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詞譜》:詞體聲律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2021-02-08 中華書局1912

(摘自凡例:例詞隔行依次排列字聲平仄符號,○代平聲,●代仄聲,☉代本平可仄,◎代本仄可平,▼代仄聲中宜用去聲,▲代仄聲中宜用上聲。)


【注釋】


[一]《樂章集校注》系此詞於鹹平六年(1003)(18頁)。此調兩宋現存五詞,金元存七詞,上去、入聲韻均可,此調當以柳詞為正體,晁端禮詞減字,李綱、王喆詞增字皆為變體。句中可平可仄除註明外,俱見所列別體句法相同者。


[二]「對長亭晚,驟雨初歇」作兩個四字句拍,《詞律》卷十八以黃裳詞為譜,作八字一句,不當。此韻二句《詞譜》以王庭珪詞作「滿人寰、似海邊洲渚」而列又一體,《全宋詞》將黃裳詞斷作「甚而今、卻送君南國」,皆不當,皆應如柳詞斷句。


[三]「方留戀處」句《全宋詞》無「方」字。檢宋金作品,此句或作四字、或作三字,則柳詞或有兩種不同文本傳播。《大鶴山人詞話》:「宋本無『方』字,真一字千金譜也。『留戀處』句正與下闋『楊柳岸』同律,增一字便差,此未見宋本之誤,諸刻並有『方』字,和柳詞者亦未之精審音拍耳。」(25頁)此論似未當,聊錄供參考。「執手」以下兩句作六字一句、五字一句兩拍,「竟」為領字,黃裳詞《詞譜》《全宋詞》此兩句等書斷作:「秣馬脂車,去即去、多少人惜。」不當,仍當依柳詞斷作:「秣馬脂車去即,去多少人惜。」其中「去」仍為領字。「暮靄沉沉楚天闊」例用拗句。


[四]《詞律》以黃詞換頭句當斷作七字折腰句,不當,黃詞句拍與柳詞並無差異。「今宵酒醒何處」用拗句,此句惟王安石作「貪他眼花陽豔」,「花」字平聲,偶用不參校。「好景虛設」例用拗句。「此去」以下三句王庭珪詞《全宋詞》作六字兩句:「暗想當年賓從,毫端有驚人句。」亦當如柳詞斷句。又,「應是」以下兩句《詞系》作八字一句。「更」梁寅詞作「聊」。


學詞填詞、研究詞,

得靠「譜」,

這部詞體聲律研究的集大成之作,

你不容錯過。



河北大學的詹鍈先生和漆俠先生是我尊崇的兩位前輩學者。我在西南師範學院中文系學習時,於1958年讀到詹鍈的《李白詩文系年》,於1959年讀到漆俠的《王安石變法》。此兩書皆是經典之作,讀後極受教益。1980年劉崇德先生為詹鍈的碩士研究生。1987年詹鍈任河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1998年詹先生逝世後,此所由劉崇德先生主持並繼續招收博士生。劉先生的三位高徒——孫光鈞、龍建國和鮑恆,皆是我詞學界的好友。


2002年天津師範大學藝術學院舉辦九宮大成學研討會暨劉崇德主編的《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校譯》發行會,在此會上我終與神交已久的劉崇德先生相識。先生於中國燕樂有精深研究,因而對詞曲音樂的整理與考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田玉琪先生於2005年進入河北大學文學院古籍研究所從學於劉崇德先生即選擇了詞調史研究為課題,其《詞調史研究》於2012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此著以翔實的資料和實證的方法論述了自南北朝和隋唐迄於清代的詞調發展的歷史,並對歷代的詞調進行分期與考析,可謂詞調研究集大成之著。


我最初讀了此著極為欣喜,它預示著詞調研究這個現代詞學最薄弱的環節將成為詞學研究的重點了。自清代初年萬樹的《詞律》和王奕清等的《詞譜》問世之後,標誌著詞體格律的整理以詞譜的形式得以完成。三百餘年來詞學界凡言詞調及詞體格律皆以《詞譜》為標準,然而它還存在不少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長期為詞學界所忽略了。


