的優秀基礎設施技術,許多國家都在尋求中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幫助,前段時間,越南預製了跨海大橋,將工程拋給中國,但日本水平插了一隻腳,搶走了中國36億跨海大橋工程,但沒想到三天後大橋就坍塌了,外媒:大橋還是靠中國。
  • 三仙臺美麗跨海拱橋宛如巨龍伏臥海上~臺灣第一道曙光
    太陽賜給宇宙萬物能量,而臺灣寶島每天的第一道曙光總先撒落在臺東三仙臺。當曙光乍現時,也喚醒了沉睡的大地。三仙臺又稱比西裡岸,為臺灣臺東縣知名旅遊景點,位於成功市區東北方約三公裡處,有離岸小島、珊瑚礁海岸及碎石海岸所構成,面積約22公頃。
  • 武夷巖茶跨海移植臺灣,成就臺灣名茶凍頂烏龍茶,可謂一脈相連
    在臺灣南投縣鹿谷鄉東的鳳凰山支脈,稱為凍頂山,為臺灣名茶凍頂烏龍茶的產地。現在凍頂茶的茶園有1500公頃。謝東閔曾說:「臺灣聞名的凍頂烏龍茶及文山色種茶都是從大陸跨海移植臺灣的。一部臺灣的茶葉史,也是臺灣與大陸血肉相連的見證。」
  • 兩岸學子跨海戀引關注 專家:臺灣男生易奪芳心
    中新網4月13日電 據香港中通社報導,兩岸學子「跨海戀」引兩岸學者關注。在兩岸目前的現實下,兩岸年青學子之間的「跨海戀」漸成臺灣大學校園內的新風氣。但有專家指出,能夠真正開花結果的卻很少,因為根據目前臺灣當局的規定,陸生完成學業後,不能留島工作,需返回大陸,「新萌芽的戀情僅靠網絡、電話來維繫,終究不能持久。」
  • 中國計劃修建一條跨海高鐵,坐著高鐵就可以去臺灣
    而中國高鐵應該是說走就走最快的一種陸上交通工具了,它便利了人們的出行,為城市的發展注入了活力,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中國計劃修建一條跨海高鐵——京臺高鐵。京臺高鐵,是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提出的國家主幹道客運專線,該線路起自首都北京,止於臺灣臺北,是北京至臺北的一條快速客運通道。但這不是一條單獨的鐵路,而是由許多鐵路線組成,目前大陸段已基本完成,大陸與臺灣將通過興建臺灣海峽隧道相連通。
  • 大陸經濟起飛證照吸引人 臺灣民眾組團跨海報考
    大陸經濟起飛證照吸引人 臺灣民眾組團跨海報考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0日 19:37 來源:   中新網3月10日電 職場競爭愈來愈激烈,職業證照有如為就業多增加一分保障,根據Career就業情報雜誌調查,近十四年來,大陸新證照如雨後春筍,部分開放臺灣民眾報考,而臺灣民眾跨海考證照者也快速攀升,甚至出現組團考試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