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建議家長都看看)

2020-09-04 小仙文化傳媒工作室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

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

那就是吃苦教育。

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

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

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

看看我們村的兩個老頭,就會有這樣的感觸。

當你看著他們從你面前走過,就會感覺歲月匆匆,人生不過幾個十年啊!




我們村這兩個老頭,一個是年輕時就不能吃苦,一切靠妻子去張羅的。

我們都覺得她苦,但是她好像沒有感覺,她也許覺得自己就是這命吧。

還有一家人就不然,老頭是天天做事,家裡家外忙活,一家人過得滋潤自在,走在外邊也是腰杆子挺拔,受人尊敬。

吃苦不可怕,勞動讓人有尊嚴。

很多人長大後成了一副自己都不喜歡的模樣,都是成長的時候從根處壞掉了。

而家庭教育,特別是父母的觀念是關鍵。

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

一個家庭如果有好幾個兄妹姐妹,假如上面有姐姐,最後一個是弟弟的話。

這個弟弟大部分是吃不得苦,受不累的。

因為從小有爹媽疼著,遇事有姐姐罩著。

很多父母中年得子,愈發珍惜,視為掌上明珠。

稍不留神,父母愛的天枰就朝著小的那個傾斜了。

很多的父母是不想讓孩子吃一點苦的。

自己省吃儉用慣著孩子,結果把自己的人生全部讓孩子給綁住了。




有一個媽媽曾留言說,老公家裡有一個弟弟就是被溺愛的,現在26歲了,從來不為別人著想,家裡條件不好,公公婆婆都是農村種地的,過年都捨不得買點好吃的,但是他自己呢,蘋果手機跟風買,還出國去玩,還找我們借兩萬塊錢去整鼻子,好多這樣的事情,之前覺得是他不懂事,後來才發現都是他爸媽慣的。而且我婆婆還說他從小就這樣,要的東西沒得到都不行的。

所以我自己帶孩子,不需要她的幫忙,我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變成那樣。

每次看到這樣的父母,我就感到心疼。

是什麼讓他們甘願成為一個寄體,養出寄生蟲呢?

溺愛只會害了孩子。

有媽媽會跟孩子說,你只要讀好書就行,其他事你不要管。

所以家務活不要孩子幹,家裡的大小事也不要孩子過問。

很多孩子長很大了都不知道鹽是多少錢一包,油是多少錢一桶。

告訴孩子,生活有甜,但是也有苦,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一定要有一個讓孩子吃苦的意識,能不幫忙就不要幫忙,孩子流點汗,吃點虧是好的。

平時讓孩子多做家務活,積極參加勤工儉學活動,大一點的孩子還可以一起去參加志願者活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鍛鍊自己的手腳。

為人父母就要讓孩子有一種不怕吃苦的精神,讓孩子從小就知道勞動是光榮的,能夠為一個人贏得尊嚴,通過努力奮鬥,才能實現一個人的價值。

這些話說起來像口號,但是多年後,一個快30的子女還跟你伸手要錢去吃飯的時候,就會明白吃苦教育的重要。

所以,吃苦教育,要越早越好。




也可以讓孩子從故事及書本中感受苦難的力量,讓精神世界得到充盈,遇到挫折的時候,孩子不會馬上就選擇放棄,也能承受住打擊。

在孩子小的時候講講這方面的故事,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看看書了,比如路遙的《平凡的世界》、《牛虻》、《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些都是非常不錯的書。當一個孩子愛上了閱讀,就多了很多很多的老師。也會接觸到更多的思想。

為人父母,不僅僅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支持和無條件地愛,更要有為之計深遠的智慧。