詞調究竟有多少,詞體應怎樣建立規範,詞體與聲詩、元曲、雜言詩、大曲的根本區別是什麼,這等等的問題在現代詞學中並未真正解決,因此嚴重地制約了現代詞學的發展。田玉琪先生的《詞調史研究》為現代詞學詞體格律規範的建立提供歷史和數據的依據,為其進一步研究詞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4年中國散曲學術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我有幸與田先生認識。2016年田先生邀請我到河北大學講學,我們交流了關於詞體規範建立的若干意見,同時我還參觀了由漆俠先生創建的宋史研究中心。當時田先生已言及關於編著宋代詞譜的宏大計劃,其《北宋詞譜》的巨編現在已經完成。


詞譜編訂的目的是為詞體確立格律規範,並具指導詞體創作的意義。《詞律》和《詞譜》皆以詞調字數之多少為準從字數小者至大者依次排列,說明體制,選定詞例並注圖譜;這是詞譜制訂的傳統形式。我於2012年出版的《唐宋詞譜校正》即是採取此種形式的,因條件的限制僅選編五百個詞調,以確定正體為主,大量簡化別體,雖有實用價值,但卻極不完備,為重新建立詞體規範略作嘗試而已。


清代鹹豐時期(1851—1861)秦巘的《詞系》完稿,關於詞譜的整理有了新的方式。此著收1029調,約列2200體,以詞調出現之時代為序進行編排。秦巘認為:


詞本樂府之變體。自唐李白、溫、韋諸人創立詞格,沿及五季,代啟新聲。至宋晏、歐、張、柳、周、姜輩出,制腔造譜,被諸管弦。所著皆刻羽引商,均齊節奏,幾經研煉而成,足為模楷。與其取法於後人,莫若追蹤於作者,故本譜以自度原調為經。其後字數增減,叶韻多寡,體格參差,調名異同者,皆列又一體為緯。不以字數為等差,仍以時代為次序,蓋添字可以居後,減字焉得居前。


秦巘為詞學家秦恩復之子,《詞系》稿本為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藏,久不傳世,至1996年始為詞學家鄧魁英整理,由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此著實為詞譜,但它並非為填詞者之格律範本,而旨在對詞調規範之形成進行歷史的考察,為詞調研究提供歷史事實的依據。


秦巘很重視詞調與詞樂的關係,力圖探究每一詞調的詞樂淵源,因而主張宮調不同之詞調不能混為一體,例如《傾杯樂》各宮調不同之詞皆單列為一調。然而因詞樂的散佚,有部分詞的宮調可考,而大多數詞調之宮調則缺失,以致不可能將此種原則貫徹始終。因其以宮調不同之詞單列為調,而又於每調詳列別體,於是《詞系》與《詞譜》相比較,則調與體之數目大量增加,以達於繁瑣之境地。雖然如此,但它因全備而足供研究者之查核,自有其獨特的學術價值。


田玉琪先生的《北宋詞譜》之體例基本上取自《詞系》,而於詞調來源及其音樂特性作了詳明的考證,對於正體之確定,別體之詳列,分段、分句、字聲平仄及用韻等情況皆作了精審的辨析。此著之凡例是重建詞體格律規範的理論探究,詞學界自應引為重視。在《詞調史研究》中,田玉琪先生考訂北宋詞調589個,南宋212個,宋代詞調共801個。今《北宋詞譜》歷數年之考究終於完成,必將有助於現代詞體規範之建立,並推動現代詞學之發展。我甚盼望不久的將來《南宋詞譜》亦繼續問世,以使二者合為完璧。


謝桃坊

2017年7月15日酷暑於奭齋


集大成學術研究成果+嚴謹工具書體例,

這絕對是一部「靠譜」之書,

愛詞的你還等什麼?


