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世家,紮根山區教壇40載 培養子女皆為老師 羅坑退休老教師唐連貴的故事

2020-09-10 二三裡資訊茂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教師節茂名晚報今天推出教師節特別策劃

《教師世家》一起了解一下這些教師家庭吧

退休教師唐連貴:

紮根山區40載 子女皆成為教師

唐連貴老師展示獲得的全國優秀教師獎章

從1974年至2016年退休,唐連貴在先後在羅坑裡平小學及中心小學任教40多年。在他的影響下,兒女三人先後走上講壇,成了一名老師,且配偶也是老師,一家七人當了老師。而他的侄子受其影響目前也就讀省內師範類大學,未來就業方向也是希望成為教壇上的一員。

1974年,唐連貴從羅坑中學畢業後,毅然去村小學當了一名教師。1989年,他所教的班中,有一人考上了電白一中,他也因為教學成績突出,當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並授予優秀教師獎章,紮根山區村小學的15載,唐老師教學工作,獲得到了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1993年,唐連貴調動至羅坑鎮中心小學繼續任教。

唐連貴向記者展示不同時期獲得的獎勵

姐弟妹三人,在唐連貴的悉心培養下,先後成為教師,成為電白北部三個山區鎮小學教師中的一員,沿著父親所走的路,默默為當地教育事業做貢獻。

唐連貴的大女兒在上語文課

唐連貴的大女兒唐虹波還希望自己在讀高二的兒子,將來也能成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唐連貴兒女三人及其配偶均是教師,一家人周末相聚時,大家常常交流工作心得,其樂融融。

戴榮強一家:

農村家庭培養出了4名人民教師

戴榮強與邵錦蓮在家交流教學業務。

「我的大哥、兩個姐姐、我還有我妻子邵錦蓮都是老師,我們家六兄妹裡面有四位都當了老師,我姐夫也是人民教師。」說起家裡的教書人,戴榮強如數家珍,滿臉自豪。

戴榮強出生在一個農村家庭,父母都是農民。「農村的娃只有讀的書才可以有出路」這是戴榮強父母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戴榮強回憶到,那個時候家裡雖然窮,但沒拖欠過一次學費,最後六個孩子中四位孩子都成了人民教師。

戴榮強老師的家庭氣氛和諧融洽

戴榮強的兩位姐姐戴曉萍、戴小權,了解到鄉村很多學校都缺乏教師資源的情況,畢業後分別在陳村中心小學、林頭鎮田充小學任教。這些年裡,她們不是沒有機會離開,但最終她們還是選擇留下。

戴榮強、邵錦蓮老師晚上輔導孩子做作業

追隨著哥哥姐姐們的腳步,畢業後的戴榮強也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在學校裡,戴榮強是個深受學生歡迎的老師。在戴榮強的心中,教師是一個有意義的工作。他希望儘自己所能,去影響和改變自己的學生,再通過學生,去帶動更多的人。

唐濟睦一家:

奉獻、自豪、光榮是這個教師之家的寫照

唐濟睦與妻子在家中

信宜市金垌鎮平地村唐濟睦一家,三代人中培養出了8名教師,是當地人們眼裡的「教師之家」。這一家多人從事教育事業,家境雖不算富裕,卻是默默地無私奉獻,精神富有。

唐濟睦自1957年起從事教育工作至1997年退休,40年來,他從不計較報酬忘我工作,獲得各種榮譽無數,可他從來低調做人,從不炫耀。1997年退休後,仍然為教育事業奔波。

唐濟睦的二兒子和二兒媳都是教師,一個在信宜市職業技術學校任教,一個在信宜市華僑中學任教。二兒子大學畢業後,許多公司曾高薪聘請他,都被他婉拒了。他受父親的薰陶和影響,毅然選擇了教育事業。