要知愛需要自由的空氣,需要放手的勇氣。

相關焦點

  •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家長必看)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
  •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在年老的時候,一切榮譽和金錢都是過眼雲煙,而一個不成器的孩子,足以讓你晚景慘澹。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
  •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
    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看看我們村的兩個老頭,就會有這樣的感觸。當你看著他們從你面前走過,就會感覺歲月匆匆,人生不過幾個十年啊!
  •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社會,會讓他吃更多的苦(家長必看)
    孩子教育中有一個東西是萬萬不可缺的。那就是吃苦教育。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吃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看看我們村的兩個老頭,就會有這樣的感觸。當你看著他們從你面前走過,就會感覺歲月匆匆,人生不過幾個十年啊!
  •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會讓他很苦(家長必看)
    或許,現在是每家孩子都少的緣故吧,很多大人都覺得自己小時候吃了很多苦,如今條件好了,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寶貝,不能讓他吃一點點苦。於是,由疼愛到溺愛,嬌慣放縱,就產生了很多熊孩子。而每個熊孩子的背後,必定都有一個熊家長。相信這些話你一定也聽過:「他弄斷我的口紅,還要我心愛的手辦!」「他只是個孩子啊,跟他計較啥,不就是個手辦麼?」「我沒給他玩王者榮耀,他摔了我的iPad!」
  • 孩子童年不吃苦,家長晚年必吃苦(原創)
    有句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放眼望去,許多父母自己節衣縮食,但給孩子買高檔名牌時眼都不眨;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丁點家務活也不捨得幹;父母都沒捨得出去旅遊幾次,但孩子要錢參加出國遊時,就算借錢也要報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呢?
  • 孩子童年不吃苦,家長晚年必吃苦(深度好文)
    有句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從小什麼都為孩子安排好,不讓孩子受半點挫折。盧梭曾說過一句話:「你知道運用什麼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如今的社會,在許多窮人家的父母,不讓孩子吃苦,拼命將自己孩子養成了富家子弟時,富人卻拼命想讓孩子去吃苦。
  • 孩子童年不吃苦,家長晚年必吃苦!(深度好文)
    有句話說: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放眼望去,許多父母自己節衣縮食,但給孩子買高檔名牌時眼都不眨;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丁點家務活兒也不捨得幹;父母都沒捨得出去旅遊幾次,但孩子要錢參加出國遊時,就算借錢也要報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呢?
  • 你讓孩子少吃的苦,都會交給世界還給他(深度)
    現在,願意讓孩子吃苦的家長越來越少了。但是,你讓孩子少吃的苦,世界最終都會還給他。特別是家有男孩,這個更不能少。因為一個怕苦的男人註定是沒有擔當的,你不要怪他沒有責任心,實在是他沒有鐵肩,用什麼去擔?不能吃苦,終究是會讓身邊人吃苦,自己也苦。而且這樣的影響是一生的。看看我們村的兩個老頭,就會有這樣的感觸。
  • 要不要給孩子「吃苦」,捨得讓孩子吃四種苦,他會感恩你
    如今社會各方面競爭激烈,就連孩子也不能倖免,孩子會的技能越多,就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未來獲得更好的生活質量。不少家長想要給孩子創造好的未來,想要讓孩子適應未來的生活,就想著讓孩子小的時候吃點苦,俗話說「人這一輩子,吃多少苦,享多少福,都是有定數的。」你不捨得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就要讓他更苦,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把手放開,讓孩子獨立。