相關焦點

  • 怎樣解讀詞譜?
    某個樂曲被詞人選為詞調而譜上之歌詞,這稱為創調之作。此後有的文人就參照創調之作的句式與聲韻格律而作詞了。唐宋時代以燕樂譜字(半字譜)記錄的曲譜稱為「音譜」,其通行的用以歌唱的詞譜是在詞字的右旁標註譜字的。自從南宋滅亡以後,詞樂漸漸散佚並失傳了。
  • 多重網絡中的詞學研究
    詞樂、詞律、詞譜等均可稱詞學研究中的專門之學。詞體可以「別是一家」 也正建立在這些有別於其他文體的內容的基礎上。因此, 研究者對詞樂問題一直十分關注。改革開放後最早以詞學研究獲得博士學位的施議對、王小盾所從事的課題都與詞樂相關。21世紀以來, 洛地《詞樂曲唱》、劉崇德《燕樂新說》等都出現在2005年以前。《白石道人歌曲》旁譜的研究趨於降溫, 且所論整體上未能超越楊蔭瀏等人。
  • 【詩詞微塾】格律詩之聲律
    詩詞微塾 格律詩之聲律 >四聲 聲律術語。 一三五不論 作詩常用口訣之一,主要指作近體詩時對詩中各句的第一、三、五字一般可不論聲調,平仄通用。這句口訣簡明扼要,但又不全面,不能概括所有情況。
  • 俗詞是詞體最早形態,後來詞人創作和整個詞史,都未能脫離其影響
    何良俊進而認為聲音之道關係到國家的政治禮教,且佛家也很重視音樂的通靈作用。俗詞不僅是詞體最早的形態,而且在最早的文人詞作家中,也是其詞體創作的重要內容。初盛唐時,以皇帝為首的官僚階層,其詞多是歌功頌德的應制之作或酒鍾助興之篇,此階段文人俗詞大多是酒令著詞,如謝僵的《踏歌詞》,李景伯、楊延玉、沈儉期的《回波樂》等,基本上都是倩酒佐歡的作品。
  • 【詩詞微塾】詞譜略談
    詞譜略談 詞是與音樂配合的歌詞,即所謂「以文寫之為詞」,而「以聲度之為曲」。每一首詞都有自己的曲調、樂譜,這即是詞調。最初,文人作詞是按樂填寫的,這樣填出來的詞才易於合樂,與樂曲十分和諧。後來,作詞的人多了,他們並不是都廠熟音樂的,於是,就以前人的詞作為依據,按原詞填寫新詞,使詞和樂開始了分離。
  • 詞體的起源與古譜今唱-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二十八宮調的主要特徵是所謂「沒有徵調」,其因為何,成為學術史上的千古之謎。而這一點正是破解燕樂宮調的形成與詞體起源的關鍵。    太常所奏是「五調燕樂」,而這一以大唐雅樂為律本,用宮調律制集胡樂與道調法曲於一身,而又「無徵調」的新樂體,經過理論上充實為七均二十八調,成為盛行五百年的唐宋燕樂與延續至今的詞曲二體。
  • 多位面穿越流,大神荊軻守成名之作,其「私貨」集大成者!
    多位面穿越流,大神荊軻守成名之作,其「私貨」集大成者! 大神荊軻守大家知道吧?就是那個寫《純陽》、《易鼎》的荊軻守,或許你們更喜歡叫他「殺妻證道荊軻守」!這都不知道的話,那就算了,當我沒說,反正大家只要知道他是大神就行了,今天在這裡要介紹的正是這個大神荊軻守的成名之作,也是其「私貨」集大成者! 至於什麼是「私貨」,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吧?其實就是相當於小編現在在這裡和大家瞎扯,解釋一些自認為有些人不理解的東西的這些廢話!類似於這種我們就叫它「私貨」了。
  • 北宋瓷器:中國陶瓷的巔峰之作
    北宋 定窯白釉刻花蟠螭紋洗 北宋的手工業有官營、民辦和家庭副業等形式,其中以官營規模最大。北宋官府手工業專業分工之細為前代所未有。官府作坊的工匠皆來自民間,其分工之細也反映了民間手工業的高度發展。人們所說「五大名窯」,足以代表宋代瓷器的技藝水平。此外,玉器的「巧作」技藝也始於宋代。
  • 郭宣成:就北宋詞壇而言,可分為哪三個時期
