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誘惑」孩子讀課外書?寶媽是這樣做的,好好學習吧!

2020-12-15 品多教育

玩是孩子的天性。讓他靜下心來閱讀,是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要讓他養成自覺閱讀的習慣,那就更是難上加難了。在校內的學習中,很大一部分知識是通過閱讀獲得的;走上社會,更要不斷地了解學習各種信息,愛閱讀這個習慣就是我們給孩子最好的財富。

我孩子特愛閱讀各類書刊,所以學習成績很好,不過100分很少;各年齡的朋友都合得來,能說善辯,但舉止文雅,不驕不躁。如今才二年級的他,已經有高年級的閱讀水平了。閱讀讓他變得堅強和自信,書給了他快樂。

在孩子出生前,我除了一本妊娠手冊外,是沒有其他書刊的。因為我眼睛不好,不能長時間看書,所以從沒有閱讀的習慣。上小學時考100分的都有我,上初中時考前三的也有我,上高中時卻發覺課外的知識差別人一大截。所以我對孩子更注重閱讀的培養,自學能力的培養。

上學前沒教他拼音和寫漢字,但有意識地讓他認了許多的字。那就是陪他看動畫片《神奇寶貝》,然後買這類書和能量卡,陪他玩。不多久他認的字就成百增長了。我還訂了4年的《幼兒畫報》,這本雜誌開始了孩子的閱讀旅程。

一直到現在,都是我給他選書。偶爾讓他先選一些,然後我來定買其中的哪些。通常只要不是暴力的書,我都會買。當然如果是只看一遍就會厭的書,我是堅決不會買的,而是去圖書館借。因為是我選書,就無法避免地出現了一個問題-----他不願意去看。

我得想方法讓他自覺地去翻那些書。我先觀察他最近愛做的事:是看電視還是玩PSP,或是更像那隻功夫熊貓。然後我就「斷他的口糧」。記得有段時間,他特迷「太鼓達人」遊戲,我就對他說:「暫時取消PSP時間。你去看我買的書吧!

每看完一本,並回答對我提的3個問題,就獎你玩30分鐘。」兒子忙問:「答錯了,怎麼算?」「再重看,重新回答。」「還是剛才那些問題嗎?」「你認為你老媽會那麼傻嗎?不過,如果我心情好的話……還不趕快去忙!」我的話音還在客廳迴蕩,他的人影兒早在書中了。至於考的問題,很簡單的,因為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有時我會突然不問問題,「你把故事內容大概的講給我聽聽,就過關。」

等他講完了,我會羨慕的說:「哇,這書真精彩!等我空下來,我一定要親自去看,聽得不過癮呀!」兒子知道我和他爸忙,所以他認為書中好的片斷,會夾上書籤,等我們去看。這就不能敷衍他了,我們必須去學習,並且在學習後和他討論一番。

有時一本書較厚,我就會讓他閱讀完一章節就有獎勵。但是孩子的性情是不定的,畢竟他還小。你得找新玩藝讓他上鉤,如果不成功,那就是你的誘餌沒找準。如果你認為找「誘餌」麻煩,那就用最簡單的方法:每天讀給他聽。他吃飯,你讀;他吃零食,你讀;他洗臉洗澡,你讀;他睡前,你讀。

我最開始就是用這個方法讓他捧起書來的,大約過了3個月,他就來搶我手中的書:「讓我自己看!」告訴你一個小竅門:你必須選故事情節扣人心弦的書本,把書面語言適當的改為口語講給他聽,並把主角改為他的名字。

我想讓他對科學這門課感興趣,現在的初步接觸,(不要求他懂太多),到了初中時他會因為似曾相識而愛上這些學科。但問題是科學這科比較深奧和抽象,通常這類書對於才一年級的孩子來講是乏味的。於是我又琢磨此事了。

首先要讓孩子有些感性的認識,實踐的積累,才能激發他去探索那類書籍。為此,我一人去了書店,仔細翻閱了書架中的幾十本書後,我買了要求動手的德國譯本《遊戲中的科學》。回家後準備了2個遊戲的材料,為了實驗成功,我先做了一遍。

等他一到家,我就和他玩起了遊戲,一個不過癮,就再來一個,還不過癮,我就把書拿了出來:「書上都有。只有一個要求:做之前要告訴我,因為有些實驗會有一定的危險,要大人一起完成的。等你上初中,學了化學就能自己做了。」孩子如獲至寶,津津有味地啃起書來,晚上還特地讓我幫忙包書面。同時,我們為他定了科普雜誌《我們愛科學》。

