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央企、私企、外企待遇如何?就業時該如何抉擇?
國企資訊直通車今天來給大家講講企業那些事兒。我們在擇業時,會進入的企業不外乎就是國企、私企和外企等等,那麼這些企業會有什麼區別,待遇又怎麼樣呢?不過即使薪資比較低,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擠破頭也想進國企?就是因為國企還有穩定和福利多這兩個特點。進入國企就代表拿到了「鐵飯碗」,不出重大工作事故是不會丟工作的,而且每天工作比較清閒,自己也能留出時間做其他的事情。而且國企福利豐厚,動不動就有補貼,天氣冷有取暖費,天氣熱有高溫補貼,大大小小的收入再加上年終獎,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
外企吊打國企、私企?人才為什麼都偏愛外企?
因為外企的加入,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才湧入外企,國企與私企似乎黯然失色,外企在中國究竟發展到什麼程度了,導致人才偏愛去外企工作呢? 一直以來外企有一定的政策優勢,特別是在吸納與培養大學畢業生方面,因為對外開放等政策,再加上各地招商引資指標,各個地區對外企相對比較重視。在這種大環境的感染下,人才也願意到外企工作。
-
211畢業2份offer:國企月薪5K,外企月薪20K,他的選擇令人懵了
線上面試了幾家公司,就收到了兩份公司的邀請:一家是私人企業,月薪20000,另一家是本地的國企,但月薪只有8000,兩家公司都有五險一金。我本以為表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國企,因為我相信他對國企和私企有足夠多的了解,再加上我熟悉他的性格,應該是想選擇一份相對輕鬆穩定的工作。可他的選擇簡直令我看懵了:他想選擇私企,因為錢多。
-
為什麼長輩們都覺得國企好,去私企卻不靠譜?
比如,某些市場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或者二三線城市,剛畢業的普通文科大學生生去私企,可能也就兩三千,國企則可能有四五千甚至六七千。以前有個朋友,三線城市,從國企跑出來後,腸子都悔青了。這些地方的國企很可能並不是靠市場來生存,而是靠政策與權力,憑藉某些特殊資源或關係。
-
帶薪年假差別懸殊 國企外企輕鬆休假私企沒譜
而此前,有國內機構的調查顯示,超過五成的國人沒休過帶薪假期。 在廈門,「帶薪休假」的現狀如何?記者連日來多方出擊,探訪多個職業發現,廈門的公務員、外企員工休假較為規範,國企員工休假較容易,私企職員休假則差別懸殊。
-
土木工程學生畢業後,進國企好還是去私企?畢業兩年的學長告訴你
畢業後去國企還是私企,這個話題可能是每一年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最想問的,因為一到畢業季,各種各樣的單位都會來到學校進行招聘。面對不同性質的單位,作為即將步入社會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抉擇的。國企單位與私企單位之間會存在哪些差距呢?大部分學生都會選擇去哪一個?
-
我可能是腦子不好,拒了國企offer,留在私企996,前途渺茫!
投了可能兩百多份簡歷吧,最後拿到了四個offer,選了一個一開始說,965,六險一金,試用5K+,轉正有7K左右的公司,在本省省會。 然後我以為春招也就差不多結束了,沒想到國企是真的慢,在我已經在私企線上辦公了一段時間以後,突然好幾個國企面試來了,一個是某挺富省份的省會移動,還有兩個是本省省會的建設銀行和招商銀行。
-
國企月薪5000元,私企15000元,選哪個?精明求職者,從這4點分析
雖然國企和私企都交五險一金,但福利上還是天差地別,你要知道國企的月薪與人工成本是有很大差距的。即使你現在35歲,你都還有30年的工作時間,那麼你就還得經歷40歲、45歲、55歲、65歲!如果那時還在私人企業打工,你如何保證自己的工作能力、學習能力、興趣、身體素質不會下滑?如果下滑,先不說保持自己的收入,甚至可能有些人連工作都無法保證?
-
國企工資低想跳槽工資高的私企,可行嗎?
單純的從工資上來看,私企優勢較大,但我們選擇企業的時候也要從其他方面考慮,免得跳槽後後悔。私企的話肯定不少於8小時,具體是多少依企業來定,如果在國企工作的員工下班後,自由支配時間較多,可以發揮自己的餘熱和特長,做些副業,實現個人價值最大化。這時候員工在計算月收入時就要把副業的收入加上,來綜合考慮到底選擇國企還是私企。反之,私企的工作時間一定不少於8小時,工作量要比國企大。下班後是否還有餘力去做其他事情很難說。
-
2017年國企利潤增速是私企利潤的4倍,股份制企業2倍,外資3倍!
