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省作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多年來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改善,很多民眾希望能有機會相互多了解一下。但是奈何於交通上的不便,目前我們兩岸之間要想交流要麼乘坐飛機要麼坐船很不方便,特別是近十年來我國建造了很多世界矚目的跨海工程,所以很多人希望能夠在兩岸之間建造一座跨海大橋。
其實關於建造臺灣海峽大橋的想法本世紀初就已經在商討之中,特別是十三五規劃草案中就出現了建造北京到臺北高鐵的想法。建造跨海工程主要有兩個方案,一是建造跨海大橋,而我國在建造跨海大橋方面的經驗還是比較成熟的,比如杭州灣跨海大橋,今年剛經過颱風山竹合格驗收的港珠澳跨海大橋都是,而且從海峽兩岸的位置來看,福州的平潭島到臺北桃園海濱這段距離是兩岸之間最近的只有128公裡(平潭島到福州市建造的跨海大橋今年即將竣工),如果再往南最寬距離將超過400公裡。而且平潭島到福州這一段平均水深只有60餘米,地質也比較堅硬適合建造跨海工程。
但是臺灣海峽通道作為重要的戰略航道,對橋梁的梁道高度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要想在兩岸之間建造跨海大橋就只能選擇本身有高度優勢的斜拉橋或者懸索橋。比如我國新建造的港珠澳大橋主跨寬度達到了458米,高度163米,可以讓一艘8萬噸的輪船通過,但是這個性能參數顯然不能用於臺灣海峽跨海大橋,結合臺灣海峽的實際情況和要求來看,大橋主跨之間的距離要儘可能大,比如日本建造的明石海峽大橋主跨寬度將近2000米,但是臺灣海峽寬度比明石海峽還要寬,所以在臺灣海峽建造跨海大橋的主跨寬度應該達到3000米左右才可以,但是現如今還沒有哪個國家建造過主跨寬度將近3000米的跨海大橋。還有就是不管是斜拉橋還是懸索橋如果跨度過大其造價會呈幾何倍的增長,那建造橋梁性價比高的優勢就不再那麼明顯了。
所以這個規劃提議目前還在萌芽階段,有很多技術性難題亟待解決,但小編相信不遠的將來,建造臺灣海峽跨海大橋的計劃會正式啟動,到時候乘坐高鐵遊臺灣不再是夢想,經濟和科技的發展推動政治的交流,海峽兩岸最終會走到一起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