上二年級了,我們給他買了孩子用的顯微鏡,陪他一起玩。我見時機有些成熟,就上網搜索科學方面的電視節目和雜誌。

發現CCTV-10很好,然後很明確地告訴兒子:「現在允許你看電了沒有時間限制,但只準看CCTV-10。」他一下子就愛上了這頻道。我不擔心他無限制地去看,因為電視臺要重播,而他也有許多事要去忙。

做回家作業啦,看課外書自學啦,玩PSP益智遊戲,打桌球,彈鋼琴,吹豎笛……同時我們夫妻開始接觸不太懂的雜誌《科學世界》和幾乎不懂的《環球科學》,其實是為了感染他去學習那兩本書,後來就變成一家子共同學習了。我們對這兩本書的學習口號是「力盡所能,能看多少是多少」。

半年過去了,隨著雜誌的增多,我們的知識也增長了,竟然理解了宇宙大爆炸。兒子把這些科學類書籍當成財富,叮囑我們千萬不要賣掉或送人。

因為CCTV-10的科學節目有時會和我們的書刊內容相同,他會興奮地把相關的書刊都翻出來,自豪地在我們面前擺弄一番。他愛看《環球科學》,因為這是他智慧的象徵,他會對你說:「這裡的內容是和美國同步的,走在科學的前沿,有139位諾貝爾獎得主撰稿過。」

就這樣,經過一年半的精心安排,我達到了目的:我們全家人都進步了。學習是無止境的,閱讀習慣要培養,對書中知識更要學會懷疑!要懂得選健康的書來閱讀,孩子還小,需要家長去正面引導他們。

「世界很大,學校很小」---孩子將來肯定會面對一個廣闊的世界,從小養成獨立地閱讀思考,可以拓寬自己的視野,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對未來的工作產生積極影響。同時,閱讀課外書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是孩子的一種重要技能,無論對於應試還是未來的生存發展,閱讀都是一種非常有必要的學習方式。

