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不易,老師嘆氣。現在的老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不得不練就十八般武藝。
在家雲教學,老師分分鐘化身直播間主播,抄起家裡的大蔥當教鞭,不求老鐵們雙擊666,但求學生們做題沒毛病。為了講好古詩詞修辭方法,老師穿上漢服努力營業,就是要做到360°沉浸式教學。為了讓學生們記牢知識點,老師把大閘蟹搬進課堂當教具,想要抓住學生的心,先抓住了學生的胃。
近日,有兩位老師的教學技能更升一級,直接「溜」進了中糧可口可樂北京廠,給學生們上了一堂神奇又快樂的「實驗魔法課」。
「霍格沃茨在逃教師」實驗課上成魔法課
提到可樂,很多人想到的是夏天的快樂水,可樂雞翅的靈魂配料,而在老師手裡,可樂也能變成講解科學知識的魔法教具。
用「有趣」專治各種不明白,是清華高材生竇相璞在8年教學生涯裡一直都在努力探索的事。這一次,他以可樂為教具準備的實驗課,也保持了自己詼諧幽默的「教學style」。
將可樂倒入鍋內,用文火慢熬。當鍋內的可樂泡沫變密,變成濃稠的糖漿時,倒出放涼凝固。隨後敲碎,將「可樂碎」倒入棉花糖機,用一根竹籤勻速旋轉。伴隨著圓周運動,一支新鮮的可樂棉花糖就出爐了。
憑藉著輕車熟路的糖果製作手藝,相璞讓鏡頭前的學生們結結實實「饞哭了」。當然,借著製作「棉花糖」的過程,竇相璞真正的目的是讓學生們更為透徹地了解沸騰、汽化、液化、凝固等物理概念。
比起傳統的實驗瓶操作,如此特別的方式讓學生更為記憶深刻。枯燥複雜的物理知識,終於走進了學生們的日常生活。寓教於樂,學以致用,書本上的枯燥知識,變成了「舌尖上的物理」。學生們紛紛評論留言:「用味蕾記住的知識點,這輩子都忘不掉。」
除了用可樂製作棉花糖以外,竇相璞還準備了許多令人驚喜的趣味小實驗。利用共振原理,用可樂瓶敲擊演奏當紅名曲的《無價之姐》;用迷你磁力小炮臺講磁極知識……這些仿佛變魔術一般的趣味小實驗,牢牢吸引住了學生們的注意力,竇老師也因此被學生們稱為「霍格沃茲在逃教師」。
竇相璞用可樂玻璃瓶敲《無價之姐》講解振動頻率知識
竇相璞⽤迷你磁⼒⼩炮臺講磁極知識
(實驗有⻛險,謹慎模仿)
竇相璞演示的實驗被學生紛紛留言打call
就地取材解鎖生存技能
化學課的全新打開方式
漂流到荒島,你要如何解決生存問題?這個《魯濱遜漂流記》裡的經典場景,在可樂工廠裡再一次還原。清北網校資深主講、海歸研究⽣趙順,利用兩個可樂瓶、一根長導管,為學生們解鎖了《魯濱遜漂流記》裡的求生技能——提取蒸餾水。
用可樂瓶替代傳統蒸餾器材,這個化學課程中基礎的蒸餾操作,在趙老師的精心設計下,被講得妙趣橫生。
在這堂在線課程的彈幕裡,學生們紛紛積極留言,有的學生打趣道,「如果我學不會這個,在荒島上豈不是還沒遇到星期五就掛掉了?」「沒想到上化學課還能學會求生技能」「感覺get到了實驗課的正確打開方式」。
而事實證明,「快樂水」的魅力不容小覷,在這堂化學課的課堂小測裡,學生們均成功通過了測試,學生們不僅收穫了學習的快樂,也實打實地記住了重要的知識點。
趙順為學生演示用可樂瓶提取蒸餾水的化學實驗
創新是「結結實實」的魔法
興趣是突破桎梏的老師
其實,不只是這次探秘可樂工廠,作為清北網校的老師,「創新教學」、「興趣教學」是竇相璞和趙順一直秉持的信仰。為更好地講解力與運動的關係去國外跳傘、在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下思考,用滅霸的無限寶石講解力學;用貪吃蛇講解串聯並聯的電路知識……
而這些操作,也確實讓學生們的成績「結結實實」地進步了。作為曾經的海歸研究生,趙順已經將許多學生帶入名校的大門。竇相璞曾經帶過的一位學生,學習較差。他便用有趣的方式引導,該同學慢慢便拾起了對物理的興趣,在中考裡,滿分70的物理科目考了68分。
對於竇相璞來說,處處皆可物理課,萬物都是物理學。5G時代的課堂,不拘泥於一時一地,教學可以超越時間和空間的界限,突破想像力與客觀條件的桎梏。
竇相璞用跳傘經歷給學生講力與運動的關係
當然,竇相璞和趙順也只是無數清北網校老師的縮影,為擺脫枯燥的課本,讓學生們對學科知識不再有牴觸情緒,清北網校的老師們都努力將自己打造成萬裡挑一的有趣靈魂,希望藉助於充滿奇思妙想的課程,幫助學生建立正循環,提高學生們對探索知識的興趣,更加深對知識的記憶程度。
竇相璞老師直播趣味物理課
老師在中糧可⼝可樂北京廠直播授課
在線教育下半場如何玩轉5G雲課堂
細看當下,在線教育已成為整個教育行業的流行趨勢。為了將在線教育「玩」出花樣,提高在線教育的效率,清北網校不斷提升著教育專業度的同時,更為關注如何以「創新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們玩轉學習。
正是這樣一個「小目標」,促成了此次清北網校與中糧可口可樂北京廠的跨界合作,讓抽象的物理、化學知識用直播課的方式,被更直接地展示出來。化學書本上枯燥的二氧化碳液化,在可口可樂工廠車間內,展現得非常直觀。很多同學對物理書本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沒感覺,但在看到可口可樂大工廠的機械運轉時卻被震撼了。
工廠的防塵防水、大機械的槓桿滑輪……工廠中處處都是學生用得到的物理化學原理,兩者之間碰撞出的創意火花和完美的配合協作,不僅啟發了學⽣們興趣愛好,也讓「傳道授業解惑」的⽅式更為直⽩易懂。
老師們給學生直播北京廠的陳列廳
隨著5G時代的來臨,在線教育行業也走入了下半場。但清北⽹校⼀如既往地堅守初⼼,更努⼒打磨內在,打破傳統的「教」與「被教」關係,以創新賦能,給了課堂更多可能。
單調的知識因為有了溫度而拉近了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因為有了趣味而讓學生們記憶深刻。這樣的「雲課堂」不只是傳統教學方式在線上的延伸,而是技術與創新精神相結合,對教育領域的一次全新變革。
把物理化學實驗搬進可樂工廠,這堂看似簡單的實驗課,背後是無數清北網校老師們持之以恆的努力和創新。一堂小小的實驗課,教授給學生們的,不僅是一些學科上的知識點,更是給「為什麼要學習」這個問題,找到了一個生動的答案。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打開了這扇興趣之門後,學生們在探索知識的道路上,也會更加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