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山區40載,無怨無悔鑄師魂

2020-08-30 成sir聊鄉村教育

四十年前,他滿腔熱血,意氣奮發登上三尺講臺,圓了心中的「山區教育夢」。雖是滄海一粟,但他甘願勤耕苦種、耗盡芳華。他就是即將退休的甘肅省漳縣殪虎橋鎮東橋佳洋小學教師劉耀昉。

兩鬢斑白的老前輩在校園

上世紀七十年代,地處大山深處的漳縣殪虎橋鎮竹林溝村,經濟落後、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條件艱苦,貧窮使很多孩子失學在家,特別是女孩念書的更少,有的婦女目不識丁,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這裡的教育面臨困境,一名社請老師生產隊只補助8元,記一個中等工分。所以有文化的年青人都不願意當教書匠,導致這個地處山村的學校普遍奇缺老師。所有這一切,從小在竹林溝長大的劉耀昉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心裡暗下決心,絕不讓這些山裡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再當睜眼瞎,不能讓無知與愚昧擋住家鄉孩子的雙眼。

1979年,劉耀昉高中畢業,他義無反顧,自願請命主動找村支書,要求當村上的社請老師。經過村上研究決定,劉耀昉德才兼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最終被定為竹林溝小學社請教師。

劉耀昉所在的家鄉竹林溝小學,有80多個學生,只有3個小學文化程度的老教師。承擔著一個大隊五個社的教學任務。

劉耀昉走進竹林溝小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動員女孩上學,當他看到女孩子不上學跟著母親在田間幹農活,有的到處亂串,他心裡不是個滋味。他進村入戶摸底調查,苦口婆心做家長的工作,耐心勸導在家的孩子上學。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村85%的失學兒童重返校園。

孩子們重返校園,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再一次擺在了他面前。於是,他在教學中,在樂學上做文章,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當時,全公社有九所完小,年終他所在的竹林溝小學排名第六。當時的學校評比是按照五年級畢業班成績評比。所以,五年級畢業班主任就成了關鍵人物,許多老師都不願意當畢業班班主任。他主動請纓擔任畢業班班主任。

18歲的劉耀昉勇挑重擔,不恥下問,刻苦鑽研教材,研究教法,經常是挑燈夜戰,當夜幕降臨,萬家燈火的時候,他還爬在辦公桌上備課,備教案。有一天深夜2點,幾名警察在追尋逃犯,發現遠處房間裡燈火通明,他們尋光而來。一看原來是一位老師在燈下備課,幾名警察感動的對劉老師說:「夜深了,年青人,注意身體啊,明天還要上課呀!」

他寓教於樂的教學方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加上苦教、苦學、苦幫的「三苦精神」,竹林溝小學教學質量跳躍式提高,他所帶的79級五年級畢業班在全學區成績會考中名列全學區第三名。從此,他成為教職工心目中的教學能手,他連續幾年被學校推選任畢業班班主任。

由於教學成績突出,管理學校有方。1989年,他被任命為竹林溝小學校長。

擔任校長後,他堅信:一位好校長能帶好一所好學校。一所好學校必有一位好校長。多方採納教職工建議,教學上求實創新,循循善誘,因勢利導。工作上嚴格要求,身先士卒。生活上關心照顧職工,全校師生擰成了一股繩,學校充滿了朝氣蓬勃,銳意進取的欣欣向榮的景象。竹林溝小學連續4年教學成績名列全學區前列。竹林溝小學被評為「定西地區先進集體」。

在他的帶領下,竹林溝小學教學成績上去了,可是學校2棟教室5個教學班的教室的窗戶還用白紙糊著,大風一吹就破。特別是冬季,寒風刺骨,教室裡用泥巴做泥火爐取暖,師生在教室裡受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他三番五次找教育局,最後教育局只解決了一棟教室的玻璃,最後沒辦法,他自己解決了一棟教室玻璃,並且一次性為每個教室購買了鐵火爐,徹底結束了窗子紙糊,取暖泥爐的歷史。

窗戶、取暖爐問題解決了,上廁所又成為困擾師生多年的難題。長期以來,竹林溝小學師生在一個四周圍圈中間土坑裡上廁所。為此,他發動師生自力更生,利用課餘時間,建成了一座乾淨整齊的廁所。一位駐村幹部感慨的說,劉耀昉把學校的事當成自己家的事幹,這樣的校長很少!

