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縣:老郭家的住房變遷記

2020-12-22 中國甘肅網

通訊員 燕兆林

11月4日傍晚, 涼風習習。康縣市政廣場上,大嫂大媽們正在歡快的跳舞,孩子們正在嬉戲,給陰涼的秋天增添了歡樂的氣息。「以前,我都不敢想像能在縣城裡安個家。 現在一家人住在縣城的廣場、公園附近, 沒事就可以和家人出來遛個彎。」家住康縣錦繡華庭小區的白楊鎮白楊灘村「60後」郭建滿說起現在的生活,一臉滿足。

住房關係著千家萬戶的生活品質。40年間, 郭建滿搬了3次家。回顧40年來全家人居住條件的變遷,老郭不禁感慨, 從 「棲身之所」到「宜居之選」,「家」的變化很大。

三代人擠在土坯房

「土坯房,泥巴牆,三代人擠一間房」,這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康縣大部分農村群眾居住條件的真實寫照。

「在那個物質貧瘠的時代,修房子可是大事,要自己先設計好,再請來匠人師傅蓋房子。」郭建滿回憶,土坯房的牆體是用泥土和稻草或麥秸稈黏合而築成。蓋房的時候,用泥巴摻麥秸,一層一層地垛成,垛半米多高,就要歇上幾天,等泥巴幹硬成型後再進行下一層。「土坯房雖然原始,粗糙簡陋,但住在裡面冬暖夏涼,能遮風避雨,隔雪禦寒,讓一家人有一個棲身之所。」

但是當時的居住空間狹小,住宅具備的很多功能也大打折扣,比如做飯、取暖。「做飯、烤火取暖大都燒木材,就是柴禾。煤球要憑票到指定地點排隊買。那時挑煤走的多是山路,煤球從框裡掉下來,即使摔壞的也要撿起來。回到家,基本都是滿臉滿手黑乎乎的,像個小丑。」

郭建滿感慨過去生活的不易。1985年他結婚時,一個箱子、一個柜子,就是家裡比較值錢的東西。

擁有首套「小洋樓」

上世紀八十年代,農村建房的材料,磚和石頭當起了主角。

郭建滿一直夢想著能改善全家人的住房條件。直到1987年,這個夢想才實現。「上世紀八十年代,蓋房子的材料基本採用石頭,磚在當時還比較貴。」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農村建房開始大量使用磚,也有人用水泥抹牆。

「那個年代流行大瓦房,房屋設計也比以前好了很多。」郭建滿說,當時的農房在正房左邊或右邊,建一間廚房,用來做飯或存放東西;另一邊再建一間養家畜的偏房。「也算是實現了功能分區。」

郭建滿告訴筆者,從上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先富裕起來的農民推倒了老土木房子,建起了紅磚牆的大瓦房。1996年,他家也將原來山上的老房子拆除,在鄉食用菌廠旁邊蓋起了青磚兩層的小樓房,一家人終於住上了「小洋樓」。2009年,將這兩層樓房進行了加固維修。

搬進舒適宜居房

「我現在住的房子,是2016年搬進來的。」郭建滿說,如今買房,要考慮舒適性,除了面積、戶型,還要看房屋功能分區、採光通風、節能、防風、抗震、社區綠化、物業服務水平、周邊交通情況,以及所處生活圈的商業、教育、醫療資源分布情況,甚至鄰裡的素質。

2016年,郭建滿家雙喜臨門。元旦兒子結婚,「五一」父子兩家人一起搬進現在的小區。老郭和老伴兒住三居室,隔壁就是兒子家。

這次搬新居,兩套房子從裝修設計到家具家電選購,郭建滿和老伴兒都全權交給兒子郭強負責。

「過去二十年房地產和相關行業發展太快,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渠道多、知識面廣、做事效率高,我落伍了,該『讓賢』了。」郭建滿說。