唐濟睦與妻子和長媳出外遊玩

唐濟睦的大兒媳,在信宜市金垌鎮環球小學任教。唐濟睦的大女兒在信宜市北界中心小學任教;大女婿在北界中學教書;外孫媳婦是茂名市龍嶺學校老師;孫女畢業於廣東第二師範學院,現在信宜市金垌鎮中心小學教書。

從事著教師事業,堅守著清貧的家園。這個3代8人投身教育事業的「教師之家」,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業績,卻以新時期「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無私奉獻精神,在教育事業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地奉獻。「溫馨、和睦、幸福」洋溢在這個家庭中,「奉獻、自豪、光榮」是這個家庭的最美寫照。2017年唐濟睦家庭榮獲「茂名市『平安家庭』創建活動『標兵戶』」榮譽。

文字:李光耀 李茜吳祖光吳德忠

圖片:李顏東岑穩吳德忠

編輯林奕餘

初審鄭坤慧

終審湛堅

來源:茂名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news@ersanli.cn

相關焦點

  • 安溪蓬萊鎮聯盟村劉建緒家族 三代六人紮根山區育桃李
    泉州網9月11日訊 (記者 吳志明 通訊員 章桂林 文/圖)在安溪蓬萊鎮聯盟村,劉建緒家族可謂名聲在外,他們家三代先後有6人從事教育工作,全家累計教齡158年,見證了山區教育的發展變遷,多人榮獲省、市、縣優秀教師、先進教育工作者等榮譽。近日,在泉州市政府公布的2020年泉州市「教育世家」中,這個家庭榜上有名。
  • 紮根山區40載,無怨無悔鑄師魂
    四十年前,他滿腔熱血,意氣奮發登上三尺講臺,圓了心中的「山區教育夢」。雖是滄海一粟,但他甘願勤耕苦種、耗盡芳華。他就是即將退休的甘肅省漳縣殪虎橋鎮東橋佳洋小學教師劉耀昉。經過村上研究決定,劉耀昉德才兼備,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最終被定為竹林溝小學社請教師。劉耀昉所在的家鄉竹林溝小學,有80多個學生,只有3個小學文化程度的老教師。承擔著一個大隊五個社的教學任務。劉耀昉走進竹林溝小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動員女孩上學,當他看到女孩子不上學跟著母親在田間幹農活,有的到處亂串,他心裡不是個滋味。
  • 桃源小學禮讚教師紮根南山北部
    9月10日一早,桃源小學校長程悅坤就帶領全體行政在校園內等候老師們的到來,為慶祝第36個教師節,學校及早籌備,精心設計了隆重的慶祝活動,並為老師們送上溫馨而又充滿驚喜的大「禮」包,禮讚桃源小學教師紮根南山北部耕耘教壇。
  • 臺灣退休教師大陸「送課」三載 促兩岸教育交流
    臺灣退休教師大陸「送課」三載 促兩岸教育交流 臺灣退休教師大陸「送課」三載 促兩岸教育交流粘建祥是臺灣孔子學院孝道研究中心所長,也是一名退休的數學教師。如今他的身份是「志工」,長期奔波在宜昌各學校之間,義務為當地的孩子、家長和老師授課,內容涉及中華文化、數學運算、自我認知和家庭教育等。
  • 大餘縣首屆「紮根山區教師獎」獲得者事跡展
    一學年來,全縣廣大師生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辦人民滿意教務為宗旨,湧現出一批師德高尚、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優秀教師。在《大餘縣人民政府關於表彰2019—2020學年度全縣優秀教師和優秀學生的決定》中,「紮根山區教師獎」首次設立並予以表彰。
  • 博羅縣優秀班主任黃致華:傾心教壇育桃李 紮根山區寫春秋
    今年33歲的黃致華,是博羅縣橫河中學的骨幹教師、優秀班主任、年級組負責人......今年九月,他被評為縣優秀班主任。從教近十載春秋,他始終懷著對教育事業的熱忱,紮根山區,獻身鄉村教育。他辛勤工作、任勞任怨,將青春奉獻三尺講臺,嘔心育芬芳,培養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子。