在別人眼裡,劉耀昉是一名好教師、好校長。可是,在妻子兒女哪裡,他卻把家裡的事全交給妻子一個人幹,自家的三匹馬拴在野外,沒人管,兩年勒死三匹。他從沒有一次怨言,他對教育事業的執著追求,管了大家,誤了小家。

1996年,學區領導找他談話,學區領導說:「你這幾年把竹林溝小學辦的有聲有色,抓質量、建廁所、裝玻璃、安火爐....吳家山小學現在特別需要像你這樣的校長去抓一抓。」

1996年8月,他帶著學區校長的囑託,來到了吳家山小學,當他踏進吳家山小學校園,眼前的一切讓他傻眼了。

低矮的校園圍牆到處是豁口,中間少了一堵牆變成了學校的大門。校園裡豬、狗、雞亂跑,閒雜人員隨意進出。土胚房教室四處透風,室內擺放著幾張破舊不堪的桌凳,師生沒有上廁所的地方,沒有操場。學生缺課桌,老師缺辦公桌,教學條件極其簡陋。教學質量連年在全學區倒數,學生流失嚴重,群眾怨聲載道。

面對這樣一所破爛不堪的學校,劉耀昉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陷入深深的沉思中,他找村書記商討對策,召開全校教職工大會集思廣益,共同探討如何辦好吳家山小學。他發動學生家長自力更生,群眾投工、捐獻建築材料,村上配工出力,修院牆,補課桌,修操場、修廁所,打響了一場重建校園的攻堅戰。

經過半學期的努力,吳家小學舊貌換新顏,教學條件得到改善,教學成績從倒數第三搖身變成了全學區前三名。家長高興了,學生歡欣鼓舞。外面打工回家的村民看到家鄉學校的變化後,驚奇地問家裡老人,家裡老人說:「咱學校變了樣,是因為來了個新校長。」

2001年,劉耀昉再次調到朝陽小學,先擔任教育主任,2002年擔任校長。

朝陽小學是一所完全小學,教室少,代課教師多,教學質量差。他從校園文化建設抓起,美化、綠化、淨化校園,積極打造校園無閒地,處處皆育人的環境。

許多教室年久失修,瓦片不時從頂棚掉下來砸在課桌上,給師生造成巨大的安全隱患,他再次發動群眾投工投料,自力更生,解決桌凳,返修2棟教室屋頂,整修圍牆,新建廁所。

2010年6月,天突降暴雨,致使校園東面的圍牆被洪水衝垮,大量的山洪泥石流湧入校園,頓時校園淤泥一尺多厚,劉耀昉冒著傾盆大雨在院中通水眼,排洪水,守護著校園,直到洪水排完。

為了排除洪水險情,他四處求助,最後在學生家長的幫助下,利用修鐵路拉出的石渣,拉石砌壩,砌成了一條長150米,高1.5米的攔水壩,從此解決了學校面臨水患的問題。

在狠抓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劉耀昉確立了「以教學質量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他的帶領下,學校教學質量逐年提高。

有一種感動叫堅守,有一種情懷叫無私。劉耀昉任教40年,擔任小學校長20年。他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起誘惑,穩得住心神,他以「為伊消得人憔悴,衣服漸寬終不悔」的大愛精神培育著大山深處的花蕾。

老牛自知夕陽晚,不用揚鞭自奮蹄。如今已是兩鬢白髮的劉耀昉終於圓滿完成了自己終生從教的夢想。祝願老前輩永遠快樂!祝願老前輩在退休後的日子裡能夠安享晚年,天天開心!長命百歲!

(完)