隨著家庭收入的提高,人們對居住條件提出了更高要求,從「居住需求」向「舒適需求」轉變,關注的不僅是住房面積,還有居住的智能、環保和安全。

郭建滿說,「想想40年前的住房條件,我覺得現在很幸福。住房的變遷,見證了我家生活的幸福變遷。」

相關焦點

  • 康縣,白馬氐族的故鄉
    康縣與白馬氐族有著久遠的歷史淵源,這裡是古代白馬氐族生息繁衍的故地。古代的康縣雖無地方建制,但自秦漢以來即隸屬於武都和其他州郡管轄。在古代,這塊地方又是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常常屯兵駐防,所以古稱「白馬戍。」久而久之,「戍」又演變為「關」。是以白馬關之稱一直沿用到一九二九年,直至正式設立了地方建制之後,才定名為康縣,所以今天的康縣即是古代的白馬關。
  • 康縣:漸入佳境的「綠色」效應
    ……近年來,康縣立足資源富集、全域綠水青山的生態優勢,把綠色發展理念貫穿於生產、生活、生態全過程,堅定不移地把底線守得更牢、新路走得更好、小康奔得更快,努力讓康縣成為生態「新」縣,讓人民群眾享受到更多生態紅利。「高顏值」更有「高品質」,康縣「綠色」效應正漸入佳境。
  • 康縣:美麗鄉村的幸福生活
    通訊員 崔麗紅  康縣全覆蓋建設350個美麗鄉村,其中18個美麗鄉村先後獲得「中國最美村鎮」榮譽稱號、70個文旅示範村、4個國家級4A級景區、2個國家級3A級景區……最終實現城鄉居民共同富裕,農村居民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康縣連續9年以縣委1
  • 康縣城中美女教師吳彩虹...
    原標題: 【建文明校園 做文明師生】用摯愛託起一片藍天——記城中2019年度優秀班主任吳彩虹自2004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康縣大堡中學、岸門口初級中學,康縣城關中學工作。2012年調入城關中學以來在任教語文工作的同時先後承擔了學校各項兼職工作:校務辦公室幹事、出納、年級主任等。
  • 多家中央、省級權威主流媒體相繼報導美麗鄉村建設「康縣模式」
    向上滑動閱覽康縣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堅持「外在美」與「內涵美」並重,在提升鄉村功能、彰顯鄉村韻味的同時,注重以農村基層黨建為核心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以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提升村民文明素養,不斷豐富美麗鄉村的內核和靈魂。夯實黨建之根。
  • 康縣杜仲產業研發生產項目進展順利
    原標題:康縣杜仲產業研發生產項目進展順利 康縣緊緊立足當地杜仲資源優勢,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甘肅華康杜仲產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康縣杜仲產業研發生產項目,在康縣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7000萬元,杜仲雄花茶、杜仲飼料、杜仲食用菌已全部建設;杜仲天然橡膠、杜仲籽油生產線生產設備已安裝完成,杜仲雄花茶、杜仲食用菌
  • 康縣:文明花開別樣紅
    今年以來,康縣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縣委關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的安排部署  今年以來,全縣教育系統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按照《康縣  如今,在康縣的許多中小學,「日行一善周行一孝」「孝親敬長獻愛心」等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開展著。廣大學生紛紛踐行孝道,常懷感恩情、多做孝敬事的良好風尚正在形成。
  • 小小說,那你可真不如老郭家那二小子
    你在北京這麼多年,混地可真不如前院老郭家那二小子。」「他家老二比你還小兩歲吧,上的大學好像也不如你的好呢,就是本科畢業,直接考上公務員,分到縣城法院了。這才幾年?在縣城都買兩套房子了,他女朋友就是我們學校老師,過了年就結婚。人家開的是大越野車,比你的車大。」宏偉笑嘻嘻地聽著,一時不知如何搭話,只是偶爾點頭表示贊同。
  • 康縣稅務局:以「退」為「進」 助力企業渡過難關
    中新網甘肅新聞12月21日電 (通訊員 黃應龍)「喂,請問是康縣黨校培訓中心負責人謝總嗎?我是康縣稅務局的小王,你企業今年第三季度申報的增值稅申報表未享受稅收疫情期間增值稅優惠政策,聯繫你是要告知你們可以辦理申報表更正,產生的多繳稅款可以辦理退庫」。  「……嗯,好的我知道了,非常感謝你的通知,我會儘快來辦理申報更正。」
  • 【甘肅人的味道】 康縣人的專屬早點——「三層樓」麵茶
    原標題:【甘肅人的味道】 康縣人的專屬早點——「三層樓」麵茶  本報記者 田麗媛  康縣地處甘肅省東南部,是甘陝川三省交會地帶,自古以來就是內地連接西南、西北少數民族地區的交通要道,是北方產茶區漢中茶文化圈的重要組成部分。
  • 甘肅康縣百餘幼兒染肺炎 1名9個月男嬰死亡