相關焦點

  • 孩子課外讀小說好不好?學生要以學習為重,學習時間不能看課外書
    對於這種情況,其實應該和父母好好溝通,前提是讀小說是在課外時間,不是佔用了正式的學習時間,如果是高中且高三的同學,還是應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學習上,小說還是留待高考後吧,這時候教科書才是需要大量閱讀的。如果是課外時間閱讀小說,且和學習無關,還被父母認為沒用,只準許看教科書。
  •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
    孩子不愛讀課外書怎麼辦前幾日,接到一位爸爸的控訴:孩子在學校聽課也從來不吵不鬧,該做的作業也做了,成績就是提不上去。苦口婆心和孩子說了好多次,多看書多看報,就是不聽。每天嚷嚷著作業已經做完了,可以出去玩了。
  • 小學生怎樣讀課外書,能有助於語文成績的提高
    小孩子看課外書,也可以分為「會看」和「不會看」的。簡單地說,「會看」的,就是看了課外書有助於學習的;「不會看」的,就是看課外書和學習成績是兩碼事兒。關於小學生看課外書,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主旨是:讀課外書時,手邊一定要有一本字典或詞典。因為孩子在讀課外書的時候,一定會遇到不認識、不理解的字、詞。
  • 讀課外書影響學習?別鬧了,多讀讀課外書的好處大到你想不到
    對於讀書,在目前極重視學習成績的大環境下,不管是家長和學生,都感覺應該多讀一些教科書和相應的輔導書。對於課外書,很多學生沒有時間讀,也不想讀,家長也不願意讓孩子花這麼多時間讀「無用」的書上。事實上,孩子多讀課外書的好處多。對於學生來講,光讀教科書,這還遠遠不夠的。
  • 孩子讀課外書,真的有用嗎?
    回答是肯定的,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孩子們讀課外書有什麼好處。1. 可以排解壓力。很多孩子除了學習校內的課程,放學後還要去輔導班學英語、奧數、珠心算、寫作等等,幾個小時學下來到這些課程結束時,大概也有七八九點鐘了。孩子們接受的知識多,學習壓力大,身體也很疲憊。
  • 多讀課內書更好?還是多讀課外書更好?
    因為她說,你現在做學生,應該把自己課內的書先學學好,再去看這些東西。在我媽媽的觀念下,凡是課外書,與學習無關的書,全都是不應該花時間去讀的。最重要的應該是,把全部精力,放在課內學習上面。這種想法不能說它是錯,只能說是比較局限、比較狹隘。
  • 小學一年級應該讀什麼課外書?
    1,我知道孩子閱讀的重要性,但我不知道該給孩子讀什麼和怎麼去讀?2,看到」別人家的孩子「讀的課外書,買回很多的書,自家小孩卻一本都不感興趣。先說說怎麼讀?二,不要把」識字「這個閱讀目標放在首要目標,個別老師和爸爸媽媽往往有這樣的認知:讓孩子先學會識字,等孩子識字達到一定的數量後,就可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進行自主閱讀,這樣大人就可以節省大量的教育時間和精力。事實上,我們都知道靠機械記憶識字本身是很枯燥而低效,只有將單個文字放到有意義的文本中,孩子的理解才會更有效。
  • 小學生暑假讀什麼課外書好?1-6年級必讀書目都在這!
    暑假已經過了一大半,孩子還沒學點兒啥,成日裡「吃、睡、玩」的循環生活讓家長看著又是鬧心又是焦心。想讓孩子好好學習吧,還不知道除了寫暑假作業還能學點兒啥;放縱孩子玩吧,還擔心開學之後孩子學習進度跟不上。不知道讓孩子學什麼沒關係,《名校學霸尖刀卷》用起來。裡面不但全面完整地總結了孩子每個學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而且試題都是從各大名校真題中提取優化後的,絕對能滿足孩子「學什麼」的需求。除此之外,尖刀卷還設有專門的「測評冊」。
  •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
    小學生讀課外書,老師帶著讀和自己讀,半年之後的差別有哪些1、關注教育的家長都知道孩子讀課外書的重要性。因此在孩子很小的時候,都非常關注孩子的閱讀量。事實也證明,讀課外書的數量和質量,影響著孩子語文的成績和其他科目的成績。但是在讀課外書的方法上,我們一直處於散養狀態。我們認為讀課外書,留出時間讓孩子自己讀就行。結果是孩子只是看那些校園暢銷書:如《爆笑校園》《米小圈上學記》《尋寶記》等快餐讀物。孩子往往挑選自己讀得懂的書,有趣、搞笑的、刺激的書。
  • 焦慮媽媽:孩子的很多幼兒園同學報英語課外班,該給孩子報班嗎?
    寶媽留言:我家孩子才上幼兒園中班,但是我了解到他的同學都開始報英語課外班了,孩子這麼小我不想讓孩子丟掉童年,但是不給孩子報課外培訓班的話,又怕他跟不上別的孩子而輸在起跑線上。不過我的想法跟這位媽媽一樣,我感覺孩子的童年快樂比什麼都重要,而且每個人的童年只有一個,錯過了就沒有了。寶寶這麼小,不需要把那麼重的學習任務強加孩子的身上,別人報英語班就讓別人報吧,自己平常心態對待就好。  在這裡我分享一個真實的案例吧  我有一個閨蜜,她是一位優秀的作家。她已經出版了十幾本書,還編劇了兩部電影,在圈子裡她贏得的口碑也很好。
  • 孩子總是尿床?寶爸寶媽做好這4件事,便能輕鬆應對