  • 藍田79歲老教師從教近50年 首屆教師節獲獎戴紅花
    他仍不由得激動,為從事這個高尚的職業倍感光榮。  二兒子子承父業 在中學當老師  從教這麼多年,當過多年的班主任,翟老師數不清曾經帶過多少學生,有的學生都到了退休年齡,有的學生都抱了孫子,但他們對自己的老師,依然很尊敬。  現在,翟老師身體還不錯,在家細心照顧腦梗後行動不便的老伴,不久前兩人剛慶祝過六十周年的鑽石婚。
  • 泰州6位老師入選省級鄉村優秀教師培養獎勵計劃
    紮根鄉村教育14年。泰州市學科帶頭人、泰興市「323工程」培養對象,獲省首屆鄉村骨幹教師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省基礎教育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二等獎。李玲芳女,任職於姜堰區張甸中心小學。紮根鄉村教育15年。江蘇省鄉村骨幹教師培育站優秀學員,泰州市優秀德育工作者、教壇新秀,姜堰區教學能手,姜堰區數學名師工作室成員。獲姜堰區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 【要聞】黃敏看望慰問退休優秀教師代表
    黃敏看望慰問退休優秀教師代表>9月9日,區委副書記、政府區長黃敏赴退休優秀教師家中,看望慰問退休優秀教師代表,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問候。黃敏一行先後來到退休優秀教師王瑞榮、郝新生家中,為他們送去了慰問金,關切詢問他們的生活和身體情況,感謝他們為白雲鄂博礦區教育事業發展做出的貢獻,希望他們一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我區教育工作,積極為教育事業發展建言獻策。
  • 香山中學這位美女老師從哈爾濱師範大學畢業後,紮根德慶,傾情教壇
    德慶縣香山中學顧曉英老師顧曉英,高中英語一級教師,2010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目前攻讀湖北大學研究生。參加工作以來,一直任教於德慶縣香山中學,現為高三年級英語教師、英語備課組長、廣東省「強師工程」骨幹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7年,任教高三6年。
  • 紮根山區育桃李 二十五載普芳華——記城固縣二裡初中羅建軍
    羅建軍,男,漢族,一級教師,1972年出生,1995年從安康師範學院畢業以後,他懷揣著教育事業的夢想和對大山的熱愛,毅然投身山區教育事業,在二裡初中一幹就是二十五年。為了山區的孩子,他毅然選擇留在山區。2016年,他接手了一個沒有老師願意帶的班,學生厭學、自卑、叛逆,上課不服從老師管理,逃課、打架、抽菸,各科成績在全縣墊底。羅建軍接手該班後,與學生逐人談心、家訪,了解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用愛心和信任去感化、幫助每一個學生。深冬的一天晚上,一名學生因打架受傷。
  • 李樓一中教師節:心懷感恩,情系退休老教師、老領導
    2020年9月8日,為慶祝第36個教師節,感謝退休老教師、老領導對學校發展做出的貢獻,李樓一中學校領導班子一行6人,對他們進行走訪慰問,讓其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徐公建老師見到我們很高興、很激動,和我們嘮起了家常,憶起自己在李樓一中任教期間美好的回憶。臨走時陳陽對徐老師說:「您老多注意身體,有空常去李樓一中看看,給年輕教師們上上課,明年我們還來看您」。
  • 孟軍廷:紮根山區的高級教師
    來源:邢臺日報-邢臺網孟軍廷,中小學高級教師,在沙河市劉石崗學區工作已有31年。剛參加工作時,她在孟石崗小學工作,當時辦學條件很差,冬天拾柴生火讓學生取暖,夏天在滂沱大雨中返校為孩子們上課。每到下雨天,教室因屋頂積水漏雨,即使身懷六甲,她還上房掃雨。無論條件多麼艱苦,但紮根山區、奉獻山區的初心沒有動搖過。