    人民網北京2月16日電(記者 楊孟辰)據甘肅省康縣委宣傳部消息,從2014年12月初至今,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已有過百名嬰幼兒出現高熱、咳嗽等肺部感染症狀,有一名九個月患兒死亡,氣候持續乾燥是此次兒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增多的主要誘因,現在病情已經處於流行末期。
  • 康縣:文旅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產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原標題:康縣:文旅引領美麗鄉村建設 產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近年來,康縣立足實際,以脫貧攻堅為統攬,以美麗鄉村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鄉村旅遊發展和城鄉文明創建,不斷夯實鄉村振興基礎,建設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環境美、產業優、百姓富、民風淳的美麗新家園,形成了村村之間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幸福畫卷。2019年11月「一帶一路」美麗鄉村論壇永久會址落戶康縣。
  • 康縣太石鄉:農民長技能 增收有希望
    康縣太石鄉:農民長技能 增收有希望 20-10-30 16:48
  • 康縣法院集中發放執行款 系列案件全執結
    9月16日,為了方便群眾,康縣人民法院執行局幹警前往岸門口鎮賈壩村集中為村民發放執行款8萬餘元。為了公平公正,為案件申請執行人按照比例分配執行款。整個執行款發放過程井然有序,群眾滿意度高。在執行過程中,執行法官積極聯繫被執行人王某某,經被執行人王某某報告財產,其在康縣岸門口鎮賈壩村有廢鐵若干噸,自願用來執行案件。為了案件儘快執行,執行法官連續幾日頂著炎炎夏日,現場監督被執行人王某某對廢鐵進行切割並出售,將賣出的廢鐵款及自繳執行款共計8萬餘元全部交於本院。
  • 隴南康縣茶產業:鼓了農民錢包 美了山鄉風景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15日電 (通訊員 溫正平 張毅)近年來,康縣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農村發展」,以產業扶貧為目標,壯大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走富民產業道路,引導茶葉產業區域化聚集、標準化生產、規模化發展,構建現代茶葉產業體系,全面推進全縣茶葉產業健康持續穩步發展。
  • 康縣:村美民富產業興 美麗鄉村入畫來
    通訊員 崔麗紅  近年來,康縣堅持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規劃為引領、以產業為核心、以文明為底色,紮實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全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大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立足縣情實際,依託生態優勢,整合資金資源,堅持苦幹實幹,努力探索走出了一條彰顯縣域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之路
  • 康縣法院審理又一起重大跨省團夥犯罪案件
    12月1日,康縣人民法院開庭審理又一起重大跨省團夥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案件,涉案被告人多達10人,涉案金額近1500萬元。為保障本次庭審順利進行,康縣法院進行了嚴密部署康縣法院在依法嚴厲打擊犯罪的基礎上再次提醒廣大群眾,近年來,電信詐騙案件頻發
  • 康縣賈生虎依託網絡實現自強自立
    康縣賈生虎依託網絡實現自強自立——「電商打開了我命運的另一扇窗」在隴南市康縣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身患佝僂病、行動不便的賈生虎正在工位上忙碌著,他專注地盯著電腦屏幕,淘寶上「叮咚叮咚」的提示音不斷。1986年出生的賈生虎是康縣雲臺鎮唐壩村人,因從小身體殘疾,多年來父母為了給他看病沒少費心。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自成年後,賈生虎就開始四處打工,然而自己掙錢不多,父母又逐漸年邁,他只好回到村裡種地養家。身殘志堅的賈生虎,並沒有因各種困難而停滯不前,相反,他一直在思索著如何改變命運。
  • 甘肅康縣白楊鎮:人勤村美產業豐
    仲夏的甘肅隴南康縣,山青水綠、百花盛開;康陽路上,翠竹挺拔、芭蕉聽雨;燕子河一路歡歌,和著啾啾鳥鳴;清澈見底的河潭裡,遊走的白雲和裝修精緻的樓房倒影相互傾訴,好似交談著那段「網紅路」的甜美故事。康縣白楊鎮桂花莊一角。焦楊紅 攝每次到康南(康縣南部),都會被一段綠樹遮蔽的公路所吸引,婆娑的陽光順著麻柳樹的枝葉,把最柔美的一束照進行人的車窗。
  • 康縣麵茶 茶馬古道上最溫暖的飲食
    &nbsp&nbsp&nbsp&nbsp炭火邊的麵茶&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麵茶深受遊客歡迎&nbsp&nbsp&nbsp&nbsp康縣大南峪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