    1、睡前提醒孩子上廁所睡前寶媽記得及時提醒孩子睡前要小便,這樣便不會憋尿睡覺,降低尿床的機率,另外寶媽晚上給孩子的食物含水量宜少些,最好不要喝過多的湯水,即使要喝也要在睡前一個小時前喝,睡前半小時儘量少喝水。
  • 孩子讀課外書不是問題,問題是掌握了這些高效而實用的閱讀方法嗎
    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意識到課外書的意義和價值,尤其伴隨著教育部新版語文的推出,閱讀成為大家的共識。多年前,一名學生喜歡讀課外書,常常遭遇家長和老師的反對,甚至粗暴地沒收——現在的閱讀環境的確更好了。然而,不少家長反映的問題是:孩子讀書不少,但似乎掌握的不多,似乎對學習成績沒有明顯的支持,是不是孩子在讀書過程中有什麼問題呢?
  • 讀讀課外書,孩子的人生自會大放異彩
    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一些教師為了片面追求教學效率,竟嚴令禁止學生讀課外書。由此不難看出,《語文課程標準》是提倡讀課外書的。當然,這裡講的課外書應是健康的,充滿人文關懷的。學生成了學習的機器,沒有想像,沒有創造,沒有活力。這都「歸功」於我們教師,這是學生的不幸,也是教育的不幸。醒醒吧!老師們,再這樣下去會成為千古罪人的。「文章本天成,好手偶得之。」課外書,有的情文並茂,有的膾炙人口,有的閎中肆外,有的玲瓏剔透,大有嚼頭,應鼓勵學生大讀特讀。因為,它讓學生受益匪淺。一、讓學生「長才」。
  • 寶媽們推薦的女孩原版書單!喜歡讀、主動讀、一直讀的書都在這裡
    不管是娃自主閱讀還是親子共讀都合適!以日記為體裁,描寫了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是一套可以幫孩子從圖畫書過渡到以能自主長篇閱讀的經典橋梁書。這套書可以鍛鍊孩子的自我反思能力,還能潛移默化的從故事中學習到情緒的消化,也有利於孩子的情商啟蒙!
  • 為什麼孩子厭學但喜歡課外書?一個媽媽給老師的建議
    可見,孩子厭學的程度之深,你是不是被驚到了?如果當孩子寫完作業後,你給孩子一本他喜歡的課外書的話,你一定會被孩子聚精會神的狀態第二次震驚的。為什麼孩子厭學,卻會一本課外書愛不釋手呢?比如,我家最喜歡的一些書讀了有幾十遍如《我愛我的幼兒園》,《牙蟲大搬家》等等,要是圖書館借的,她特別喜歡我就幫她買回來,所以孩子特別喜歡的書一定要和孩子一起沒完沒了地讀。其實閱讀課外書,也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不一定非得讀課內的教材。
  • 讓孩子盡情買東西,孩子反而不亂花錢?寶媽的做法值得學習
    在這裡就同享一位寶媽培育孩子金錢觀的履歷以及一些她的心得。一起來看看吧~這位寶媽就有一個正在讀一年級的女兒,因為女孩子比較愛美,平常就喜歡買各種小飾品,還會買一些玩具、零食等,為了引導女兒儘早養成理性的消費觀,寶媽也是試了許多方法,也詢問了許多育兒專家。
  • 簡單不粗暴,只需用三點,讓孩子愛讀課外書,不信你試試!
    昨天寫了一篇關於怎麼閱讀課外書的方法,有家長私信我說,方法很好,但是如何讓孩子主動拿起課外書去讀呢?確實,再好的方法不付諸於實際行動那就是紙上談兵。今天星凝老師針對如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這問題跟大家一起探討。
  • 如何幫助孩子選擇課外書?
    從孩子一入學開始,書籍就成了最好的朋友,許多孩子都喜歡讀一些課外書,但哪些?課外書是孩子需要讀的?哪些課外書是對孩子的學習有利的呢?相信對此問題有疑問會有無數的家長們,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 到好的書籍,但可能也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筆者就針對這個問題來做一個簡單的總結,看哪種課外書對孩子有利。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家長。
  • 初高中怎麼閱讀課外書,生活經驗告訴我們,這樣比較好
    郭老師專注於生活教育,前幾天和一個學生在家在聊天,聊到中學時代,孩子應該讀什麼課外書,對此總結了以下,對於不同年級的學生應該讀什麼書做了一些分析。在孩子上初中時候,讀課外書也只能放在初一,初二,初三是肯本沒有時間去讀課外書的,因為要面臨中考,而且競爭壓力也比較大。我記得我小時候上初三的時候,因為年齡比較小,每天晚上要做作業做到很晚,在不知不覺的中就趴在桌子上就睡著了。都是我父母把我放到床上,蓋好被子關了燈,父母才睡覺。
  •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懂得用正確的方法來讀課外書,培養語感效果好
    所以,平日無論是學校作業還是課外作業,都要求孩子會多讀一些課外書,來開闊眼界,活躍思維,畢竟只依賴課本知識來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們提倡多閱讀課外讀物,即各類書籍、報紙和雜誌。多讀要有一個範圍和數量,如果不加選擇,每樣都看,是不可能的。選擇地看,必須清楚選擇的方法。這種選擇的方法就是信息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