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應該算半個廣西人,她是在廣西出生的,童年也在廣西長大。這麼多年了,她對廣西的美食還是情有獨鍾,尤其是螺螄粉。
我對這種臭臭的湯粉是很排斥的,甚至於桂林米粉。螺螄粉為什麼這麼臭?我還真的研究過,臭味之源就是醃製的酸筍。沒有酸筍,螺螄粉的臭味就消除了90%,但是螺螄粉也就沒有了靈魂。
酸筍是用新鮮的竹筍配合山間的清泉,在大缸中醃製,需要浸泡半月左右。本來略帶清香的竹筍就變成了臭烘烘的酸筍。
曾經有西方營養學家提出,發酵食品是美食的最高境界。很多時候,香和臭只有一線之隔。很多種臭味在稀釋很多倍之後,蛋白質釋放出大量胺基酸,產生的就是香味。
在華夏的食品中,臭豆腐是最具有傳統特色的。我第一次吃臭豆腐是在北京。一位老教授客氣的問我有沒有忌口,然後就點了一道萬裡飄香。上菜了我才知道,就是用捲心菜包著的油炸臭豆腐。從那次以後,我對這種奇葩的食品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武漢的時候,紅鋼城賣臭豆腐的很多。我可以一次吃上三四碗,再來上兩瓶啤酒,一頓飯就解決了。
在廣西,賣螺螄粉的店鋪很多。南寧、北海、桂林、貴港,螺螄粉的生意都不錯。據說,柳州的螺螄粉最好吃。自然,我是吃不出來的,因為賣螺螄粉的地方,幾乎半條街都是臭的。很多的小店都是爆滿,看著食客們吃著臭烘烘的螺螄粉,一臉滿足的表情,這可能就是螺螄粉的魅力吧。
柳州的螺螄粉英文表述為:Liuzhou river snails rice noodle柳州瑞娃斯內歐斯瑞斯怒抖。這裡的snail是蝸牛的意思, river snails河裡的蝸牛是網絡用語,是田螺的意思。noodle的本意是麵條,rice noodle也是網絡用語,翻譯成米粉。還是漢語言簡意賅,三個字的螺螄粉就能翻譯出一大堆英文。
感覺吃螺螄粉就跟吃牛肉麵一樣,牛肉麵裡的牛肉絕對是少得讓人不忍直視,螺螄粉裡的螺肉更是需要用放大鏡去慢慢尋找。
螺絲很珍貴的,前幾天,有消息稱:「螺螄」將列為二級保護動物。還能好好吃螺螄粉嗎?據專家說:此次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徵求意見稿)》的「螺螄」,拉丁文學名為Margaryamelanioides,是田螺科、螺螄屬。其生態特徵明顯,表面有突出刺,且繁殖不易,主要生長在雲南省的高原湖泊,如滇池、洱海、茈碧湖等地,分布狹窄,其他地方沒有分布。原來是高原螺螄變成了國家保護動物!螺螄粉裡的螺螄則分布廣泛,全國大部分地區都可以生長。這種螺絲雖然很多,可也架不住這麼多貪吃的國人啊。就像是小龍蝦,本來是日本人引進的外來物種,是給養殖業做飼料用的。後來沒控制住,一下子泛濫成災了。九十年代以後,盱眙研究出來很多美妙的小龍蝦烹調方法,差一點就把這種生存能力超級強大的物種吃到絕跡!現在我們吃的小龍蝦幾乎都是養殖的。聽說螺螄也快吃光了,現在也有人在養殖。
為了擴大螺螄粉的影響力,柳州螺螄粉不但四處開店,還開發出來方便食品。有螺肉的螺螄粉十幾塊錢一袋,母親很愛吃。這種臭臭的奇葩食品,你敢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