    柳永與北宋詞壇  就北宋詞壇而言,可分為三個時期:其一,從開國到仁宗天聖、慶曆年間,是北宋詞的初期,晏殊、歐陽修等詞人,承續花間派與南唐詞風而有變化;其二,仁宗天聖、景祜以後,直至英宗、神宗、哲宗三朝,是北宋詞的創造時期,大詞人柳永、蘇軾以及秦觀等,是推動宋詞發展的關鍵人物;其三,由哲宗末年,歷徽宗一朝,直至汴京淪陷,是北宋詞的總結期,出現「集大成」的周邦彥,北宋滅亡後的南渡詞人裡,李清照、朱敦儒的主張和風格,與北宋詞的聯繫較為緊密,故在此也一併敘說。
  • 以學術眼光,重審人類性與愛 | 《性學入門》:李銀河性學研究集大成之作
    在報給費先生的研究選題已經顯示了李銀河此後數十年的研究興趣:青春期戀愛,婚前性行為、婚外戀等等。 第二年,李銀河又開始把「同性戀」納入研究視野——要知道,在80年代,同性之間的性行為,甚至會被認為觸犯刑律,李銀河堂堂一個留美博士(那時候全中國留美歸來的文科博士屈指可數)搞這些「烏煙瘴氣」的東西,受到的壓力、指責和非議有多大,可想而知。
  • 填詞從看懂詞譜開始,​十六字要訣
    詩的格式,就叫詞譜,古時樂譜失傳之後,當今多用平仄、音韻來作譜。詞牌有一千多種,比較常用的詞譜大概幾百種,清代舒夢蘭所作的《白香詞譜》非常適宜初學者誦讀、參照。詞牌的由來多有來龍去脈,一種詞牌有多個名字,一種詞牌也有多個格式,譬如常見的詞牌《菩薩蠻》,又名《子夜歌》《重疊金》,其詞牌的由來自女蠻國入貢時,高髮髻、金冠頭、瓔珞飾,號菩薩蠻隊。
  • 《聖哥》團隊對新作充滿憧憬 是團隊遊戲的集大成之作
    「這將是我們全部遊戲團隊的集大成之作。」 Warner 這麼說道。 對此,Warner這麼表示:「如果你回溯 BioWare 的遊戲譜系,從《博德之門》到《無冬之夜》,從《翡翠帝國》到《舊共和國武士
  • 木齋:《清平樂》的「樂」怎麼讀——兼論詞體形式的創製
    也涉及電視、網絡、朗誦有聲書等怎樣讀,更進一步來說,還涉及詞體形式怎麼來的問題,也就是詞體形式的起源發生問題。 中國詩歌的傳統就是合樂,從《詩經》到樂府,乃至後來的元曲,都是合樂演唱的,因此,「合樂的歌詞」並不能作為詞體文學之專有。胡先生繼續解釋說:「但和漢魏以來古樂府不同,它是隋唐時期音樂革新的產物。隋唐時期,從西域(還有外國)傳入的音樂逐漸和漢民族傳統的音樂融合,產生了燕樂……當時的詞,就是和這種新興音樂的樂曲相配的歌詞。」
  • 五代一首沒有槽點的帝王詞,句句都是名句,開北宋一代風氣
    唐五代時期詞家和詞作數量雖不如宋詞,但也頗多名家名作,單單後主李煜一人便留下數十篇傳唱千古的名作,成就千古詞帝之名!而李煜的父親南唐中主李璟,雖然只有五首詞作傳世,卻也俱是佳作。其中一篇更是備受歷代詞家推崇,句句都堪稱絕唱。
  • 明代小說的集大成之作是哪一部呢?這本書很多人都沒想到
    明小說是基於宋元說話藝術而誕生的文體,這種「接地氣」的藝術方式讓明小說自誕生之初便獲得了大眾的熱烈歡迎。 《水東日記》記載: 「今書坊相傳,射利之徒,偽為小說雜事,農工商販抄寫繪畫,家畜而人有之,痴文婦,尤所酷好。」
  • 高考聲律,你被啟蒙了嗎?
    兩鬢風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煙雨溪邊晚釣之翁。您能想像在吟唱中這是怎樣一種畫面嗎?不錯,人人都能體會到這種美,但不一定都能說得出。這種美感是怎麼產生的呢?因為你吟唱的是符合平仄音韻規則的詩文片段!聲律啟蒙瀟子墨-【古代蒙學之】聲律啟蒙不錯,這就是童蒙學館吟唱了200多年的《聲律啟蒙》,清朝人車萬育創編啟蒙讀物,正是為了培養兒童的應對、聲韻格律能力。
  • 給孩子啟蒙,我為什麼推薦《聲律啟蒙》而不是「三百千」?
    而在這數百首經典詩詞作品中,《聲律啟蒙》這部古時候用來訓練孩子作對、學習詩詞韻律的書,是為數不多的先後被演繹兩次的作品,它不僅出現在第一季的舞臺上,第二季又被搬上舞臺,而且兩次演繹的「小歌手」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