1月26日,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8241.6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比11月份放緩4.1個百分點。2017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75187.1億元,比上年增長21%,增速比2016年加快12.5個百分點,2017年是2012年以來增速最高的一年。
-
國企的五大好處,從私企到國企的真實經歷
畢業的第三年,我從私企跳過了國企,雖然只是國企的一個辦事處,但是和私企來說還是差距很大。剛畢業的買會,絲毫不考慮考編,國企,覺得靠著自己哪裡不行。在社會磕磕碰碰兩年以後,國企真香,事業單位真香。現在來說說國企的好處一、工資準時目前我在的這個屬於物流行業,每月工資在當月的20號發放,例如7月的工資會在7月20號全部發放。碰到節假日只會提前不會推遲。不會像私企還要壓一個月或者半個月工資。
-
應屆生該如何選擇?畢業後是否留在北京,要不要拿一個北京戶口?
現在正是就業季,很多高校學生面臨著選擇,尤其是北京高校的學生,他們的困擾主要來源於兩個方面,一是選擇留在北京就業,還是選擇其他城市?是選擇一線城市還是選擇二三線城市?二是如果留在北京工作的話要不要先拿一個北京戶口,同時牽扯到是先進入國企還是私企?
-
北大研究生同時被國企和大公司錄取,對比收入待遇後,網友:羨慕
當前正值畢業季,很多應屆生在忙著找工作。他們像無頭蒼蠅般穿梭於各大招聘會現場,投出自己精心設計的一份份簡歷,重複著自己在私下裡不知練過多少次的介紹語去做自我介紹,箇中滋味,或許只有自己能體會。,國企、私企、500強都向他們拋出橄欖枝。
-
工資差不多,國企民企外企,哪個更好一點?
首先,公務機關年薪20萬≠事業單位年薪20萬≠國企年薪20萬≠外企年薪20萬≠民企年薪20萬≠創業小私企年薪20萬。以上就勞動強度而言一個比一個差,但沒人說。所以,你才會有開題那樣的疑問:「同樣都是年薪20萬」,究竟哪家好?
-
北漂曬出在外企年薪:年入130萬卻不願意幹,鐵心想去30萬的國企
說起國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福利待遇好,因此國有企業成為很多年輕人找工作的首選,同時也是無數家長眼中的正式單位,所以近年來,哪怕國企工資並不高,也吸引著很多人的目光,擠破頭也想考進國企混個一官半職。在某職場社區,一名網友表示,他同系的師弟就有放棄外企高薪,去國企上班的想法。
-
工作是找國企還是私企?不用糾結,行內人把這7點說得很通透
工作是找國企還是私企?不用糾結,行內人把這7點說得很通透又到了找工作的季節,許多人開始抱著自己的簡歷到處奔波,忙於選公司。但是有一些人就在焦慮,他們在焦慮什麼呢?他們在考慮是進國企還是私企呢?自己無法做出選擇,很是迷茫。
-
外企與國企的八大差異
外企高層年薪很高,同樣大國企老總年薪也高的出奇,不過大家來說沒意義,就比普通員工。普通應屆碩士。咱們就選擇大外企中等工資7500元一個月。繳完稅和保險5600左右,北京的房價還是不便宜,租房住個小單間,一個月800-1200,我取個中1000.這樣剩4600.吃飯公司基本給補助,打在飯卡裡,拿不出來,吃午飯不用花錢了。
-
IC設計哪家強,應屆生該如何選擇Offer?
雖然狗屁新聞裡一直說我國集成電路形勢一片大好,但還是有很多人和我抱怨說,「某某公司今年又縮招啦,哪個公司今年只招兩個人等等……」小編前段時間一直收到好多學生諮詢該選擇去哪家公司之類的問題,下面我就從數字後端方向分析一下各類公司的優缺點(應該也適用其他IC領域),希望能給各位同學一些參考。
-
令人心動的國企offer,如何輕鬆拿下?5種能力必不可少
#畢業後入職國企,在國企工作是很多求職者夢寐以求的追求。近年來,畢業生總量不斷攀升,國企不斷改革升級,國企每年提供的就業崗位相對有限,要想在浩蕩的畢業大軍中脫穎而出,成功收穫國企一份offer確實不易。結合在國企10年的工作經歷,我總結髮現,國企喜歡的畢業生通常具有5個方面的能力,分別為:自我學習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創新思維能力、壓力應對能力,這5方面優勢也是國企最看重的核心競爭力。
-
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
今天就不寫功課了,來跟大家聊聊找工作的那些事~我是2013年6月份畢業的,讀的專業是會計。畢業後休息了三個月,當年十月份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這些年裡,各種企業我都待過,算是有一點心得吧!想跟你們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