  • 優秀教師劉小芳:紮根山區21年育良才
    她21年紮根在偏遠的山區學校,始終戰鬥在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同時又兼任學校教導處副主任及報帳員工作。她就是羅壩中學老師劉小芳。記者走進課堂時看到,同學們正被劉小芳老師生動有趣的故事吸引著。劉小芳是羅壩中學的英語老師,每次上課她都會給學生講有趣的小故事。為了提高農村的基礎教育,激發孩子們的讀書興趣 ,劉小芳在教學工作中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認真鑽研教材、教法,精心備課、上課,教學方法靈活多變,深受學生喜愛。【採訪】學生:劉老師能通過課堂活動和課內的一些小活動,加深我們對英語的一些單詞的印象,劉老師是一個很優秀的教師,在學習上很照顧每一個同學。
  • 跨越百年講壇 一家四代出了14名鄉村教師
    在鞍山,有這樣一個名副其實的鄉村教師世家,全家四代人,14名教師,接力教學,數十年如一日,默默堅守,用行動傳承著「勤勤懇懇,踏實做事;兢兢業業,以德育人」的家風。第36個教師節,記者採訪了岫巖實驗小學老師卜俊婧和她的父親卜飛,聽他們一同講述了這一家四代跨越100年的教壇故事。
  • 「我的理想是一輩子為家鄉教育出力」——記化州市平定鎮中心小學教師李茂輝
    茂輝老師。茂名網訊寒來暑往,四季更迭,歲月或許已經在他的臉上留下明顯的痕跡,但他永遠守護在你幼年的時光,因為他是那個帶領你認識世界的人,一截短短粉筆,勾畫著學海的浩大,成就著一個個孩子的夢想……這或許就是教師的偉大之處。在教師節前夕,記者來到化北山區的平定鎮,採訪了一畢業就紮根在這裡從教14年的平定中心小學教務主任李茂輝老師。
  • 邊遠山區教師用「堅守」為孩子播種希望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縣松溪鄉中林小學語文老師劉興孟的手機響個不停,各屆學生發來的節日祝福簡訊,讓這位紮根山村小學24年的老師感到特別幸福、滿足。在貴州、四川、雲南、西藏等地,還有很多和劉興孟一樣的老師,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渴望知識的眼神,讓他們選擇堅守邊遠山區,只為讓更多的孩子能夠走出大山。「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我堅守講臺的動力」松溪鄉中林小學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學生多來自單親家庭或是留守兒童。
  • 《我和我的家鄉》支教老師老範原型: 杭州鄉村女教師方平爾
    孩子們口中的「大方老師」就是方平爾,一位紮根山區「支教」近40年的鄉村教師,也是正在影院熱映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中第三個故事《最後一課》中,範偉演的鄉村支教老師的原型。《我和我的家鄉》劇組從淳安縣有關部門了解到方老師的支教故事後,先後兩次找到方老師進行採訪。我想像中的方老師形象就是範偉那樣的,沒想到,現實中的方老師是女老師。
  • 紮根山區三十載 不忘初心育桃李——記城固縣天明初中唐漢昭
    唐漢昭,出生於城固縣南部山區的一個偏僻小山村,1988年7月師範畢業後就回到母校天明初中任教。參加工作32年來,他始終紮根農村教學一線,一直不忘選擇師範的初心:「我是山裡娃,深知山區學生上學的艱難和不易,我一定要紮根山區,奉獻家鄉教育事業」。
  • 勵步英語教師心得:山區的路不好走,山區的老師也不好當...」
    山區的路不好走,山區的老師也不好當。近幾年,很多鄉村學校的學生每年呈直線下滑趨勢,而這些學生,最讓老師頭疼的事情是很多孩子不想上學。為此,老師經常到學生家中做思想工作,動員學生上學。大木廠小學也同樣面臨著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