  • 再愛孩子,也要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人活一輩子,現在不吃苦,將來必受苦;現在吃苦一時,將來受用一世。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有人說孩子身上99%的問題都來自家庭,父母的三觀裡藏著孩子的未來,你今日對孩子縱容,明天孩子沒教養的惡果可能就要狠狠報復在你身上。
  • 捨不得孩子小時候吃苦,就可能讓他吃一輩子的苦
    看孩子這麼委屈,紅姐說心裡扎得疼,她知道孩子一向乖巧,不愛攀比,但又覺得這個時候應當說點什麼。於是,她說了這番話,堪稱「教科書級別」。「孩子,媽媽很感動,你每次都陪著去擺攤,不叫苦不叫累,特別像個男子漢。我也不隱瞞咱們家條件比你們同學是差了一些,可是這也沒啥丟臉的。
  • 捨不得讓孩子吃苦,才可能讓他吃一輩子的苦
    看孩子這麼委屈,紅姐說心裡扎得疼,她知道孩子一向乖巧,不愛攀比,但又覺得這個時候應當說點什麼。於是,她說了這番話,堪稱「教科書級別」。「孩子,媽媽很感動,你每次都陪著去擺攤,不叫苦不叫累,特別像個男子漢。我也不隱瞞咱們家條件比你們同學是差了一些,可是這也沒啥丟臉的。
  • 捨不得讓孩子吃苦,才可能讓他吃一輩子的苦
    看孩子這麼委屈,紅姐說心裡扎得疼,她知道孩子一向乖巧,不愛攀比,但又覺得這個時候應當說點什麼。於是,她說了這番話,堪稱「教科書級別」。「孩子,媽媽很感動,你每次都陪著去擺攤,不叫苦不叫累,特別像個男子漢。我也不隱瞞咱們家條件比你們同學是差了一些,可是這也沒啥丟臉的。
  • 吃苦夏令營暑期走俏 家長花錢給孩子「買苦吃」
    夏令營是讓孩子們在身體上「吃苦」,還是培養孩子心理上對苦的耐受力?這些問題,也許家長在送孩子進入夏令營前就該想清楚。仨初中生逃離「吃苦夏令營」最近,一則關於夏令營的新聞讓人忍俊不禁。3名初中學生,在平度參加夏令營活動,因「每頓都吃菜,一點肉沒有」、「每天四點起床種地」等,幾個孩子就設計了「逃跑計劃」,相約沿著高速公路逃回家,沒成想卻走反了方向,最終被民警發現「救下」並又送回夏令營。這條新聞讓市面上的「吃苦夏令營」因此進入了市民視線。對於這些年推出的「吃苦夏令營」,有不少家長認為是好事。「孩子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送去『吃苦夏令營』,剛好讓他鍛鍊鍛鍊。」
  • 讓孩子從小「吃點苦」沒壞處!怎麼吃苦,家長引導很重要
    對於媽媽的指責,他振振有詞地說:「如果你不能養活我一輩子,為什麼從小對我那麼嬌慣?」節目播出後,很多家長陷入了深思,自己家裡有沒有這種潛在的危機?,小苦不吃吃大苦。」如何讓孩子吃苦,吃什麼樣的苦?總結了以下幾點,和家長們分享。
  • 孩子童年不吃苦,家長晚年必吃苦
    放眼望去,許多父母自己節衣縮食,但給孩子買高檔名牌時眼都不眨;對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丁點家務活也不捨得幹;父母都沒捨得出去旅遊幾次,但孩子要錢參加出國遊時,就算借錢也要報名。這樣的孩子,長大後都怎樣了呢?01越溺愛孩子,越令人心寒。
  • 再愛孩子,也要讓他承受這5種苦!(家長必讀)
    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你再疼孩子,也要讓他吃苦。讓孩子承受這五種苦,才能讓孩子健康成長。如果時光能倒流,我也好想告訴當年那個覺得讀書苦的自己:再努力一把,考個更好的學校,這真的不一樣。孩子無知,但父母是過來人。在孩子想偷懶的時候,逼他一把,在他想放棄的時候,鼓勵他一下,總有一天,他會感謝今天為讀書吃的苦。
  • 吃苦是想讓孩子成為人上人?盲目給「苦環境」是對孩子的不負責
    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的確需要經歷一些「苦事」,如何把握孩子吃苦的分寸?盲目為孩子提供「苦環境」究竟是不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吃苦教育的本意是經歷苦而不是為了苦很多家長陷入了一個誤區,以為幫助孩子成才的最好方法就是 讓孩子把成功人士的所有經歷都經歷一遍
  • 讓孩子「吃苦」,是給他們真正的愛,沒意義的「苦」只會害苦孩子
    那麼,在當今社會背景下,讓孩子「吃苦」,是給他們真正的愛嗎?「吃苦教育」的意義究竟何在?刻意地讓孩子受苦,會讓孩子們感到自卑嗎?想弄清楚這個問題,需要先想明白,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喜歡對孩子進行「吃苦教育」。