相關焦點

  • 紮根山區 無怨無悔
    四年來她用自己的青春譜寫著平凡的山區教育篇章。用自己的汗水澆灌著山區的花朵,用自己的智慧託舉山區的太陽。四年來我無怨無悔,兢兢業業,積極進取。一、直面困難,潛心教學,為山區的孩子建構知識的大廈。2008年9月,大學畢業的我來到小學,開始了山區教育生涯。擺在我面前的,是有些殘酷的現實:我家在市區,距離這所山區小學有近百裡。
  • 大餘縣首屆「紮根山區教師獎」獲得者事跡展
    在《大餘縣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2020學年度全縣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決定》中,「紮根山區教師獎」首次設立並予以表彰。他感言,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無怨無悔。教育重陶冶,育人化無聲。正是這樣愛生無私,甘守山區的他,多次評為鄉「優秀教師」、鄉「優秀黨員」、曾獲縣「優秀教育工作者」、縣「優秀班主任」、縣「十大師德標兵」、縣「龔全珍式的好幹部」、市「優秀少先隊輔導員」稱號。
  • 「地評線」三尺講臺系國運,蠟炬成灰鑄師魂
    春華秋實華夏大地,我們迎來我國第36個教師節,他們或潤物細無聲,或默默堅守奉獻,用自己的青春與熱血紮根在三尺講臺,守護一批又一批的學子「蝶變」升華。在全民戰疫中,他們先後經歷了多重角色的轉換,既是抗疫一線的戰士、也是網課之路探索的先行者、更是校園安全的守護神,一根粉筆,三尺講臺,他們溫暖又堅毅,平凡而偉大。
  • 日照市最美教師——高華波:甘於奉獻潤桃李,矢志不渝鑄師魂
    在北京路中學,有這樣一位老師,他從教二十四載,始終遵循「愛與尊重是教育的出發點」的工作信念,堅持用心、用愛、用行動感化學生。愛崗敬業,恪盡職守,他甘當教育戰線上的救火隊員;潛心鑽研,默默耕耘,對學生來說是良師也是益友。他就是2020年度日照市最美教師——高華波。
  • 紮根山區鑄造美德師魂 堅守職業追求高尚情操
    以書法為名片,傳遞山區教師對傳統文化的弘揚和傳承。9月3日開始展出,預計到9月18日結束。前期的展出,受到了社會各界知名人士的好評和指點。這些成果,凝聚了兩位美術老師的心血,彰顯了曾經或者正在山泉小學的成長助力的老師們的精神。
  • 東安縣耀祥中學:立師德 塑師表 鑄師魂
    東安縣耀祥中學舉行了以「鑄師魂、育師德、正師風、樹師表、強師能」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此次演講比賽共有12名教師代表參加,評委由學校領導和相關專業老師共同擔任。劉園園老師演講的《甘當紅燭,照師生》,劉少華老師演講《愛心澆灌,師心無悔》,婉轉動聽的聲音講述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教學故事,分享自己教書育人的心得和感受,再苦再累都美在其中,無怨無悔。引起現場無數老師和評委的深切共鳴,聲情並茂的演講將整場比賽的氣氛推向了高潮。郭宜娟老師演講的《帶上自律的尚方寶劍》從不同角度詮釋了師德師風的深刻內涵,抑揚頓挫,激情澎湃。
  • 東安縣耀祥中學:立師德 塑師表 鑄師魂
    東安縣耀祥中學舉行了以「鑄師魂、育師德、正師風、樹師表、強師能」為主題的師德師風演講比賽。此次演講比賽共有12名教師代表參加,評委由學校領導和相關專業老師共同擔任。首先是青年教師周仁老師演講的《師德——源於眼裡心中全是學生》語言質樸,言辭懇切,將自己在教學當中的故事娓娓道來,為這場比賽做了一個精彩的開端。
  • 教師世家,紮根山區教壇40載 培養子女皆為老師 羅坑退休老教師唐連貴的故事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茂名晚報今天推出教師節特別策劃《教師世家》一起了解一下這些教師家庭吧退休教師唐連貴:紮根山區40載 子女皆成為教師唐連貴老師展示獲得的全國優秀教師獎章從1974年至2016年退休,唐連貴在先後在羅坑裡平小學及中心小學任教40多年。
  • [中原] 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
    中原區伏牛路小學教師的「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讀書活動    眾所周知,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可以滌蕩思想,可以陶冶情感,可以放飛心靈,可以碰撞智慧,亦可以收穫幸福。12月8日下午伏牛路小學在教師中開展了「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的讀書活動。    在「品讀好書 共鑄師魂」讀書交流會上,老師們暢談讀書的感悟與收穫,情感真摯,句句精彩,字字珠璣。穿行於茫茫無際的書林,心無雜念地翻動散發幽香的書頁,分享著無窮而微妙奇特的快樂。
  • 孟軍廷:紮根山區的高級教師
    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但紮根山區、奉獻山區的初心沒有動搖過。從教30多年來,她有很多機會調到市區條件較好的地方工作,但她始終牢記「家鄉哺育了自己,就要將青春和力量奉獻給家鄉的教育事業」的誓言,盡職盡責,無怨無悔。她潛心課改研究,認真學習新課標,積極嘗試採用「導學練結四步教學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小組內經歷「猜想——驗證——小結」的思維過程,在過程中掌握知識。
  • 凝心鑄師魂 立德育新人
    原標題:凝心鑄師魂 立德育新人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   2015年9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國培計劃(2014)」北京師範大學貴州研修班參訓教師回信,勉勵他們「牢記使命、不忘初衷,紮根西部、服務學生,努力做教育改革的奮進者、教育扶貧的先行者、學生成長的引導者」。
  • 大愛無聲鑄師魂
    02他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魂。他用51歲的寶貴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的師魂。03她用自己的英雄壯舉譜寫了一曲感動天地的大愛讚歌。他們用大愛無聲鑄師魂。作為教師中的一員,我身為他們感到自豪。選擇了教師,就選擇了奉獻。
  • 闊步奮進新時代 大愛育人鑄師魂
    教師建功新時代9月9日市中區教育工作者代表歡聚一堂舉行第36個教師節慶祝活動暨「闊步奮進新時代 大愛育人鑄師魂三尺講臺,三寸舌,三寸筆,三千桃李;十年樹木,十載風,十載雨,十萬棟梁。周華榮表示,區委、區政府將一以貫之,全力支持和保障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始終關心和關注教師隊伍建設。希望全體教育工作者不忘初心、奮發有為,做有使命擔當的傳承者、有責任擔當的教育者、有時代擔當的改革者。
  • 潘仲勇:紮根邊遠山區 幫助山裡娃放飛夢想
    每天清晨,這裡會傳出陣陣讀書聲,在幽靜的山區中顯得如此動聽。「父親的話讓我打消顧慮」2000年,剛從黎平民族師範學校畢業的潘仲勇,服從安排,來到報京鄉松柏村金坪玉教學點。沒曾想,這一待就是20年。「剛來時,坪玉教學點叫坪玉小學,只有1至3年級,僅有兩名代課老師。」
  • 紮根邊遠山區40載 他將南川大樹茶變「搖錢樹」
    後來,和劉正宇一起進入研究所工作的十多個同學都先後離開,到規模更大的單位工作,但他卻堅持留在研究所,一幹就是40多年。「這個選擇,我從來都沒有後悔過。」劉正宇說,這麼多年來,有不少單位想用高薪挖他走,都被他婉拒。他說,自己要一輩子「賴」在大山裡,因為自己的根在大山。花3個多月找到消失百年的崖柏40多年裡,劉正宇幾乎走遍了金佛山的每個角落。
  • 傾心鑄師魂 立德育新人
    22年來均在牟定縣戌街中心小學邊遠完小一線任教,踏遍戌街鄉村學校的山山水水,無怨無悔把青春獻給山區教育。23年紮根山區,李建升以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和對教育事業的擔當,贏得了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先後被縣教育局表彰為「教學質量優秀獎」「優秀教師」「先進教師」;先後多次被三臺鄉黨委、政府表彰為「先進教育工作者」;2013年9月被縣委、縣政府表彰為「教學能手」;2019年10月,作品《民族服飾》參加雲南省第三屆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創新活動比賽榮獲「優秀獎」。
  • 王克華紮根鄉村用愛與責任鑄師魂
    不久前,鐵嶺市阿吉鎮中心小學教師王克華在全省教育系統表彰大會上的發言,道出了她紮根鄉村教育二十載的無悔心聲。因為熱愛,所以選擇。2000年7月,從師範院校畢業的王克華回到自己的家鄉,成為一名人民教師。起初,她被分配到阿吉鎮勝利小學。這雖是一所村小,卻是她夢想開始的地方。
  • 紮根山區育桃李 二十五載普芳華——記城固縣二裡初中羅建軍
    羅建軍,男,漢族,一級教師,1972年出生,1995年從安康師範學院畢業以後,他懷揣著教育事業的夢想和對大山的熱愛,毅然投身山區教育事業,在二裡初中一幹就是二十五年。他生在農村長在山區,清楚地知道山區孩子更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是他的心願。
  • 修師德,正師風,鑄師魂
    全體教師要充分展現教師應有的風範,剔除和改正自身存在的各項問題,嚴格要求自己,「修師德,正師風,鑄師魂」,以高度的責任心,腳踏實地把工作做好,讓學校放心,讓家長滿意。 會後,全體教師籤署了《師德師風承諾書》《師德師風自查自糾情況表》等相關文件,並完成師德師風相關測試卷。
  • 桃渚鎮中心校舉行「鑄師魂 提質量」誓師大會
    為了發揮每位教職工的正能量,促進桃渚鎮小學教育教學工作又好又快發展,8月25日上午,桃渚鎮小學「鑄師魂 提質量」誓師大會在鎮五樓會議室召開。(原標題《桃渚鎮中心校舉行「鑄師魂 提質量」誓師大會》編輯 蔡慧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